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暂态过压的保护装置和具有与断路器组装的这种保护装置的自动保护电气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45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200为模块化装置意指其箱体呈现的在两个侧向主表面211上的宽度等于基底模块M的整数倍。此处,根据所表示的实施例,断路器200为三相断路器(即,包括三个相位端子LI,L2, L3和一个中性端子N),其箱体有四个模块(其长度等于基底模块M的四倍),每个模块为断路器200的一个极位。另外设置有断路器200的极位打开/闭合杠杆,由此有四个杠杆被附接在操纵杆230上。
[0070]断路器200的箱体的上表面包括可接近(访问,操作)断路器200的输入端子的开口,该断路器的箱体的下表面包括可接近断路器200的输出端子的开口。如图3示意性示出的,来自电网的相位电线L1、L2、L3和中性电线N(未示出)通过箱体上表面的接近开口连接到断路器200的输入端子,而来自保护装置300的电线F1、F2、F3、FN通过箱体下表面的接近开口连接到断路器200的输出端子。而且,断路器200的箱体的前表面具有提供对断路器200的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接近的开口。
[0071]如图1,2,4,5,12和17所示,暂态过压保护装置300具有模块310,该模块具有:两个平行的侧向主表面311D、313 ;后表面,该后表面设置有水平槽311G以装配到配电箱或柜的导轨(未不出)上;前表面312A ;相对立的两个横向上表面311B、312B和下表面311B、312B。所述后表面、前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与该模块的侧向主表面垂直。模块310在其两个侧向主表面311D、313之间的宽度于此处等于基底模块M的宽度的四倍。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的前表面312A在其中央区域上具有突起,通过该突起,当断路器被安置在例如配电柜的导轨上时,正面部分312’ A通过插件挡板的开孔而显露在该插件挡板(未示出)夕卜。正面部分312’A具有前表面312A和在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的前表面312A垂直延伸的两个对立的横向表面。
[0072]尤其如图中的电路图所示,模块是这样的箱体,该箱体容置与热断连接部件335、70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变阻器333、放电器E以及分别连接到各变阻器333和放电器E的电线F1、F2、F3、FN,所述电线的一部分出现在箱体外部,以接合到断路器200的输出端子L1、L2、L3。
[0073]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模块310容置三个变阻器333,所述变阻器在输出端连接到断路器200的相位端子L1、L2、L3,并在输入端连接到断路器200的中性端子N,该中性端子N连接到接地的放电器E。
[0074]模块310于此处包括通过与箱体前部部分312棘接(棘轮式接合)而组装的箱体后部部分311 (见图17)。
[0075]模块310的箱体后部部分311独立地示出在图19到22中,它具有形成模块310的后壁的底部311A,模块310的外表面形成设置有槽311G的后表面。底部311A由垂直于该底部311A的四个侧壁311B、311D界定,所述四个壁为相互平行的上壁311B和下壁311B以及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下壁311B的两个对立的侧向壁311D。
[0076]该箱体后部部分311的上、下壁311B在自由端附近设置有棘齿311E和适于与箱体前部部分312的互补装置相配合的嵌槽311E。
