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调节器及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52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感应式调节器及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式调节器及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子电器产品而言,尤其对音视频设备来说,旋钮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使用旋钮进行菜单或音量调节更加方便。现有的旋钮操作,通常使用编码器或电位器,实现菜单调节或音量调节。这种接触式调节内部有磨损,使用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式调节器,解决接触式调节接触不良、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感应片和感应板;所述感应板一侧具有若干感应区,另一侧绝缘设置;所述感应片可相对感应板移动,且与感应板间隔设置,感应片与感应板的感应区相对,形成电容变量感应区,感应片移动产生的电容变量用于被外接的处理单元识别;所述感应片绝缘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板为圆形,其上有若干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呈圆周方向排列的区域,两两相邻的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感应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片为导电材料,数量若干,感应片移动时与单个感应区相对面积必定改变,不同感应片相对的感应区状态必定不同。

优选地,感应板与感应片间隔平行放置,间距小于0.5mm。

优选地,感应板为PCB或FPC板,其等分为12个扇形区域,敷铜区与未敷铜区交替填充扇形区域;感应板敷铜感应区,为感应区A与感应区B交替填充;所述感应区A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区B电性连接。

优选地,感应片形状与感应板一感应区相同,数量为2个,两个感应片相对位置为其中一个感应片为参考,另一感应片沿旋钮旋转轴旋转165°。

优选地,还包括旋钮和固定支架,所述旋钮用于感应片的固定及感应片的移动,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旋钮与感应板相对位置,使得感应板与感应片平行间隔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解决接触式调节接触不良、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的感应式调节器、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收感应式调节器的电容变化量信号,转为编码信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旋钮转动使感应片与感应区感应面积变化导致电容量变化来进行编码,避免了传统电位器或编码器接触式调节接触不良、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提升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感应式调节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感应式调节器结构组装后,径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感应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感应区A、感应区B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感应片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带感应式器的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感应式调节器41包括旋钮411、感应片412、由未敷铜区G1与敷铜区构成的感应区G2组成的感应板413和固定支架414;旋钮411有一转动轴,转动轴末端有一条凹槽;感应片412为与感应区G2形状相同的导电材料,固定在旋钮411一端;感应板413为一圆形PCB板,与感应片412平行间隔放置,形成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变量感应区,感应板413的感应区G2与感应片412为电容的两电极板。感应板413与感应片412间隔距离小于0.5mm。

固定支架414有与旋钮转动轴外径相匹配的孔,孔底端有一圈凸边;支架414开孔上端有一凹槽,槽深可容纳感应板413。旋钮411转动轴穿过感应板413开孔,进入固定支架414开孔,支架414孔内凸边卡接于旋钮411转动轴凹槽。

感应板413由等面积的未敷铜区G1与敷铜区构成的感应区G2交替排列,参见图3,感应区G2由感应区A与感应区B交替排列组成,参见图4,其中,感应区A电性连接,感应区B电性连接;感应片412与感应区G2面积相等,数量为2个,相对位置以感应片P1为参考,感应片P2沿旋钮411旋转轴旋转165°。,参见图5,这样使得在旋转过程中,感应片412与感应板413感应区G2的相对面积不断发生变化,感应电容也随之变化。

感应调节原理:旋钮411转动时,感应片412随之转动,由于感应片P1与P2对称线夹角为165°,使得感应片P1与P2不能同时与感应区G2相对,因此当感应区A电容变化时,感应区B电容也会对应发生变化,感应区A与感应区B的电容变化被外接的处理单元识别,从而确定旋钮转动操作。

实施例2。

带感应式调节器的编码装置,包括实施例1的感应式调节器41、信号处理单元42。信号处理单元42接收感应式调节器41的电容变化量信号,转为编码信号。

编码原理:信号处理单元42将感应片412与感应区G2相对面积大于感应区G2一半面积时的电容信号识别为数字信号1,反之则识别为数字信号0;旋钮411转动,信号处理单元42根据感应片412与感应区G2的相对面积变化,输出变化的数字信号,进而得到编码信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