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及其冷却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963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逆变器及其冷却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其冷却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其可以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可用于各类设备,满足移动供电场所或无电地区用户对交流电源的需要。逆变器的结构设计包括壳体、冷却风道结构、boost单元的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逆变单元的IGBT以及母线等。现有技术中的冷却风道结构包括风道,风道具有一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并且两个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散热器,两个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风从进风口进入冷却风道内,离心风机将进入的风吹向两个出风口,最终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分别经两个散热器,并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其中,一个散热器上设置有boost单元的IGBT,另一个散热器上设置有逆变单元的IGBT,以此实现IGBT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上,散热器与冷风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逆变器的散热效果。
[0003]然而上述冷却风道结构中,从进风口进入的风要从两个出风口吹出,且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量相等,当逆变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远远大于boost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时,则需要按照逆变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选择功率较大的离心风机,即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的一半能够带走逆变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才能满足逆变器的散热需求。然而,选择功率较大的离心风机将会大大提高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且boost单元的IGBT不工作或者发热量很低时,还会有大量风从其所在的出风口吹出较浪费能源。
[0004]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的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风道结构,该冷却风道结构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的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冷却风道结构的逆变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包括:
[0008]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 ;
[0009]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第一散热器,且所述第一散热器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一种;
[001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二散热器,且所述第二散热器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另一种;
[0011]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或者所述进风口处的风机。
[0012]优选地,上述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中,所述风道由所述逆变器的壳体围成,且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开口分别形成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3]优选地,上述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中,所述风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风机检修口和用于支撑风机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能够与所述风机检修口密封配合。
[0014]优选地,上述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中,所述boost单元的IGBT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面上,且所述逆变单元的IGBT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
[0015]优选地,上述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且其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风机沿着垂直于风流向的方向排布。
[0016]优选地,上述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中,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还设置有风机隔板,所述风机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分风道,且每个所述分风道内部均具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机。
[0017]一种逆变器,包括boost单元的IGBT、逆变单元的IGBT和冷却风道结构,所述冷却风道结构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风道结构。
[0018]优选地,上述逆变器中,所述boost单元的IGBT的数量为偶数个,多个所述boost单元的IGBT沿着垂直于风流向的方向排布,每组中的两个所述boost单元的IGBT相邻且沿着两者之间的平面对称设置。
[0019]优选地,上述逆变器中,所述逆变单元的IGBT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逆变单元的IGBT沿着垂直于风流向的方向排布,且所述逆变单元的IGBT的最长边垂直于风流向的方向,所述boost单元的IGBT的最长边平行于风流向的方向。
[0020]优选地,上述逆变器中,所述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通过叠层母排电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包括风道、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以及风机。其中,风道具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第一散热器设置在进风口处,第二散热器设置在出风口处,风机设置在风道内部或者进风口处,即风机可以将风抽至风道中,风经进风口和第一散热器后进入风道中,经过风机,最终经出风口和第二散热器吹出风道。第一散热器具有第一承载面,并且第一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一种,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一种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第二散热器具有第二承载面,并且第二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另一种,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中的另一种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上,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上。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中,风道仅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从进风口进入的风全部从出风口吹出,boost单元的IGBT和逆变单元的IGBT分别利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降温。进入风道的全部的风会依次经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如此可以根据较大的发热量的IGBT选择合适功率的风机,即风机吹出的全部的风能够降低发热量较大的IGBT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选择的风机的功率,相应的降低了冷却风道结构的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
[0023]另外,逆变器正常工作时,boost单元升压到指定电压后停止工作,当boost单元停止工作后,其产生的热量递减,此时仅逆变单元工作,并且逆变单元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递增,即boost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和逆变单元的IGBT的发热量有相互增减运行的特性。如此当boost单元停止工作后,风道中的全部的风用于带走逆变单元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较节约能源。
[0024]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上述任一种冷却风道结构。由于上述的冷却风道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冷却风道结构的逆变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在图1-4 中:
[0031]1-风道、2-壳体、3-逆变单元的IGBT、4_第二散热器、5_轴流风机、6-boost单元的IGBT、7_第一散热器、8-罩体、9-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风道结构,该冷却风道结构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的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冷却风道结构的逆变器。
[00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冷却风道结构包括风道1、第一散热器7、第二散热器4以及风机。其中,风道I具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第一散热器7设置在进风口处,第二散热器4设置在出风口处,风机设置在风道I内部或者进风口处,即风经进风口和第一散热器7后进入风道I中,经过风机,最终经出风口和第二散热器4吹出风道1第一散热器7具有第一承载面,并且第一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中的一种,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中的一种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第二散热器4具有第二承载面,并且第二承载面用于设置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中的另一种,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中的另一种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上,即逆变器的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器7和第二散热器4上。
[0035]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时,将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上,如果boost单元的IGBT6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且将逆变单元的IGBT3设置在第二承载面,如此boost单元的IGBT6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器7上,逆变单元的IGBT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器4上。开启风机后,风机带动风流动,风从进风口进入风道I时经过第一散热器7,风与第一散热器7进行热交换,降低第一散热器7的温度,进而带走boost单元的IGBT6产生的热量。风经过风机后从出风口流出时经过第二散热器4,风与第二散热器4进行热交换,降低第二散热器4的温度,进而带走逆变单元的IGBT3产生的热量,如此实现了对逆变器进行散热。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风道结构中,风道I仅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从进风口进入的风全部从出风口吹出,boost单元的IGBT6和逆变单元的IGBT3分别利用第一散热器7和第二散热器4降温。进入风道的全部的风会依次经过第一散热器7和第二散热器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