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保持器和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322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保持器和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bearing holder)和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 (spindle motor)0
背景技术
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非常典型地通过磁场与载流导体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 换成机械能。电机可包括作为旋转中心的轴、支撑轴的轴承、支撑轴承的轴承保持器、以及 支撑轴承保持器的底板。因此,介于轴与底板之间的轴承保持器决定轴与底板的位置关系。然而,当将轴承保持器接合到底板时,施加至轴承保持器的外力可使轴承保持器 变形。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轴承保持器的不必要的变形。当将轴承保持器接合到底板时轴承保持器中仍然存在的不必要的变形会影响用 于支撑轴的结构。这在电机的运转期间会引起振动和噪声。因此,需要一种在将轴承保持器接合到底板的同时通过仅对轴承保持器施加最小 的外力来使轴承保持器变形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器以及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其在将轴承保 持器接合到底板的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保持器的不必要的变形。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 持器可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以将轴承插入到该插入孔中;第一支 撑突起(protrusion),该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插入孔的周向从本体的底面向下突出;以及第 一弯曲凹口(indentation),该第一弯曲凹口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上,以使第 一支撑突起朝着内侧弯曲。第一弯曲凹口可具有沿着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延伸的环形形状。第一支撑 突起可沿着插入孔的周向延伸。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插入孔与本体的底面上的第一支撑突起之间的
第一支撑表面。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从本体的底面的周缘向下突出的第二支撑突起。轴承保 持器可进一步包括突出到第二支撑突起的外侧的第二支撑表面。第二支撑突起可沿着本体的底面的周缘延伸。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弯曲 凹口,该第二弯曲凹口形成在第二支撑突起的外周向表面上,以使所述第二支撑突起朝着 外侧弯曲。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机可包括 定子;转子,该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轴,该轴接合至转子;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轴; 支撑板,该支撑板支撑轴的底部;轴承保持器,该轴承保持器支撑轴承;以及底板,该底板 支撑轴承保持器。在此,轴承保持器可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以将 轴承插入到插入孔中;以及第一支撑突起,该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插入孔的周向从本体的底 面向下突出并沿着第一弯曲凹口弯曲,该第一弯曲凹口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 上,以支撑支撑板的底面。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表面,该第一支撑表面形成在本体的底面的插 入孔与第一支撑突起之间,以支撑支撑板的上表面。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突起,该第二支撑突起从轴承保持器的底面的 周缘向下突出且沿着第二弯曲凹口弯曲,该第二弯曲凹口形成在第二支撑突起的外周向表 面上,以支撑底板的底面。轴承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表面,该第二支撑表面突出到第二支撑突起的 外侧,以支撑底板的底面。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部分地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该描述中将 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获悉。


图1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电机的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横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下部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第一支撑突起的横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制造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电机的过 程的横截面图。图6是示出了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的第一支撑突起弯曲 的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图5中标记“A”的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图5中标记“B”的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的图和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与图号 无关,相同或相应的那些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省去重复的描述。图1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电机1000的横截 面图。如图1所示,电机1000可包括转子120、凸台(boss) 110、轴100、轴承112、轴承保持 器300、定子200、底板400以及支撑板114。产生磁场的定子200可安装在底板400上,并且定子200的内侧可由轴承保持器 300的外侧来支撑。转子120可以使得转子120沿着定子200的周向覆盖定子200的方式来接合。转
