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5351发布日期:2018-11-23 21:3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中,都是设置在某处,当内部过热的时候,就会控制内部的散热风扇工作,进行快速散热,但是由于散热的流量有限,从而无法实现对装置快速散热;不仅如此,这些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都会设置扬声器,来进行报警提示,但是经常会存在失真等情况,这样就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指示灯、扬声器和若干网络接口;

所述机壳的两侧设有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括两排散热组件,每排散热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内部设有三个滚轮,每个滚轮上设有一个滚轴,每根滚轴传动连接有一个散热翅片,三个散热翅片依次设置在机壳的侧壁,每个第一传送带的两端均设有一个从动轮,机壳的内部设有一个电机,电机传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轮,驱动轮上套设有第二传送带,驱动轮通过第二传送带分别与两排散热组件中的一个从动轮传动连接;

装置通过网络接口能够对各种网络进行集成,随后与后台主机连接,当长时间工作以后,内部会发热,此时电机控制驱动轮转动,则驱动轮就能够通过第二传送带来实现两排散热组件工作,此时从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各自的滚轮转动,则机壳两侧的散热翅片就会转动,此时相邻的散热翅片就会有缝隙,就能够进行快速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包括语音电路,语音电路包括运放、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运放的型号为LM12,运放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连接,且通过第一电阻接地,运放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且通过第二电容与运放的第四端连接,且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运放的第五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四电容接地,运放的第三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三电容接地,且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感和第四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运放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在语音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12,以集成电路为主组成了高保真功放电路,该电路在输出功率为1W时,失真度约为0.01%,互调失真为0.015%,从而能够实现装置语音输出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每个散热翅片上均设有一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安全等级,所述机壳的阻燃等级为V-0。

优选的,所述网络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中,通过散热部件能够实现装置的高效散热,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语音电路,可以实现扬声器进行可靠语音输出,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语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机壳,2.显示屏,3.网络接口,4.指示灯,5.扬声器,6.散热翅片,7.散热孔,8.电机,9.驱动轮,10.第一传送带,11.从动轮,12.滚轮,13.滚轴,14.第二传送带,U1.运放,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L1.电感,VD1.第一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易散热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2、指示灯4、扬声器5和若干网络接口3;所述机壳1的两侧设有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括两排散热组件,每排散热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10,第一传送带10的内部设有三个滚轮12,每个滚轮12上设有一个滚轴13,每根滚轴13传动连接有一个散热翅片6,三个散热翅片6依次设置在机壳1的侧壁,每个第一传送带10的两端均设有一个从动轮11,机壳1的内部设有一个电机8,电机8传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轮9,驱动轮9上套设有第二传送带14,驱动轮9通过第二传送带14分别与两排散热组件中的一个从动轮11传动连接;所述扬声器5电连接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包括语音电路,语音电路包括运放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感L1、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运放U1的型号为LM12,运放U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连接,且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运放U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且通过第二电容C2与运放U1的第四端连接,且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运放U1的第五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运放U1的第三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且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与电感L1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运放U1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每个散热翅片6上均设有一个散热孔7;所述电机8为步进电机;所述机壳1的阻燃等级为V-0;所述网络接口3包括以太网接口。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