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28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发展应用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家居概念成品化速度加快。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各种家电或设备连接在一起,不仅具有传统的家居功能,而且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灯具是智能家居中常用的照明设备,它除了能实现照明外还能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灯光的开关及强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然而现有的灯具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与室内的其他家电或设备没有实现联动控制,无法真正达到人们相想要的便利。而且当无线信号弱时,该灯具便无法联网控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及智能化程度高的灯具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电源、驱动电路和光源,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光源相连,进一步包括智能控制组件、灯光调节组件、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联动控制组件和感应器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灯光调节组件、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联动控制组件和感应器组件,并接收所述灯光调节组件、联动控制组件和感应器组件反馈的信息,所述灯光调节组件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智能控制组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以对所述光源的灯光模式进行调节,所述智能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感应器组件的开启和关闭,并根据所述感应器组件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电源开启和断开。所述灯具与其他家电或设备通过所述联动控制组件进行联动控制,该联动控制组件可以使该灯具联动开启家中其他的家电或设备,或使该灯具被家中其他的家电或设备联动触发。

上述灯具,其中,所述灯光调节组件包括呼吸灯模块、照明灯模块和彩色灯光模块,分别对应所述光源的三种灯光模式。

上述灯具,其中,所述光源为含红黄蓝三原色的LED灯。

上述灯具,其中,所述感应器组件为红外感应器、光敏感应器和音量感应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具的智能控制系统,上述灯具和智能终端、网关,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网关连接,所述网关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网关及所述智能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感应器组件、灯光调节组件、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和联动控制组件。

上述智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组件所用的通讯方式为Zigbee、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云端,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网关反馈的所述灯具的运行数据并存储及分析相关数据,所述云端进一步将相关数据反馈给所述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智能控制组件和灯光调节组件控制光源的灯光模式,且通过智能控制组件控制感应其组件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感应器组件反馈的信息控制灯具的开启和关闭。除此之外还实现了与室内其他家电或设备的联动控制,功能多样、智能化程度高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出的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包括智能终端10、网关20和灯具30,该智能终端10与灯具30通过所述网关20智能连接,从而实现该智能终端10对该灯具30的智能控制。

所述智能终端10是用户便于操作控制的手持或者便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其他能够发送与接收信息的可穿戴的设备,该智能终端10通过App应用程序与该网关20无线连接,并发出指令给所述网关20。所述网关20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10的指令后通过Zigbee无线通讯方式连接所述灯具30。

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网关20所用的无线通讯方式除Zigbee之外,也可以为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等其它近距离无线通讯方式。

所述灯具30包括电源、驱动电路35和光源36,所述电源为所述驱动电路35供电,所述驱动电路35与光源相36连,并为光源36提供恒定的电流及合适的电压,以保证光源36的正常工作。所述光源36为包含红黄蓝三原色的LED灯。

所述灯具还包括智能控制组件31、灯光调节组件33、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34和联动控制组件32。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连接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34以及联动控制组件32,并接收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和联动控制组件32反馈的信息。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包含但不限于呼吸灯模块、照明灯模块和彩色灯光模块。

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网关20连接。所述智能终端10可以通过网关20及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直接向灯光调节组件33、信号中继放大器组件34以及联动控制组件32发送指令。

例如所述智能终端10可以向灯光调节组件33发送控制指令选择呼吸灯模块、照明灯模块及彩色灯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灯光模式。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控制指令传达给所述驱动电路35,所述驱动电路35将控制信号整理输出到所述LED灯,以实现所述LED灯的亮灭及执行指令中的灯光模式。

所述智能终端31可以发送开启或关闭中继放大器组件34的指令,也可以向中信号继放大器组件34发送扩大无线通讯信号的控制指令,以扩大无线通讯信号的覆盖面积。

所述灯具30与室内其他家电或设备之间通过所述联动控制组件32实现联动控制。室内的其他家电或设备与网关20相连,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智能终端10自行设定需要联动的电家电或设备。例如可以将电子钟联动控制灯具30的照明灯模式。当电子钟到达设定的时间时,所述联动控制组件32将信息反馈给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再由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来控制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所述灯光调节组件33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指令传达给所述驱动电路35,所述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整理输出到所述LED灯,实现所述LED灯的照明灯模式。也可以将灯具30的彩色灯光模块与室内的情景开关实现联动控制,不同的情景模式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的灯具智能控制系统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还连接了感应器组件37,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可以向所述感应器组件37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所述感应器组件37反馈的信息。所述感应器组件37为用于感应环境中的人或动物的红外感应器、用于感应环境光强度的光敏感应器和用于感应环境音量的音量感应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智能终端10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组件31和所述网关20控制所述感应器组件37的开和关,当开启所述感应器组件37时,通过该感应器组件实现所述灯具30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当用户外出时,关闭所述感应器组件37。例如,该感应器组件37为红外感应器时,当感应到物体时控制电源开启,灯具30开启,当未感应到物体时,控制电源断开,灯具30关闭。可以理解的光敏传感器和音量传感器分别通过感应环境的光强和音量控制灯具30开启和关闭。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真正实现了灯具的自由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组件和灯光调节组件控制光源的灯光模式,且通过智能控制组件控制感应其组件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感应器组件反馈的信息控制灯具的开启和关闭。除此之外还实现了与室内其他家电或设备的联动控制,功能多样、智能化程度高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的灯具控制系统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云端40,所述云端40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所述网关20智能连接,所述云端40能够将所述灯具30的实时工作情况记录下来,并将数据进行存储及分析,再通过该智能终端10展示已分析和计算后的数据信息,帮助用户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上述灯具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由于灯具中设有智能控制组件,因此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对该灯具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该灯具还实现了与室内其他家电或设备的联动控制,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云端,能够将实时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分析,再通过智能终端展示已分析和计算后的数据信息,进而帮助用户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