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73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电缆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图6示出在下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该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是这样的装置:当将扁平电缆120布置在例如车辆的滑动门或滑动座椅的可移动部中时,将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应用于扁平电缆120,而不使扁平电缆120的移动性恶化。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包括:装置主体101,其具有上部开口的大致S状的电缆布置路径110;电缆保持部件102,其装接于装置主体101,以制约装置主体中的扁平电缆120的位置;和盖103,其覆盖装置主体101的开口部。电缆布置路径110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布置路径111、从第一水平布置路径111的端部的一侧倾斜地向上延伸的倾斜布置路径112、在水平方向上从倾斜布置路径112的端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水平布置路径113一体地形成。布置路径111、112和113分别由底壁和在底壁的两侧向上站立的两个侧壁形成为截面构造是U状的结构。在第一水平布置路径111和第二水平布置路径113中,扁平电缆120在其宽度方向指向垂直方向的情况下以站立姿态水平布置。上述电缆保持部件120分别装接于这些水平布置路径111和113。电缆保持部件120包括一对保持部件102a和102b,该一对保持部件102a和102b从厚度方向上保持扁平电缆120的两侧面,从而使将扁平电缆120保持在站立位置。一对保持部件102a和102b是这样的独立部件:其与装置主体101分离,并且通过形成在水平布置路径111和113中的用于接合的凸部与凹部111a与113a的接合而分别固定于水平布置路径111和113。分别固定于水平布置路径111和113的一对电缆保持部件102a和102b支撑扁平电缆120,从而使扁平电缆120在维持站立姿态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布置于倾斜布置路径112中的扁平电缆120中,在倾斜布置路径112的下端侧和上端侧的两个位置处形成以规定的弯曲半径弯曲的弯曲部121和122。在倾斜布置路径112的下端侧的弯曲部121中和上端侧的弯曲部122中,对扁平电缆120施加指向互相相反的方向的扭转。由于在相反方向上的扭转分别应用于两个位置的弯曲部121和122,所以插入到第二水平布置路径113内的扁平电缆120返回宽度方向指向垂直方向的站立位置,像插入到第一水平布置路径111内的扁平电缆120一样。在上述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的情况下,施加到要布置的扁平电缆120的在宽度尺寸的方向上移位量对应于倾斜布置路径112的高度尺寸。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07-104828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中,由于扁平电缆120大致布置成字符S状,并且第一水平布置路径111和第二水平布置路径113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所以作为装置的尺寸,增加了水平布置路径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1和L2,使得装置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增大。从而,产生需要大的布置空间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中,由于专利文献120布置成大致字符S状,所以宽度方向上的移位能够施加于扁平电缆,然而,反转移动不能施加于扁平电缆。因此,当需要反转移动时,导出到装置外部的扁平电缆需要返回,并且新形成反转部。从而,产生在该扁平电缆引导装置难以在要求扁平电缆的反转移动的布置部中使用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中,弯曲部121和122形成在扁平电缆120的在倾斜布置路径112的上下侧的两个位置,并且将指向互相相反的方向的扭转分别施加于弯曲部121和122。然而,在将指向相反方向的扭转施加于扁平电缆的弯曲部121和122中,未设置制约扁平电缆120的姿态的结构。因此,例如,当拉动从电缆引导装置100导出的扁平电缆120、使得插入到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00内的扁平电缆120能够移动(移动)时,弯曲部121和122中的扁平电缆120的姿态分别失稳(collapse)。从而,存在弯曲部121和122可能与装置主体101的侧壁干涉、从而使扁平电缆的移动性恶化的担心。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电缆引导装置,该电缆引导装置能够在小空间中应用在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和扁平电缆的反转移动,而不使扁平电缆的移动性恶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面描述的结构实现。(1)一种扁平电缆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其中,使得扁平电缆能够插入的直线状狭缝分别设置在前部和后部中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前端壁和后端壁中,并且所述后端壁中的狭缝与所述前端壁中的狭缝以规定角度倾斜;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其中,使得所述扁平电缆能够插入的直线状狭缝分别设置在前部和后部中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前端壁和后端壁中,并且所述后端壁中的狭缝与所述前端壁中的狭缝以规定角度倾斜,并且该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布置成在与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的所述后端壁中的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直角相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隔开;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的所述后端壁中的所述狭缝通过所述扁平电缆在其中能够移动的U状引导路径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的所述后端壁中的所述狭缝。(2)在上述(1)中描述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与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具有相同的结构。(3)在上述(2)中描述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和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布置成使得前后的位置一致。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由于扁平电缆插入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内,所以通过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的后端壁中的狭缝的倾斜角对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导出的扁平电缆施加扭转。然后,由于将施加了扭转的扁平电缆插入到第三电缆引导路径内,所以相对于当将扁平电缆导入第一电缆引导路径时的扁平电缆的位置,对于从第三电缆引导路径导出的扁平电缆施加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具体地,当假设分别位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的后端壁中的狭缝相对于垂直面的倾斜角为“θ”,假设后端壁的狭缝之间的间隙为“d”,并且假设布置的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为“e”时,能够通过下面描述的公式(1)表示由第三电缆引导路径施加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e=dtanθ……………公式(1)此外,由于第三电缆引导路径是U状的引导路径,所以第三电缆引导路径反转通过的扁平电缆。