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1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壳体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天线是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移动终端和基站通信时发射和接收通信信号的一个重要的无线设备。在移动终端发射通信信号时,天线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发射出去;同时,能够及时地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至移动终端内部的相应电路。

随着使用者对移动终端的外观和触感的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的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即除去正面的显示屏之外,整个机身的侧面和背面均为金属,使得移动终端金属质感更强,大大增强其外观表现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结构强度。但是,由于静电屏蔽作用,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线发射和接收通信信号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壳体及移动终端,以在减小金属壳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的同时,实现整个金属壳体呈现色泽的一致性,提高移动终端外观的美观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上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塑胶材料、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其中,所述第一颜料用于为所述塑胶材料着色,使所述绝缘体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所述第二颜料用于改变所述塑胶材料的光泽,使所述绝缘体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金属光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金属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塑胶材料中添加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得到绝缘体,使绝缘体具有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同时还呈现出相同的金属光泽;采用该绝缘体填充金属壳体上的缝隙,在减小金属壳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的同时,保证金属壳体成品与绝缘体的外观一致,解决目前金属壳体影响通信信号的发射或接收的问题,达到了减少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整机金属感及外观美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金属壳体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金属壳体沿A-A向的截面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加工出缝隙的金属壳体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填充绝缘体的金属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金属壳体示意图。如图1a所示,金属壳体1上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绝缘体3,所述绝缘体3包括塑胶材料、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其中,所述第一颜料用于为所述塑胶材料着色,使所述绝缘体3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在金属壳体未设置缝隙的区域形成颜色层4,从而得到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所述第二颜料用于改变所述塑胶材料的光泽,使所述绝缘体3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金属光泽。

绝缘体3中第一颜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第二颜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1%,其余为塑胶材料。塑胶材料包括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四次甲基酯(PBT)或聚酰胺(PA)等。第一颜料可以是偶氮类颜料(包括单偶氮、双偶氮或偶氮色淀等)、酞菁类颜料(包括铜酞菁、卤代铜酞菁或酞菁色淀等)或稠环类颜料(异吲哚啉、异吲哚啉酮或喹酞酮等)等有机颜料。以及,该第一颜料还可以是氧化钛复合颜料、钒酸铋颜料、氧化铁颜料、铬酸铅颜料、钼酸铅颜料或群青颜料等无机颜料。第二颜料可以是珠光颜料、银浆、铝银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图1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金属壳体沿A-A向的截面图。如图1b所示,金属壳体上具有的缝隙是至少一条由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11延伸至第二表面12的贯通沟道,用于打断金属外壳的封闭回路,避免因静电屏蔽作用而影响天线发射和接收通信信号的能力。在该贯通沟道中填充绝缘体3,使金属壳体恢复完整,在金属壳体安装于移动终端后,避免异物通过沟道进入移动终端内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塑胶材料中添加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制备绝缘体,使通过注塑工艺填充至缝隙中的绝缘体具有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同时还呈现出相同的金属光泽。采用该绝缘体填充金属壳体上的缝隙,在减小金属壳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的同时,保证金属壳体成品与绝缘体的外观一致,解决目前金属壳体影响通信信号的发射或接收的问题,节省了在天线隔断条上喷涂色漆层的步骤,达到了减少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整机金属感及外观美观性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体通过注塑方式与所述缝隙结合为一体,同时,由于塑胶材料内的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均匀分散,使绝缘体表面呈现均匀的颜色分布,且所呈现的金属光泽也比较均匀,自然。同时,通过注塑方式使绝缘体与金属壳体无缝结合,并且在所述缝隙中填充的绝缘体的高度与所述缝隙的深度相同,使金属壳体呈现出平整及连续的外观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填充后的金属壳体1表面未设置所述缝隙的区域形成颜色层4,以得到金属壳体成品,见图1a,实现绝缘体3与金属壳体成品具有相同的颜色和光泽,在视觉上呈现无缝隙的外观效果,解决目前天线隔断条与金属壳体的外观不一致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颜色层的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提高了金属壳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金属壳体的材料包括铝、铝合金、镁、镁合金、不锈钢、铜、铜合金、钛、钛合金中的一种,从而,提供良好的底色,便于通过表面处理(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工艺等)将金属壳体未设置缝隙的区域的表面加工成实际需要的颜色。

实施例二

图2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中的金属壳体的情况,如图2a所示,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在金属壳体的设定位置加工缝隙。

图2b示出了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加工出缝隙的金属壳体示意图。如图2b所示,以智能手机的后壳为例,在金属壳体1顶端和底端分别开一条由后壳的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贯通沟道,作为缝隙2,从而,破坏了金属壳体1的封闭性。

