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0812发布日期:2021-04-02 10: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远红外加热器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晶加热膜采用导电微晶发热浆料印刷而成,基板材料为玻璃或环氧树脂,能放射波长2-15μm的红外波段,红外线又被称作"生命之光",能直接穿透人体,起到理疗治疗的效果,能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症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的用途:家用取暖器,理疗仪,实验室烘干仪器,烤箱,隧道炉等。微晶远红外加热器包括基板和微晶加热膜,基板为中心镂空的矩形,微晶加热膜也为矩形,微晶加热膜的两侧通过胶带贴在基板上。

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2838369a,公开日:20121226)中公开了一种微晶陶瓷复合电热材料及其制备远红外陶瓷电热板的方法,其中微晶陶瓷复合电热材料是由石墨微晶、去静电石墨化碳素晶体和含过量碳的sic-b4c组成,远红外陶瓷电热板是将该微晶复合粉体与陶瓷胚体土料混合、球磨、造粒、成型,后在其上表面涂覆一种含低温热敏感高红外发射率负离子的微晶粉体材料的混合釉浆,经过烧制形成面状发热板,后在该板下表面建立导电电极而成,本远红外陶瓷电热板具有热性能均匀稳定,升温迅速,电绝缘性好,使用寿命长,电热转化效率高,红外辐射率高,同时可释放负离子的优点,既可直接制作成加热墙砖、加热地砖,也可作为采暖电器的主要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家庭、办公采暖及医疗场合。但目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生产设备存在以下的问题:

1.微晶远红外加热器在组装时,组装效率低,贴合效果差;

2.基板层叠堆放,且基板厚度较小,从侧面夹取的方式难以适用,又因为基板中部设有大面积的镂空,无法采用吸盘吸取,传统上料机构无法满足基板的上料;

3.胶带粘贴后不平整,影响微晶加热膜粘贴的牢固性;

4.组装完成的产品厚度较薄,不便于采用抓取的方式下料,而采用吸取的方式,能量消耗大,抓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板上料装置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设置在粘贴平台的两侧,便于提高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的上料效率;基板上料装置自动将基板上料到粘贴平台上,粘贴平台对基板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微晶加热膜的粘贴;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将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中的微晶加热膜吸起来并放到粘贴平台的基板上,贴胶装置用胶带将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粘贴在一起,最后翻转下料装置将水平放置的产品翻转为立式后出料,基板定位准确,粘贴效果好的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为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粘贴平台、基板上料装置、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贴胶装置和翻转下料装置;基板上料装置位于粘贴平台的一侧,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位于粘贴平台的另一侧;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位于粘贴平台上方,粘贴平台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通过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衔接;贴胶装置衔接在粘贴平台上方,贴胶装置沿着粘贴平台移动;翻转下料装置位于粘贴平台上方;粘贴平台用于在加工时定位基板;基板上料装置用于储存基板并将基板上料到粘贴平台上;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用于储存微晶加热膜;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用于吸取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中的微晶加热膜并将其放到位于粘贴平台上的基板上;贴胶装置用于将胶带贴到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的连接处;翻转下料装置用于抓取粘贴平台上粘贴微晶加热膜后的基板,并将其翻转为竖向然后下料。

作为优选,粘贴平台上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位置与基板上料装置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对应;定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柱,定位板的另一端设有回转夹紧气缸;基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柱和回转夹紧气缸固定;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基板侧面的限位块;定位板的一端设有用于下料时抓取基板的凹槽。

作为优选,基板上料装置包括左支架、左挡料板、右支架、右挡料板、支撑面板、连接块、推料块、推料滑座、推料导向杆和推料气缸;左支架和右支架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左挡料板设置在左支架顶部,右挡料板设置在右支架顶部,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均设有折弯部;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左右对称;基板存放在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之间;支撑面板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支撑面板与左支架之间以及支撑面板和右支架之间均设有上料通道;基板的底部通过支撑面板支撑;支撑面板与折弯部之间设有间隙,基板穿过间隙进行上料;支撑面板的左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在左支架上;支撑面板右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在右支架上;连接块下部设有上凹陷的推料槽,推料槽与上料通道衔接;推料块位于上料通道内,且推料块与推料槽匹配;推料块设置在推料滑座顶端;推料块上端面为斜面,推料块前端高度高于后端;推料块的后端下部通过铰接杆与推料滑座铰接,推料块的前端下部与推料滑座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推料滑座为u形,推料滑座的下部设置在推料导向杆上,且推料滑座的下部连接在推料气缸输出端;推料导向杆有两根,推料气缸位于两根推料导向杆之间。

