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125发布日期:2020-12-11 15:2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是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电力工程中需要应用到诸多设备而配电柜就是其中一种,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目前配电柜一般都是安装在野外,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由于安装在野外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在夏天室外温度非常高时时会存在散热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配电箱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该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解决上述提出的由于安装在野外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在夏天室外温度非常高时时会存在散热不足的的问题,提供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该配电箱中的挡雨箱能够收集雨水,雨水储存在外壳的上方,遇到高温天气时,雨水吸收热量同时挡雨箱遮挡阳光,避免外壳内壁温度过高,随着温度持续升高,活塞杆就会在活塞筒中向下移动,活塞杆会将密封板顶起,使雨水进入进水管中,雨水通过分流管、输送管流进外壳和散热夹层之间,雨水会带动外壳和散热夹层的热量,实现降温的目的,能够实现自动降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包括外壳、挡雨箱、散热夹层、固定杆、排水管、进水管、分流管、输送管、密封板、玻璃筒、水银细管、活塞筒、活塞杆、转轴和连接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箱,所述外壳的内壁无缝焊接有散热夹层,所述外壳和散热夹层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有若干根固定杆,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入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嵌入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嵌入设置在挡雨箱的中间,所述挡雨箱的底部嵌入设置在分流管的中间,所述分流管的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均嵌入设置在散热夹层的顶部,所述进水管的顶部紧密贴合有密封板,所述挡雨箱内壁的中间无缝粘接有玻璃筒,所述挡雨箱内壁的中间嵌入设置有水银细管,所述挡雨箱内壁的中间无缝粘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壁无缝滑动有活塞杆,所述密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述密封板通过转轴通过铰链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筒、水银细管和活塞筒的内部均填充有形状不定的水银,且玻璃筒的容积为活塞筒容积的十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筒的顶部抵在密封板的左下方,且活塞筒的高度与进水管的高度保持一致,并且活塞杆的顶部抵在密封板的左下方。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呈半圆状,且活塞杆与进水管保持平行,并且活塞杆和进水管均与密封板保持垂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银细管呈u字状,且水银细管顶部两个管口分别位于玻璃筒和活塞筒的下方,并且玻璃筒通过水银细管与活塞筒相连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挡雨箱的底部呈斜面状,且挡雨箱位于外壳的正上方,并且挡雨箱的厚度为外壳厚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和挡雨箱之间的间距与固定杆的长度保持一致,且固定杆垂直与外壳和挡雨箱。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挡雨箱能够收集雨水,雨水储存在外壳的上方,遇到高温天气时,雨水吸收热量同时挡雨箱遮挡阳光,避免外壳内壁温度过高,随着温度持续升高,活塞杆就会在活塞筒中向下移动,活塞杆会将密封板顶起,使雨水进入进水管中,雨水通过分流管、输送管流进外壳和散热夹层之间,雨水会带动外壳和散热夹层的热量,实现降温的目的,能够实现自动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中:外壳1、挡雨箱2、散热夹层3、固定杆4、排水管5、进水管6、分流7管、输送管8、密封板9、玻璃筒10、水银细管11、活塞筒12、活塞杆13、转轴14、连接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包括外壳1、挡雨箱2、散热夹层3、固定杆4、排水管5、进水管6、分流管7、输送管8、密封板9、玻璃筒10、水银细管11、活塞筒12、活塞杆13、转轴14和连接杆15,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箱2,外壳1的内壁无缝焊接有散热夹层3,外壳1和散热夹层3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有若干根固定杆4,外壳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排水管5,外壳1的顶部嵌入设置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嵌入设置在挡雨箱2的中间,挡雨箱2的底部嵌入设置在分流管7的中间,分流管7的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输送管8,且输送管8的底部均嵌入设置在散热夹层3的顶部,进水管6的顶部紧密贴合有密封板9,挡雨箱2内壁的中间无缝粘接有玻璃筒10,挡雨箱2内壁的中间嵌入设置有水银细管11,挡雨箱2内壁的中间无缝粘接有活塞筒12,活塞筒12的内壁无缝滑动有活塞杆13,密封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转轴14上,转轴14的底部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且述密封板9通过转轴14通过铰链在连接杆15上。

优选的,玻璃筒10、水银细管11和活塞筒12的内部均填充有形状不定的水银,且玻璃筒10的容积为活塞筒12容积的十倍,活塞筒12的顶部抵在密封板9的左下方,且活塞筒12的高度与进水管6的高度保持一致,并且活塞杆13的顶部抵在密封板9的左下方,活塞杆13的顶部呈半圆状,且活塞杆13与进水管6保持平行,并且活塞杆13和进水管6均与密封板9保持垂直,水银细管11呈u字状,且水银细管11顶部两个管口分别位于玻璃筒10和活塞筒12的下方,并且玻璃筒10通过水银细管11与活塞筒12相连通。

优选的,挡雨箱2的底部呈斜面状,且挡雨箱2位于外壳1的正上方,挡雨箱2能够收集雨水,雨水储存在外壳1的上方,遇到高温天气时,雨水吸收热量同时挡雨箱2遮挡阳光,避免外壳1内壁温度过高,随着温度持续升高,活塞杆13就会在活塞筒12中向下移动,活塞杆13会将密封板9顶起,使雨水进入进水管6中,雨水通过分流管7、输送管8流进外壳1和散热夹层3之间,雨水会带动外壳1和散热夹3层的热量,实现降温的目的,能够实现自动降温,并且挡雨箱2的厚度为外壳1厚度的三分之二,外壳1和挡雨箱2之间的间距与固定杆4的长度保持一致,且固定杆4垂直与外壳1和挡雨箱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水冷散热配电箱时,首先,下雨时外界温度较低,活塞杆13收缩在活塞筒12中,密封板9就会覆盖在进水管6的顶部,雨水无法进入进水管6就会对接在挡雨箱2中,挡雨箱2中就会储存慢雨水,雨过天晴后,挡雨箱2会为外壳1遮挡阳光,避免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遇到高温天气时,挡雨箱2中的雨水会吸收热量,进而避免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随着雨水的温度慢慢上升,玻璃筒10中的水银体积就会慢慢膨胀,水银就会将活塞杆13顶起,活塞板13就会在活塞筒1中向上移动,活塞杆13将密封板9顶起,雨水通过进水管6与密封板9之间的缝隙进入进水管6中,雨水通过分流管7、输送管8流进外壳1和散热夹层3之间,雨水会带动外壳1和散热夹3层的热量,完成散热降温工作,由于雨水在进水管6上方的管口流动,就会使进水管6上管口产生吸力,使密封板9向下移动,密封板9就会将活塞杆13压下,避免活杆13从活塞筒12中脱离,而流动的水最后从排水管5留走,完成配电柜的散热。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