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424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振动马达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内置于移动电话或振动牙刷等中的振动发生装置包括马达和以偏心状态固定在该马达转轴上的振子(也叫偏心锤),通过偏心旋转振子使马达主体振动,由此产生用于静音模式时的静音呼叫或振动清洁效果。在这种振动发生装置中,振子需要牢固地结合在马达的转轴上,并且无论因坠落而造成撞击还是振动发生装置工作时,都需要长时间地维持该接合状态。但是,由于振子和马达转轴的接合部分为金属间非常精密的机械性安装结构,因此很难确保足够的接合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 包括冲压头和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固定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设有弧线状冲压面; 所述支承件设有容置槽、和位于容置槽底部的支承凸台。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承件中支承凸台的顶端端面为平面状。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承凸台的顶端端面中央处设有缺口。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承凸台顶端端面是弧线状曲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振子的压装方式,将传统的用冲压头直接冲压振子设有轴槽的一端改为用冲压头冲压振子扇形本体的圆弧状受力面,从而可在同样的冲力作用下获得更大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支承件的支承凸台在冲压前已经接触到振子设有轴槽的一端端面,也即组装形变区的区域已经被精确定位,而且也容易被精确定位,所以该种压装方式还具有精度较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冲压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冲压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应用例的正视图;图7为图6所示压装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压装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9为图6所示压装装置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应用例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应用例的一种正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压装装置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应用例在移除冲压头后的一种正视图;附图所示标记为转轴1,振子2,扇形本体部21,安装部22,轴槽221,组装面23, 受力面M,冲压头3,冲压面31,支承件4,容置槽41,支承凸台42,顶端端面421,缺口 422, 组装形变区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冲压装置)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冲压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冲压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见图1至图3,包括冲压头 3和支承件4,所述支承件4固定设置;所述冲压头3设有弧线状冲压面31 ;所述支承件4 设有容置槽41、和位于容置槽41底部的支承凸台42。所述支承件4中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为平面状。(实施例2、冲压装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正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4,所述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中央处设有缺口 422,所述支承凸台 42在缺口处形成一矩形槽。(实施例3、冲压装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正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5,所述支承凸台42顶端端面421是弧线状曲面。(应用例1)图6至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应用方式,其中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应用例的正视图;图7为图6所示压装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压装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压装装置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本应用例是一种采用实施例1所示冲压装置将振子组装到微型马达转轴上的压装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备料备好转轴1、振子2、冲压头3和支承件4 ;所述振子2设有扇形本体部21 和设有轴槽221的安装部22,所述轴槽221设置在安装部22 —端端面处,该端面作为组装面23 ;所述扇形本体部21设有弧线状受力面24 ;所述冲压头3设有弧线状冲压面31 ;所述支承件4设有容置槽41、位于容置槽41底部的支承凸台42 ;本应用例中,所述振子2的组装面23为平面状,所述支承件4中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也为平面状;②将转轴1的一端置于振子2的轴槽221中,将振子2的安装部22置于支承件4 的容置槽41中,所述振子2的组装面23压抵在支承凸台42上,所述扇形本体部21的弧线状受力面M高出支承件4的容置槽41 ;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是冲压头3、振子2、和转轴 1 ;所述支承件4固定设置;所述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与振子2组装面23的接触区域为组装形变区5, 图9中虚线方框所示区域即是该组装形变区5 ;所述组装形变区5对称分布在轴槽221两侧,所述组装形变区5是振子2组装面23的中央部分端面。③用冲压头3冲压所述振子2,所述冲压头3的冲压面31对准振子2的受力面M ; 所述振子2组装面23上位于轴槽221两侧的边壁受力发生形变挤压转轴1,从而将转轴1 压紧在轴槽221中,完成将振子2组装到马达转轴1上的组装操作。(应用例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应用例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应用方式。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形状与应用例1略有不同,见图10所示,虚线方框所示区域即是本应用例的组装形变区5,为振子组装面23的中间部分端面。(应用例3)图11至图12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应用方式,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应用例的一种正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压装装置中振子的一种正视图。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1和图12,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形状与应用例1有所不同,所述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中央处设有缺口 422, 所述缺口 422正对轴槽221设置,所述缺口 422两侧的支承凸台42顶端端面421与振子2 轴槽221两侧边壁所在组装面23相抵接。具体的组装形变区5是图12中虚线方框所示区域。(应用例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应用例在移除冲压头后的一种正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应用方式。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承凸台42顶端端面421是弧线状曲面,所述振子组装面23的两侧边缘与该支承凸台42的顶端端面421邻接。应用例1至应用例4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变振子的压装方式,将传统的用冲压头直接冲压振子设有轴槽的一端改为用冲压头冲压振子扇形本体的圆弧状受力面,从而可在同样的冲力作用下获得更大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支承件的支承凸台在冲压前已经接触到振子设有轴槽的一端端面,也即组装形变区的区域已经被精确定位,而且也容易被精确定位,所以该种压装方式还具有精度较高的优点。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头C3)和支承件G),所述支承件(4)固定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 设有弧线状冲压面(31);所述支承件(4)设有容置槽(41)、和位于容置槽Gl)底部的支承凸台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中支承凸台G2)的顶端端面021)为平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凸台02)的顶端端面021)中央处设有缺口 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凸台02)顶端端面021)是弧线状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振子组装到马达转轴上的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头和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固定设置;所述冲压头设有弧线状冲压面;所述支承件设有容置槽、和位于容置槽底部的支承凸台。本实用新型加工精度较高且能够保证振子与转轴之间具有足够接合强度。
文档编号H02K15/00GK202009309SQ2011200317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彭小华, 方绍斌, 李陈帅, 金绍平, 项瑞坚 申请人: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