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47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瓶车因其不燃烧汽油产生动力,具有环保、污染小的特点,在旅游景区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瓶车设有一个交流控制器,用于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成三相交流电源并驱动电机转动。由于电机控制器内设有大量的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中大部分的热量主要是由电机控制器内的电感器、电容和功率管工作时产生的,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导致电机控制器的寿命缩短。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包括底座和功率单元,功率单元包括基板和功率管,基板上开设有通孔,底座上设置有散热柱,散热柱从通孔中穿过后,功率管和散热柱被一夹子夹紧,电机控制器工作时,功率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柱向下传向底座。夹子操作不便,另外,由于在基板上开设了通孔,因此会浪费基板上布置元器件的空间,增大基板的面积,不利于电机控制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且实现小型化的电机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功率单元,功率单元包括基板和多个导电端子,多个导电端子设置在基板上,功率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功率管,多个功率管位于基板与底座之间,底座上设置有散热板,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压板,压板包括固定部和压紧部,固定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多个功率管连接在压紧部和散热板之间。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电机控制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来自功率管和电容等,采用压板将多个功率管朝向散热板压紧,这样,产生的热量便向与散热板连接的底座传递,有利于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另外,位于功率单元的基板上的元器件结构紧凑,实现了电机控制器的小型化。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功率管与散热板之间邻接有第一导热硅胶片。由此可见,选用导热硅胶片的最主要目的是减少功率管与散热板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接触热阻,利用导热硅胶片可以很好的填充该接触面的间隙,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严重阻碍热量在接触面之间的传递,而在功率管和散热板之间加装导热硅胶片可以将空气挤出接触面,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导热硅胶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减震性能,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电路板。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上设有斜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斜台上。由此可见,压板倾斜设置方便压板的放置、安装且压紧的效果更好。另外,压板倾斜设置可便于操作工具,在安装螺钉时,防止功率板、功率单元的基板等对工具的干扰。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上开设有斜槽,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斜槽内。由此可见,紧固压板时,压板会产生反作用力,斜槽的设置实现对压板的定位,防止压板与底座接触的一端在反作用力下进行移动。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功率单元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电容,多个电容位于基板与底座之间,底座开设有凹槽,电容放置于凹槽内。由此可见,底座上设置容纳电容的凹槽可节省放置电容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凹槽内设有与电容邻接的第二导热硅胶片。由此可见,导热硅胶片的设置可实现电容与底座之间的紧密接触,便于两者之间热量的传递,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散热板的顶部设有多个定位柱,基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一个定位柱穿过一个定位孔。由此可见,多个定位柱与对应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功率单元的基板与底座之间的准确定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散热板顶部的两侧设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基板邻接。由此可见,定位柱对功率单元进行定位后,支撑柱可防止基板失去平衡,尤其电动车在颠簸路面行驶,即电机控制器在震动中使用时,防止基板产生抖动或向一边倾斜的情况。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散热板内设置有盲孔,电机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盲孔内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盲孔之间填充有导热胶。由此可见,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底座的温度,对电机控制器进行过热保护。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散热槽,底座、散热板、定位柱、支撑柱、斜台和散热槽为一体式铸铝成型。由此可见,散热槽由于增大底座的导热面积,可有效提高散热性能。同时,铝是热的良导体,铝的导热能力是铁的导热能力的3倍,利用铝作为散热导体可有效的提高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实施例去掉壳体后的结构图;图3是图2各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实施例的底座和压板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实施例的功率单元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实施例的底座和功率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1和底座2,壳体1安装在底座2上,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散热槽25。参见图2和图3,功率单元3安装在底座2上,包括基板31和多个导电端子32,多个导电端子32设置在基板31上。参见图3和图4,功率单元3还包括分成两列设置在基板31上的多个功率管33,多个功率管33位于基板31与底座2之间。两个散热板21、26分别设置在底座2的两侧,一列功率管33靠近散热板21设置,另一列功率管33靠近散热板26设置,电机控制器还包括两个压板4、5,压板4包括固定部41和压紧部42,固定部41与底座2固定连接,设置在靠近散热板21一侧的功率管33连接在压紧部42和散热板21之间,且在功率管33与散热板21之间邻接有一导热硅胶片34。压板5与压板4结构完全一致,且与压板4相对设置。参见图4,底座2上设有斜台22,压板4的固定部41固定连接在斜台22上,压紧部42将功率管33向散热板21压紧。参见图4和图7,底座2上开设有斜槽27,固定部41固定连接在斜槽27内。散热板21、26的顶部设有多个定位柱211,基板31开设有多个定位孔311,一个定位柱211穿过一个定位孔311,散热板21、26顶部的两侧设有多个支撑柱212,支撑柱212与基板31邻接。散热板21内设置有盲孔213,盲孔213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盲孔213之间填充有导热胶。导热胶可传导散热板21上的热量至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底座2的温度,对电机控制器进行过热保护。参见图4和图5,功率单元3包括设置在基板31上的多个电容35,多个电容35位于基板31与底座2之间,底座2开设有凹槽23,电容35放置于凹槽23内,凹槽23内设有与电容35邻接的导热硅胶片24。底座2上设置凹槽23的目的是给电容35让位,节省放置电容35所占用空间。当电机控制器工作时,电容35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24可将电容35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底座2,有效提高散热性能。参见图6和图7,组装电机控制器时,将底座2上的定位柱211穿过基板31上的定位孔311,采用压板4使功率管33、导热硅胶片34和散热板21紧贴一起,采用压板5使功率管33、导热硅胶片36和散热板26紧贴一起。当电机控制器正常工作时,功率管33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导热硅胶片34、36可将功率管33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21、26上,散热板21、26上的热量传送到底座2上。由于底座2上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的多个散热槽25,所以有利于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并且,本实施例中,底座2、散热板21、定位柱211、支撑柱212、斜台22和散热槽25为一体式铸铝成型。由上可见,由于电机控制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来自功率管和电容等,采用压板将多个功率管朝向散热板压紧,这样,产生的热量便向与散热板连接的底座传递,有利于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另外,位于功率单元的基板上的元器件结构紧凑,实现了电机控制器的小型化。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定位柱和支撑柱数量的改变以及功率管管脚数量的改变等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