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软件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预加重是高速信号处理中一个常用的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信号进行预加重,可以改善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在进行预加重的情况下,当发送信号中有连续0或者连续1的时候,只有第一位是全摆幅,而接下来的位的摆幅都相应减小。图1所示是一个对信号进行预加重的例子,其中,V。dhigh称为高电平幅度,v。dl。w称为低电平幅度,低电平幅度与高电平幅度之间的比例称为预加重比例。可以通过参数对发送端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即高电平幅度为和低电平幅度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的值,并且,如果发送端信号的幅度发生改变,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接收端而言,为了保证接收到的信号能够正常恢复,通常要求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为了满足接收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就可以通过调节发送端信号的幅度来实现。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单板调试阶段来调节发送端信号的幅度,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将接收端设备的信号质量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之后,则固定发送端设备的幅度,然后,所有的发送端设备就都采用该固定的幅度进行设置。但是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实际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可能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发送端设备即使采用了出厂时设定的幅度发送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也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无法满足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一种调节信号幅度的装置,包括信号质量检测单元,用于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通知单元,用于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能够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因此,能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发送端的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使其满足接收端的信号质量要求,因此,可以降低各种因素对接收端信号质量的影响,进而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目的。对于发送端而言,能够使得发送端处于能够满足接收端信号质量要求的信号幅度,而不是采用固化的信号幅度,这样就能够针对不同的发送设备,都可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接收信号质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的另一方法流程图;图4是多通道传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道情况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存储控制系统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装置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法无法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的原因在于数据传输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板组成的,在单板的加工过程中,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的阻抗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一般会有5%左右的偏差;而PCB阻抗的变化会影响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并且信号经过的单板越多,这种阻抗不连续的现象越明显,最终导致某些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每个数据传输系统中的PCB阻抗可能都是不同的,使得测试样本的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同批产品中其他数据传输系统的情况。另外,由于不同的单板之间需要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因此,连接器的阻抗是否匹配、连接器配合是否到位等,也会影响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软件自动调节发送信号幅度的方法,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lOl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其中,由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为电信号,为了进行后续的处理,需要将其转换成一些二进制数据,存放在芯片内部寄存器内。因此,需要通过芯片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识另|J,根据电压的高低将电信号正确地识别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等。通常,芯片在识别高电平或低电平时,会与预先设置的判决值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度值低于0.3V,则判决为低电平,如果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度值高于2.IV,则判决为高电平。可见,为了能够使接收端的芯片能够正确地识别,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度应该是要么低于0.3V,要么高于2.IV,如果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大于0.3V小于2.IV的信号,则接收端的芯片将无法进行正确地识别。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就包括信号的幅度值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当然,为了能够正确识别,对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可能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上升沿的上升速度或下降沿的下降速度都不能太慢,等等。关于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的具体判断方法,后文中会有详细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后文中将“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简称为“满足要求”,即,如无特殊说明,后文中的“满足要求”值得就是“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S102: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要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是在数据传输系统已经启动,并开始进行实数据传输时进行的,即,不是在出厂前的单板测试阶段,而是在数据传输系统出厂之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调节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质量调节的过程是在真实的数据传输场景下进行的,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可以是实际传输的信号,相应的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当然,调节信号幅度的过程也可以是在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之前进行的,此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可以是专门用于测试的信号,待发送信号服务调节完成之后,再使用调节后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因此,相当于对于每一套数据传输设备而言,都可以分别对接收端进行信号质量调节。其中,上述步骤SlOl和S102的执行主体是接收端设备。并且,是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软件自动调节的方式实现信号质量的调节。其中,在发送信号带有预加重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包括对高电平幅度和/或低电平幅度进行调节。