4子120可包括壳体122,该壳体覆盖定子200 ;以及磁体124,该磁体接合到转子120的内 周向表面,以面向定子200的外侧。凸台110可接合到转子120的中心,并且轴100可接合到凸台110的中心。轴100 的上部可接合到凸台110,并且轴100的下部可由轴承112可旋转地支撑。轴100的底部可 由支撑板114支撑。轴承112的外侧可由轴承保持器300支撑。轴承保持器300的内侧可支撑轴承 112,并且轴承保持器300的外侧可接合到底板400。支撑轴100底部的支撑盘114可接合 到轴承保持器300的下侧。因此,轴承保持器300不仅用作接合有支撑轴100的外周向表面的轴承112以及 支撑轴100的底部的支撑板114的保持器,而且还用来将轴承112和支撑板114固定到底 板400。这表明轴承保持器300是决定轴100与底板40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部件。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 轴承保持器300可包括本体301、第一支撑突起310、第一弯曲凹口 312、第一支撑表面314、 第二支撑突起320、第二弯曲凹口 322以及第二支撑表面324。本体301可为轴承保持器300的主体。本体301的中心处可形成有竖直地穿透本 体301的插入孔302。轴承112可插入到插入孔302中,并且插入孔302的内周向表面可支 撑轴承112的外周向表面。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下部的透视图。如 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突起310可沿着插入孔302的周向从本体301的底面向下突出。 在此,第一支撑突起310可成形为像形成在本体301的底面上且沿着插入孔302的周向延 伸的环形壁那样。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具有单个环形壁的第一支撑突起310的一个实例,但 是将第一支撑突起310设置为形成在本体301的底面上且从插入孔302的周向向下突出的 多个突起也是可行的。第一弯曲凹口 312可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310的内周向表面上,以使第一支撑突 起310能够易于朝着内侧弯曲。第一弯曲凹口 312可具有沿着第一支撑突起310的内周向 表面延伸的环形形状。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第一支撑突起310的横截 面图。如图4所示,第一弯曲凹口 312可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310弯曲的位置(图4中标 记“Z”)处。第一弯曲凹口 312可减小第一支撑突起310在第一支撑突起310弯曲的位置处的 横截面面积,因此将使第一支撑突起310弯曲所需的外力减到最小。因此,在使第一支撑突 起310向内弯曲以支撑支撑板114的同时,可防止轴承保持器300的不必要的变形。图5是示出了制造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电机 1000的过程的横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制造电机1000的过程中,可将轴承112插入到轴 承保持器300的插入孔302中,并且可将支撑板114装在第一支撑表面314上。呈环形地形成在插入孔302与本体301的底面上的第一支撑突起310之间的第一 支撑表面314可支撑支撑板114的面向轴承112的表面。图6是示出了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300的第一支撑突起310弯曲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将图5的轴承保持器300装在夹具10上,并且利 用冲压工具20可使第一支撑突起310弯曲。冲压工具20可包括第一旋转单元22,该第一旋转单元具有与轴承保持器300的 中心重合的旋转轴线(图6中标记“X”);以及第二旋转单元M,该第二旋转单元接合到第 一旋转单元22的底部并绕相对于第一旋转单元22的旋转轴线(图6中标记“X”)倾斜的 轴线(图6中标记“Y”)旋转。当冲压工具20旋转时,第二旋转单元M的底面可挤压第一支撑突起310的外侧, 并且当冲压工具20旋转一整圈时,整个环形的第一支撑突起310可向内弯曲。图7是图5中标记“A”的区域的放大图。如图7所示,被冲压工具20挤压的第一 支撑突起310可在第一弯曲凹口 312周围向内弯曲。通过这种布置,支撑板114可介于第 一支撑突起310与第一支撑表面314之间,从而接合到轴承保持器300。在此,如上所述,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310的弯曲部分的第一弯曲凹口 312通过减 小第一支撑突起310的横截面面积而能够减小施加至第一支撑突起310以使第一支撑突起 310弯曲的外力,因此,可以防止轴承保持器300的不必要的变形。这还可以防止可由于轴承保持器300的不必要的变形所导致的底板400与轴承保 持器300之间的不准确的位置关系的出现,因此,轴100与底板400之间可形成准确的位置 关系。而且,可以防止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轴100的不准确的位置关系所导致的噪声和振动 的出现。同时,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支撑突起320可从轴承保持器300的本体301的底 面的周缘向下突出。第二支撑突起320可成形为像向下突出且沿着轴承保持器300的本体 301的底面的周缘延伸的环形壁那样。第二弯曲凹口 322可形成在第二支撑突起320的作为第二支撑突起320的弯曲部 分的外周向表面上。像第一弯曲凹口 312那样,第二弯曲凹口 322可减小第二支撑突起320 在第二支撑突起320弯曲的位置处的横截面面积,因而减小使第二支撑突起320变形所需 的外力。因此,在形成有用于将底板400固定到轴承保持器300的结构的同时,可以防止轴 承保持器300的不必要的变形。而且,由于轴承保持器300相对于底板400形成了准确的 位置关系,所以由轴承保持器300支撑的轴100相对于底板400可形成准确的位置关系。第二支撑表面3M可突出到形成在轴承保持器300的本体301的底面上的第二支 撑突起320的外侧。