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092发布日期:2019-03-13 23: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机、导航装置等,已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

但是,几乎所有便携式电子产品均存在电池电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一旦电量用尽又无法及时找到外部电源充电,则会极大地影响用户的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移动电源应运而生。

然而,现有的移动电源都需要使用充电线,携带不便,而且,一旦忘记携带或遗失充电线,就无法及时为移动智能设备充电,从而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需充电线就能够随时随地为用电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充电单元。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充电线圈,其用于接收储能电池输出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以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具有接收线圈的用电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储能电池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储能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储能电池采用两块,分设于充电线圈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储能电池和充电线圈连接,用于对储能电池输出的电能进行处理后输出至充电线圈。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指示灯,该指示灯的发光部位从壳体向外露出,用于显示储能电池的剩余电量。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开关,该开关的操作部位从壳体向外露出,用于控制储能电池和充电线圈之间电路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和后壳。

可选地,所述前壳或后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夹持结构,用于固定用电设备,以使其保持在适于充电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移动智能设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装置由于具有能够以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单元,因此无需充电线就能够随时随地为用电设备充电,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壳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后壳和无线充电单元的主视图。

图中:1-后壳;2-储能电池;3-充电线圈;4-控制电路;5-指示灯;6-开关;7-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充电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能够利用储能电池中存储的电能以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充电,方便、快捷。其中,所述用电设备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机、导航装置等等移动智能设备。

具体地,如图1和3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充电线圈3,所述储能电池2用于将其中存储的电能输出至充电线圈3,所述充电线圈3用于接收储能电池2输出的电能并将其接收的电能以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具有接收线圈的用电设备中,从而为用电设备充电。

其中,所述储能电池2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储能电池2充电。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指市电。

如图1和3所示,所述储能电池2优选采用两块,分设于充电线圈3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和3中均示出了两块储能电池2,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使用一块储能电池2,或者使用至少三块储能电池2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虽然图1和3中均示出了两块储能电池2分设于充电线圈3的上下两侧,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两块储能电池2分设于充电线圈3的左右两侧。

如图1和3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还包括控制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4分别与储能电池2和充电线圈3连接,用于对储能电池2输出的电能进行处理后输出至充电线圈3,所述处理包括稳压和滤波处理,以使得电流稳定、减少波动。其中,控制电路4可设置在两块储能电池2和充电线圈3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可采用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其由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空板经过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上件,再经过DIP(即插件)的整个制程后得到。

较优地,所述控制电路4上设置有指示灯5,该指示灯5的发光部位从壳体向外露出,用于显示储能电池2的剩余电量。用户通过指示灯5可以方便直观地获取储能电池2的剩余电量情况。

较优地,所述控制电路4上设置有开关6,该开关6的操作部位(即控制开和关的部位)从壳体向外露出,用于控制储能电池2和充电线圈3之间电路的通断。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7和后壳1。

较优地,所述前壳7或后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夹持结构,用于固定用电设备,以使其保持在适于充电的位置,例如,使用电设备的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单元的充电线圈正对或接近,以便于为用电设备充电。

以手机为例,当需要为手机充电时,将其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上,并通过夹持结构将手机固定好,同时使其接收线圈与充电线圈3正对,然后通过开关6控制储能电池2与充电线圈3连通,此时储能电池2中的电能经由控制电路4流入充电线圈3,由于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磁场,而其他未通电的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因此手机的接收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为手机电池充电;当不需要为手机充电时,可通过开关6控制储能电池2与充电线圈3断开连接,以免造成储能电池的电能浪费,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