[0077]模块310的箱体前部部分312独立地示出在图18中,它具有形成模块310的前壁的前壁312A,该前壁的外表面形成模块310的前表面312。该前壁312A还形成正面部分312’ A并在模块310的中央区域限定相对于所述模块的前表面凹入的容置部320。该容置部320用于容纳三个避雷器壳体330 (见图4)。它由相对立的下壁315和上壁314、封闭前部部分312’ A的侧面的侧向壁和封闭所述容置部320后部的底壁312C界定。容置部320的下壁315和上壁314具有用于装配所述避雷器壳体330的槽315A、314A,该避雷器壳体被插入/拔出该模块310。下壁315和上壁314还包括开口 315C,通过开口 315C接合所述避雷器壳体330的插头801和802,以实现其在模块310中的电气和机械连接(见图30和33)。而且,容置部320的底壁312C具有开口 312D (见图17和18),该开口的轮廓适于当避雷器壳体330插在模块310的容置部320中时在该开口 312D中插入被设置在避雷器壳体330后部的定位(防错)接线柱337 (见图31和34)。这样,向装配工或用户保证了在模块310中插入保护装置300适用的避雷器壳体的型号或规格。
[0078]最后,箱体前部部分312具有垂直于前壁312A向后延伸的上壁和下壁312B。该箱体前部部分312的上、下壁312B在其自由边缘附近设置有适于与该箱体前部部分312的上、下壁311B的棘齿311E和嵌接槽311E相配合的棘接边缘312E和嵌接槽312E,以组装该模块310的所述箱体前部部分312和后部部分311 (见图4和18)。
[0079]如图30、31、33、34清楚地示出的,各个避雷器壳体330均包括容置变阻器333 (过压限制装置)和热断连接装置335、700的的箱体331。
[0080]大体为平行六面体的各避雷器壳体330的箱体331均具有两个平行的主侧向表面、后表面、前表面和两个对立上、下横向表面。前表面在其中央区域具有突出的正面部分,该正面部分支承操纵杆332。该正面部分具有前表面和相对立的两个横向表面,所述两个横向表面一个在上并且一个在下并垂直于箱体331的前表面延伸。操纵杆332具有两个分支,它们正面部部分的前表面两侧从该正面部分的中央区域延伸。操作杆332还具有垂直于所述两个分支延伸的抓握部分,该抓握部分抵靠箱体331的正面部分的横向上表面。操纵杆332于此处与避雷器壳体330的箱体331的正面部分的前表面和横向上表面的轮廓相匹配。
[0081]如图1更具体地示出的,当三个避雷器壳体330被装配在模块310的容纳容置部320中时,各避雷器壳体330的支承操纵杆332的正面部分与模块310的前表面312的正面部分312’A对齐,以在模块310被安置在配电箱或柜的导轨上时,使这些对齐的正面部分穿过插件挡板而出现在插件挡板(未示出)之外。
[0082]如图3、30、31、33和34所示,各避雷器壳体330的变阻器333呈现诸如氧化锌的金属氧化物的化合块的形式。该块在壳体的箱体331的内部装置331D中具有装配爪333D和楔块。块333还具有导电材料的爪333A、333B,以将变阻器连接到电网。这些导体爪333A与从壳体的箱体331的下壁331C出来的导电片800相接触,以形成插头801,该插头与模块310的相位电线F1、F2、F3建立电连接。这些爪中的另一些333B紧固在一钳形件中,该钳形件与从壳体的箱体331的上壁出来的导电片保持接触,以形成插头802,该插头建立与导电板500的电连接,该导电板500电连接到模块310的中性电线FN。
[0083]各变阻器333具有非线性极限电压/电流特性。超过变阻器333的某些端子电压阈值,变阻器333的阻抗降低,以能够排出过压造成的电流。当电压达到可接受的正常水平时,变阻器333的阻抗变回原来状态的值。对于大幅度偏转电流,该变阻器的端子电压升高。该变阻器333的寿命期限根据载荷限制,陶瓷模块的性能下降,原来状态上的变阻器的漏电流增大,且该变阻器的热阻降低。这是在各避雷器壳体330中设置热断开装置335、700的原因,在超过变阻器333的热容量的情况下,热断开装置335、700断开变阻器333与电网的连接,电网上接合有保护装置300,以避免与该热容量的超出相关联的损害。
