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通道(5,5’)的第一蒸发器部段(6,6’,6”),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6’,6”)用于接收热负载并将所述热负载传递到所述第一通道(5,5’)中的流体中;以及

具有第二通道(7,7’)的第一冷凝器部段(8,8’,8”),所述第一冷凝器部段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6’,6”)流体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的流体、将来自所述流体的热传递至周围环境并将所述流体返回至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所述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三通道(9,9’)的第二蒸发器部段(10,10’,10”),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10’,10”)用于接收热负载并将所述热负载传递到所述第三通道中的流体中;以及底板(11,11’,11”’),所述底板(11,11’,11”’)具有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2)用于接收来自电气部件(13)的热负载,所述第二表面(14)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并且所述第二表面(14)设置有接纳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的所述第一通道(5,5’)或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的所述第三通道(9,9’)的槽(15,15’),以将从所述电气部件(13)接收的热负载相应地传递至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或所述第三通道中的流体,以及

所述第一冷凝器部段(8,8’,8”)与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10’,10”)流体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的流体、将来自所述流体的热传递至周围环境并将所述流体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是包括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和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的热虹吸管,其中,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将所有第一通道(5)相互连接至彼此,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将所有第二通道(7)相互连接至彼此,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管(1),所述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与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管(1)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多个通道,以及

所述第一管(1)的最靠近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定位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第一管(1)的最靠近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定位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二通道(7),并且所述第一管(1)的定位在所述第一管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三通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管(1’),所述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与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管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通道,

所述第一管(1’)的最靠近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定位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第一管(1’)的最靠近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定位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二通道(7’),并且所述第一管(1’)的定位在所述第一管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中的第一管的所述通道提供所述第三通道(9’),

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第二通道(7’)和所述第三通道(9’)为毛细管尺寸,以及

为了获得以脉动热管的方式工作的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将每个第一通道(5’)连接至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第一通道(5’),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将每个第二通道(7’)连接至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第二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是包括下述各者的热虹吸管:

第一组(31”)的第一管(1),所述第一组(31”)的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一组(31”)的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与中央流体分配元件(30”)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组(31”)的第一管(1)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第一通道(5);

第二组(32”)的第一管(1),所述第二组(32”)的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二组(32”)的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所述中央流体分配元件(30”)与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之间延伸,所述第二组(32”)的第一管(1)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第二通道(7);以及

第三组(33”)的第一管(1),所述第三组(33”)的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三组(33”)的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第三流体分配元件(34”)与所述中央流体分配元件(30”)之间延伸,所述第三组(33”)的第一管(1)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第三通道(9),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流体分配元件(2)将所有第一通道(5)互相连接至彼此,

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将所有第二通道(7)互相连接至彼此,

所述第三流体分配元件(34”)将所有第三通道(9)互相连接至彼此,以及

所述中央流体分配元件(30”)将所有第一通道(5)、所有第二通道(7)和所有第三通道(9)互相连接至彼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7),所述壳体(17)封围电气部件(13、18)、至少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6’)和至少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10’)并且所述壳体(17)将所述电气部件(13、18)、至少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6’)和至少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10’)与周围环境分隔开,以及

所述第一冷凝器部段(8,8’)位于所述壳体(17)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具有第四通道(41”’)的第二冷凝器部段(40”’),所述第二冷凝器部段(40”’)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流体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的流体、将来自所述流体的热传递至周围环境并将所述流体返回至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以及

第一管(1’),所述第一管(1’)以使得所述第一管(1’)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第四流体分配元件(38”’)与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管(1’)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通道,并且其中,

所述底板(11”’)在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39”’),

所述第一管(1’)的所述通道的最靠近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定位的部分提供所述第二通道(7’),所述第一管(1’)的所述通道的定位在所述底板(11”’)处的部分提供所述第三通道(9’),所述第一管(1’)的所述通道的定位在所述底板(11”’)的所述通孔(39”’)处的部分提供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第一管(1’)的所述通道的最靠近所述第四流体分配元件(38”’)定位的部分提供所述第四通道(41”’),

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第二通道(7’)、所述第三通道(9’)和所述第四通道(41”’)为毛细管尺寸,以及

为了获得以脉动热管的方式工作的冷却装置,所述第二流体分配元件(3’)将每个第二通道(7’)连接至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第二通道(7’),并且所述第四流体分配元件(38”’)将每个第四通道(41”’)连接至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第四通道(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管(42”’),所述第二管(42”’)以使得所述第二管(42”’)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成在第五流体分配元件(43”’)与第六流体分配元件(44”’)之间延伸,所述第二管(42”’)包括通过纵向内壁(4)被彼此分隔开的毛细管尺寸的通道,

所述第五流体分配元件(43”’)将所述第二管(42”’)的每个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管(42”’)的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通道,并且所述第六流体分配元件(44”’)将所述第二管(42”’)的每个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管(42”’)的仅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预定的通道,以及

所述第二管(42”’)的部段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接触以使热负载传递到所述第二管(42”’)的所述通道中的流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7”’),所述壳体(17”’)封围电气部件(13、18)、至少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至少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并且所述壳体(17”’)将所述电气部件(13、18)、至少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和至少所述第二蒸发器部段(10’)与周围环境分隔开,

所述第一冷凝器部段(8’)和所述第二冷凝器部段(40”’)位于所述壳体(17”’)外,以及

所述壳体(17”’)包括入口(45”’)和出口(46”’)以将来自周围外部的冷却气流经由所述入口(45”’)、所述底板(11”’)中的所述通孔(39”’)、所述第一蒸发器部段(6’)并经由所述出口(46”’)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所述冷却气流的风扇(47”’)。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管(1,1’)之间的所述空间中设置有在相邻的第一管(1,1’)之间延伸的散热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