作为优选,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包括搬运机构和吸料机构;搬运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吸料机构设置在搬运机构的输出端;搬运机构用于移动吸料机构,使吸料机构在粘贴平台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之间移动;吸料机构吸取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中的微晶加热膜;搬运机构包括搬运底板、横向搬运气缸、横向滑轨、横向滑板、横向限位缓冲元件、竖向搬运气缸、竖向滑轨、竖向滑板、转接板和竖向限位缓冲元件;搬运底板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搬运底板前部横向固定安装横向搬运气缸,横向搬运气缸的下方设置横向滑轨,横向滑轨上滑动安装横向滑板,横向滑板的上部与横向搬运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搬运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用于横向滑板限位的横向限位缓冲元件;竖向搬运气缸竖向固定安装在横向滑板上;两条分别设置在竖向滑轨设置在竖向搬运气缸两侧下方;竖向滑板滑动安装在两条竖向滑轨上,竖向滑板的上部通过转接板与竖向搬运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且转接板的下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竖向滑板上设有限位槽;竖向限位缓冲元件固定安装在横向滑板的下部,且竖向限位缓冲元件位于限位槽内;竖向限位缓冲元件与转接板配合。

作为优选,移动吸料机构包括吸料底板、固定吸料组件和活动吸料组件;吸料底板水平安装在竖向滑板的底部;固定吸料组件设置在吸料底板的下端面一端;活动吸料组件设置在吸料底板的下端面,且活动吸料组件与固定吸料组件衔接;固定吸料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固定真空吸盘;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吸料底板的下端面;多个所述的固定真空吸盘竖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多个所述的固定真空吸盘呈矩形排列;活动吸料组件包括吸料导轨、吸料齿条、吸料滑座、吸料电机、吸料齿轮、安装板和活动真空吸盘;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水平安装在吸料底板的下端面;吸料齿条水平安装在吸料底板的下端面,且吸料齿条位于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之间;吸料滑座滑动安装在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上;吸料电机水平安装在吸料滑座上部;吸料齿轮设置在吸料电机的输出端,吸料齿轮与吸料齿条啮合;安装板设置在吸料滑座的下端面上;多个所述的活动真空吸盘竖向安装在安装板上;多个所述的活动真空吸盘呈矩形排列。

作为优选,贴胶装置包括贴胶机构、贴胶支架和移动机构;贴胶机构设置在贴胶支架的侧面上,贴胶支架的下部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贴胶支架位于粘贴平台上方,移动机构位于粘贴平台下方;贴胶机构用于将胶带贴到位于粘贴平台上的基板和微晶加热膜上;移动机构用于控制贴胶机构在粘贴平台上方滑动;贴胶机构包括胶带辊轮、胶带传感器、张紧轮、胶带按压组件、胶带切断组件和辅助按压组件;胶带辊轮转动安装在贴胶支架的侧面上;胶带辊轮上方弹性设置胶带传感器;张紧轮、胶带按压组件胶带切断组件和辅助按压组件依次设置在胶带辊轮的一侧;胶带卷绕在胶带辊轮上,且穿过张紧轮进入胶带按压组件;胶带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气缸、接头、按压翻转板、按压翻转轴、压轮安装座、压轮安装块、压轮转轴、压轮弹簧、压轮、胶带支撑块和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按压气缸竖向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的侧面;接头安装在按压气缸的输出端;按压翻转板的上部连接在接头上,按压翻转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按压翻转轴上,按压翻转轴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的侧面;压轮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按压翻转板上,压轮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压轮安装块,压轮安装块上连接压轮弹簧,压轮安装块通过压轮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压轮转轴固定安装在压轮安装块上,压轮转动设置在压轮转轴上;胶带支撑块位于压轮的一侧,胶带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按压翻转板上;按压翻转板通过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限位,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的侧面上;胶带切断组件包括胶带切断气缸和切刀;胶带切断气缸倾斜设置在贴胶支架的侧面上;切刀设置在胶带切断气缸的输出端;切刀衔接在压轮的一侧;辅助按压组件包括辅助按压气缸、辅助压轮安装座和辅助压轮;辅助按压气缸位于胶带切断气缸的一侧,辅助按压气缸和胶带切断气缸相互平行;辅助压轮安装座设置在辅助按压气缸的输出端;辅助压轮转动设置在辅助压轮安装座上。