即,可以调节高电平幅度,也可以调节低电平幅度,还可以同时调整高电平幅度和低电平幅度,并且,在同时调整时,高电平幅度与低电平幅度的调节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同时调高或同时调低,或者,在调高高电平幅度的同时调低低电平幅度,或者在调低高电平的同时调高低电平幅度,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自动地对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进行调节。艮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自动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并在发现信号质量不满足求时,自动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的预加重进行调节;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101,直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满足要求。整个调节期间不需要人工的干预。为了达到上述自动调节的目的,首先需要在接收端实现自动判断信号质量的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由于当信号从接收端芯片外输入时,在该芯片内部就会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一些二进制数据,存放在芯片内部寄存器内,外界可以通过对外低速接口读取出相应的寄存器的值;因此,通过读取的数值,再经过计算,可以得到眼图相关信息,例如,可以一个粗略的信号图,该粗略的信号图相当于模拟了示波器中显示的眼图,通过这个信号图,能够定性地分析信号质量的好坏,并分析出是否满足芯片的要求。其中,具体如何从读取的数值中计算得到该信号图,属于现有技术,因此,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参见图2,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眼图相关信息;S202:通过分析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其中,上述方法中计算得到的眼图相关信息可以是眼图的眼高,S卩,接收到的信号质量通常可以由眼图中的眼高体现出来,并且信号质量与眼高的大小之间具有数值上的对应关系,眼高越大,则证明信号质量越好,眼高越小,则证明信号质量越差。因此,可以根据眼高来对当前的信号质量进行判断,具体实现时,参见图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S301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得到接收信号的信号图中眼高的大小;S302判断所述眼高是否在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内;当所述眼高在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之内时,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要求;否则,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其中,所述标准眼高可以根据信号质量要求进行设置。其中,如果分析出信号质量不满足接收端芯片的要求,则还可以继续判断当前的信号质量是高于标准信号质量,还是低于标准信号质量;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向接收端发出通知,由发送端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定量地调整。关于具体在判断信号质量是高于标准信号质量,还是低于标准信号质量时,也可以通过前文所述信号图中来判断。例如,预先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要求,设定眼高的标准范围;然后在具体的信号质量调节过程中,可以将信号图中的眼高与该预置的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如果信号图中的眼高小于预置的标准范围,则可以判断出当前的信号质量低于标准信号质量;如果信号图中的眼高大于预置的标准范围,则可以判断出当前的信号质量高于标准信号质量。在接收端对信号质量进行了定性地判断之后,就可以将相应的信息通知给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就可以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定量地调整。具体的调整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当反馈的当前信号质量低于标准信号质量时,调节的方法可以是先将低电平幅度调低,当低电平幅度等级调节到最小时,再将高电平幅度调高,即增大预加重比例;当当前信号质量高于标准信号质量时,调节的方法可以是先将低电平幅度调高,当低电平幅度等级调节到最大时,再将高电平幅度调低,即减小预加重比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调节方法。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发送端的寄存器来实现,例如,寄存器中数据可以如表1所不。表1[3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表1中,寄存器的3到O位用于调节高电平幅度,6到4位用于调节低电平幅度。其中,高电平幅度与低电平幅度可以具有9种组合方式,相应的,寄存器具有9种状态。例如,假设当前寄存器的值为1001101,则相应的发送信号的高电平幅度是1002mv,低电平幅度是619mv。当需要对信号幅度进行调节时,改变寄存器的值即可。例如,如果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低于标准信号质量,则可以首先将低电平幅度调低,如,可以将寄存器的值设为1101101,此时,将低电平幅度调为550mv,高电平幅度保持1002mv不变,然后以该调节后的幅度发送信号。相反的,如果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质量高于标准信号质量,则可以首先将低电平幅度调高,如,可以将寄存器的值设为OlO1101,此时,将低电平幅度调为782mv,高电平幅度保持1002mv不变,然后以该调节后的幅度发送信号。当然,发送端的信号幅度调节之后,接收端还可以继续测量接收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满足要求了,则可以不再要求发送端调节信号幅度,发送端继续以当前调节之后的信号幅度发送信号即可。如果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仍然不满足要求,则可以继续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进行告警。例如,一种异常情况可能是,当发送端的高电平幅度已经调整到最高或最低时,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则此时,就可以发出告警信号。通过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能够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发送端的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使其满足接收端的信号质量要求,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不同单板之间PCB阻抗的差异性等原因,带来的接收端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的问题,进而以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目的。对于发送端而言,能够使得发送端处于能够满足接收端信号质量要求的信号幅度,而不是采用固化的信号幅度,这样就能够针对不同的发送设备,都可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接收信号质量。实施例二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前文所述PCB阻抗的差异性、连接器的阻抗是否匹配、连接器配合是否到位等原因可能会对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影响之外,PCB的腐蚀、连接器的老化、腐蚀等因素也会对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与时间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相同的数据传输系统而言,在线运行时间的总时间不同,在相同的信号质量的要求下,需要的发送端信号幅度也可能会不同。为此,在该实施例二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调到最优之后,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定期查询,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还可以通知发送端重新对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以改善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其中,接收端具体的判断过程以及发送端具体的幅度调节过程,与实施例一中的方法相同,参照进行即可,这里不再赘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时间性因素对接收端信号质量的影响。实施例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带宽,通常采用多通道传输的方式。为了更好理解,下面简单介绍通道的概念。参见图4,这里面圈中的部分,PEX_PETP16和PEX_PETm6在物理上属于两个不同的引脚,这两个引脚组成一个差分信号,在接收端把这个信号相减,就可以得出实际的信号。