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和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669发布日期:2018-06-12 22:0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电机和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机冷却散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通过驱动电机来提供,因此,应用在电动汽车的电机需要较高的持续功率输出,因此,电机在工作时便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对于电机保持持续的功率输出带来了困难。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通常采用在电机机壳内部设置水冷流道,水冷流道大多以轴向流道和周向流道为主,定子传热到机壳,由机壳内流动的冷却液降温。其中,轴向流道制作简单但是对于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不明显,周向流道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但是结构支座很复杂,不易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该机壳内部的定子,其中,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和所述机壳的内周面中的一者形成有多个凸起,另一者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凸起一一对应配合连接的多个凹槽。

可选地,多个所述凸起依次相接围成所述机壳的内周面,相应地,多个所述凹槽依次相接围成所述定子的外周面。

可选地,多个所述凸起和多个所述凹槽均沿周向分布,且每个所述凸起和每个所述凹槽均沿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形成为锯齿状,以将所述定子啮合到所述机壳上。

可选地,所述机壳和所述定子之间还形成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冷却风道,每个所述冷却风道沿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多个沿轴向等间隔设置的水冷流道,每个所述水冷流道沿轴向延伸,所述冷却风道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冷流道之间。

可选地,所述冷却风道的数量与所述水冷流道的数量之比为1:1。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内周面和/或所述定子的外周面还形成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通风沟槽,该通风沟槽形成所述冷却风道。

可选地,所述通风沟槽的径向截面形成为半圆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公开的电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得定子和机壳之间采用凹凸配合连接,增大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热量传递面积便加大,从而可以通过水冷流道带走更多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电机内部磁场和性能。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机壳和定子的装配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定子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机壳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壳 11 水冷流道 2 定子

3 凸起 4 凹槽 5 冷却风道

6 通风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周向、轴向”通常是根据电机的轴线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的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包括机壳1以及安装在该机壳1内部的定子2,其中,定子2的外周面和机壳1的内周面中的一者形成有多个凸起3,另一者形成有与多个凸起3一一对应配合连接的多个凹槽4。

电机在长期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加快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2和机壳1之间采用凹凸配合连接,增大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热量传递面积便加大,从而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电机内部磁场和性能。同时凹槽和凸起的设置减小了机壳和定子的部分壁厚,既而能够降低电机本身的重量。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定子2和机壳1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起3依次相接围成机壳1的内周面,相应地,多个凹槽4依次相接围成定子2的外周面。即,定子2的整个外周面和机壳 1的整个内周面全采用凹凸配合,使得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快热量的传递。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制造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起3和多个凹槽4均沿周向分布,且每个凸起3和每个凹槽4均沿轴向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3和凹槽4也可以采用沿周向延伸,轴向布置的结构,只要能够增大定子2和机壳1之间的散热接触面积即可。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3和凹槽4均形成为锯齿状,以将定子2啮合到机壳1上。这样,采用锯齿状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啮合,能够有效防止定子和机壳之间的相互转动,连接牢固,并且不需要再增加键连接以保证二者之间的稳固连接,既而节省了零件,降低重量,并且装配简单牢靠。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和定子2之间还形成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冷却风道5,每个冷却风道5沿轴向延伸。这样,当电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下,电机内的转子会带动内部的气体流动,通过增设冷却风道5,可以合理的利用转子和定子之间间隙流动的气体,气体流过冷却风道5,便可以进一步带走一部分电机的热量,从而加快电机的散热。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内部设置有多个沿轴向等间隔布置的水冷流道11,为了增加电机的散热效果,往往会在机壳1内部设置上述的水冷流道11,定子2传热到机壳1,通过水冷流道11内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水冷流道11沿轴向延伸,冷却风道5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冷流道11之间。即,水冷流道11为轴向延伸的流道,易于加工制造,通过冷却风道5的共同配合,在电机运转时对于空气进行导流,辅助散热,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同时,冷却风道5的设置同时减轻了电机的重量。

另外,为了保证电机的强度,冷却风道5和水冷流道11在径向上错位布置,避免使得电机径向上的厚度较薄,降低本身的强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风道5沿周向延伸的最大长度与相邻的两个水冷流道11的间距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水冷流道11同样可以为沿周向延伸的流道,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风道5的数量与水冷流道11的数量之比为1:1。也即,每两个水冷风道11之间便可以设置一个冷却风道5,在保证电机本身去强度的情况下,通过转子转动搅动的气流会流向多个冷却风道,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散热。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的内周面和/或定子2的外周面还形成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通风沟槽6,该通风沟槽6形成冷却风道5。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的内周面和定子2的外周面上均形成有通风沟槽6,可以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错位布置,只要能够保证气体的流通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在机壳1或定子2上任意一者开设通风沟槽6,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沟槽 6的径向截面形成为半圆槽,有利于气流的导向,便于气流的流通,并且如图2所示,两个半圆槽合并即形成为圆柱槽,更加有利于气流的流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还包括根据上述公开的电机。该电机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使用寿命较长,可以保证电动汽车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