作为优选,移动机构包括滑台、移动电机、移动齿轮、移动齿条、导向杆、侧面连接板、拖链、传感器感应板、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滑台上部设置贴胶支架;滑台上安装移动电机,移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移动齿条啮合,移动齿条设置在机架上;移动齿条的两侧均设置导向杆,导向杆安装在机架上,滑台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滑台一侧固定安装侧面连接板;拖链的一端固定在侧面连接板上,拖链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传感器感应板安装在侧面连接板底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机架上;传感器感应板与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对应。

作为优选,翻转下料装置包括翻转底板、翻转气缸、翻转滑轨、翻转滑板、翻转齿条、翻转齿轮、齿轮轴、轴承、轴承支撑板、翻转杆、下料气缸安装板、下料气缸和下料抓取板;翻转底板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翻转气缸竖向固定安装在翻转底板的上部;翻转滑轨竖向安装在翻转底板的中部;翻转滑板滑动安装在翻转滑轨上,且翻转滑板的上端与翻转气缸输出端相连;翻转齿条固定设置在翻转滑板上,翻转齿轮与翻转齿条啮合;翻转齿轮固定安装在齿轮轴上;齿轮轴水平设置,齿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轴承设置在轴承支撑板上;轴承支撑板安装在翻转底板上;翻转杆的一端与齿轮轴固定连接,翻转杆的另一端设置下料气缸安装板,下料气缸安装板上固定安装下料气缸,下料气缸的输出端设置下料抓取板;下料抓取板包括安装部和抓取部;安装部设置在下料气缸的输出端,抓取部水平连接在安装部的顶端,且抓取部的端部向上延伸;抓取部上还设有挡块。

作为优选,翻转齿条通过齿条安装板固定在翻转滑板上;轴承为带座轴承;翻转杆上端设置卡接座,卡接座和翻转杆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卡接座下部设有卡接槽、卡接槽与齿轮轴配合,卡接座与齿轮轴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翻转杆下部设有翻转缓冲板;翻转底板下部设有与翻转缓冲板对应的翻转缓冲元件。

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s1:基板上料并定位;

s2:微晶加热膜上料到基板上;

s3:在基板和微晶加热膜连接处贴胶带;

s4:产品下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1.基板上料装置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设置在粘贴平台的两侧,便于提高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的上料效率;基板上料装置自动将基板上料到粘贴平台上,粘贴平台对基板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微晶加热膜的粘贴;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将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中的微晶加热膜吸起来并放到粘贴平台的基板上,贴胶装置用胶带将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粘贴在一起,最后翻转下料装置将水平放置的产品翻转为立式后出料。基板定位准确,粘贴效果好。

2.基板层叠堆放在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之间,基板下部通过支撑面板支撑,最下方的基板高度低于折弯部,且推料块高度与最下方的基板高度匹配,通过推料块将推动最下方的基板从折弯部下方移出,实现基板有序依次上料。

3.胶带在粘贴时通过按压气缸驱动压翻转板逆时针旋转,使压轮按压粘贴后的胶带,使胶带更加平整,提高胶带粘贴后的粘合效果。压轮通过压轮弹簧设置在压轮安装座的安装槽内,在压轮按压时进行缓冲,防止将产品压坏。