可选的,还可以在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口处设置一条缝隙,在不影响金属壳体的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缝隙的条数,从而,减弱金属壳体对天线发射和接收通信信号能力的影响。

步骤120、在所述缝隙内填充绝缘体。

图2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填充绝缘体的金属壳体的示意图。采用注塑工艺将塑胶材料、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填充至所述缝隙中,在该缝隙中形成绝缘体3,实现绝缘体3与金属壳体1无缝结合,并且在所述缝隙中填充的绝缘体3的高度与所述缝隙的深度相同,使金属壳体1呈现出平整及连续的外观效果,得到如图2c所示的金属壳体1。

其中,所述绝缘体包括塑胶材料、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其中,所述第一颜料用于为所述塑胶材料着色,使所述绝缘体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所述第二颜料用于改变所述塑胶材料的光泽,使所述绝缘体呈现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金属光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颜料是珠光颜料、银浆、铝银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珠光粉的颜色主要有银色、亮金色、金属色、彩虹干扰色以及变色龙系列等,可以满足当前用户对金属壳体的外观颜色的多样化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粒径的珠光粉。例如,为了得到较好的遮盖力,可以选择粒径较小的珠光粉,且粒径越小,珠光粉遮盖力越强。为了得到较好的光泽度,可以选择粒径较大的珠光粉,且粒径越大,珠光粉光泽度越强。

银浆是一种金属闪耀效果颜料,具有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平滑,闪耀感极强的优点。

铝银浆是一种金属闪耀效果颜料,即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使得铝片表面光洁平整边缘整齐,形状规则,粒径分布集中,具有优异的光反射能力和金属光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0.5%的第一颜料(可以为一种颜料,也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由几种颜料混合),以及,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1%的珠光粉,通过注塑方式在缝隙中得到绝缘体,其呈现满足实际需求的颜色和较好的高光亮效果,从而,呈现出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和金属光泽。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5%-1%的珠光粉。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1%的银浆。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5%-1%的银浆。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1%的铝银浆。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5%-1%的铝银浆。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1%的珠光粉、银浆、铝银浆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5%-1%的珠光粉、银浆、铝银浆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1%-1%的珠光粉、银浆和铝银浆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塑胶材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5%-1%的珠光粉、银浆和铝银浆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塑胶材料中添加第一颜料和第二颜料得到绝缘体,使通过注塑工艺填充至缝隙中的绝缘体具有与金属壳体成品相同的颜色,同时还呈现出相同的金属光泽。采用该绝缘体填充金属壳体上的缝隙,在满足天线性能的同时,保证金属壳体成品与绝缘体的外观一致,解决目前金属壳体影响通信信号的发射或接收的问题,节省了在天线隔断条上喷涂色漆层的步骤,达到了减少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整机金属感及外观美观性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0、对填充后的金属壳体进行镀颜色层处理,以在金属壳体表面未设置所述缝隙的区域形成颜色层。

其中,对金属壳体的镀颜色层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对填充后的金属壳体进行物理气相沉积处理,在未设置缝隙的区域表面形成颜色层4,如图1a所示。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可以在不锈钢、铜、钛、锌铝合金等金属上镀制氮化铬(CrN)、氮化钛(TiN)、氮碳化钛(TiCN)及氮化铝钛(TiAlN)等,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金色、黄铜色、玫瑰金色、银白色、黑色、烟灰色、紫铜色、棕色、紫色、蓝色、酒红色和古铜色等颜色的颜色层。从而,实现绝缘体与金属壳体成品具有相同的颜色和光泽,在视觉上呈现无缝隙的外观效果,解决目前天线隔断条与金属壳体的外观不一致的问题。

步骤140、对填充后的金属壳体进行镀保护层处理,以在所述颜色层的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

其中,对金属壳体的镀保护层处理的方式包括阳极氧化。将填充后的金属壳体作为阳极,放入电解液为稀硫酸的电解槽中,通电,在金属壳体的颜色层的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通常为多孔性的白色半透明薄膜),提高了金属壳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壳体,以及用于支持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工作的部件。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阅读器等终端,优选为智能手机。金属壳体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后壳或中框。该金属壳体采用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金属壳体的制造方法制备,实现缝隙中填充的绝缘体与金属壳体成品具有相同的颜色和光泽,在视觉上呈现无缝隙的外观效果,解决目前金属壳体影响通信信号的发射或接收的问题,实现金属壳体的外观一致且完整,节省了在天线隔断条上喷涂色漆层的步骤,达到了减少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移动终端整机金属感及外观美观性的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