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38981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熔区设计工序、半固化粘结片设计工序、压合条件设计工序;所述热熔区设计工序具体为:长边设计4-6个热熔头、短边设计2-3个热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区设计工序还包括内层板边热熔点位置设计为发热铜皮,同时在每个热熔块下面增设2-4个填胶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胶孔内采用树脂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化粘结片设计工序包括半固化粘结片的凝胶时间调整至100±10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粘结片树脂含量控制在48%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粘结片张数控制在2-5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条件设计工序包括升温速率控制在1.0-1.4℃/min,压力控制在320-380psi,上压点控制在95-115℃,真空度控制在72mmhg-200mmhg。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PCB超厚介质层的生产方法,包括热熔区设计工序、半固化粘结片设计工序、压合条件设计工序;所述热熔区设计工序具体为:长边设计4‑6个热熔头、短边设计2‑3个热熔头。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超厚介质层板的压合品质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固有设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在不造成层偏和板厚不均的前提下,已完全实现了多张半固化粘结片压合设计取代传统光板+PP的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士康精密电路(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