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91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台具有机体、三角凸轮、柱塞、转子、永久磁能激发器、永久磁能反应器等零部件结构成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
各国研究利用永久磁能制造发动机的专利申请较多,成功的产品还很少,在工业产权界的广泛制造和销售几乎没有,最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物质的磁性及其新应用见113页上美国科学家林安东经过九年的研究,发明一种叫做电磁动力能的新能源并取得了专利,专利号为US/82/01395,FR227397专利。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定子、磁力遮断板,回转盘、连杆、曲轴、电磁线圈架等制做永久磁能发动机。
公元前77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能吸引铁质物体的磁石,人们曾想利用这一磁力制做同方式的原动机,关键的问题是不能把永久磁能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这一磁力线的无法切割,这种磁力线与法拉第的磁力线切割是难以实现的,它不同于发电机内产生出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发电机产生的电流磁场是间接的电流磁场,它能切割断,永久磁能产生的磁流是直接电流磁场,这种磁力线难以切断,自固形成自然的南极场,北极场,将它切割断后,就不能开创磁能动力机,永久磁铁的磁场是相互相成的,我们只能用模糊数字设计,布理永久磁能的两极常数切断开,用这方式叫模拟永久磁力线切断法。由于永久磁力常数不确定,零部的惯动量的作用力不合理,工作时难以敏捷的摆脱永久磁能的磁力线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场效应的吸引力,单极片输出功率小,结构复杂,成本提高。
本发明以制造一台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永久磁能的磁力线切割,磁力常数分布合理,设计时缩小体,减轻重量,结构简单,转动平稳,噪声小,敏捷的摆脱磁能的吸引力,将转子旋转变换输出轴的直接运动,成本低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下列技术设计、制造解决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由机体的C处的中间隔体分成两个圆柱形A、B机体,在A机体端均布着32-84个单缸体,缸体呈长圆柱型空腔,由金属铸造,B机体端均布80-104个双柱缸体,呈长圆柱型空腔,由铝合金铸造,三角凸轮安装在A机体端内的圆腔中,转子安装在B机体端内圆腔中,两端用端盖紧固成一体,在B机体端的机体内安放着永久磁能激发器,每个缸体1个,在A机体内安放着柱塞每个缸体中1个,用缸盖紧固在机体上,永久磁能反应器呈长圆柱形安装在转子的槽穴内,存一字型安埋成一整状,转子分成若干自然段,各段埋入永久磁能反应器间距为2-250mm,永久磁能三角凸轮安装在A机体端内腔里,装有1-13个三角凸轮,三角相等120°呈弧形平面,把安装在活动轴上,分别为A、C、B的任意一转换角度,顶角与柱塞相接触,活动轴的一端与飞动轮相连接,活动轴中间串过一根平行轴,平行轴上的滑动器与飞动轮的内齿相吻合,由锁盖、螺帽紧固在平行轴上,与机体相连成一体,分流交换器的外壳上有17-52根脉动液管和接头柱,液体从管子中输送到B机体上的∩型管的接头柱内的吸固器中,和A机体上的缸盖的接头柱内,起着交换压缩作用断开与吸回,由永久磁能激发器的上下运动与转子上的永久磁能反射器发生磁能推力使转子偏移旋转,脉动液输送吸压泵呈圆型环绕在输出的平行轴上,飞轮与平行轴紧固在一体上,分流交换器上的齿轮与活动轴上的齿轮用链传动,活动轴上的调速器用拉杆控制着脉动液供给泵,脉动液箱收回高低的回液由管道输入,机脚完全支承整台机体,匹配一台1瓩的交、直流驱动电机,增大功率单位马力小时15瓩,不用驱动电机功率为3瓩,转速高低,功率均由设计安排的。于是提高电力节约,发挥永久磁能力的两全重合力的提高,本发明使用方便,当采用下面要详细描述的实施例结构时,零部件的数目和成本不是很高的。


图1是本发明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产品样机图(外形尺寸350×320×320,缸数126个)。
图2是本发明的一台具体结构的纵向局剖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参照图1一台由非磁化金属(或用塑料、玻璃)制造成机械强度高,具有机体63A机体端B机体端,C中间隔,转子39,三角凸轮16用两端盖61、46、螺栓一并紧固连成一整体,机体63外圆上的每缸体35、19加盖的缸盖45、50的接头柱与脉动液管21相连接,活动轴20的一端与飞动轮11相连固,平行轴56串过活动轴20中间与滑动器9连接,锁盖与螺帽64紧固一体,机脚52将机体63全部支承一体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展动机。