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0485发布日期:2020-07-17 1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和电压隔离收发器,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包括芯片tja1052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的数量为3个,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还包括第三抗干扰模块;

第三抗干扰模块包括:4个电容,2个电阻,其中:电阻(r157)分别连接于芯片tja1052i的txd端口和处理芯片mpc560xb、mpc5746r或者mpc5744p的b(1)端口,电容(c60)连接于电阻(r157)和芯片tja1052i的txd端口之间后接地,电容(c69)连接于电阻(r157)和处理芯片mpc560xb、mpc5746r或者mpc5744p的b(1)端口之间后接地;电阻(r161)分别连接于芯片tja1052i的rxd端口和处理芯片mpc560xb、mpc5746r或者mpc5744p的b(0)端口,电容(c109)连接于电阻(r161)和芯片tja1052i的txd端口之间后接地,电容(c112)连接于电阻(r161)和处理芯片mpc560xb、mpc5746r或者mpc5744p的b(0)端口之间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还包括电容滤波电路,所述电容滤波电路包括:2个电容,并联后的电容(c55)和电容(c128)接地后其另一端连接至芯片tja1052i的vdd2端口和vdd1端口,芯片tja1052i的gnd2端口、stb端口、canh端口、canl端口、vdd2端口、gnd2端口、gnd2端口分别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还包括电阻滤波电路,所述电阻滤波电路包括:1个电容,2个电阻,2个can通信端口,并联电阻(r159)和电阻(r160)的一端串联电容(c108)后接地,所述电阻(r1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芯片tja1052i的canh端口和can通信端口(j7)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1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芯片tja1052i的canl端口和can通信端口(j9)的第2引脚,所述can通信端口(j7)的第1引脚和所述can通信端口(j9)的第1引脚分别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至所述电池控制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处理器mpc560xb、mpc5746r或者mpc5744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单元,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1个mos管,1个驱动芯片,1个npn型三极管,1个pnp型三极管,2个二极管,2个电容,4个电阻,其中:二极管(d6)和电阻(r33)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j4)的输入端并且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靠近所述驱动芯片(j4),2个三极管(q13,q16)并联后的一端与电阻(r36)串联后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j4)的两个输出端并且所述2个三极管(q13,q16)的基极靠近所述驱动芯片(j4),npn型三极管(q13)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j4)的电源接口,电容(c24,c126)分别连接至所述npn型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芯片(j4)的电源接口之间后接地,二极管(d3)与电阻(r29)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所述npn型三极管(q13)的发射极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3)与电阻(r29)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4)的g极,并且所述二极管(d3)与电阻(r29)并联后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30)后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还包括放电管理单元,所述放电管理单元包括:1个mos管,1个驱动芯片,1个npn型三极管,1个pnp型三极管,2个二极管,2个电容,4个电阻,其中:二极管(d7)和电阻(r34)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j5)的输入端并且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靠近所述驱动芯片(j5),2个三极管(q14,q17)并联后的一端与电阻(r36)串联后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j5)的两个输出端并且所述2个三极管(q14,q17)的基极靠近所述驱动芯片(j5),npn型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j5)的电源接口,电容(c25,c125)分别连接至所述npn型三极管(q14)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芯片(j5)的电源接口之间后接地,二极管(d4)与电阻(r31)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所述npn型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4)与电阻(r31)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g极,并且所述二极管(d4)与电阻(r31)并联后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32)后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1个芯片mc3373,1个三极管,1个mos管,1个二极管,2个电感,9个电阻,21个电容,其中,电容(c54)和电容(c13)分别连接至mos管(q6)的s极后接地,mos管(q6)的g极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pfd端口,mos管(q6)的d极串联电感(l4)后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bat端口,电容(c124)和电容(c16)分别接地后连接至电感(l4)和芯片mc3373(u1)的vbat端口之间,电容(c14)接地后连接至mos管和电感(l4)之间,电阻(r48)、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4)和电阻(r53)分别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ratl端口、rst3端口、rsth端口、hrt端口和1gn-0n端口,电容(c56)和电容(c59)并联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dd端口后接地,电阻(r49)和电容(c57)串联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ref1端口后接地,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ddl-b端口,电容(c63)的一端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boot端口后与二极管(d12)并联后与电感(l5)串联连接至三极管(q15)的基电极,电容(c72)连接至电感(l5)和三极管(q15)之间后接地;串联的电容(c61)、电阻(r55)与电容(c68)并联后依次串联电容(c70)、电阻(r56)连接至三极管(q15)的基电极,电容(c62)和电容(c66)并联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ddh端口和三极管(q15)的基电极之间后接地,电容(c67)和电容(c73)并联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ddl端口和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之间后接地,电容(c65)和电容(c71)并联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cp端口后接地,电容(c64)连接至芯片mc3373(u1)的vkam端口后接地。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5602)和电压隔离收发器(1052),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1052)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压隔离收发器包括芯片TJA1052I,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传输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魏筱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景方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