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177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压下抱闸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轧机压下抱闸在传动装置停止后起制动作用,由于机械设备存在惯性, 抱闸制动效果对轧机压下精度影响较大。现有的抱闸控制电路是两个抱闸线 圈并联的形式,控制单元采用压敏电阻。其缺点是由于两个线圈都承受高电
压,易导致烧损;控制单元内压敏电阻及整流元件频繁损坏,影响了轧机正
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个抱闸线圈串联,采用普通电阻与二极 管串联的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解决了抱闸线圈和电阻、整流元件易损坏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由整流桥F、 二极管D、电阻R、 接触器K1、抱闸线圈L1、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组成,整 流桥F输入端a、 b分别接电源输出端LA、 LB,整流桥输出端d接二极管D, 整流桥输出端c接电阻R, 二极管D和电阻R串联连接;整流桥输出端与二极 管D、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连接接触器K1,再与抱闸线圈L1、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组成的电路相连接,该电路结构是抱闸 线圈Ll与抱闸线圈L2并联接于接点1、 2之间,抱闸线圈L3与抱闸线圈L4 并联接于接点3、 4之间,两并联电路相串联连接,接点1、 4与接触器输出 端连接,接点2与接点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延长了压下抱闸控制单元和抱闸线圈的使用寿命, 减少了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的故障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l, 一种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由整流桥F、 二极管D、 电阻R、接触器Kl、抱闸线圈Ll、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 组成,整流桥F输入端a、 b分别接电源输出端LA、 LB,整流桥输出端d接二 极管D,整流桥输出端c接电阻R, 二极管D和电阻R串联连接;整流桥输出 端与二极管D、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连接接触器K1,再与抱闸线圈 Ll、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组成的电路相连接,该电路结 构是抱闸线圈Ll与抱闸线圈L2并联接于接点1、 2之间,抱闸线圈L3与抱 闸线圈L4并联接于接点3、 4之间,两并联电路相串联连接,接点l、 4与接 触器输出端连接,接点2与接点3相连接。
该电路结构使每个抱闸线圈的工作电压由340V降低为170V,线圈寿命得 到有效延长,用60欧姆电阻与二极管串联代替原压敏电阻回路。
权利要求1、一种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由整流桥F、二极管D、电阻R、接触器K1、抱闸线圈L1、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组成,整流桥F输入端a、b分别接电源输出端LA、LB,整流桥输出端d接二极管D,整流桥输出端c接电阻R,二极管D和电阻R串联连接;整流桥输出端与二极管D、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后连接接触器K1,再与抱闸线圈L1、抱闸线圈L2、抱闸线圈L3、抱闸线圈L4组成的电路相连接,该电路结构是抱闸线圈L1与抱闸线圈L2并联接于接点1、2之间,抱闸线圈L3与抱闸线圈L4并联接于接点3、4之间,两并联电路相串联连接,接点1、4与接触器输出端连接,接点2与接点3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压下抱闸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特征是抱闸线圈L1与抱闸线圈L2并联接于接点1、2之间,抱闸线圈L3与抱闸线圈L4并联接于接点3、4之间,两并联电路相串联连接,接点1、4与接触器输出端连接,接点2与接点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延长了压下抱闸控制单元和抱闸线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的故障率。
文档编号H02M7/217GK201315552SQ20082021921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立然, 洲 杨, 威 石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