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7476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中,伺服驱动器的应用非常广泛,随之伺服驱动器的品牌也呈现多元化,伺服驱动器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伺服驱动器的质量和价格是重中之重,而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影响着伺服驱动器的质量和价格。

传统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包括整流桥、继电器、电阻、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吸收电容和电解电容,整流桥的输入端接外部的三相电源,整流桥的正输出端与电阻的一端和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的公共端连接,电阻的另一端和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公共端分别与IGBT模块的正极端、吸收电容的一端和电解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整流桥的负输出端分别与IGBT模块的负极端、吸收电容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的负极端连接。这种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存在以下问题:1)在整个主回路电路初上电时,由于瞬时的大电流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输出后全部流过电阻,因此流过电阻的电流很大,在电阻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功率比较大的电阻,而功率比较大的电阻不仅价格更高,而且外形封装也更大;2)在整个主回路电路稳定运行大负载时,由于大电流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输出后全部流过继电器,因此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很大,需要选择功率比较大的继电器,否则会导致继电器过热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其能够降低伺服驱动器的成本,并提升伺服驱动器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包括整流桥、IGBT模块、吸收电容、电阻、继电器和电解电容,所述的整流桥的输入端接外部的三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桥的正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IGBT模块的正极端和所述的吸收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的公共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电解电容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的整流桥的负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IGBT模块的负极端、所述的吸收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电解电容的负极端连接。

所述的整流桥为6路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源全桥整流模块。

所述的IGBT模块为6个单管组合成的三相逆变模块。

所述的吸收电容为薄膜电容或安规电容。

所述的电阻为小阻值大功率的充电电阻。在此,一般可选用水泥电阻或铝壳电阻。

所述的电解电容为大容值高耐压的储能铝电解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整个主回路电路初上电时,瞬时的大电流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输出,然后瞬时的大电流被IGBT模块和吸收电容分流,剩余的电流才从电阻上流过,由于减小了流过电阻的电流,因此在电阻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只需选择功率(功率=电流值的平方×电阻值)较小的电阻,而功率较小的电阻不仅价格低,降低了伺服驱动器的成本,而且外形封装更小,能够更方便地安装于功放板上。

2)在整个主回路电路稳定运行大负载时,大电流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输出,然后大电流被IGBT模块分流,剩余的电流才从继电器上流过,由于减小了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因此一方面很好的避免了继电器因过热而损坏,从而提升了伺服驱动器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继电器的功率或者减少继电器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伺服驱动器的成本。

3)IGBT模块在开通或关断的时候会产生非常高的浪涌电压尖峰,由于吸收电容会对该浪涌电压尖峰进行滤波,因此使得该浪涌电压尖峰不会直接到达继电器上,保护了继电器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从而提升了伺服驱动器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如图所示,其包括整流桥D1、IGBT模块U1、吸收电容C1、电阻R1、继电器K1和电解电容C2,整流桥D1的输入端接外部的三相电源L1,整流桥D1的正输出端分别与IGBT模块U1的正极端和吸收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电阻R1的一端和继电器K1的输入端连接的公共连接端连接,即整流桥D1的正输出端直接连接到IGBT模块U1的正极端和吸收电容C1的一端的并联端,再串联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和继电器K1的输入端的并联端,电阻R1的另一端和继电器K1的输出端连接的公共连接端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整流桥D1的负输出端分别与IGBT模块U1的负极端、吸收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2的负极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桥D1采用现有的6路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源全桥整流模块;IGBT模块U1采用现有的6个单管组合成的三相逆变模块;吸收电容C1采用薄膜电容或安规电容;电阻R1采用小阻值大功率的充电电阻,一般可选用水泥电阻或铝壳电阻;电解电容C2采用现有的大容值高耐压的储能铝电解电容;继电器K1采用常规的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工作时,在整个主回路电路初上电时,瞬时的大电流从整流桥D1的正输出端输出,然后瞬时的大电流被IGBT模块U1和吸收电容C1分流,剩余的电流才从电阻R1上流过,由于减小了流过电阻R1的电流,因此在电阻R1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只需选择功率(功率=电流值的平方×电阻值)较小的电阻,而功率较小的电阻不仅价格低,降低了伺服驱动器的成本,而且外形封装更小,能够更方便地安装于功放板上;在整个主回路电路稳定运行大负载时,大电流从整流桥D1的正输出端输出,然后大电流被IGBT模块U1分流,剩余的电流才从继电器K1上流过,由于减小了流过继电器K1的电流,因此一方面很好的避免了继电器K1因过热而损坏,从而提升了伺服驱动器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继电器的功率或者减少继电器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伺服驱动器的成本;IGBT模块U1在开通或关断的时候会产生非常高的浪涌电压尖峰,由于吸收电容C1会对该浪涌电压尖峰进行滤波,因此使得该浪涌电压尖峰不会直接到达继电器K1上,保护了继电器K1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从而提升了伺服驱动器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的功放板的主回路电路设计时,要求:

1)整流桥D1整流后的正输出端先直接连接到IGBT模块U1的正极端和吸收电容C1的一端。

2)导线经过IGBT模块U1和吸收电容C1的并联端后再串联连接到电阻R1和继电器K1的并联端。

3)整流桥D1、IGBT模块U1、吸收电容C1、电阻R1、继电器K1和电解电容C2的距离尽可能近,连接的导线尽可能短和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