即,对于贯通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的扁平电缆施加倾斜角θ的扭转、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和反转移动。然后,当将贯通第三电缆引导路径的扁平电缆插入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内时,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中施加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的方向相反方向上的扭转。因此,在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导出的扁平电缆中,施加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的扭转互相抵消。从而,扁平电缆没有扭转,并且处于对其施加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和反转移动的状态。此外,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是将扁平电缆布置成大致直线状构造的部分,并且引导路径的两端中的狭缝分别制约扁平电缆的姿态。因此,例如,当拉动从扁平电缆引导装置导出的扁平电缆使得插入到装置内的扁平电缆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电缆的姿态稳定。此外,布置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之间的第三电缆引导路径是将扁平电缆布置成在互相平行的两个狭缝之间的U状构造的部分。该部分还能够使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扁平电缆维持稳定的姿态。因此,在形成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任意引导路径中,在扁平电缆的移动期间,扁平电缆的姿态稳定,并且扁平电缆的移动性不恶化。如上所述,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能够在小空间中施加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和反转移动,而不使扁平电缆的移动性恶化。根据上述(2)的结构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由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装置中使用的部件的种类减少,使得能够降低成本。根据上述(3)的结构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第一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位于重复的长度范围内,并且安置在相同的占用空间中。因此,能够防止该装置变大,并且能够将扁平电缆布置在小空间中。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中,能够在小空间中施加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和反转移动,而不使扁平电缆的移动性恶化。以上简要描述了本发明。此外,当参考附图阅读将在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将其称为“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标记A观看的视图。图3是将扁平电缆布置在图1所示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在将扁平电缆布置在图1所示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中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从图4中的箭头标记B观看的视图。图6是通常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考标记列表1扁平电缆引导装置30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1前端壁32后端壁40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1前端壁42后端壁50第三电缆引导路径200扁平电缆S1、S2狭缝θ倾斜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当将扁平电缆200布置在,例如车辆的滑动门或滑动座椅的可移动部中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包括: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从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中引出的扁平电缆200插入到该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内;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其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平行布置;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其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之间建立连接,以将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导出的扁平电缆200导入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后端壁42中的狭缝S2。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是卷绕布置在可移动部中的扁平电缆200的余长部以引出的装置。卷绕在该装置中的扁平电缆200的卷绕的中央部的端部从在图中未示出的电缆取出口引出到装置外部,并且通过连接器连接于固定部的电缆连接部。然后,卷绕在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中的扁平电缆200的另一端侧从设置在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的外周部中的电缆引出口引出,顺序通过上述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并且通过连接器连接到在图中未示出的可移动部的电缆连接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连接到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以插入从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的外周部引出的扁平电缆200。如图3和4所示,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通过直线状狭缝S1和S2支撑扁平电缆200,该狭缝S1和S2分别形成在上部开口的箱状结构中的互相对置的前端壁31与后端壁32中。狭缝S1是沿着垂直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狭缝,并且形成在前端壁31中。此外,狭缝S2是形成在后端壁32中的直线状狭缝。后端壁32的狭缝S2设置成与前端壁31的狭缝S1以规定角度θ倾斜。即,狭缝S2设置成相对于垂直线T以角度θ倾斜。狭缝S1和S2分别在前端壁31和后端壁32的上端缘中开口。从而,扁平电缆200分别从上部楔入狭缝S1和S2中,使得扁平电缆200能够分别插入到狭缝S1和S2内。因此,将扁平电缆200布置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中的布置工作极其简单。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中,如图3所示,由于宽度方向指向垂直方向的处于站立位姿的扁平电缆200分别插入到狭缝S1和S2内,所以将规定角度θ的扭转应用于扁平电缆200。