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643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自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电网电压突然升高时,会使正在运行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音响、电脑等家用电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当用户负载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会给供电线路造成影响,甚至烧毁线路,严重时还会因此而发生火灾,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现有的过载过电压保护装置,存在有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困难、电源适用性差及不能实现自动恢复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
[0004]其技术方案是: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包括内空矩形结构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开合的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内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线路输入端子和线路输出端子,壳体前平面上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工作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和复位按钮,壳体一侧内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报警喇叭。
[0005]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电流互感器、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容、电阻、电位器、三极管、可控硅和继电器,所述线路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报警喇叭的一端、报警指示灯的一端、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变压器的I脚及继电器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阳极相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线路输出端子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按钮与报警指示灯的另一端及报警喇叭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2脚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及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容的正极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线路输出端子的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与线路输入端子的另一端、变压器的3脚、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可控硅的阴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为自耦变压器,其I一2脚间的电压设为400V,2— 3脚间的电压设为20V。所述继电器为触点得电延时后接通的时间继电器。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007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型号为2CW12 ;所述电容的容量为100 yF ;所述电阻的阻值为5.1K ;所述电位器为阻值100K的多圈电位器;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8050 ;所述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其额定电流大于1A。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为5/30、5/50、5/150、5/300中的一种。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搞干扰性强、动作可靠、成本低、电源适用性强。一旦电网电压超过允许范围或用电电流过载时能可自动切断电源,电压或用电电流恢复正常又可自动接通,对家电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一图2,一种自恢复式供电线路过压过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包括内空矩形结构的壳体I和安装在壳体I内的控制电路2,所述壳体I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开合的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上端盖3和下端盖4内设有与控制电路2相连接的线路输入端子5和线路输出端子6,壳体I前平面上设有与控制电路2相连接的工作指示灯7、报警指示灯8和复位按钮9,壳体I 一侧内设有与控制电路2相连接的报警喇叭10。所述控制电路2包括变压器B、电流互感器L、二极管D1D2、稳压二极管DW1DW2、电容C1C2、电阻R1R2、电位器W1W2、三极管T1T2、可控硅G和继电器J,所述线路输入端子5的一端与报警喇叭10的一端、报警指示灯8的一端、继电器常开触点J-1的一端、继电器常闭触点J-2的一端、变压器B的I脚及继电器J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的另一端与可控硅G的阳极相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J-1的另一端与线路输出端子6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J-2的另一端通过复位按钮9与报警指示灯8的另一端及报警喇叭1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B的2脚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一电容Cl的正极、第一电位器Wl的一静端及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Wl的动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Wl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Wl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及可控硅G的控制极相连接;电流互感器L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位器W2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W2的动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线路输出端子6的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L与线路输入端子5的另一端、变压器B的3脚、电流互感器L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位器Wl的另一静端、第二电位器W2的另一静端、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及可控硅G的阴极相连接;工作指示灯7的两端并联连接线路输出端子6的两端。所述变压器B为自耦变压器,其I一2脚间的电压设为400V,2— 3脚间的电压设为20V。所述继电器J为触点得电延时后接通的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4007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Wl、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型号为2CW12 ;所述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的容量为10yF ;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5.1K ;所述第一电位器W1、第二电位器W2为阻值100K的多圈电位器;所述第一三极管Tl、第二三极管T2的型号为8050 ;所述可控硅G为双向可控硅,其额定电流大于1A。所述电流互感器L的电流比为5/30、5/50、5/150、5/300中的一种。
[0010]使用时,将线路输入端子5连接380V或220V交流电源,下面以220 V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电源输出端子6连接用电负载;变压器B将220V交流市电降压后,从2— 3脚输出经第一二极管Dl整流,第一电容器Cl滤波,得到12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一路通过第一电阻Rl触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