而引脚B2、A2、D2、E2组成了PCIE协议中的lane的概念,通常是写成XI。当然,有11,就有乂234,18,乂16,这里的所说的通道就是乂1的lane,因为每位1ane属于PCIE传输中最小的单位,相应的,X2的就是有2个lane。这里还要说port的概念,一个port可以是XI,X2,X4,X8等,在一个port里面的传输数据完全协议自身来处理。通常,在多通道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采用X4,或者X8的lane,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带宽。可见,在以多通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相当于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有多个通道,各条通道之间相互独立地传输数据,并且,不同通道之间由于传输线的长度不同等原因,如果以相同的信号幅度发送信号,则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也可能是不同的,换而言之,在同样的接收端信号质量的要求下,发送信号的幅度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通道为单位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由于发送端在发送信号时,会携带通道标识,因此,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信号时,能够获知该信号时从哪个通道发送过来的。这样,具体实现时,参见图5,接收端就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自动调节发送信号幅度S501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别判断各个通道的接收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S502如果从某通道接收的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该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从该通道接收的信号质量满足要求。相应的,对于发送端而言,可以根据所述通知消息,获知需要调节的通道,对所述需要调节的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各个通道的接收信号质量都能满足要求。当然,在各个通道的接收信号质量都能满足要求之后,在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同样可以定期查询各个通道的接收信号质量是否保持在可以满足要求的水平,如果已经不再满足,则可以通知发送端对该通道的信号幅度进行调节。其中,关于接收端具体的判断信号质量的方法,以及发送端具体的信号幅度调节方法,都与前文所述相同,参照进行即可,这里不再赘述。可见,通过该实施例三,可以保证在多通道传输的情况下,各个通道的接收信号质量都能满足要求。综上所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自动调节发送信号幅度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发送端设备而言,相应的软件自动调节发送信号幅度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接收需要调节发送信号幅度的通知消息;步骤2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满足接收端的信号质量要求。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多通道方式传输时,可以根据所述通知消息,获知需要调节的通道,对所述需要调节的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为了降低时间性因素对接收端信号质量的影响,在满足接收端的信号质量要求之后,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接收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进行定期查询,此时,对于发送端而言,如果接收到需要重新调节发送信号幅度的通知消息,则可以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对发送信号幅度重新进行调节。发送信号带有预加重时,具体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可以包括对所述发送信号的高电平幅度和/或低电平幅度进行调节。上述各步骤对应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文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可以分别安装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CPU系统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以存储系统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参见图6,在中端存储系统中,系统都是采用双控的形式工作,而两个控制板之间会有业务通道和管理通道。业务通道的信号都是属于高速信号,速率较高,比如PCIE信号,SAS信号,FC信号。而管理通道速率较低,一般是GE信号或者FE信号,用于传送一些管理信息。两个控制板之间有一组信号组是用于进行镜像数据传输的,而镜像数据传输要经过控制板,通常要流经以下实体发送芯片_>控制板的连接器_>背板连接器_>背板_>背板连接器->控制板连接器一>接收芯片。其中,镜像传输在存储的专用名词,通俗的解释为,同一个数据保证在A、B两个控制板里面都有一个备份,如,从主机端下来的数据在写入A控制板的内存的同时,通过需要业务处理芯片写入到B控制板的内存中;同样,B控制板里面的数据在A控制板中也有相同的数据。这样,当其中一个控制板损坏的时候,另外一个控制板可以正常接管业务,保证业务数据不会丢失。可见,在图6所示的系统中,就包括了多个单板:A控制板、背板、B控制板(其中,为便于描述,以下将A控制板简称为A控,将B控制板简称为B控),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就是把PCB阻抗等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通过软件的自动调节,把发送端的信号调节到一个合适的幅度,以保证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另外,由于业务通道需要传输高速数据,因此,通常采用多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保证每个通道上接收到的信号质量都是满足要求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就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1:A控通过通信通道A向业务处理芯片A发送控制命令,由业务处理芯片A通过业务通道向B控发送业务数据信号;同时,A控的CPU系统A还可以通过管理通道通知B控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信号质量的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上电后初次传输数据时,可以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初始化。其中,所述上电就是指启动电源,系统准备开始传输数据;初始化是指为发送端的信号设定一个初始的幅度值,例如,该初始值可以设为某默认的经验值,或者,也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出厂前调整好的信号幅度进行初始化的过程。另外,由于A控的业务数据信号会传输给B控的业务处理芯片B,而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质量分析的软件安装在B控的CPU系统B中,因此,需要将业务处理芯片B已经接收到信号的消息通知CPU系统B。为此,该例子中的方法是,在通过业务通道向B控发送业务数据信号的同时,由A控的CPU系统A通过管理通道将该消息通知给B控的CPU系统B。步骤2=B控收到A控通过业务通道传递过来的信号,以及通过管理通道传递过来的通知信号之后,可以通过通信通道B把业务处理芯片B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分析该信号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其中,分析信号质量时,可以分别分析每个通道的信号质量;如果分析出当前通道的信号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4;步骤3将该当前信道的信号发送幅度作为该通道的默认配置;继续判断是否已经对所有通道都已经判断完成;如果尚未判断完成,则返回步骤2,继续判断其他通道的信号质量;如果已经全部判断完成,则结束信号质量的检测,进入步骤5;步骤4判断该通道的信号质量是高于标准信号质量还是低于标准信号质量,并将相应的判断结果通过管理通道通知A控,由A控对该通道的信号幅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并返回到步骤1;其中,可能是在判断出该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的同时,就可以判断出该通道的信号质量是高于标准信号质量还是低于标准信号质量,这里可以不做限定。该步骤所述的返回步骤1,就相当于是在A控的CPU系统A将该通道的信号幅度调节之后,就可以通过通信通道A重新向业务处理芯片A发送控制命令,命令业务处理芯片A在该通道上使用调节后的幅度向B控发送业务数据信号;同时,CPU系统A还可以通过管理通道通知CPU系统B继续测量该通道接收的信号质量。