4.采用气缸作为动力,能量消耗小;针对产品的形状,采用下料抓取板伸进基板的矩形镂空内,然后旋转翻转杆,使产品立起来,便于下料;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实现翻转杆的翻转,提高翻转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粘贴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板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块、推料块、推料滑座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移动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贴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压轮安装块、压轮转轴、压轮弹簧和压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翻转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齿轮轴、卡接座和翻转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下料气缸安装板、下料气缸和下料抓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4所示,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粘贴平台1、基板上料装置2、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贴胶装置5和翻转下料装置6。基板上料装置2位于粘贴平台1的一侧,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位于粘贴平台1的另一侧。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位于粘贴平台1上方,粘贴平台1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通过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衔接。贴胶装置5衔接在粘贴平台1上方,贴胶装置5沿着粘贴平台1移动。翻转下料装置6位于粘贴平台1上方。粘贴平台1用于在加工时定位基板。基板上料装置2用于储存基板并将基板上料到粘贴平台1上。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用于储存微晶加热膜。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用于吸取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中的微晶加热膜并将其放到位于粘贴平台1上的基板上。贴胶装置5用于将胶带贴到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的连接处。翻转下料装置6用于抓取粘贴平台1上粘贴微晶加热膜后的基板,并将其翻转为竖向然后下料。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产品包括基板71和微晶加热膜72,基板71为中心镂空的矩形,微晶加热膜72也为矩形,微晶加热膜72的两侧通过胶带贴在基板71上。基板材料为环氧树脂。

如图4所示,粘贴平台1上设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的位置与基板上料装置2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对应。定位板的左端设有两个限位柱12,定位板11的右端设有回转夹紧气缸13。基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柱12和回转夹紧气缸13固定。定位板11的一侧设有两个用于定位基板侧面的限位块14。定位板11的右端设有用于下料时抓取基板的凹槽15。

如图5和图6所示,基板上料装置2包括左支架21、左挡料板211、右支架22、右挡料板221、支撑面板23、连接块231、推料块24、推料滑座25、推料导向杆26和推料气缸27。左支架21和右支架22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左挡料板211设置在左支架21顶部,右挡料板221设置在右支架22顶部,左挡料板211和右挡料板221均设有折弯部2111。左挡料板211和右挡料板221左右对称。基板存放在左挡料板211和右挡料板221之间。支撑面板23位于左支架21和右支架22之间。支撑面板23与左支架21之间以及支撑面板23和右支架22之间均设有上料通道222。基板的底部通过支撑面板23支撑。支撑面板23与折弯部2111之间设有间隙,基板穿过间隙进行上料。支撑面板23的左端通过连接块231连接在左支架21上。支撑面板23右端通过连接块231连接在右支架22上。连接块231下部设有上凹陷的推料槽2311,推料槽2311与上料通道222衔接。推料块24位于上料通道222内,且推料块24与推料槽2311匹配。推料块24设置在推料滑座25顶端。推料块24上端面为斜面,推料块24前端高度高于后端。推料块24的后端下部通过铰接杆241与推料滑座25铰接,推料块24的前端下部与推料滑座25之间通过复位弹簧242连接。推料滑座25为u形,推料滑座25的下部设置在推料导向杆26上,且推料滑座25的下部连接在推料气缸27输出端。推料导向杆26有两根,推料气缸27位于两根推料导向杆26之间。

基板上料装置2动作时,基板层叠堆放在左挡料板211和右挡料板221之间,基板下部通过支撑面板23支撑,最下方的基板高度低于折弯部2111,推料块24高度与最下方的基板高度匹配,推料气缸27驱动推料滑座25沿着推料导向杆26移动,推料块24推动最下方的基板移动,基板从折弯部2111下方推出,基板进入定位板11定位。

基板上料装置2解决了基板层叠堆放,且基板厚度较小,从侧面夹取的方式难以适用,又因为基板中部设有大面积的镂空,无法采用吸盘吸取,传统上料机构无法满足基板的上料的问题,基板上料装置2的优点是基板层叠堆放在左挡料板211和右挡料板221之间,基板下部通过支撑面板23支撑,最下方的基板高度低于折弯部2111,且推料块24高度与最下方的基板高度匹配,通过推料块24将推动最下方的基板从折弯部2111下方移出,实现基板有序依次上料。

