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204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汽车的行李舱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纵梁,包括:电池箱体,用以盛放电池组,位于备胎上方;一对电池托架,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且与一对所述纵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箱体悬空于所述汽车的行李舱内,与下方的备胎之间保持预设距离;一对加强筋,对称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与所述纵梁中间;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用以为所述电池组散热。通过电池托架可实现使电池箱体悬空于汽车的行李舱内,达到了可使行李舱内即能容纳电池又能存储备胎的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背景技术】
[0002]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简称HEV)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一一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发展方向,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来源,既要保证电池组性能满足汽车需要,同时也要保证电池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池大多布置在行李舱内,行李舱内由于需要配置备胎,因此利用的行李舱空间所剩无几,若防止电池则无法安放备胎。【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的行李舱空间有限无法同时安放电池和备胎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可使行李舱内能同时安放备胎和动力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汽车的行李舱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纵梁, 包括:
[0006]电池箱体,用以盛放电池组,位于备胎上方;
[0007] —对电池托架,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且与一对所述纵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箱体悬空于所述汽车的行李舱内,与下方的备胎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0008] —对加强筋,对称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与所述纵梁中间;
[0009]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用以为所述电池组散热。
[0010]有选的,所述电池托架呈L形,L形的短边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底部,所述L形的长边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背面。
[0011]有选的,所述L形的长边延伸部设置有所述纵梁相匹配的安装孔。
[0012]有选的,所述电池托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固定。
[0013]有选的,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的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纵梁上。
[0014]有选的,还包括:
[0015]液冷套,套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0016]有选的,所述散热部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对所述电池组散热。
[0017]有选的,所述电池箱体的内侧密封有变相材料层。
[0018]有选的,所述变相材料层为石蜡层。
[0019]有选的,所述加强筋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池托架可实现使电池箱体悬空于汽车的行李舱内,达到了可使行李舱内即能容纳电池又能存储备胎的目的,同时采用的电池托架结构简单质量轻,减少了纵梁的负担;利用加强筋增加了电池托架与纵梁之间的牢固性;采用散热部抑制了动力电池在工作时温度的上升,起到热缓冲的作用。【附图说明】[〇〇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〇〇23]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〇〇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汽车的行李舱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纵梁1,包括:
[0028]电池箱体4,用以盛放电池组,位于备胎上方;
[0029]—对电池托架2,固定于电池箱体4背面,且与一对纵梁1固定连接,以使电池箱体4 悬空于汽车的行李舱内,与下方的备胎之间保持预设距离,从而达到自由放置备胎的目的;
[0030]—对加强筋5,对称的固定连接于电池箱体4背面与纵梁1中间;[〇〇31]散热部,设置于电池箱体4内部,用以为电池组散热。
[00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池托架2可实现使电池箱体4悬空于汽车的行李舱内,达到了可使行李舱内即能容纳电池又能存储备胎的目的,布置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形式简单, 同时能自由的存放和拆卸备胎,保证了行李舱内的储物空间。采用的电池托架2结构简单质量轻,减少了纵梁1的负担;利用加强筋5增加了电池托架2与纵梁1之间的牢固性;采用散热部抑制了动力电池在工作时温度的上升,起到热缓冲的作用。
[0033]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托架2呈L形,L形的短边固定于电池箱体4底部,L形的长边固定于电池箱体4的背面。[〇〇34] 进一步地,L形的长边延伸部设置有纵梁1相匹配的安装孔3。
[0035]在本实施例中,L形结构的电池托架2增加了电池托架2与电池箱体4之间的牢固性,简单有效的承载了电池箱体4。
[00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托架2通过螺栓与纵梁1固定。
[003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加强筋5的一端固定于电池箱体4背面的上部的中间位置,加强筋5的另一端固定于纵梁I上。
[0038]进一步地,加强筋5通过螺栓与纵梁I固定连接。
[003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对称结构的加强筋5,使加强筋5与对应的电池托架2及纵梁I构成三角结构,提高了固定装置的稳固性。
[004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41 ]液冷套,套置于箱体的外表面。
[004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液冷套,可对电池箱体4表面散热。
[004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部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对电池组散热。
[0044]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冷却即为对流冷却法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以及明显的散热效果等优点。
[004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箱体4的内侧密封有变相材料层。
[0046]进一步地,变相材料层为石蜡层。
[0047]在本实施例中,石蜡作为相变材料为可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在相变温度35°C?50°(:间选取。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的行李舱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纵梁,包括: 电池箱体,用以盛放电池组,位于备胎上方; 一对电池托架,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且与一对所述纵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箱体悬空于所述汽车的行李舱内,与下方的备胎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一对加强筋,对称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与所述纵梁中间; 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用以为所述电池组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架呈L形,L形的短边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底部,所述L形的长边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背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长边延伸部设置有所述纵梁相匹配的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背面的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纵梁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冷套,套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对所述电池组散热。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侧密封有变相材料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相材料层为石蜡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H01M10/613GK205609604SQ201620157026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贾燕, 徐莲莲
【申请人】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