参照图2、3的具体结构中,机体63将由C处分成两半,中间有一隔体阻断成A机体、B机体,在A机体端,A机体呈外圆型与内圆型,有厚厚的壁体,分成若干条1-16条的线段,在圆周上安装缸体19,圆周相距缸体19间为6-150mm,横排列为3-235mm,A机体的端总缸体19数有22-322个,每个缸体19中安装有柱塞18,缸体19上有缸盖45与接头柱,四角缸盖45用螺钉47与机体63紧固一体,柱塞18呈圆柱形,上平面,中下空心体,下端开有缺槽口,形成两半体,中间安装有钴、铬、镍、铁制成的永久磁能的滑轮17,用轴承和销子紧固体,滑轮的接触面与三角凸轮16相吻合,A机体端机体腔呈圆型腔体,内安装有三角凸轮161-108个,同安装在同一活动轴上,分度角为90°、40°、130°等排列成1-3-2、1-2-3的交换排列顺序。活动轴20的一端靠近C处的中间隔处的端内有轴承,从轴承串通过平行轴56与活动轴20构成一整体,活动轴20的另一端与飞动轮11相紧固,中间定销轴10紧固,飞动轮11的内圆内齿与滑动器9相吻合,滑动器9的圆平面的对称位置上开有40×20×20mm的缺口,口中装卡阻片,阻片与飞动轮11的内齿相触合,滑动器9安装在平行轴56的轴上与锁盖64的螺帽64紧固成一端整体结构,活动轴20的端盖61与飞动轮11的中间轴上安装有齿轮15与分流交换器上的齿轮13用链条14连接传动,分流出脉动液输送给脉动液管21内,靠近飞动轮11处安装调速器58及调速拉杆59,拉杆59与脉动液供给泵2相连,控制能液大小的输入,转速的高低,齿轮15与调速器用调速箱62一并封闭端盖61的端端上,B机体呈圆柱型体,中空体,壁厚,在B机体上分成1-300个自然圆周段,每段圆周上安装缸体35呈圆周间距2-150mm一个,布距均匀,缸体35呈长圆柱型空腔体,非磁化金属铸造成的铝合金(塑料、玻璃)横排列间距为1-300mm两缸体35为一组,称双极柱体,由型管48相连接成,每个周圆上布有12-140个缸体35,整个B机体端布有缸体1-500个,每个缸体35上安装有缸盖50,缸盖50的下端与缸体35的端之间安装有异性的吸固器23,呈一个圆柱型的片子,中心通孔,在缸体35内安放有带异性的永久磁能激发器1个放置参照图三,永久磁能激发器34由稀土钴、铝、镍、铁,钢材加工呈长圆柱型体外加不磁化体材料做的外衣是铜、铝、塑料、玻璃,两端平面型,两极强度为100-150000高斯,永久磁能激发器34柱体外面上有环形润滑油沟。长1-800mm,φ1-800mm的圆柱体。缸盖50上的接头柱49与∩型管48相连接到脉动液高低管21的一端,另一端与分流交换器的外壳上的接头柱7上,B机体端圆型空腔内安装有转子39由非磁化金属铝、铜、玻璃、塑料铸造成一个长圆柱型体,中间紧固一根平行轴43、56,两端伸出端盖46、61的外面,平行轴上的转子39分成1-300段,在每段的圆周上均布安装永久磁能反应器37,1-500个,呈一字型安装参照图三,间距为1-150mm一个均布在转子39内,每段转子39上的呈放的永久磁能反应器37相互错开90°、40°、130°,呈1-3-2、1-2-3的顺序。在B机体端的端盖46处与平行轴43上安装的多角凸轮42与机箱构成一体的脉动液吸压泵36内面装配有交换泵轴40,都由金属制成,交换泵轴40的下端开有槽口分成两瓣体中间安装有磁性滑轮41与多角凸轮42相吻合,交换泵轴40呈圆柱型平顶面,柱体上有环形润滑油沟。脉动液吸压泵36处上壳有接头柱31内面是单向阀,在壳体安装有输入接头柱32,将脉动液箱25的液体经输入管30输到吸压泵36内进交换后给管道53输入到脉动液箱1内,永久磁能反应器37是由稀土钴、钴、镍、铝、铁钢加工制造成圆柱型体,长1-300mm,φ1-200mm,两端磁能为100-150000高斯,机体63上的放液螺栓55安装在机体63的中间,飞轮44安装在平行轴43的轴上,脉动液箱25上安装有加液盖26、气压管27、气压柱28、气压泵总轴29为备用品,回流管22一端接到脉动液箱25内与外边的接头柱螺帽24相紧固,另一端与脉动液高低管21相接,脉动液供给泵的外壳上的接头柱3与管道4、5接到分流交换器的外壳的接头柱7上,分流交换器外壳7呈圆柱形体,上面安装脉动液高低管21接头柱32-84个手控器57与脉动液供给泵2的轴相连接,起控制脉动液的大小输入和停车,压力加入器60,配有一台交、直流驱动电机65起动(电瓶、发电机、继电器)电机轮与飞动轮11相吻合转动,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的两力重合后功率增15瓩/小时耗电1度,没有驱动电机65时功率即减。转速100-25000转/分,指所需设计而定。使用时接通电源开关即行转动,很容易的掌握该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性能。
工作原理如下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三角凸轮将柱塞推动形成三个上中下的止点,把脉动液输送到吸固器上的∩型管下的双柱永久磁能激发器的上止点,同时脱开吸固器,双柱永久磁能激发器开始向下运动。
2.转子上的永久磁能反应器正取双柱永久磁能激发器的终止点,两磁场发生同性相斥的力,转子发生了旋转。
3.缸体中的永久磁能激发器三角凸轮运动将液体击到吸固器上,永久磁能激发器在缸体中上下三次时转子转动360°。
4.永久磁能激发器在缸体中的运动方式是1-6-5-4环形式,横排列是1-3-2的顺序进行工作循环。
本发明这台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同电磁发动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取代了曲轴,连杆机构。
2.取代了定子、回转盘,遮断屏蔽板,电磁线圈架。
3.不需切割永久磁铁的磁力线。
