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779发布日期:2019-08-16 22:1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与控制板集成的电机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系统的布置方案中,旋转变压器普遍布置在电机腔体内,其通过线束从电机内引出,然后再通过接插件进行对插,实现信号传输。然而这种结构需要考虑接插件和线束的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线束的抗干扰要求,以及线束在振动过程中的磨损问题,以及接插件连接的虚接问题,还需要考虑信号从电机腔体引出时IP防护问题,总之,信号传输过程中,器件越多,风险就越大。因此需要解决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系统装置来解决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系统装置,包括电机总成和逆变器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和逆变器总成上均形成有法兰,且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机总成与逆变器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和轴承;所述电机壳体上形成有法兰,且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机定子总成设置在电机壳体内部,并固定在电机壳体内壁上;所述电机转子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电机定子总成内部;所述轴承套设在电机转子总成的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逆变器总成包括逆变器壳体、旋转变压器、驱动单元、控制板和逆变器后端盖;所述逆变器壳体上形成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逆变器壳体上还开设有轴承孔;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逆变器壳体内部;所述控制板设置在驱动单元上;所述旋转变压器固定在逆变器壳体上,且位于逆变器壳体和控制板之间;所述旋转变压器与控制板连接;所述逆变器后端盖与逆变器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变压器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和旋转变压器转子;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设置在电机转子总成的转轴上;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在逆变器壳体内部,并与控制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包括注塑装置、PIN针、集电环和定子铁芯;所述集电环设置在旋转变压器定子出线端的一侧,且集电环上固定连接有PIN针;所述PIN针的长度方向与集电环的轴线方向平行,且在PIN针上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定子铁芯套设在集电环上,且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包括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上的PIN针与控制板的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集成化程度高,可以有效的减少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问题发生的几率,以及解决线束问题难排查的难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系统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系统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系统装置中控制板与旋转变压器定子的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系统装置的旋转变压器定子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电机总成;2-逆变器总成;3-电机壳体;4-电机定子总成;5-电机转子总成;6-轴承;7-逆变器壳体;8-驱动单元;9-控制板;10-逆变器后端盖;11-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12-旋转变压器定子;13-轴承孔;14-旋转变压器转子;15-注塑装置;16-PIN针;17-集电环;18-定子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系统装置来解决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过程的成本和风险问题。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系统装置,包括电机总成1和逆变器总成2;所述电机总成1和逆变器总成2上均形成有法兰,且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机总成1与逆变器总成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电机系统装置的剖视图。所述电机总成1包括电机壳体3、电机定子总成4、电机转子总成5和轴承6;所述电机壳体3上形成有法兰,且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机定子总成4设置在电机壳体3内部,并固定在电机壳体3内壁上;所述电机转子总成5可转动地设置在电机定子总成4内部;所述轴承6套设在电机转子总成5的转轴上,且轴承6的内圈能随着电机转子总成5一起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壳体3外表面上形成有纵横交错的散热筋,在电机工作时,用于增大表面积加快散热;此外电机壳体3表面还形成有螺纹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电机,且电机壳体3上还设置有连接管,用于通入冷却液。电机定子总成4可以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电机转子总成5可以包括转子铁芯、永磁体和轴等。

所述逆变器总成2包括逆变器壳体7、驱动单元8、控制板9、逆变器后端盖10和旋转变压器;所述逆变器壳体7上形成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在电机总成1和逆变器总成2装配时,逆变器壳体7和电机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逆变器壳体7上还开设有轴承孔13。具体地,逆变器壳体7与电机壳体3连接时,轴承6固定在轴承孔13中;所述驱动单元8设置在逆变器壳体7内部;所述控制板9设置在驱动单元8上;所述旋转变压器固定在逆变器壳体7上,且位于逆变器壳体7和控制板9之间;所述旋转变压器与控制板9连接;所述逆变器后端盖10与逆变器壳体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变压器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12和旋转变压器转子14;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14设置在电机转子总成5的转轴上,且能随着电机转子总成5一起转动;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12固定在逆变器壳体7上,并与控制板9连接。具体地,电机转子总成5的转轴穿过轴承孔,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旋转变压器转子14刚好位于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12内部,从而构成旋转变压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8上形成有定位柱,控制板上形成有定位孔,控制板9固定在驱动单元8上时,定位柱和定位孔可以防止控制板晃动,避免产生旋转变压器定子12虚接的问题。另一方面,旋转变压器定子12、驱动单元8和控制板9依次设置在逆变器壳体7内部,逆变器后端盖10与逆变器壳体7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腔体,具体地,旋转变压器定子12、驱动单元8和控制板9设置在腔体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系统装置的电机总成1和逆变器总成2通过逆变器壳体7进行隔离,使得电机系统装置分为两个腔体。

如图4所示为旋转变压器定子的结构图。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12包括注塑装置15、PIN针16、集电环17和定子铁芯18;所述集电环17设置在旋转变压器定子出线端的一侧,且集电环17上固定连接有PIN针16,用于代替常见的旋转变压器定子出线端的插接件或者引出线束;所述PIN针16的长度方向与集电环17的轴线方向平行,且在PIN针上设置有注塑装置15,用于保证PIN针16的强度和相邻PIN针16之间的间隙,具体地,注塑装置15的位置根据PIN针16的长度决定,注塑装置15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布置要求进行设计;所述定子铁芯18套设在集电环17上,且所述定子铁芯18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定子铁芯18的轴向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控制板与旋转变压器定子的连接图。控制板与旋转变压器定子连接时,PIN针16从控制板的通孔穿过。具体地,PIN针16的数量为6个。另一方面,旋转变压器定子12固定在逆变器壳体7内部时,键通过定子铁芯18上的凹槽将旋转变压器定子12固定在逆变器壳体7上。

所述控制板9包括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11;旋转变压器定子12与控制板9连接时,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12上的PIN针16直接插入控制板9的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11上,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损耗。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取消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路径中的线束和插接件,从而降低成本。取消线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线束的固定、抗干扰和磨损的问题,取消插接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插接件PIN针的虚接问题,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集成化程度高,可以有效的减少旋转变压器信号传输问题发生的几率,以及解决线束问题难排查的难点。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