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速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51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速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速电机。



背景技术:

热电厂的锅炉在产生蒸汽之前,需要给锅炉供水,而这些水主要通过水泵将自来水送进锅炉内。但普通水泵的定速电机在使用时,为满足夏季工况用水量较大的情况,电机容量按照夏季容量进行选择,这就造成冬季工况时,闭式水用量较少的时候,闭式水压力偏高,热工调整困难,因此将定速电机改成双速电机,以适应冬季和夏季对电机转速的不同需求。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248975U,授权公告日为2016.05.1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心双轴双速电机,电机输出轴的输出端作为蜗杆,还包括蜗轮、蜗轮轴、中心轴减速齿轮、同心轴外轴减速齿轮、中心轴轴套、中心轴传动齿轮、同心轴外轴传动齿轮、同心轴外轴轴套、壳体,所述电机输出轴输出端的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连接,蜗轮、中心轴减速齿轮、同轴心外轴减速齿轮分别与蜗轮轴连接;中心轴轴套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同轴心外轴轴套连接、同轴心外轴轴套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中心轴传动齿轮与中心轴轴套连接、并与中心轴减速齿轮啮合,同轴心外轴传动齿轮与同轴心外轴轴套连接、并与同轴心外轴减速齿轮啮合。

如上述文献所述的同轴心双轴双速电机,其电机需要带动蜗轮、中心轴减速齿轮、同心轴外轴减速齿轮等一系列齿轮转动,电机的转子负荷较大,发热严重,而电机的转子又是封闭在壳体内的,散热较差,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速电机,在电机上设置散热装置,能够及时对电机进行散热,降低电机烧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速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通水孔,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壳体抵触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使相邻两个所述通水孔连通后形成U形回路的第一圆弧槽,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壳体抵触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相邻两个U形回路连通后形成冷却水回路的第二圆弧槽,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一圆弧槽与所述冷却水回路的一端连通的进水接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二圆弧槽与所述冷却水回路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水接口,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冷却水在所述冷却水回路内进行循环的散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前端盖、后端盖和壳体三者之间形成的冷却水回路能够供冷却水通过,在冷却水流经冷却水回路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热率,能够将壳体上的热量随着水流带走,给壳体降温,在壳体温度降下来后,安装于壳体内的转子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达到降低电机烧坏可能性的目的。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抽水泵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相连,所述抽水泵放置于所述集水池内,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且另一端浸入所述集水池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集水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从前端盖上的进水接口进入冷却水回路内,再通过后端盖上的出水接口流回集水池内,水在冷却水回路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壳体上的热量,受热后的水流入集水池内冷却后再被抽进壳体内,抽水和回水之间形成循环,又由于定子和转子都安装于壳体内,因此在壳体的温度降下来后,定子和转子的温度也会相应降低,从而达到降低电机烧坏可能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多排固定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散热翅片,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壳体上的散热翅片能够增加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壳体的表面积就是壳体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根据热力学原理,热交换面积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因此散热翅片能够加速壳体的散热,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烧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翅片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片能够增加散热翅片的表面积,使散热翅片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进一步增加,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加速壳体与空气的热交换速率,从而更进一步降低电机烧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散热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片上的散热孔能够方便空气在相邻散热翅片间所形成的散热间隙内形成对流,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的流动速度越快,散热翅片上被带走的热量就越多,因此散热孔能够再更进一步地加快壳体的散热速度,从而使电机更加不容易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散热片上且所述散热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的侧壁的法线之间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孔的深度方向与散热片的侧壁的法线之间倾斜设置,能够增加散热孔在散热片上形成的孔洞的表面积,当空气在相邻散热翅片间形成的散热间隙内经由散热孔进行对流时,更大的散热孔的表面积意味着更大的散热面积,从而能够再更进一步地加快壳体的散热速度,从而使电机更加不容易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子的转轴上的散热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机的转子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固定于转子的转轴上的散热叶片转动,在散热叶片转动的过程中会加速空气的流动速度,进而产生风,当风吹向散热翅片时能够加速散热翅片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散热翅片上的热量更快被带走,从而加速壳体的散热速度,使电机更加不容易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的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卡块,所述散热叶片的连接环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卡块嵌入的卡槽,且在所述转子的转轴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散热叶片固定于所述转子的转轴上的固定套,所述散热叶片位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卡块之间,当所述散热叶片套接于所述转子的转轴上时,所述卡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子的转轴上的卡块能够限制散热叶片与转子之间的相对转动,而固定套能够限制散热叶片从转子的转轴上脱落,使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散热叶片产生转动,从而达到使散热叶片能够产生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通水孔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壳体与冷却水接触面积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接触片能够增加壳体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大的接触面积,热交换率越高,从而增加冷却水与壳体在单位时间内的热交换率,达到加速壳体散热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壳体、前端盖、后端盖内形成的冷却水回路能够供冷却水流通,在冷却水流经冷却水回路的过程中能够带走壳体上的热量,从而达到给电机降温的目的;壳体侧壁上的散热翅片能够增加壳体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加速壳体的散热速度;而固定于转子的转轴上的散热叶片能够加速散热翅片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更进一步加速壳体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用于体现双速电机的整体结构;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视图,用于体现散热装置的结构;