如图3和4所示,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通过直线状狭缝S1和S2支撑扁平电缆200,该狭缝S1和S2分别形成在上部开口的箱状结构中的互相对置的前端壁41与后端壁42中。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的狭缝S1是沿着垂直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并且形成在前端壁41中的狭缝。此外,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的狭缝S2是形成在后端壁42中的直线状狭缝。后端壁42的狭缝S2设置成与前端壁41的狭缝S1以规定角度θ倾斜。即,狭缝S2设置成相对于垂直线T以角度θ倾斜。换句话说,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扁平电缆200插入到其内的直线状狭缝S1和S2分别设置在前部和后部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前端壁41和后端壁42中,如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中一样。此外,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的前端壁41的狭缝S1和后端壁42的狭缝S2以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位置关系相同的位置关系设置。该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中的前后部表示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或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延伸方向上的前后部,并且不表示安装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此外,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狭缝S1和S2分别在前端壁41和后端壁42的上端缘开口。因此,扁平电缆200分别从上部楔入狭缝S1和S2中,使得扁平电缆200能够分别插入到狭缝S1和S2内。从而,将扁平电缆200布置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布置工作极其简单,如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情况一样。此外,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前后位置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前后位置一致,并且此外,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布置成在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的在垂直面中的延伸方向直角相交的方向(图4中的由箭头标记V表示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隔开。换句话说,如图5所示,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布置成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在其宽度方向上平行移动长度d、并且在其高度方向上平行移动长度e的位置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平行。如图3所示,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由于扁平电缆200从后端壁42插入到前端壁41,所以将在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方向相反方向上的扭转应用于扁平电缆200,以使得由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施加的扭转返回,并且在没有扭转的状态下导出扁平电缆200。在上述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以分别封闭扁平电缆200的周边的侧壁不与扁平电缆200进行接触的方式设定对置的侧壁的空间。因此,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即使当插入到电缆引导路径内的扁平电缆200能够移动时,扁平电缆200也不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的对置的侧壁进行接触(干涉)。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4所示,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具有如下结构:通过扁平电缆200在其中能够移动的U状引导路径53将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连接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后端壁42中的狭缝S2。引导路径53制约扁平电缆200的位置,使得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狭缝S2导出的扁平电缆200可以弯曲成字符U状,并且导入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狭缝S2。当假设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的狭缝S2的倾斜为θ时,如图5所示,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的底部50a也以角度θ倾斜。该实施例的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转动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导出的扁平电缆200,并且然后,将该扁平电缆导入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后端壁42中的狭缝S2。在上述该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中,由于扁平电缆200插入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内,所以通过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的倾斜角θ对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导出的扁平电缆200施加扭转。然后,由于施加了扭转的扁平电缆200插入到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内,所以相对于当将扁平电缆导入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时的扁平电缆200的位置,对从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导出的扁平电缆200施加在扁平电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如图5所示。具体地,当假设分别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后端壁32和42中的狭缝S2的倾斜角为θ时,假设各个后端壁32和42的狭缝S2之间的间隙为d,并且假设布置的扁平电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为e时,能够通过上面描述的公式(1)表示由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施加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此外,由于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是U状的引导路径,所以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转动通过的扁平电缆200。即,对于贯通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的扁平电缆200施加倾斜角θ的扭转、扁平电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和反转移动。