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0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电池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其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能够产生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各类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池一般采用的是相对单一的组合拆卸方式,不能够同时兼顾单节电池和双节电池串联使用,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切换装置,能够兼顾单节电池使用和双节电池串联使用,提升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切换装置,用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单双节切换,包括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第三电源接口、第一底触环、第二底触环、第一顶触柱、第二顶触柱、转接头和转接绝缘套,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第二底触环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与所述第一底触环相连,所述第三电源接口与所述转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底触环与所述第一顶触柱相对设置,以用于夹持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底触环与所述第二顶触柱相对设置,以用于夹持所述第二电池,所述转接头设置于所述转接绝缘套上,当装入所述第一电池时,所述第一电池能够抵住所述第一顶触柱,以使得所述第一顶触柱与所述转接头接触,当同时装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时,所述第一顶触柱和所述第二顶触柱接触,并且所述第二顶触柱推动所述转接绝缘套运动,从而使得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顶触柱隔离。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为第一负极接口,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为正极接口,所述第三电源接口为第二负极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为第一正极接口,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为负极接口,所述第三电源接口为第二正极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顶触柱包括第一接触头和与所述第一接触头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顶触柱包括第二接触头和与所述第二接触头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接触头能够抵住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接触头能够抵住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第一导电片位于所述转接头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顶触柱设有容纳空间,所述转接绝缘套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突出部,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突出部。

其中,所述第二顶触柱的所述第二导电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顶触柱的所述第二接触头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凹槽结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转接头。

其中,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顶部绝缘片,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顶部绝缘片和所述第一顶触柱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顶部绝缘片和所述转接绝缘套之间。

其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第一底触环、所述第二底触环、所述第一顶触柱、所述第二顶触柱、所述转接头和所述转接绝缘套。

其中,所述第一顶触柱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接触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顶触柱的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接触头一体成型,所述转接绝缘套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出部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中,第一电源接口与第二底触环相连,第二电源接口与第一底触环相连,第三电源接口与转接头相连,第一底触环与第一顶触柱相对设置,以用于夹持第一电池,第二底触环与第二顶触柱相对设置,以用于夹持第二电池,转接头设置于转接绝缘套上,当装入第一电池时,第一电池能够抵住第一顶触柱,以使得第一顶触柱与转接头接触,外部装置通过分别与第二电源接口和第三电源接口电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的电能,当同时装入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时,第一顶触柱和第二顶触柱接触,并且第二顶触柱推动转接绝缘套运动,从而使得转接头与第一顶触柱隔离,外部装置通过分别与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电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能,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能够兼顾单节电池使用和双节电池串联使用,提升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单节电池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双节电池串联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接口1、第二电源接口2、第三电源接口3、第一底触环4、第二底触环5、第一顶触柱6、第二顶触柱7、转接头8、转接绝缘套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和顶部绝缘片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接口1为第一负极接口,第二电源接口2为正极接口,第三电源接口3为第二负极接口,第一电源接口1与第二底触环5相连,第二电源接口2与第一底触环4相连,第三电源接口3与转接头8相连,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顶部绝缘片12上,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第一顶触柱6连接,第二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顶部绝缘片12上,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转接绝缘套9连接。第一顶触柱6和第二顶触柱7均呈勺状,第一顶触柱6包括第一接触头61和第一导电片62,第一接触头61与第一导电片62相连,第一接触头61用于与第一电池13的负极接触,第二顶触柱7包括第二接触头71和第二导电片72,第二接触头71和第二导电片72相连,第二接触头71用于与第二电池14的正极接触,第二接触头71设有凹槽,而第二导电片72设有第一通孔,凹槽与第一通孔结合形成容纳空间73,第一导电片62和第二导电片72在沿着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的轴线方向上存在部分重叠,转接绝缘套9位于第二顶触柱7的背离第二电池14的一侧,转接绝缘套9包括主体部91和突出部92,主体部91和突出部92相连,主体部91设有第二通孔911,该第二通孔911用于容纳转接头8,而突出部92能够被容纳于第二顶触柱7的容纳空间73内,此外,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位于转接头8和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之间,转接头8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的厚度。

请参阅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单节电池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当将第一电池13装入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时,第一电池13的正极与第一底触环4电接触,而第一电池13的负极与第一顶触柱6电接触,在图2中,第一电池13的负极会抵住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接触头61,从而推动第一顶触柱6向着远离第一电池13的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顶触柱6与转接头8接触,而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与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脱离接触,此时,第二电源接口2用于单节电池的正极接口,第三电源接口3用于单节电池的负极接口,外部装置通过与第二电源接口2和第三电源接口3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13的电能。

请参阅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的双节电池串联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同时装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时,第一电池13的正极与第一底触环4电接触,而第一电池13的负极与第一顶触柱6电接触,第一电池13的负极会抵住第一顶触柱6向着远离第一电池13的方向运动,而第二电池14的正极会抵住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接触头71向着远离第二电池14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会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接触,同时第二顶触柱7会推动转接绝缘套9向着远离第二电池1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转接头8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脱离接触,此时,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之间构成串联,第一电源接口1用于双节电池的负极,而第二电源接口2用于双节电池的正极,外部装置通过与第一电源接口1和第二电源接口2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的电能。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能够实现单节电池和双节电池的切换,满足外部装置的不同用电需求,提升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性。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装置还包括外壳15,该外壳15用于容纳第一电池13、第二电池14、第一底触环4、第二底触环5、第一顶触柱6、第二顶触柱7、转接头8和转接绝缘套9。

需要说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和第一接触头61一体成型,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和第二接触头71一体成型,转接绝缘套9的主体部91和突出部9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以上制造方式,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切换装置中,第一电源接口1为第一正极接口,第二电源接口2为负极接口,第三电源接口3为第二正极接口,此时,当仅装入第一电池13时,第一电池13的正极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接触头61电接触,第一电池13的正极会推动第一顶触柱6向着远离第一电池13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簧10受到压缩,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与转接头8电接触,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与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脱离接触,第二电源接口2用于单节电池的负极接口,第三电源接口3用于单节电池的正极接口,外部装置通过与第二电源接口2和第三电源接口3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13的电能。

当同时装入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时,第一电池13的负极与第一底触环4电接触,第一电池13的正极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接触头61电接触,第二电池14的正极与第二底触环5电接触,第二电池14的负极与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接触头71电接触,第二电池14的正极与第二底触环5电接触,第二电池14的负极会抵住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接触头71向着远离第二电池14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二顶触柱7的第二导电片72会与第一顶触柱6的第一导电片62接触,同时第二顶触柱7会推动转接绝缘套9向着远离第二电池1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转接头8与第一顶触柱6脱离接触,此时,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之间构成串联,第一电源接口1用于双节电池的正极,而第二电源接口2用于双节电池的负极,外部装置通过与第一电源接口1和第二电源接口2连接,能够获取第一电池13和第二电池14的电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