[0084]如图30、31、33和34所示,各热断开装置包括可熔连接部335 (以熔断材料的角形板的形式呈现),该可熔连接部保持绝缘滑块700在连接位置(见图30和31)并抵靠拉伸弹簧(图中不可见)。滑块700滑动装配在滑槽336上,拉伸弹簧在滑块700和避雷器壳体330的箱体331的固定部分之间张紧,以趋向于使滑块700从其连接位置滑到断连接位置(见图33和34),在该断连接位置中,滑块700的绝缘壁710插设于相关联的变阻器333的导电爪333A和与相位电线接合的导电片(簧片)800之间,以打开电路并断开与其相接合的电路变阻器333的连接。可熔连接部335安放成与来自变阻器333的导电舌片333C相接触,以在变阻器老化和超过其热容量时,通过导电舌片333C向可熔连接部335传导的热量引起熔断和滑块700的释放,其中滑块700被拉伸弹簧拉向其断连接位置。
[0085]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和断路器200彼此连接并且通过它们的侧向主表面组装。为了它们的组装,模块310容置两个挂钩340,所述挂钩穿过相关侧向主表面313而出现在模块310之外(图4和5),在断路器200的相关侧向主表面上对应地设置有窗口(图中不可见)。挂钩340由锁341致动,该锁允许锁定与断路器200接合的挂钩340。
[0086]如图1、2、4、5所示,保护装置300在模块310的外部具有电绝缘材料的电线护罩400,该电线护罩封闭电线F1、F2、F3、FN,所述电线在底部部分处穿过模块310的侧向主表面31IB、313露出在模块310的外部,该模块310通过所述侧向主表面组装到断路器200上,以电接合到断路器200的输出端子。
[0087]该电线护罩400具有通过盖体420关闭的基座410 (见图6和9)。该电线护罩被设置到断路器200的内表面上,以使其盖体420的外表面抵靠断路器200的内表面,并使其基座410的外表面在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的内表面延长部上延伸。而且,由断路器200和保护装置300构成的电气组件I设置有大体长方体的一体块形式的电线护罩400 (见图1和 2)。
[0088]所述电线F1、F2、F3、FN的自由端E1、E2、E3、EN穿过盖体 420的孔口 421露出电线护罩400,以接合断路器200的输出端子(见图4和5)。
[0089]有利地,基座410与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是分开的(如图5更具体地所示,在基座410和模块310之间存在间隙E),该基座一方面设有与所述电线F1、F2、F3、FN配合以将各电线F1、F2、F3、FN保持在预定位置的保持部件412A、412B、412C、412D、414A、414B、414C、414D,另一方面设有用于将所述基座410固定在断路器200上的装配部件415、415A、417、417A、418、418A(见图 6,7,9,10,13,14)。
[0090]所述基座410 的保持部件 412A、412B、412C、412D、414A、414B、414C、414D 布置成将电线F1、F2、F3、FN的自由端El、E2、E3、EN以规则地间隔开的位置保持在线路A上(见图4)。
[0091]基座410还能有利地最大程度地减小保护装置300的变阻器333与断路器200的端子L1、L2、L3、LN之间的电线F1、F2、F3、FN的长度,这可避免出现残余过压,并符合法国标准NF 15/100的规定。基座410还保证将电线F1、F2、F3、FN保持在预定的精确位置,这允许使用软的而非刚性的、成本低的电线。
[0092]如图6-14特别示出的,基座410为由硬塑材料模制成的一体件,它具有在此为矩形轮廓的基底板411和从该基底板411的内表面41IA垂直于基底板410升高的壁412、413、414。
[0093]这三个壁412-即侧向壁和前壁-在三个邻接侧边上界定了基底板411,以与基底板410 —起形成开口于一个表面上的长方体箱体。另一壁413-即后侧壁-沿着整个基底板411的四分之一侧边与板体边缘相距一定距离地安置。另外的壁414-即内壁-安置在由基座410的侧向壁412、前壁412和后壁413界定的空间的内部。
[0094]侧向壁412 (在此面对保护装置300的模块310的侧向主表面313安置)和内壁414 包括具有倒圆底部的切口 412A、412B、412C、412D、414A、414B、414C、414D,该切口 容置所述电线F1、F2、F3、FN以形成所述保持部件。如图12更清楚地示出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