如图7和图8所示,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包括搬运机构41和吸料机构42。搬运机构4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吸料机构42设置在搬运机构41的输出端。搬运机构41用于移动吸料机构42,使吸料机构42在粘贴平台1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之间移动。吸料机构42吸取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中的微晶加热膜。搬运机构41包括搬运底板411、横向搬运气缸412、横向滑轨413、横向滑板414、横向限位缓冲元件4141、竖向搬运气缸415、竖向滑轨416、竖向滑板417、转接板418和竖向限位缓冲元件4171。搬运底板411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搬运底板411前部横向固定安装横向搬运气缸412,横向搬运气缸412的下方设置横向滑轨413,横向滑轨413上滑动安装横向滑板414,横向滑板414的上部与横向搬运气缸412的输出端相连。搬运底板411的左右两端设有用于横向滑板414限位的横向限位缓冲元件4141。竖向搬运气缸415竖向固定安装在横向滑板414上。两条分别设置在竖向滑轨416设置在竖向搬运气缸415两侧下方。竖向滑板417滑动安装在两条竖向滑轨416上,竖向滑板417的上部通过转接板418与竖向搬运气缸415的输出端相连,且转接板418的下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竖向滑板417上设有限位槽4172。竖向限位缓冲元件4171固定安装在横向滑板414的下部,且竖向限位缓冲元件4171位于限位槽4172内。竖向限位缓冲元件4171与转接板418配合。

移动吸料机构42包括吸料底板421、固定吸料组件422和活动吸料组件423。吸料底板421水平安装在竖向滑板417的底部。固定吸料组件422设置在吸料底板421的下端面一端。活动吸料组件423设置在吸料底板421的下端面,且活动吸料组件423与固定吸料组件422衔接。固定吸料组件422包括固定架4221和固定真空吸盘4222。固定架422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吸料底板421的下端面。多个所述的固定真空吸盘4222竖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架4221上,多个所述的固定真空吸盘4222呈矩形排列。活动吸料组件423包括吸料导轨4231、吸料齿条4232、吸料滑座4233、吸料电机4234、吸料齿轮4235、安装板4236和活动真空吸盘4237。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4231水平安装在吸料底板421的下端面。吸料齿条4232水平安装在吸料底板421的下端面,且吸料齿条4232位于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4231之间。吸料滑座4233滑动安装在两条所述的吸料导轨4231上。吸料电机4234水平安装在吸料滑座4233上部。吸料齿轮4235设置在吸料电机4234的输出端,吸料齿轮4235与吸料齿条4232啮合。安装板4236设置在吸料滑座4233的下端面上。多个所述的活动真空吸盘4237竖向安装在安装板4236上。多个所述的活动真空吸盘4237呈矩形排列。

如图9所示,贴胶装置5包括贴胶机构51、贴胶支架52和移动机构53。贴胶机构51设置在贴胶支架52的侧面上,贴胶支架52的下部设置在移动机构53上,移动机构53设置在机架上。贴胶支架52位于粘贴平台1上方,移动机构53位于粘贴平台1下方。贴胶机构51用于将胶带贴到位于粘贴平台1上的基板和微晶加热膜上。移动机构53用于控制贴胶机构51在粘贴平台1上方滑动。移动机构53包括滑台531、移动电机532、移动齿轮533、移动齿条534、导向杆535、侧面连接板5361、拖链536、传感器感应板537、第一光电传感器53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39。滑台531上部设置贴胶支架511。滑台531上安装移动电机532,移动电机532的输出端设置移动齿轮533。移动齿轮533与移动齿条534啮合,移动齿条534设置在机架上。移动齿条534的两侧均设置导向杆535,导向杆535安装在机架上,滑台531滑动安装在导向杆535上。滑台531一侧固定安装侧面连接板5361。拖链536的一端固定在侧面连接板5361上,拖链536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传感器感应板537安装在侧面连接板5361底部,第一光电传感器53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39设置在机架上。传感器感应板537与第一光电传感器53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39对应。