4.节约大量的石油能源及再生能源电力。
5.无噪声,无空气污染。
6.不受永久磁能资源的限制,有利于开发利用永久磁能。
7.制造成本不高,加工难度不大,使用维修方便。
8.起动、停止便利,转动平稳,不受摩擦阻力的影响。
9.匹配一台1瓩的变直流驱动电机,两力重合增大功率15瓩/小时。
10.润滑只有两端盖,轴承,转子,三角凸轮的飞溅润滑,机体由水冷却。
操作时,将脉动液箱1内加足够的液体,用压力加入器60加入760mmHg的空气,接通电源的开关,驱动电机即可与飞动轮11发生转动。
权利要求1.一台由非磁化的金属铸造成的机体,转子,三角凸轮,永久磁能激发器,永久磁能反应器,活动轴,分流交换器,柱塞,滑动器,∩型管,端盖零部件结构安装成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机体63由C的中间体将机体分成A机体端与B机体端,在A与B端机体装有不同的缸体19.35,B机体端内腔安装有转子39,A机体端内腔安装有三角凸轮,B机体端上的缸体35安装的永久磁能激发器34与转子39上的永久磁能反应器37发生同性相排的推力,产生力偶矩,使转子转动。
2.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永久磁能激发器34和永久磁能反应器37均由稀土钴、镍、铬、铝、铁制成长圆柱型体,两端成平面为100-150000高斯。
3.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机体63由C分成两端的A机体和B机体,C为中间隔体,机体63外圆形状,长形体,A机体腔小,B机体腔大,C的中间隔有轴承串通,A机体上有缸体32-84个、B机体上装有缸体80-104个,每缸体35中装有永久磁能激发器1个,在A机体的每缸体19中装有柱塞1个。
4.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非磁性材料的铝合金(或塑料、玻璃)铸造成长圆柱形柱体的转子39,分成若干自然段,在段的上开有槽穴呈长圆柱形与转子39呈一字型,槽穴间距2-250mm均布,在每个槽穴中埋一棵永久磁能反应器37后用树脂胶冲填好。
5.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三角凸轮16由钴铬镍磁性永久磁铁制成外弧型平面的三角相等120℃的三角凸轮16与活动轴连接一体,安装方法是第一凸轮顶点成90℃,第二凸轮成135℃,第三凸轮为25-45℃。
6.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活动轴20呈长圆柱型中间空腔,靠C中间体处端有轴承安装,有平行轴56串通到活动轴20,另一端与飞动轮11相连接,用端盖61将紧固在A端机体内。
7.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分流交换器7的外壳上安装有17-52个脉动液高低压管21的接头柱,脉动液管21的一端接到机体63B机体上的缸盖50上的∩型管48的接头上,另一端接到A机体的缸盖45的接头柱上。
8.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柱塞18由金属加工成长柱型体,中间空心体,顶平面,下开口成二辨体,缺口中安装永久磁能的滑轮17,用金属销和轴承装配成一体。
9.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滑动器9是圆型平面块,对称位开有凹形弧口,长40×20mm×20mm,口下安装有两块正反向极磁块,凹缺中安放有金属卡块,涂上磁性能正反极,卡块的一端与飞动能内齿发生顶卡阻作用,滑动器9安装在平行轮56上的用平行键卡着。
10.按权利要求上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型管48和脉动液接头柱49连在一起,∩型管48将永久磁能激发器34构成双极柱体,同时起到运动,∩型管48与脉动液管21a连接。
11.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端盖61、46呈圆型块中间是平行轴43、56安装在轴承中通过紧固螺栓,把转子39三角凸轮16一并封闭在机体内。
12.按权利要求1 规定的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其特征是永久磁能激发器34呈长圆柱形,由非磁级性的金属铜铝合金(或玻璃塑料)制成外壳包着成一整体状,两端100-150000高斯,安放在B机体内的缸体35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台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适用飞机、军舰、汽车、发动机,工、农业机械上的发动机,用模拟方式将永久磁铁的磁力线切割,今设计制造永久磁能极复转子发动机,体积小,结构简单,转动敏捷,无噪声,无污染。取代石油为能源的发动机,它是由永久磁能激发器,永久磁能反应器,机体、柱塞、缸体、三角凸轮、活动轴、滑动器、型输送管及端盖,配一台1千瓦的驱动电机两力重合获单位马力15千瓦/小时。
文档编号H02N11/00GK2048261SQ8820633
公开日1989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日
发明者王兆伦 申请人:王兆伦, 李文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