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1989发布日期:2019-11-12 23:2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壳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号为CN2020050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源控制器壳体,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双体式通用的双电源控制器壳体。双电源控制器壳体包括面板壳体和底座壳体,所述面板壳体和底座壳体之间通过设有卡接脚和带有导向机构的滑动卡板及卡板弹性复位机构构成可拆卸连接的卡扣结构,当按动解扣按钮,可以使滑动卡板上的多个卡块同时从多个卡接脚上的卡槽或卡孔或倒钩中退出,将面板壳体和底座壳体分开。

这种电源控制器壳体只能安装单独一种接线板组件,不同壳架等级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需要不同的本体壳体,需要分别开制模具制作,不能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能使1000A壳架和630A壳架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包括: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卡嵌组件,卡嵌组件上安装有接线板组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接线板组件为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卡嵌组件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第三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设置于第一壳体上,并且以第一壳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接线板组件包括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卡嵌于第一卡槽内,第二接线板卡嵌于第二卡槽内;

所述第一接线板与第一卡槽之间设有第一垫块,第二接线板与第二卡槽之间设有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630A的接线板组件时,通过在接线板组件两侧安装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来消除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第一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一个壳体能够同时安装两种型号的接线板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一垫块以第一壳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垫块呈“T”字形,第三垫块装卡在第二接线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卡槽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第一垫块宽度与第一接线板宽度的总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个第一垫块的宽度加上第一接线板原本的宽度正好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两个第一卡槽之间的距离,这样能有效的限位住第一接线板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垫块、第二垫块与第三垫块的厚度与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的厚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相同的厚度能够使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更加便捷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接线板组件还包括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接线板上方。

630A的接线板组件加上增加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正好能够填充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对的间隙,而1000A的接线板组件则不需要增加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能够直接填充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壳体组件能够安装630A的接线板组件或1000A 的接线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原本1000A的壳体组件上增加了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补偿了630A接线板组件的厚度,使其能够安装在1000A的壳体组件上,不需要再重新开模,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1000A的壳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630A的壳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630A的壳体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630A的第一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

3、接线板组件;31、第一接线板;32、第二接线板;

33、触头组件;34、螺钉;

41、第一垫块;42、第二垫块;43、第三垫块;

5、卡嵌组件;51、第一凸台;52、第二凸台;53、第三凸台;

54、第一卡槽;55、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通用的双电源本体壳体组件,如图1、图2、图3 和图4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卡嵌组件5,卡嵌组件 5上安装有接线板组件3,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以接线板组件3 为中心对称设置。

卡嵌组件5包括第一凸台51、第二凸台52和第三凸台53,所述第一凸台51和第二凸台52之间形成第一卡槽54,第二凸台52与第三凸台53之间形成第二卡槽55,所述第一凸台51、第二凸台52与第三凸台53设置于第一壳体1上,并且以第一壳体1中心线对称设置。

接线板组件3包括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所述第一接线板31卡嵌于第一卡槽54内,第二接线板32卡嵌于第二卡槽55内。

第一接线板31与第一卡槽54之间设有第一垫块41,第二接线板32与第二卡槽55之间设有第二垫块42和第三垫块43。

在安装630A的接线板组件8时,通过在接线板组件3两侧安装第一垫块41、第二垫块42和第三垫块43来消除第一卡槽54、第二卡槽55与第一接线板31与第二接线板3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一个壳体能够同时安装两种型号的接线板组件3。

第一接线板31和第一垫块41以第一壳体1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三垫块43呈“T”字形,第三垫块43装卡在第二接线板32两侧。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第一卡槽54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第一垫块41宽度与第一接线板31宽度的总和。

设置的两个第一垫块41的宽度加上第一接线板31原本的宽度正好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两个第一卡槽54之间的距离,这样能有效的限位住第一接线板31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相对位置。

第一接线板31与第二接线板32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垫块41、第二垫块42与第三垫块43的厚度与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 的厚度相等。

相同的厚度能够使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更加便捷的安装。

接线板组件3还包括触头组件33,所述触头组件33通过螺钉34 固定于第二接线板32上方。

630A的接线板组件8中的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的宽度小于1000A的接线板组件9中的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的宽度。

630A的接线板组件8加上增加的第一垫块41、第二垫块42和第三垫块43正好能够填充第一卡槽54与第二卡槽55相对的间隙,而 1000A的接线板组件9则不需要增加第一垫块41、第二垫块42和第三垫块43,能够直接填充第一卡槽54第二卡槽55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壳体组件能够安装630A的接线板组件8或1000A的接线板组件 9。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