其中,由于业务通过的数据传输与管理通道的数据传输是并行的,也就是说,在对接收信号质量进行判断以及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A控的业务数据会不断地向B控传输,因此,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则B控可能无法获知道哪些信号是在调节了发送幅度之后接收到的。但是,在该例子中,可以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的通知消息来解决这一问题。艮口,由于幅度调节是由CPU系统A来完成的,并由该CPU系统A控制发送信号幅度的改变,因此,在CPU系统A控制发送信号幅度改变之后,就可以向CPU系统B发送通知消息;CPU系统B接收到CPU系统A的通知消息之后,就可以获知,当前接收到的该通道的信号已经是进行了幅度调节之后的接收到的,因此,继续测量此时该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即可。步骤5将所有通道都配置完成之后,系统进行正常运行状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通信通道B定期监控信号的信号质量,如果出现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则及时通知A控对相应通道的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主要介绍从A控向B控发送数据的过程,从B控向A控发送数据时,也可以同样做类似处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可能是双向同时进行的,此时,也可以同时对A控和B控中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双方的信号质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业务处理能力较弱的芯片,并且A控与B控距离较远的时候,可能会增加一些驱动芯片,以提高发送信号的驱动能力。此时,如果驱动芯片带有预加重功能,同样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的实现流程与不带驱动芯片时基本相同,参照进行即可,这里不再赘述。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节信号幅度的装置,该装置位于接收端,参见图7,该接收端装置包括信号质量检测单元701,用于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通知单元702,用于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多通道方式传输时,参见图8,信号质量检测单元701可以包括分别检测子单元7011,用于分别判断接收端各个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相应的,通知单元702可以包括分别通知子单元7021,用于如果某通道的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相应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当然,信号质量检测单元701还可能包括其他子单元,用于在非多通道情况下,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相应的,通知单元702也还可能包括其他子单元,用于该非多通道情况下,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时,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为了降低时间性因素对接收端信号质量的影响,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定期查询单元,用于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要求之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进行定期查询,如果出现信号质量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则通知发送端重新调节发送信号幅度。具体进行信号质量检测时,可以采用眼图分析的方法,此时,参见图9,信号质量检测单元701可以包括眼图相关信息获取子单元701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眼图相关信息;分析子单元7013,用于通过分析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其中,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眼高,相应的,分析子单元7013可以包括判断子单元70131,用于判断所述眼高是否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所述标准眼高根据信号质量要求进行设置;确定子单元70132,用于当所述眼高在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之内时,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否则,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存储阵列、固态存储介质等。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权利要求一种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多通道方式传输时,所述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包括分别判断接收端各个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所述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包括如果某通道的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相应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号带有预加重,所述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调节包括对所述发送信号的高电平幅度和/或低电平幅度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包括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眼图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包括眼高,所述通过分析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包括当所述眼高在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之内时,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否则,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所述标准眼高根据信号质量要求进行设置。6.一种调节信号幅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质量检测单元,用于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通知单元,用于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多通道方式传输时,所述信号质量检测单元包括分别检测子单元,用于分别判断接收端各个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所述通知单元包括分别通知子单元,用于如果某通道的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相应通道的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检测单元包括眼图相关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的眼图相关信息;分析子单元,用于通过分析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图相关信息包括眼高,所述分析子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眼高是否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所述标准眼高根据信号质量要求进行设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眼高在所述预置的标准眼高范围之内时,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否则,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全文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调节信号幅度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如果所述信号质量不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则通知发送端对发送信号幅度进行调节,直到所述信号质量满足能够正确识别的要求。通过本发明,可以降低各种因素对接收端信号质量的影响,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目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发送设备,都可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接收信号质量。文档编号H03G3/00GK101820259SQ20101010857公开日2010年9月1日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发明者张洪岽申请人: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