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908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孔机构,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微电机定子压装工序中的铰孔机构。
背景技术
在微型电机定子部件(以下简称定子)的组装工序中,为了能够保证定子对于同心度的要求,轴承部件在铆压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径向和轴向铰孔,对轴承内孔进行微量精整。现有的铰孔机构多包括设置在组装模具中的铰孔针、气缸、和驱动电机,铰孔针在驱动电机和气缸的驱动下,进行铰孔工序。如公开号为CN20153322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布的“微电机定子压装设备”,包括压装机台、下模、上模,下模固定在压装机台的台面上,上模在上模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垂直于压装机台的方向做往复运动,该设备还包括铰孔机和铰孔驱动组件,铰孔机与铰孔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并沿垂直于压装机台4的方向做往复运动,铰孔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杠杆结构的推杆。控制系统控制压装机台、下模与上模将轴承等部件进行压装,随后,再控制铰孔装置对轴承内孔进行微量精整,最后,铰孔机下移,使产品脱离模具。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铰孔机构与模具只能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配制,即一套铰孔机构只能单一的对应于一副模具进行铰孔作业,铰孔机构的适应性不强,还会导致微电机定子压装设备的体积庞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铰孔机构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适应性强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下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上端的驱动轮,从动组件包括主体、从主体的上端部穿出的铰孔针、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从动轴、设置在从动轴一个端部的从动轮,上述铰孔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从动轮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磁性部件,驱动组件与所述的从动组件分离设置。当驱动轮向从动轮靠近时,由于磁性部件的磁力作用,使得二者吸合,并上下运动以使得铰孔针在轴向方向上进行铰孔动作,随后,在驱动轮的驱动下,从动轮通过带动铰孔针转动的方式,进行径向的铰孔动作。铰孔完成后,驱动轮与从动轮脱离,在脱离的开始阶段,由于磁性部件的磁力作用,从动轮会随驱动轮一起运动一段距离,于此同时,铰孔针也随从动轮一起向下运动,以脱离模具。当磁性部件的磁力小于从动轮与驱动轮之间的拉力时,从动轮与驱动轮脱离,回到原来的位置。与从动轮脱离的驱动轮则可以移动至下一铰孔位置,进行铰孔操作。[0009]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上述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从动轮二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受磁块。作为优选,磁性部件、受磁块为永磁体或电磁体。作为优选,上述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还包括一端部与从动轴连接、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提供了从动轮与驱动轮脱离时的拉力,当磁性部件的磁力小于弹性部件所提供的拉力时,从动轮与驱动轮分离。作为优选,弹性部件为弹簧。作为优选,弹性部件套设在从动轴上。作为优选,主体内环绕从动轴地设置有连接件,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在连接件上。作为优选,驱动轮、从动轮均为锥形齿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同时实现了径向和轴向的铰孔动作,并且,通过采用磁性部件,对驱动组件与从动组件进行磁性离合,实现了多套模具公用一套铰孔机构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铰孔机构的灵活性,也间接的导致了使用该铰孔机构的自动化设备体积的缩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图;其中1、电机;2、驱动轴;3、驱动轮;4、主体;5、铰孔针;6、从动轴;7、从动轮;8、 磁性部件;9、受磁快;10、弹性部件;11、连接件;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其中, 驱动组件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驱动轮3,该驱动轮3通过一个驱动轴2与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1控制驱动轮3的径向转动动作和轴向的上下移动动作。从动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一个从动轮7,从动组件的主体4的上端部穿出一个铰孔针5。请参见图2、4所示,主体4内开通有一个通孔,铰孔针5的中段部位位于通孔内, 其上段部位穿出通孔直至露出主体4,而其下段部位则通过一个固定件12与从动轴6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具体的,从动轴6的上段可有一个容纳槽,铰孔针5的下段伸入该容纳槽。需要说明的是,铰孔针5与从动轴6同轴设置。从动轴6的下端部连接从动轮7。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3与从动轮7均为锥形齿轮,请参见图3。如图2所示,驱动轮3、从动轮7 二者中的任意一个的转动轴心处设置有磁性部件 8,二者中的另一个的转动轴心处设置有受磁块9,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部件8和受磁块9为永磁体或电磁体。[0029]当驱动轮3向从动轮7靠近时,由于磁性部件8与受磁块9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二者吸合,电机1驱动吸合后的二者上下运动以使得铰孔针5在轴向方向上进行铰孔动作。 随后,在驱动轮3的驱动下,从动轮7通过带动铰孔针5转动的方式,使得铰孔针5在径向上进行铰孔动作。铰孔完成后,驱动轮3与从动轮7脱离,在脱离的开始阶段,由于磁性部件8与受磁块9的磁力作用,从动轮7会随驱动轮3 —起运动一段距离,于此同时,铰孔针5也随从动轮7 —起向下运动,以脱离模具。当磁性部件8与受磁块9之间的磁力小于从动轮7与驱动轮3之间的拉力时,从动轮7与驱动轮3脱离,回到原来的位置。与从动轮7脱离的驱动轮3则可以移动至下一铰孔位置,进行铰孔操作。从动轮7与驱动轮3之间的拉力通过一端部与从动轴6连接、另一端与主体4连接的弹性部件10施加,具体的,弹性部件10为弹簧。当磁性部件8的磁力小于弹性部件10 所提供的拉力时,从动轮7与驱动轮3分离。如图2、4所示,弹性部件10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环绕从动轴6设置的连接件11上, 其另一端与从动轴6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11在空间位置上位于从动轴6上端的下方位置,这就在主体4内,形成了弹性部件10套设在从动轴6上的结构。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等同替换等,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I)、下端与所述的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O)、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轴(2)上端的驱动轮(3),所述的从动组件包括主体G)、从所述的主体(4)的上端部穿出的铰孔针 (5)、设置在所述的主体(4)内部的从动轴(6)、设置在所述的从动轴(6) —个端部的从动轮(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轮(3)、从动轮(7)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磁性部件(8),所述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的从动组件分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轮(3)、从动轮(7) 二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受磁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部件(8)、受磁块⑶)为永磁体或电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从动轴(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主体(4)连接的弹性部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10)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10)套设在所述的从动轴(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内环绕所述的从动轴(6)地设置有连接件(11),所述的弹性部件(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连接件(II)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3)、 从动轮(7)均为锥形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机定子铰孔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下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上端的驱动轮,从动组件包括主体、从主体的上端部穿出的铰孔针、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从动轴、设置在从动轴一个端部的从动轮,上述铰孔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轮、从动轮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磁性部件,驱动组件与所述的从动组件分离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同时实现了径向和轴向的铰孔动作,并且,通过采用磁性部件,对驱动组件与从动组件进行磁性离合,实现了多套模具公用一套铰孔机构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铰孔机构的灵活性,也间接的导致了使用该铰孔机构的自动化设备体积的缩小。
文档编号H02K15/02GK202135014SQ2011202862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严亮军 申请人:陈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