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230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转子部分会在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有不同程度的位移,表现为电机的噪声,振动等不良现象,当轴向相对位移较大时,即表现为轴向窜动,轴向窜动会对电机正常运转产生危害,转子铁芯的轴向窜动,致使端盖与转子端部相擦,变形,严重时会波及到定子绕组,目前较多的采用加装弹垫的方式来解决窜动问题,但是弹垫仅仅是减少轴与壳体的硬性接触,电机在工作的时候转子在轴向上的窜动没有有效的控制,生产,装配的零件包括总成件产生误差,误差的累计加上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磨损产生的轴向间隙会使的转子窜动所以需要这种装置来控制转子窜动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长久的使用电机的性能也会发生改变,在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同步电机上会造成定位不精确等影响,造成生产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减少电机轴向窜动,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成本低、经济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包括电机轴、电机壳体,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部,还包括弹簧、弹簧座和衬垫,衬垫的一端嵌入在弹簧的一端内,衬垫的另一端抵住电机轴的端面,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座内部,弹簧座位于电机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外径与电机壳体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衬垫与电机轴端面接触的一端外径与电机壳体内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依靠弹簧的弹力使得电机轴在径向方向上始终处于紧密没有空隙的状态,从而减少电机的轴向窜动;结构简单合理,降低电机运行噪音,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延长了电机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轴,2、衬垫,3、弹簧,4、弹簧座,5、电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电机轴1、电机壳体5,电机轴1位于电机壳体5内部,还包括弹簧3、弹簧座4和衬垫2,衬垫2的一端嵌入在弹簧3的一端内,衬垫2的另一端抵住电机轴1的端面,弹簧3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座4内部,弹簧座4位于电机壳体5内;弹簧3一端与弹簧座4接触即与电机壳体5接触,另一端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依靠弹簧3的弹力使得电机轴1在径向方向上始终处于紧密没有空隙的状态,从而减少电机的轴向窜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止窜动的效果,弹簧座4外径与电机壳体5内径相等,衬垫2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一端外径与电机壳体5内径相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包括电机轴(1)、电机壳体(5),电机轴(1)位于电机壳体(5)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3)、弹簧座(4)和衬垫(2),衬垫(2)的一端嵌入在弹簧(3)的一端内,衬垫(2)的另一端抵住电机轴(1)的端面,弹簧(3)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座(4)内部,弹簧座(4)位于电机壳体(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4)外径与电机壳体(5)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一端外径与电机壳体(5)内径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雨刮电机轴向防窜动装置,包括电机轴(1)、电机壳体(5),电机轴(1)位于电机壳体(5)内部,还包括弹簧(3)、弹簧座(4)和衬垫(2),衬垫(2)的一端嵌入在弹簧(3)的一端内,衬垫(2)的另一端抵住电机轴(1)的端面,弹簧(3)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座(4)内部,弹簧座(4)位于电机壳体(5)内。本实用新型依靠弹簧的弹力使得电机轴在径向方向上始终处于紧密没有空隙的状态,从而减少电机的轴向窜动;结构简单合理,降低电机运行噪音,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延长了电机的实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玲;李成忠;赵富康;黄松林;刘兴;杨郭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