然后,当将贯通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的扁平电缆200插入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内时,在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施加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方向相反方向上的扭转。因此,在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导出的扁平电缆200中,施加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扭转互相抵消。从而,扁平电缆200没有扭转,并且处于对其施加在扁平电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e和反转移动的状态。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是将扁平电缆200大致布置成直线构造的部分,并且引导路径的两端的狭缝S1和S2分别制约电缆的姿态。因此,例如,当拉动从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导出的扁平电缆200使得插入到装置内的扁平电缆200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电缆的姿态稳定。此外,布置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之间的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是将扁平电缆200布置成在互相平行的两个狭缝S1与S2之间的U状构造的部分。该部分还能够使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扁平电缆200维持稳定的姿态。因此,在形成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的任意引导路径中,在扁平电缆200的移动期间,扁平电缆200的姿态稳定,并且扁平电缆200的移动性不恶化。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扁平电缆200布置成整体构成为字符U状。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位于重复的长度范围内,并且安置在相同的占用空间中。因此,能够防止该装置变大,并且能够将扁平电缆200布置在小空间中。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能够在小空间中实施在扁平电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和反转移动,而不使扁平电缆200的移动性恶化。此外,根据该实施例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由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该装置中使用的部件的种类减少,使得能够降低成本。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地修改和改进。除此之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上述实施例中的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任意使用的,并且不受限制。例如,在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中,分别设置在其中的狭缝S1和S2可以互相通用,并且其整个部分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可以考虑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与之相邻的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的外壳一体地形成,或将把第一电缆引导路径连接到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的接合单元设置成具有与电缆引导路径40的结构不同的结构这样的其它结构。此外,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位于低位置的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连接于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然而,当扁平电缆200的一端连接到的固定部的位置位于比可移动部的位置高的位置时,可以考虑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连接于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扁平电缆200的余长的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设置成电缆余长卷绕装置连接于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形态。然而,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可以不设置有电缆余长卷绕装置20,而是可以仅由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形成。本申请基于2013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No.2013-244264),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这里,在下面描述的[1]至[3]中分别简要概括并且列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特征。[1]一种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包括: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其中,使得扁平电缆(200)能够插入的直线状狭缝(S1、S2)分别设置在前部和后部中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前端壁(31)和后端壁(32)中,并且所述后端壁(32)中的狭缝(S2)与所述前端壁(31)中的狭缝(S1)以规定角度(θ)倾斜;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其中,使得所述扁平电缆(200)能够插入的直线状狭缝(S1、S2)分别设置在前部和后部中的互相对置的一对前端壁(41)和后端壁(42)中,并且所述后端壁(42)中的狭缝(S2)与所述前端壁(41)中的狭缝(S1)以规定角度(θ)倾斜,并且该第二电缆引导路径布置成在与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所述后端壁(32)中的所述狭缝(S2)的延伸方向直角相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隔开;和第三电缆引导路径(50),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的所述后端壁(32)中的所述狭缝(S2)通过所述扁平电缆(200)在其中能够移动的U状引导路径(53)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的所述后端壁(42)中的所述狭缝(S2)。[2]在上述[1]中描述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与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具有相同的结构。[3]在上述[2]中描述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电缆引导路径(30)和所述第二电缆引导路径(40)布置成使得前后的位置一致。工业实用性由于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引导装置能够在小空间中施加在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移位和反转移动、而不使扁平电缆的移动性恶化,所以当将扁平电缆布置在例如车辆的滑动门或滑动座椅的可移动部中时,该扁平电缆引导装置是可用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