第二支撑表面3M提供了一个使轴承保持器300由底板400支撑、且 因此使轴承保持器300可由底板400稳定地支撑的表面。图8是图5中标记“B”的区域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底板400,该底板装在图5 所示的轴承保持器300的第二支撑表面3M上。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突起320可插入到 底板400的在其中插入轴承保持器300且然后使其朝着轴承保持器300的外侧弯曲的部分 中。因此,第二支撑突起320可用于将轴承保持器300固定到底板400。通过这种布置,底板400可介于第二支撑表面3 与第二支撑突起320之间,因此 接合到轴承保持器3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将轴承保持器接合到底板的同时,可以防止轴承 保持器的不必要的变形。而且,由于轴承保持器相对于底板形成了准确的位置关系,所以能够防止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出现噪声和振动。 虽然已参照特定实施方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但是,该实施方式仅用于 示意性的目的而不应限制本发明。应该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改变或修改该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保持器,包括本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以将轴承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 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所述插入孔的周向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下突出;以及 第一弯曲凹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突起朝 着内侧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器,其中,所述第一弯曲凹口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支 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延伸的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所述插入孔的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插入孔与所述本体的底 面上的所述第一支撑突起之间的第一支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周缘向下突出 的第二支撑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突出到所述第二支撑突起的外侧的第二支撑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保持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突起沿着所述本体的底面 的周缘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第二弯曲凹口,所述第二弯曲凹口 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突起的外周向表面上,以使所述第二支撑突起朝着外侧弯曲。
9.一种电机,包括 定子;转子,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 轴,接合至所述转子; 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 支撑板,支撑所述轴的底部; 轴承保持器,支撑所述轴承;以及 底板,支撑所述轴承保持器, 其中,所述轴承保持器包括本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以将所述轴承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以及 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所述插入孔的周向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下突出并沿着第一弯曲凹 口弯曲,所述第一弯曲凹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上,以支撑所述支撑板 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表面,所 述第一支撑表面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底面的所述插入孔与所述第一支撑突起之间,以支撑所 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突起,所 述第二支撑突起从所述轴承保持器的底面的周缘向下突出且沿着第二弯曲凹口弯曲,所述 第二弯曲凹口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突起的外周向表面上,以支撑所述底板的底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轴承保持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表面,所 述第二支撑表面突出到所述第二支撑突起的外侧,以支撑所述底板的底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器和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器可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以将轴承插入到插入孔中;第一支撑突起,该第一支撑突起沿着插入孔的周向从本体的底面向下突出;以及第一弯曲凹口,该第一弯曲凹口形成在第一支撑突起的内周向表面上,以使第一支撑突起朝着内侧弯曲。因此,在将轴承保持器接合到底板的同时,可以防止轴承保持器的不必要的变形。而且,由于轴承保持器相对于底板形成了准确的位置关系,所以可以防止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出现噪声和振动。
文档编号H02K5/24GK102118077SQ2010105793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4日
发明者元容镐, 尹种敏, 成乐允 申请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