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2024发布日期:2019-10-29 21:5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光电传感器需要在相对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如在高温中罩炉上部工作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中罩炉的工作温度往往在800°-1200°,虽然有隔热设备,但长时间的热辐射也使得传感器的工作空间达到了100°以上,这已很大程度上超出传感器要求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得传感器失真、失效,不但损坏贵重的试验设备,更使试验数据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其散热效率高,能够快速散热,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包括进气组件、排气组件和设置在传感器外侧的隔热箱,所述隔热箱包括依次环绕设置的第一侧板、上板、第二侧板和下板,所述第一侧板和上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回风板,所述上板与第二侧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回风板,所述第二侧板与下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回风板,所述下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回风板;所述第一回风板、第二回风板、第三回风板和第四回风板呈弧形且由隔热箱中心向外凸起;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由第一进风口穿设进入所述隔热箱并朝上板方向吹风,所述第二管道由第二进风口穿设进入隔热箱并朝下板吹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穿设在出风口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隔热箱内部还设置有水冷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贴设在传感器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和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端部穿设在第四回风板内。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传感器。

所述支架包括竖杆、横杆和连接件,所述竖杆和横杆皆穿设在连接件内,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横杆的端部。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中罩炉,所述隔热箱位于中罩炉的上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板上设置有进光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回风板、第二回风板、第三回风板和第四回风板,气流在四个回风板间形成涡流,散热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这样可以减少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热交换,将空气涡流进行部分阻隔和冷处理,从而保证由第一进风口进入隔热箱内的气体为冷空气,热空气不会流入到第一进风口处。

3、本实用新型通过回风板、进气组件、排气组件和水冷散热器的共同配合,可实现传感器的高效散热。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隔热箱;11、第一回风板;12、第二回风板;13、第三回风板;14、第四回风板;20、离心风机;21、进风管;22、第一管道;23、第二管道;24、排风管;30、第一侧板;31、上板;32、第二侧板;33、下板;40、第一进风口;50、支架;51、传感器;52、散热片;60、水冷散热器;61、进光调节板;70、中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传感器的散热装置,包括进气组件、排气组件和设置在传感器51外侧的隔热箱10。隔热箱10使用树脂隔热材料制作。隔热箱10包括依次环绕设置的第一侧板30、上板31、第二侧板32和下板33。在第一侧板30和上板3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回风板11,在上板31与第二侧板3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回风板12,在第二侧板32与下板3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回风板13,在下板33与第一侧板3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回风板14。其中,第一回风板11、第二回风板12、第三回风板13和第四回风板14呈弧形且由隔热箱10中心向外凸起。

在第一侧板30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0,第一侧板30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第二侧板32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进气组件包括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3,第一管道22由第一进风口40穿设进入隔热箱10并朝上板31方向吹风,第二管道23由第二进风口穿设进入隔热箱10并朝下板33吹风。排气组件包括排风管24,排风管24穿设在出风口处。传感器51设置在第一进风口40和第二进风口之间。第一管道22朝上板31吹风,第二管道23朝下板33吹风,由于第一回风板11、第二回风板12、第三回风板13和第四回风板14的存在,隔热箱10内的气体将会形成涡流。而排风管24将隔热箱10内的气体排出,即可实现快速散热。隔热箱10内部还设置有水冷散热器60,水冷散热器60位于第一进风口40与出风口之间,这样可以减少第一进风口40和出风口之间的热交换,将空气涡流进行部分阻隔和冷处理,从而保证由第一进风口40进入隔热箱10内的气体为冷空气,热空气不会流入到第一进风口40处,并且,这也能保证出风口处能够有大量热空气排出,热空气被水冷散热器60阻隔在出风口处。如此,通过回风板、进气组件、排气组件和水冷散热器60的共同配合,可实现传感器51的高效散热。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散热片52,散热片52贴设在传感器51上。散热片52可便于将传感器51自身产生的热量快速分散,实现快速降温。

进气组件包括离心风机20和进风管21,进风管21的一端与离心风机20连接,进风管2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3连接。在离心风机20的作用下,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3对隔热箱10内输送较冷的空气气流。

排风管24的端部穿设在第四回风板14内。排风管24穿设在第四回风板14处,可快速收集热气流,从而实现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架50,支架50上设置有传感器51。支架50包括竖杆、横杆和连接件,竖杆和横杆皆穿设在连接件内,传感器51固定在横杆的端部。通过支架50,传感器51可沿竖杆方向和横杆方向调节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中罩炉,隔热箱10位于中罩炉的上侧。中炉罩70内为高温环境。传感器51为激光传感器51,在下板33上设置有进光调节板61。调节支架50与进光调节板61,可使得激光传感器51的激光定位打在正确的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