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载轻型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17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载轻型机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抗载轻型机箱。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对飞机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故而对相应附属部件也提出了控制要求,但又不能降低其原有性能。传统机箱都是用金属来作为原材料制作机箱,其抗载荷效果是很好,并且其拥有良好的热导率,可以满足机箱的散热要求以及电磁屏蔽要求,但是其最大缺点就是重量很重,影响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载轻型机箱,主要解决了机箱减重、抗载荷、电磁屏蔽和散热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载轻型机箱,包括金属预埋龙骨框架、上盖、底座、中框,所述金属预埋龙骨框架包括上盖金属预埋件、底座金属预埋件;

所述上盖由碳纤维预浸料缠绕裹缚上盖金属预埋件成型,所述底座由碳纤维预浸料缠绕裹缚底座金属预埋件成型;

所述上盖、上盖金属预埋件、中框外形均为方形结构,所述底座与底座金属预埋件为四角带有凸角的方形结构;

所述上盖金属预埋件与底座金属预埋件上均开有多个异型孔;

所述中框和底座内部均采用PMI泡沫填充。

其中,所述上盖、中框、底座四角开有位置对应的圆孔,圆孔内安装将所述上盖、中框、底座固定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金属预埋龙骨框架结构,增强其抗载荷能力;采用碳纤维材料做增强结构、用新型轻质结构泡沫做填充,相比较原机箱,其重量减少了超过30%,在不增加机箱重量的前提下,散热效果好,且可达到机箱的屏蔽效能等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上盖的俯视图;

图2为上盖的A-A剖视图;

图3为上盖金属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4为上盖金属预埋件的B-B剖视图;

图5为中框的俯视图;

图6为中框的左视图;

图7为底座的俯视图;

图8为底座的C-C剖视图;

图9为底座的D-D剖视图;

图10为底座金属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11为底座金属预埋件的E-E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一种抗载轻型机箱,包括金属预埋龙骨框架、上盖1、底座4、中框3,所述金属预埋龙骨框架包括上盖金属预埋件2、底座金属预埋件5;所述上盖1由碳纤维7预浸料缠绕裹缚上盖金属预埋件2成型,所述底座4由碳纤维7预浸料缠绕裹缚底座金属预埋件5成型;所述上盖1、上盖金属预埋件2、中框3外形均为方形结构,所述底座4与底座金属预埋件5为四角带有凸角6的方形结构;所述上盖金属预埋件2与底座金属预埋件5上均开有多个异型孔;所述中框3和底座4内部均采用PMI泡沫8填充。

所述上盖1、中框3、底座4四角开有位置对应的圆孔,圆孔内安装将所述上盖1、中框3、底座4固定的螺栓。

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来制作机箱,首先是因为碳纤维比重比铝轻,其次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再者是因为其具有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两大特征,所以说碳纤维材料的可加工性以及其拥有的诸多良好性能使其当之不愧作为机箱新型材料替代品。

采用龙骨预埋设计,将金属预埋件作为龙骨构架,碳纤维材料作为增强架构,新型轻质结构材料PMI泡沫作为填充物,实现机箱整体结构,最后经热压罐一次固化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