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424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为了使其能够进行贴片焊接安装,需要在马达机壳外再套设一个固定夹,从而利用该固定夹来实现微型振动马达的贴片焊接方式的通用化和标准化。现有固定夹的结构方式较多,多根据马达壳体外形及端盖外形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更可靠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制造工艺较为简单的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底板一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包括一端与定位板相连的贴片区;所述贴片区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板、和与支撑板邻接的透孔或缺口。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还包括从贴片区另一端倾斜向上且朝着远离定位板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区、和从连接区末端向着远离定位板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区;所述支撑板的顶面高于或持平于支承区的顶面。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数量是两个,所述各支撑板等高设置。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基本形状是“1”字形、“L”字形、或“V”字形。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基本形状是“L”字形时,两个支撑板相向设置或同向设置或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贴片区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板、 和与支撑板邻接的透孔或缺口。该种结构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合适高度的支撑板用于支撑外接马达壳体的底壁,结构简化、制造工艺较为简单。(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还包括从贴片区另一端倾斜向上且朝着远离定位板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区、和从连接区末端向着远离定位板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区;所述支撑板的顶面高于或持平于支承区的顶面。该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提高外接马达壳体的稳固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夹的一种正视图;[0014]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底板1,定位板2,定位孔21,贴片区11,连接区12,支承区13,支撑板 111,透孔 112,缺口 113,顶面 1111,顶面 13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夹的一种正视图;图3为图2的 A向视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见图1至图3,包括底板1和垂直设置在底板1 一端的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上设有定位孔21 ;所述底板1包括一端与定位板 2相连的贴片区11、从贴片区11另一端倾斜向上且朝着远离定位板2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区 12、和从连接区12末端向着远离定位板2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区13 ;所述贴片区11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的两个支撑板111、和与支撑板111邻接的两个透孔112,所述支撑板111的顶面1111持平于支承区13的顶面131。见图3,各支撑板111的基本形状是“1”字形,所述两个支撑板111平行且等高设置。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外接马达壳体底壁抵接在支撑板111和支承区13上。(实施例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4,所述支撑板111的基本形状是“ L”字形,且两个支撑板111反向设置。(实施例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5,所述支撑板111的基本形状是“V”字形,且两个支撑板111反向设置。(实施例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6,所述支撑板111的基本形状是“L”字形,且两个支撑板111相向设置,组合成一个近似于矩形的形状。(实施例5)[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7,所述支撑板111的基本形状是“L”字形,且两个支撑板111同向设置。(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板111的顶面1111高于支承区13的顶面131,使用时,外接马达壳体底壁仅仅抵接在支撑板的顶面111上,所述底板1的支承区13插接在马达主体中端盖组件上相应的插槽中。(实施例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把底板贴片区11两侧端边缘处的板体向上冲压进而形成支撑板111和缺口 113。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具有以下优点(1)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所述贴片区11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板111、和与支撑板111邻接的透孔112或缺口 113。该种结构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合适高度的支撑板用于支撑外接马达壳体的底壁,结构简化、制造工艺较为简单。(2)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所述底板1还包括从贴片区11另一端倾斜向上且朝着远离定位板2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区12、和从连接区12末端向着远离定位板2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区13 ;所述支撑板111的顶面1111高于或持平于支承区13的顶面131。该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提高外接马达壳体的稳固可靠性。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包括底板(1)和垂直设置在底板(1) 一端的定位板O),所述定位板( 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1)包括一端与定位板( 相连的贴片区(1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区(11)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板 (111)、和与支撑板(111)邻接的透孔(112)或缺口(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从贴片区(11)另一端倾斜向上且朝着远离定位板( 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区(12)、和从连接区(12)末端向着远离定位板O)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区(13);所述支撑板(111)的顶面(1111)高于或持平于支承区(13)的顶面(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1) 的数量是两个,所述各支撑板(111)等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1) 的基本形状是“ 1 ”字形、“ L”字形、或“ V”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1) 的基本形状是“L”字形时,两个支撑板(111)相向设置或同向设置或反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特振动马达的固定夹,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底板一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包括一端与定位板相连的贴片区;所述贴片区的部分板体被向上冲压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板、和与支撑板邻接的透孔或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化,制造工艺较为简单。
文档编号H02K5/00GK202004558SQ20112003175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彭小华, 方绍斌, 李陈帅, 金绍平, 项瑞坚 申请人: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