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4515发布日期:2019-09-29 17:2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交流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流充电桩,不能对充电桩进行及时、较为全面地监测,通常只是监测几个指标,如果发生故障,充电桩就不能及时发现,造成充电桩无法继续工作。且安全性较低,人机交互性差。例如,公开号为CN20752347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流充电桩,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控模块、电能计量模块和交流控制模块,其中电能计量模块计算电能,与交流控制模块电连接,与主控模块通过485通信连接,交流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电能计量模块还通过电连接连接有安全防护模块,安全防护模块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浪涌模块,交流控制模块还包括延时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安全性能好,效果显著。

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现有技术没有解决充电桩安全性较低,人机交互性差,监测指标较少,充电桩故障率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模块,提高了充电安全性,提高了人机交互性,降低了充电桩后期运营管理维护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交流充电模块,包括MCU单元装置、传感器接口模块、存储装置、安全保护模块、通信装置、通讯接口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和以太网接口装置;所述传感器接口模块与MCU单元装置的外置数据端口连接,所述存储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保护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三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四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五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六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CAN接口,所述CAN接口与MCU单元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与传感器接口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接口装置包括交换机接口,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口连接交换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智能电表接口,通过所述智能电表接口连接智能电表。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接口装置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接口与PC计算机连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设置有温度探头和湿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的输出端与传感器接口模块的温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度探头的输出端与传感器接口模块的湿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接口包括WIFI通信接口,通过所述WIFI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漏电保护装置,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与安全保护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MCU单元装置、传感器接口模块、存储装置、安全保护模块、通信装置、通讯接口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和以太网接口装置等,利用安全保护模块连接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对充电桩进行漏电保护,利用传感器接口模块可以外接传感器,实现对不同环境的传感数据采集,用于监测充电桩的工作环境,提高充电桩使用安全性,同时设置有通信装置,以太网接口装置等,能够将蓄电检测数据远程到服务器,便于后台监控管理,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发现,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提高了人机交互性,降低了充电桩后期运营管理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如图1所示,一种交流充电模块,包括MCU单元装置、传感器接口模块、存储装置、安全保护模块、通信装置、通讯接口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和以太网接口装置;所述传感器接口模块与MCU单元装置的外置数据端口连接,所述存储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保护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三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四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五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六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CAN接口,所述CAN接口与MCU单元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与传感器接口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接口装置包括交换机接口,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口连接交换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智能电表接口,通过所述智能电表接口连接智能电表。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接口装置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接口与PC计算机连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设置有温度探头和湿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的输出端与传感器接口模块的温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度探头的输出端与传感器接口模块的湿度数据采集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接口包括WIFI通信接口,通过所述WIFI通信接口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漏电保护装置,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与安全保护模块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交流充电模块进行实施,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设置MCU单元装置、传感器接口模块、存储装置、安全保护模块、通信装置、通讯接口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和以太网接口装置;传感器接口模块与MCU单元装置的外置数据端口连接,存储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安全保护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通信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三输入输出端连接,通讯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四输入输出端连接,电能计量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五输入输出端连接,以太网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MCU单元装置的第六输入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