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及包含该定子组件的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656发布日期:2018-09-04 23:2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组件以及包含该定子组件的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在马达的定子组件中,多相绕组(例如3相)以Y方式连接(星形连接),各相绕组的卷线的中性点侧的端部共通连接以形成中性点。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7-27280号公报所公布的定子组件中,在电路板11中设置中性点焊盘17,将各相绕组的卷线的中性点侧的端部13a、13b以及13c分别焊接在焊盘上而共通连接,从而形成中性点,或者,将各相绕组的卷线的中性点侧的端部9n1、9n2以及9n3卷绕于一个共同的引脚13,作为中性点。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272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发明人发现:如日本实开平7-27280号公报公开的定子组件,在电路板设置中性点的情况下,需要在电路板中设置电路图案,电路板的实际安装面积被压缩;而在将各卷线的中性点侧的端部卷绕于一个共同的引脚的情况下,向引脚卷绕卷线端部时,自动化作业困难,尤其是对多根卷线同时进行卷绕的情况;并且,为了从相邻的齿槽配置过渡线,长度较长的过渡线朝向径向外侧飞出,在作业工序中容易被勾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以及包含该定子组件的马达,期望能够抑制电路板的实装面积被压缩,并且能够提高可作业性;此外使得导通构件能够被牢固的固定,并且,连接导通端子的端子连接部能够不受应力从而不容易弯折,而构件连接部能够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装于马达的定子组件,包括绝缘部件以及星形连接的多相绕组,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

多个导通端子,其对应所述多相绕组而设置,每一所述导通端子在卷绕固定位置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

导通构件,其连接所述多个导通端子;所述多个导通端子通过所述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

导通构件固定部,其将所述导通构件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包括连接所述多个导通端子的多个端子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多个端子连接部的构件连接部,所述构件连接部位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径向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位于与所述卷绕固定位置相比远离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在所述卷线被卷绕到所述卷绕固定位置后被安装到所述导通端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为平板状并设置有贯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方面,其中,所述导通端子穿过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方面,其中,所述导通端子从所述贯通孔露出的部分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方面,其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三相绕组,并且对应所述三相绕组配置有三个所述导通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方面,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固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导通端子和第二导通端子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通端子和第三导通端子之间的第二固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包括前述任意方面所述的定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在电路板设置中性点,使得电路板的实际安装面积不会被压缩;并且,每一导通端子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多个导通端子通过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由此不需要过渡线,能够提高可作业性;此外,导通构件通过导通构件固定部被固定,从而导通构件能够被牢固的固定;并且由于端子连接部与构件连接部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导通端子的端子连接部能够不受应力从而不容易弯折;并且通过使构件连接部位于端子连接部的径向内侧,构件连接部能够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对于相同的要素,始终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定子组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导通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与沿着轴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轴为中心的包围装置的径向外侧的方向称为“周向”。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便,并不限定定子组件以及马达在使用和制造时的方向。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定子组件的俯视图,示出了从导通端子一侧俯视定子组件10时的情况。

如图1所示,定子组件10包括绝缘部件101以及星形连接的多相绕组102a、102b和102c,定子组件10还包括: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导通构件104和导通构件固定部(例如在图1中包括105a和105b)。

其中,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对应于多相绕组102a、102b和102c而设置,每一导通端子在卷绕固定位置(图1中未示出)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导通构件104连接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通过导通构件104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导通构件固定部(包括105a和105b)将导通构件104进行固定,其中导通构件104包括连接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的多个端子连接部1041以及连接多个端子连接部1041的构件连接部1042,构件连接部1042位于端子连接部1041的径向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通过导通构件104电导通而在定子组件10中形成中性点,无需在电路板设置中性点,使得电路板的实际安装面积不会被压缩;并且,每一导通端子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多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通过导通构件104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容易进行自动化作业,并且不需要过渡线,能够抑制在作业工序中被勾挂的情况;此外,导通元件(导通构件104)通过固定部(导通构件固定部105a和105b)被固定,从而导通元件能够被牢固的固定。

