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2845发布日期:2020-11-25 17: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组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文涉及光伏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清洁可再生新能源。作为地球无限可再生的无污染能源——太阳能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为了解决建筑自身的能耗问题,将太阳能发电产品与建筑外墙相结合的一体化光伏幕墙应运而生。

现有的光伏幕墙中,太阳能发电芯片通过与建筑钢化玻璃组合形成太阳能发电组件,其安装方式为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四周粘接附框,再通过螺钉及压板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到主龙骨上,并通过增加一个扣盖对附框进行遮盖。但上述安装结构由于需要考虑太阳能发电组件的接线、走线的问题,故其附框占据空间大,影响幕墙稳定性;且上述安装结构安装在安装时需要设置主龙骨,步骤复杂,精度低,速度慢,现场安装紧固件和打胶安全隐患高,可靠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所述太阳能组件无需设置龙骨,减少现场安装的施工步骤,增强太阳能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太阳能组件背光面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具有开口的接线框。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线框部和固定部,所述线框部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线框部连接,并固定于墙体上。

可选的,所述线框部至少一个侧壁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除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侧壁外至少有一个侧壁上设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为l型,所述固定部的水平臂与所述线框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垂直臂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线框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处设有防腐垫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组件背光面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包括设置在一个太阳能组件背光面的第一钩挂件,和设置在与所述一个太阳能组件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组件上的第二钩挂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钩挂件和第二钩挂件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钩挂件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钩挂件的开口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钩挂件和所述第二钩挂件中至少一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的调节部。

可选的,所述线框部包括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所述接线框设置在所述第一挂接件上,所述第一挂接件与所述第一钩挂件和第二钩挂件中一者插接,所述第二挂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钩挂件和第二钩挂件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接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挂接件为l型,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垂直臂与所述第一挂接件抵接,且所述第一挂接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垂直臂的空间;所述第二挂接件的水平臂与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组件的侧边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挂接件的水平臂与所述太阳能组件抵接的位置设置有缓冲件。

可选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之间设置有拼接胶条,所述拼接胶条固定于槽体内,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组件和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安装结构;其中,每一个所述太阳能组件上固定有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直接固定在墙体上。

有益效果

本文中的太阳能组件通过上述安装结构进行安装,不需要安装主龙骨,占用空间小,通过简单的支架就可以将太阳能组件固定在墙体上,大幅降低了成本,减少现场安装紧固件和现场打胶的施工步骤,大大提高了安装施工效率,增强了太阳能组件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连接部不但具有钩挂、支撑的功能,还可以作为线槽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可满足太阳能组件的实际发电需要;且每一个所述太阳能组件都是通过支点固定到墙体上的,因此,所述太阳能组件的拼接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采用齐缝拼、错缝拼、随意拼等拼接方式,能够实现丰富的建筑立体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文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文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文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文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文另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文另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文中太阳能组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太阳能组件;2–第一连接部;21–第一钩挂件;22–第二钩挂件;23–调节部;24–结构胶;3–第二连接部;31–线框部;311-第一挂接件;312–第二挂接件;32–固定部;33–防腐垫片;41–拼接胶条;42–槽体;5–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文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文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组件1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的第一连接部2以及直接固定在墙体5面上的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二连接部3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的第一连接部2连接,用于将所述太阳能组件1固定在墙体5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包括接线框。本文中的太阳能组件1通过上述安装结构进行安装,无需安装主龙骨,占用空间小,仅通过简单的支架就可以将太阳能组件1固定在墙体5上,大幅降低了成本,减少现场安装紧固件和现场打胶的施工步骤,大大提高了安装施工进度,增强了太阳能组件1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背光面是相对于受光面而言的,受光面是阳光的入射面,背光面即指受光面的反面。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如胶粘,焊接等,但优选为可拆卸连接,如卡接、挂接、钩挂连接等,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太阳能组件的更换、维修。

如图1所示,在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之间还设置有所述拼接胶条41,所述拼接胶条41完全覆盖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之间的缝隙,用于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第二连接部3的接线框中,导致电路短路,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使建筑表面更加美观。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为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的第一钩挂件21,和设置在与所述一个太阳能组件1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组件1上的第二钩挂件22。所述第一钩挂件21和所述第二钩挂件22上都设有用于钩挂的开口,所述第一钩挂件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钩挂件2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钩挂件21和所述第二钩挂件22中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部3位置的调节部23。所述调节部23可以为任何限位调节机构,但为了结构简单,所述调节部23优选调节螺丝。

所述第一连接部2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结构胶24粘接在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也可以通过螺丝、螺栓等连接件固定第一连接部2,也可以在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设置卡槽将所述第一连接部2卡接在所述卡槽中等。所述第二连接部3与墙体5的固定方式,由于需要考虑承重问题,故优选为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

在本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包括线框部31和固定部32,所述线框部31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的第一连接部2连接,在所述太阳能组件1背光面形成所述接线框,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线框部31连接,并固定于墙体5上。所述线框部31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连接,且除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连接的侧壁外至少有一个侧壁设有开口,以方便导线整理、更换。所述线框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连接的侧壁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钩挂件21和第二钩挂件22插接。优选的,所述线框部31由相互首尾相连的四个连接臂组成,其横截面为不完全封口的矩形,所述固定部32连接于所述矩形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开口可以设置在除了与第一连接部2连接的壁以外的任何一个壁上,但为了方便导线整理也不将开口设置在矩形的下端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2优选为l型,所述固定部32的水平臂与所述线框部31连接,所述固定部32的垂直臂与墙体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32也可以是其它任何一种形状,例如c型、f型、u型等,只要可以实现连接、支撑功能即可。

优选的,所述线框部31和所述固定部32连接处设有若干层防腐垫片33,用于防止线框部31、固定部32以及连接件腐蚀,同时可避免所述线框部31和所述固定部32刚性连接对组件的损坏。

在本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线框部31包括第一挂接件311和第二挂接件312,所述接线框设在第一挂接件31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挂接件3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连接的侧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钩挂件21和第二钩挂件22中一者插接。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钩挂件21和第二钩挂件22中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接件31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挂接件312为l型,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垂直臂与所述第一挂接件311抵接,且所述第一挂接件31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垂直臂的空间,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水平臂与一所述太阳能组件1的任一侧边部抵接。从而对所述太阳能组件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侧边可以是顶边、底边和连接顶边和底边的边。所述第二挂接件312的水平臂与该太阳能组件1抵接的位置设置有缓冲件。用于避免由于所述第二挂接件321与所述太阳能组件1之间刚性抵接造成的对所述太阳能组件1的损坏。所述缓冲件可以为任何柔性材料,例如橡胶、海绵垫等等。

所述第二连接部3不但具有钩挂、支撑的功能,还可以作为线槽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可满足太阳能组件1的实际发电需要;且每一个所述太阳能组件1都是通过支点固定到墙体5上的,因此,所述太阳能组件1的拼接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采用齐缝拼、错缝拼、随意拼等任意拼接方式,能够实现丰富的建筑立体效果。

在本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1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组件1和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安装结构;其中,每一个太阳能组件上固定有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直接固定在所述墙体5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文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文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文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文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