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58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串补也称串联补偿装置,即将电容器组串联接入输电线路。串补技术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同属于FACT(柔性输电技术)之一,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性能高、便于维护的特点,在国内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在跨度大,区域广的大电网。

串补交流采样回路的可靠性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产实际对各种串补装置运行情况的统计,由采样回路的问题造成串补保护误动作,或串补保护闭锁的事例很多。串补交流采样回路的可靠性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串补采样回路均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器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模数转换模块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光电转换模块负责将将数字量转换为光脉冲信号,经过光纤传送至控制保护单元,模数转换模块和光电转换模块的工作电源由激光电源提供。每个CT二次回路都有过电压保护小间隙或非线性金属氧化锌电阻来保护光电模块。串补采样回路从结构上可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1)多路耦合式

多路耦合式采样模块,其如图1所示,其将各CT二次电流均接入一个采样模块进行耦合,该模块通过光纤以时分多路串行数据流形式将电流、电压、温度等采样数据传送至控制保护系统。

激光电源经过光电转换模块转换为1V的电压,经过直流变换器变为3V,激光电流被控制在3毫安的水平,以保证激光发射管的寿命。

多路耦合式光纤接口模块的优点是模块少,接线简单,便于维护,减少了接口模块故障的概率。缺点是当光纤或激光电源故障,丢失全部的采样数据,闭锁整套保护装置。

(2)独立式

独立式的采样模块,其如图2所示,每个电流采用通道均对应一个采样模块,该模块故障后闭锁所在的保护单元。

独立式光纤接口模块的优点是单一测量通道故障不影响其它通道的采样,但由于接口模块多,光纤接线复杂,不利于现场维护,同时由于光纤和光纤接口模块的数量是多路耦合式的10倍左右,增加了故障的概率。

根据长期运维的经验,串补保护误动的原因均为串补保护采样装置的A/D模块异常导致串补采样异常,从而导致串补保护误动。而现有常规用的串补保护装置如图3所示,其有两个采样模块,一个作为保护的启动量计算,一个作为保护动作的判断计算。两个通道相互独立,相互校验,任何其中一个故障,均不会引起保护误动。但由于串补保护装置中,两个数据均从同一个A/D模块转换得来,当A/D模块故障后,将会导致串补保护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第一数据打包模块、第二数据打包模块以及包含有保护启动单元和保护动作单元的保护模块;其中,电流互感器的两端分别和第一A/D模块和第二A/D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A/D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A/D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A/D模块的输出端和保护模块的保护启动单元相连接,第二A/D模块的输出端和保护模块的保护动作单元相连接。

在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两端和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前端处理模块,所述前端处理模块用于对电流互感器所获取的电流信号进行滤波抗干扰处理,并将滤波后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串补保护装置的每一电流互感器均连接有两A/D模块采样装置,其中的一个 A/D模块可作为保护启动单元的采样装置,另一个作为保护动作单元的采样装置,两个A/D 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但同时由于两个A/D模块之间是串联连接的,因此,其电流二次回路是串联的,供能光纤、数据光纤等独立,换言之,只有当两个A/D模块均发生故障时,保护模块才会误动,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保护模块误动,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串补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路耦合式采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独立式的采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串补保护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三A/D模块;2、第四A/D模块;3、第一数据打包模块;4、第二数据打包模块;5、保护模块;6、第一A/D模块;7、第二A/D模块;51、保护启动单元;52、保护动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的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串补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第一数据打包模块3、第二数据打包模块4以及保护模块5;其中,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两端分别和第一A/D模块6和第二A/D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端分别和第三A/D模块1和第四 A/D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A/D模块6的输入端和第二A/D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三A/D模块1的输入端和第四A/D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A/D模块6和第三A/D模块1的输出端均和第一数据打包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A/D模块7和第四A/D模块2 的输出端均和第二数据打包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数据打包模块3的输出端和保护模块5的保护启动单元51相连接,第二数据打包模块4的输出端和保护模块5的保护动作单元 52相连接;其中,A/D模块主要用于将电流互感器传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获得相应的数据,而第一数据打包模块3和第二数据打包模块4主要是用于将其接收到的A/D模块所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并为数据打上时标,以便于保护模块5同步采集到所用电流互感器所获取到的信号数据,从而判断出同一时刻的故障电流大小。也就是说,每一电流互感器均连接有两A/D模块采样装置,其中的一个A/D模块可作为保护启动单元51的采样装置,另一个作为保护动作单元52的采样装置,两个A/D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但同时由于两个A/D模块之间是串联连接的,因此,其电流二次回路是串联的,可以使得供能光纤、数据光纤等独立,换言之,只有当两个A/D模块均发生采样异常时,保护模块才会误动,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保护模块误动,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串补保护的动作可靠性。本补保护装置在实际的应用中,电流互感器的数目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两个,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多个电流互感器CTn。

作为本实施例可有效防止误动的串补保护装置的一种优选,在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 两端和第一A/D模块6和第二A/D模块7的输入端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前端处理模块,同理,在第二电流互感器CT1两端和第三A/D模块1和第四A/D模块2的输入端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前端处理模块,该前端处理模块主要包括滤波处理单元和转换单元,其中,该滤波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对电流互感器所获取的电流信号进行滤波抗干扰处理,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而转换单元主要用于将滤波后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送至对应的A/D模块中。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第二……第四”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区分,并不代表其具有顺序或结构功能上的区分,上述的A/D模块、数据打包模块(可以采用通用公司生产的31F290G28型号产品)以及保护模块均是本领域常用的功能模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其具体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