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3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9之间形成一空间,并且将硅应用到该空间以附接上主体111和下主体121。上翼部Illa的尾部弯曲成具有“π ”形,并且下翼部122为直形,因此将上翼部Illa插至下翼部122从而包围下翼部122。其后,以预定的间隔沿着折痕119和129联接铆钉130。为了确保稳定的联接,可以对上翼部Illa和下翼部122的边缘部进行焊接。
[0097]同时,当上主体111和下主体121联接时,可以使用浮力材料填充内部空间SI和S2,诸如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因而,即使单独地安装浮力构件110时,其可以接收浮力以很好地浮于水上。
[0098]可以在浮力构件110的主翼部Illa和112中形成多个螺孔116以用于与连接器140联接。
[0099]连接器140包括形成为较长的第一连接器141,以及形成为较短的第二连接器151。可选地对第一连接器141和第二连接器151进行连接。
[0100]第一连接器141由第一上主体142和第一下主体146组成。第一上主体142具有开放下部的盒形,以及第一上翼部143形成在其下部中从而侧向突出。如同上翼部Illa的上折痕119,第一上翼部143具有沿着其边缘向内地形成为两行的第一上折痕143a。
[0101]在第一上主体142的上表面上彼此垂直地和水平地交叉地布置多个滑动防止突起142a,并且在第一上主体142的侧面上形成多个肋部142b,从而加强硬度。此外,在第一上主体142的一个侧面中形成气孔144并且可以在气孔144中设置单向阀145。
[0102]第一下主体146形成为具有开放上部的盒形,并且第一下翼部147形成在其上部中从而其侧向突出。如同下翼部122的下折痕129,第一下翼部147具有沿着其边缘向内地形成为两行的第一下折痕147a。
[0103]在第一下主体146的下表面上彼此垂直地和水平地交叉地布置多个滑动防止凹部146a,并且在第一下主体146的侧面上形成多个肋部146以加强硬度。
[0104]第一上翼部143和第一下翼部147接触并合并以形成第一连接翼部143和147。
[0105]为了联接第一上主体142和第一下主体146,将娃应用到第一上折痕143a和第一下折痕147a之间的空间中,第一上翼部143和第一下翼部147附接,并且沿着第一上折痕143a和第一下折痕147a以预定间隔顺序地结合铆钉,如同上主体111和下主体121联接的方式。
[0106]可以用浮力材料填充第一连接器141的内部空间,诸如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0107]第二连接器151由第二上主体152和第二下主体156组成。第二上主体152具有开放下部的盒形,并且第二上翼部153形成在其下部中从而侧向突出。第二上翼部153具有沿着其边缘向内地形成为两行的第二上折痕153a。此外,在第二上翼部153中,形成阶梯,使得其宽度方向部分153b比其长度方向部分153低。
[0108]在第二上主体152的上表面上彼此垂直地和水平地交叉地布置多个滑动防止突起152a,并且在第二上主体152的侧面上形成多个肋部152b,从而加强硬度。此外,在第一上主体152的一个侧面中形成气孔154并且可以在其中设置单向阀155。
[0109]在第二上主体152的各侧面之中的宽度方向侧部152d中形成向内降低的凹部。
[0110]第二下主体156形成为具有开放上部的盒形,并且第二下翼部157形成在其上部中从而侧向突出。第二下翼部157具有沿着其边缘向内地形成为两行的第二下折痕157a。此外,在第二下翼部157中,形成阶梯部,使得其宽度方向部157b比其长度方向部157c低。
[0111]在第二下主体156的下表面上彼此垂直地和水平地交叉地布置多个滑动防止凹部156a,并且在第二下主体156的侧面上形成多个肋部156b,从而加强硬度。
[0112]在第二下主体156的各侧面之中的宽度方向侧部156d中形成向内降低的凹部。
[0113]第二上翼部153和第二下翼部157接触以联接,以形成第二连接翼部153和157。
[0114]第二上主体152和第二下主体156联接以形成第二连接器151的方式与形成第一连接器141的方式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0115]可以可选地连接第一连接器141和第二连接器151以形成单个结构。可以根据待支撑的太阳能电池板30的大小或者数量来调整该结构的长度。当连接第一连接器141和第二连接器151时,第一连接器141的第一连接翼部143和147以及第二连接器151的第二连接翼部153和157形成阶梯而不接触,因此它们互不干扰(请参见图10)。
[0116]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41的第一连接翼部143和147和第二连接器151的第二连接翼部153和157联接到浮力构件110的主翼部Illa和122而将浮力构件110和连接器140联接。第一连接器141的第一连接翼部143和147和第二连接器151的第二连接翼部153和157分别安装到浮力构件110的主翼部Illa和122上,并且螺钉联接到螺孔116和159。
[0117]在之前的实施例的应用实施例中,当将土和沙、石头、钢等插入浮力构件110的内部空间SI和S2中时,浮力构件110可以用作将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在其上的支撑物。
[0118]同时,图18说明了其中堆叠浮力构件110的状态。堆放浮力构件110,使得它们以旋转对称状态相面对。在这一情况下,通过部分地将上浮力构件I1的加载突起117a插入下浮力构件110的加载凹部117b中,可以容易地堆叠浮力构件110。
[0119]之前的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将其认为是限制本公开。能够容易地将本教导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这一描述意图为说明性的,并且不意图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多种替代、修正、以及变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方法、以及其他特性,以获取额外的和/或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
[0120]由于本发明可以具体化为若干形式而不脱离其中的特征,还应当理解,除非另外规定的其他情况,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不由之前的描述的任意细节来限定,而应当更宽泛地认为其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范围之内,并且因此,落入权利要求书的边界和范围以及这样的边界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所有的变化和修正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包括。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浮力构件,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在该上主体中向上地形成多个突起并且分别在该突起上形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在该下主体中形成有从其侧面突出的翼部并且形成有向下突出的下表面;以及 连接器,其形成为盒形并且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连接所述浮力构件, 其中,将所述翼部联接到所述连接器而将所述浮力构件联接到所述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上形成联接凹部,并且通过夹紧件和插入到联接凹部中的螺钉来固定地联接太阳能电池板。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侧围上形成有凹槽,并且将所述翼部插入所述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插置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第二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 在所述上主体的侧面中形成有上翼部, 在所述下主体的侧面中形成有下翼部, 在所述连接器的侧面中形成有连接翼部, 所述上翼部和所述下翼部联接以形成主翼部,并且通过将所述连接翼部联接到所述主翼部来将所述浮力构件联接到所述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 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形成有夹紧件安装部以联接夹紧件从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
7.如权利要求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在所述上主体的中央部中形成上通风孔,从所述下主体的中央部向上地突出形成有支撑部,并且在支撑部中形成下通风孔以与上通风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在所述上翼部的边缘上形成多个上折痕,在所述下翼部的边缘上形成下折痕以对应上折痕,并且当上翼部和下翼部接触以联接时,在所述上折痕和下折痕之间形成空隙。
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比第一连接器短的第二连接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在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翼部中形成阶梯,使得第二连接器的宽度方向部比其长度方向部低。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光伏系统中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装置包括:浮力构件,该浮力构件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在该上主体中,向上地形成多个突起并且在突起上分别形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在该下主体中形成有从其侧面突出的翼部并且形成有向下突出的下表面;以及连接器,其形成为盒形并且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连接浮力构件,其中,将翼部联接到连接器而将浮力构件联接到连接器。
【IPC分类】H02S20-00
【公开号】CN104702200
【申请号】CN201410012616
【发明人】尹德龙, 赵镛男
【申请人】Ls产电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月10日
【公告号】EP2884202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