图3是图2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前端盖的结构;

图4是图2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壳体的结构;

图5是本实施例的爆炸视图,用于体现散热装置与壳体的位置关系;

图6是图5中位于C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后端盖和散热叶片的结构。

图中:1、壳体;11、通水孔;12、接触片;2、转子;21、螺纹;22、卡块;3、前端盖;31、第一圆弧槽;4、后端盖;41、第二圆弧槽;5、进水接口;6、出水接口;7、散热装置;71、进水管;72、出水管;73、抽水泵;74、集水池;75、散热翅片;751、散热片;752、散热孔;76、散热叶片;761、扇叶;762、连接环;8、卡槽;9、固定套;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双速电机,包括壳体1、转子2、前端盖3和后端盖4,壳体1呈圆管状,采用45钢制成,在壳体1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穿且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通水孔11,通水孔11的数量为单数,且多个通水孔11沿壳体1的中心均匀分布,且在壳体1位于通水孔11内的侧壁上一体化设置有用于增加壳体1与冷却水接触面积的接触片12,接触片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盖3和后端盖4均呈圆盘状,转子2安装于壳体1内,且转子2的转轴分别穿出前端盖3和后端盖4外;在转子2的转轴露出于后端盖4外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21,在转子2的转轴开设有螺纹21一端的侧壁上还对称固定有两个卡块22,两个卡块22呈圆柱状,且卡块22位于螺纹21和后端盖4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前端盖3与壳体1抵触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围绕前端盖3的圆心均匀分布且用于使相邻两个通水孔11(见图4)连通后形成U形回路的第一圆弧槽31;在后端盖4与壳体1抵触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围绕后端盖4的圆心均匀分布且用于使相邻两个U形回路连通后形成冷却水回路的第二圆弧槽41(见图6)。由于通水孔11的数量为单数,因此通水孔11、第一圆弧槽31、第二圆弧槽41(见图6)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冷却水回路的两端并不连通;在前端盖3上一体化设置有与冷却水回路的一端连通的进水接口5,在后端盖4上一体化设置有与冷却水回路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水接口6。

如图1所示,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7,散热装置7包括进水管71、出水管72、抽水泵73和集水池74,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均为塑料管;集水池74放置于壳体1的一侧,抽水泵73放置于集水池74内,进水管71的一端与抽水泵73的出水口相连且另一端与前端盖3上的进水接口5(见图3)相连;出水管72的一端与后端盖4上的出水接口6(见图2)相连,且另一端浸入到集水池74内。

如图4所示,散热装置7还包括多排固定于壳体1侧壁上的散热翅片75,散热翅片7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且相邻散热翅片75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在每个散热翅片75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增加散热面积的两个散热片751,两个散热片751使散热翅片75的截面呈“Y”字形。在各个散热片75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沿散热片75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散热孔752,散热孔752的截面呈圆形,且散热孔752的深度方向与散热片751的侧壁的法线之间倾斜设置。

如图2和图6所示,散热装置7还包括散热叶片76,散热叶片76一共有六个扇叶761,六个扇叶761固定于同一个连接环762上,连接环762呈圆环状,且连接环762套设于转子2的转轴开设有螺纹21的一端上;在连接环762靠近卡块22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卡块22嵌入的卡槽8,当散热叶片76套设于转子2的转轴上时,卡块22嵌入卡槽8内。

在转子2的转轴上还螺纹连接有固定套9,固定套9也呈圆环状,散热叶片76通过固定套9固定于转子2的转轴上,且在固定套9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方便拧转固定套9的凹槽10。

具体实施过程:在电机启动的过程中,转子2会产生转动,在转子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散热叶片76转动,散热叶片76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风,风吹向壳体1和壳体1上的散热翅片75时,能够带走壳体1上的热量,从而对壳体1起到初步散热的作用;当散热叶片76的散热效率不够时,启动抽水泵73,抽水泵73将集水池74内的冷却水抽进壳体1、前端盖3和后端盖4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冷却水回路内,在冷却水流经冷却水回路的过程中能够将壳体1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给电机降温,使电机不容易烧坏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