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9583发布日期:2019-11-29 18:1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为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目前地面光伏系统大量使用的是以硅为基底的硅太阳能电池,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等优点,是现如今最为理想的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柔性的薄膜电池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光伏电池,光吸收能力强,发电稳定性好,转化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光伏电池完成工作后无法进行折叠功能,不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便捷操作,从而降低光伏电池的使用功能效率,而且现有的光伏电池不具有降温功能,长期在外进行工作状态的光伏电池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系统发生事故,从而大大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包括电池、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安置于电池的外侧,所述固定机构安置于电池的外壁,且电池的外侧安装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外侧连接有弹性条,且防护膜的两侧设置有折叠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卡盘,且卡盘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卡夹,所述卡盘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粘贴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合页,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部安装有存储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池通过卡槽、弹簧与卡夹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的中轴线与弹簧的中轴线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通过合页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板的中轴线与凹槽的中轴线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与腔室的中轴线相对应,且腔室的截面面积大于存储管的截面面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槽的作用,能够便捷将光伏电池插入固定板内,使得光伏电池进行工作状态的稳定效率增强,通过合页的作用,能够将固定板进行翻转操作,使得光伏电池能够便于进行折叠操作,通过卡盘的作用,能够对光伏电池进行组装功能操作,使得光伏电池的功能性增强,通过卡槽的作用,能够对光伏电池的边角进行卡合操作,防止光伏电池完成组装后出现散落现象,在光伏电池卡合至卡槽内时,可通过光伏电池压制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将带动卡夹对光伏电池的边角进行卡合操作,提升组装后光伏电池的稳定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当组装后的光伏电池完成工作需要进行折叠操作时,将光伏电池从卡盘内抽出,工作人员可手动式将光伏电池的边角以竖立形式放置卡盘表面内的凹槽中,折叠后的光伏电池呈矩形,大大减小光伏电池的体积,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便捷性,提升装置的功能效率,在工作人员将光伏电池放置凹槽中时,可通过粘贴片的作用,防止折叠后的光伏电池不易出现掉落现象,提升光伏电池折叠后的固定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在组装后的光伏电池进行工作时,可通过存储管的作用,对其存放至降温液,从而在工作状态的光伏电池给予降温操作,避免高温引起系统发生事故现象,使得光伏电池在工作状态的安全性增强,通过腔室的作用,能够对存储管内的降温液进行更换操作,提升装置的降温工作效率,通过防护膜的作用,能够对光伏电池进行防水以及防灰尘等操作,提升光伏电池的防护效率,通过弹性条与折叠条的相互作用,能够在光伏电池进行折叠操作时,利用折叠条将折叠后的光伏电池进行收紧式收纳操作,避免光伏电池完成折叠后发生散架现象,提升光伏电池折叠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电池;2、活动机构;201、卡盘;202、卡槽;203、弹簧;204、卡夹;205、粘贴片;206、凹槽;3、固定机构;301、固定板;302、合页;303、滑槽;304、腔室;305、存储管;4、防护膜;5、弹性条;6、折叠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折叠式方便携带的光伏电池,包括电池1、活动机构2和固定机构3,活动机构2安置于电池1的外侧,固定机构3安置于电池1的外壁,且电池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膜4,防护膜4的外侧连接有弹性条5,且防护膜4的两侧设置有折叠条6。

进一步的,活动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卡盘201,且卡盘20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02,卡槽20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203,且弹簧203的外侧设置有卡夹204,卡盘20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06,且凹槽206的内部设置有粘贴片205。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板301,且固定板301的内部安装有合页302,固定板3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03,且固定板30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304,腔室304的内部安装有存储管305。

进一步的,电池1通过卡槽202、弹簧203与卡夹204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202的中轴线与弹簧203的中轴线相对应,在光伏电池卡合至卡槽202内时,光伏电池压制弹簧203,利用弹簧203将带动卡夹204对光伏电池的边角进行卡合操作,提升组装后光伏电池的稳定效率。

进一步的,固定板301通过合页302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板301的中轴线与凹槽206的中轴线相对应,通过固定板301能够对光伏电池边沿进行压制固定,防止光伏电池完成组装后出现散落现象,工作人员将光伏电池从卡盘201内抽出,将光伏电池的边角以竖立形式放置卡盘201表面内的凹槽206中,折叠后的光伏电池呈矩形,大大减小光伏电池的体积,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便捷性。

进一步的,固定板301的中轴线与腔室304的中轴线相对应,且腔室304的截面面积大于存储管305的截面面积,可通过存储管305的作用,对其存放至降温液,从而在工作状态的光伏电池给予降温操作,避免高温引起系统发生事故现象,使得光伏电池在工作状态的安全性增强,通过腔室304的作用,能够对存储管305内的降温液进行更换操作,提升装置的降温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手动式将多个光伏电池通过卡盘201进行组装操作,通过卡盘201内卡槽202的作用,对光伏电池的边角进行卡合操作,在光伏电池卡合至卡槽202内时,光伏电池压制弹簧203,利用弹簧203将带动卡夹204对光伏电池的边角进行卡合操作,提升组装后光伏电池的稳定效率,当光伏电池完成组装后,确保不易散落,通过固定板301能够对光伏电池边沿进行压制固定,防止光伏电池完成组装后出现散落现象,在组装后的光伏电池进行工作时,可通过存储管305的作用,对其存放至降温液,从而在工作状态的光伏电池给予降温操作,避免高温引起系统发生事故现象,使得光伏电池在工作状态的安全性增强,通过腔室304的作用,能够对存储管305内的降温液进行更换操作,提升装置的降温工作效率,当光伏电池需要进行折叠收纳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合页302的作用,能够将固定板301进行翻转操作,随后,工作人员将光伏电池从卡盘201内抽出,将光伏电池的边角以竖立形式放置卡盘201表面内的凹槽206中,折叠后的光伏电池呈矩形,大大减小光伏电池的体积,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便捷性,在工作人员将光伏电池放置凹槽206中时,可通过粘贴片205的作用,防止折叠后的光伏电池不易出现掉落现象,提升光伏电池折叠后的固定效率,最后,通过防护膜4对光伏电池进行防水以及防灰尘等操作,提升光伏电池的防护效率,通过弹性条5与折叠条6的相互作用,能够在光伏电池进行折叠操作时,利用折叠条6将折叠后的光伏电池进行收紧式收纳操作,避免光伏电池完成折叠后发生散架现象,提升光伏电池折叠后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