并且,由于端子连接部1041与构件连接部1042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导通端子的端子连接部1041能够不受应力从而不容易弯折;并且在金属外壳嵌合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时,通过使构件连接部1042位于端子连接部1041的径向内侧,能够使构件连接部1042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从而在构件连接部1042与金属外壳之间可以不需要额外进行绝缘保护。

如图1所示,定子组件10可以包括三相绕组102a、102b和102c,并且对应三相绕组102a、102b和102c配置有三个导通端子103a、103b和103c。但本实用新型通过图1示例性示意出包括三相绕组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的多个绕组的情况。

如图1所示,导通构件固定部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导通端子103a和第二导通端子103b之间的第一固定部105a和设置在第二导通端子103b和第三导通端子103c之间的第二固定部105b。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导通构件固定部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为1、3、4等;并且导通构件固定部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设置,例如可以以相对于第二导通端子103b对称的方式设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定子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从导通端子103a处的剖面观察定子组件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端子连接部1041可以位于与卷绕固定位置1031a相比远离绝缘部件101的一侧。由此,使得卷线1021a能够容易地卷绕于导通端子103a。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端子连接部1041可以在卷线1021a被卷绕到卷绕固定位置1031a后被安装到导通端子103a上,例如,在将卷线1021a卷绕于定子铁芯的齿之后,先将卷线1021a的末端线卷绕固定于导通端子103a,然后使用端子连接部1041将导通构件104安装于导通端子103a,由此,使得卷线1021a能够更加容易地卷绕于导通端子103a。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导通构件104的示意图,示出了导通构件104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端子连接部1041为平板状并设置有贯通孔10411。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端子连接部104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图3示出了该导通构件104没有被弯折的情况。例如,在该导通构件104被安装到定子组件时,可以将两端向上弯折,从而端子连接部1041与构件连接部1042相比,在径向上更远离定子组件的中心轴线;即构件连接部1042位于端子连接部1041的径向内侧。关于该导通构件104被弯折后安装到定子组件的情况,可以参考图1,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通端子(图3未示出)穿过贯通孔10411而与端子连接部1041连接。如图3所示,构件连接部1042位于端子连接部1041的径向内侧,能够使构件连接部1042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从而在构件连接部1042与金属外壳之间可以不需要额外进行绝缘保护。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通端子(图3未示出)从贯通孔10411露出的部分与端子连接部1041焊接,由此,由于焊料(例如锡)载置于平板状的端子连接部1041,因此焊料不会或者不容易向下方滴落,并使导通端子与端子连接部1041电连接。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导通端子和端子连接部104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电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型。此外,以上仅对各个部件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各个部件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此外还可以增加图1至3中没有示出的部件,或者减少图1至3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多个导通端子通过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在定子组件中形成中性点,无需在电路板设置中性点,使得电路板的实际安装面积不会被压缩;并且,每一导通端子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多个导通端子通过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容易进行自动化作业,并且不需要过渡线,能够抑制在作业工序中被勾挂的情况;此外,导通元件通过固定部被固定,从而导通元件能够被牢固的固定;并且由于端子连接部与构件连接部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导通端子的端子连接部能够不受应力从而不容易弯折;并且通过使构件连接部位于端子连接部的径向内侧,构件连接部能够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从而在构件连接部与金属外壳之间可以不需要额外进行绝缘保护。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马达,该电气产品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定子组件。由于在实施例1中已经对定子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内容被包含于此,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对于该马达的定子组件,多个导通端子通过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在定子组件中形成中性点,无需在电路板设置中性点,使得电路板的实际安装面积不会被压缩;并且,每一导通端子与相应绕组的卷线连接,多个导通端子通过导通构件电导通而形成中性点,容易进行自动化作业,并且不需要过渡线,能够抑制在作业工序中被勾挂的情况;此外,导通元件通过固定部被固定,从而导通元件能够被牢固的固定,并且由于端子连接部与构件连接部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导通端子的端子连接部能够不受应力从而不容易弯折;并且通过使构件连接部位于端子连接部的径向内侧,构件连接部能够与金属外壳保持距离,从而在构件连接部与金属外壳之间可以不需要额外进行绝缘保护。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