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永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756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电机永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档数控机床、生产流水线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320596839.7一种直线电机抱闸装置,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抱闸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抱闸装置整体固定在直线电机壳体上,其包括一套装在直线电机动子轴外且内圈设置线圈的环形静铁芯,动铁芯设置在静铁芯的内圈与直线电机动子轴之间;若干与动铁芯数量向匹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静铁芯。

问题在于,由于采用弹簧结构,制动时间长,机械可靠性低,不能直线抱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适用的制动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直线电机永磁制动器,包括静铁芯组件和动板组件,所述静铁芯组件包含嵌于静铁芯中的多组线圈;每一组线圈的上部设置磁轭和磁钢;所述动板组件包括由弹簧片间隔的定板和动板;所述动板置于所述磁轭和磁钢上方。

其中,所述静铁芯组件与直线电机次级固定,所述动板组件与直线电机初级固定。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直线抱闸,体积小、重量轻。

2.加工简单,安装维修简便。

3.联接可靠,制动灵活,能实现对工作机构的自动控制及远距离操作,超短的制动时间。

4.控制功率小,使用寿命长。

5.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6.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保证准确结合。

7.通过调节线圈与磁钢特性,可多元化组合使用。

8.直线电磁制动器完全不需要运动,除电磁铁外,使用永磁体的刹车不需要电力,可节省空间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直线电机永磁制动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直线电机永磁制动器的中剖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圈断电状态的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线圈上电状态的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2-静铁芯;3-磁钢;4-磁轭;5-动板;6-弹簧片;7-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直线电机制动器主要分成两部分,分别为静铁芯组件和动板组件,静铁芯组件包含线圈1、静铁芯2、磁轭4和磁钢3;动板组件包含动板5、定板7和弹簧片6。静铁芯组件与直线电机次级固定,动板组件与直线电机初级固定。制动器断电后,线圈不能产生磁场,磁钢磁场回路通过吸合动板使直线电机初级与次级间接连接起来,即电机处于抱闸状态,不能运转。制动器上电后,线圈产生磁场,线圈磁场回路短路磁钢磁场回路,磁钢磁场回路不能通过气隙,即磁钢磁场回路不能吸合动板。进而定板通过弹簧片,使动板与静铁芯组件分离,电机得以运转。

如图3所示,线圈断电:制动器断电后,线圈不能产生磁场,磁钢磁场回路通过吸合动板使直线电机初级与次级间接连接起来,即电机处于抱闸状态,不能运转。图中示出了磁场回路NS级。

如图4所示,线圈上电:制动器上电后,线圈产生磁场,线圈磁场回路短路磁钢磁场回路,磁钢磁场回路不能通过气隙,即磁钢磁场回路不能吸合动板。进而定板通过弹簧片,使动板与静铁芯组件分离,也就是直线电机初级与次级分开,电机得以运转。图中示出了磁场回路NS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