如图10和图11所示,贴胶机构51包括胶带辊轮511、胶带传感器5111、张紧轮5112、胶带按压组件512、胶带切断组件513和辅助按压组件514。胶带辊轮511转动安装在贴胶支架511的侧面上。胶带辊轮511上方弹性设置胶带传感器5111。张紧轮5112、胶带按压组件512胶带切断组件513和辅助按压组件514依次设置在胶带辊轮511的一侧。胶带卷绕在胶带辊轮511上,且穿过张紧轮5112进入胶带按压组件512。胶带按压组件512包括按压气缸5121、接头51211、按压翻转板5122、按压翻转轴5123、压轮安装座5124、压轮安装块51241、压轮转轴51242、压轮弹簧51243、压轮5125、胶带支撑块5126和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5127。按压气缸5121竖向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52的侧面。接头51211安装在按压气缸5121的输出端。按压翻转板5122的上部连接在接头51211上,按压翻转板512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按压翻转轴5123上,按压翻转轴5123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52的侧面。压轮安装座5124固定安装在按压翻转板5122上,压轮安装座5124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压轮安装块51241,压轮安装块51241上连接压轮弹簧51243,压轮安装块51241通过压轮弹簧51243设置在安装槽内。压轮转轴51242固定安装在压轮安装块51241上,压轮5125转动设置在压轮转轴51242上。胶带支撑块5126位于压轮5125的一侧,胶带支撑块5126固定安装在按压翻转板5122上。按压翻转板5122通过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5127限位,按压翻转板限位元件5127固定安装在贴胶支架511的侧面上。胶带切断组件513包括胶带切断气缸5131和切刀5132。胶带切断气缸5131倾斜设置在贴胶支架52的侧面上。切刀5132设置在胶带切断气缸5131的输出端。切刀5132衔接在压轮5125的一侧。辅助按压组件514包括辅助按压气缸5141、辅助压轮安装座5142和辅助压轮5143。辅助按压气缸5141位于胶带切断气缸5131的一侧,辅助按压气缸5141和胶带切断气缸5131相互平行。辅助压轮安装座5142设置在辅助按压气缸5141的输出端。辅助压轮5143转动设置在辅助压轮安装座5142上。

贴胶机构51动作时,夹带卷绕在胶带辊轮511上,然后胶带穿过张紧轮5112进入压轮5125,且通过胶带支撑块5126将胶带支撑在压轮5125上,胶带端部粘贴到微晶加热膜和基板上,移动贴胶机构51使胶带从胶带辊轮511中拉出,同时按压气缸5121驱动压翻转板5122逆时针旋转,使压轮5125将粘贴在微晶加热膜和基板上的胶带压紧,辅助压轮5143在压轮5125按压之后,再一次按压胶带;当需要切断胶带时,胶带切断气缸5131驱动切刀5132向下移动将胶带切断。

贴胶机构51解决了胶带粘贴后不平整的问题,贴胶机构51的优点是胶带在粘贴时通过按压气缸5121驱动压翻转板5122逆时针旋转,使压轮5125按压粘贴后的胶带,使胶带更加平整,提高胶带粘贴后的粘合效果。压轮5125通过压轮弹簧51243设置在压轮安装座5124的安装槽内,在压轮5125按压时进行缓冲,防止将产品压坏。

如图12到图14所示,翻转下料装置6包括翻转底板61、翻转气缸62、翻转滑轨63、翻转滑板631、翻转齿条633、翻转齿轮64、齿轮轴641、轴承642、轴承支撑板643、翻转杆66、下料气缸安装板671、下料气缸67和下料抓取板68。翻转底板61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翻转气缸62竖向固定安装在翻转底板61的上部。翻转滑轨63竖向安装在翻转底板61的中部。翻转滑板631滑动安装在翻转滑轨63上,且翻转滑板631的上端与翻转气缸62输出端相连。翻转齿条633通过齿条安装板632固定在翻转滑板631上。翻转齿轮64与翻转齿条633啮合。翻转齿轮64固定安装在齿轮轴641上。齿轮轴641水平设置,齿轮轴641的两端通过轴承642支撑,轴承642为带座轴承。轴承642设置在轴承支撑板643上。轴承支撑板643安装在翻转底板61上。翻转杆66上端设置卡接座65,卡接座65和翻转杆66之间通过连接板651相连。卡接座65下部设有卡接槽652、卡接槽652与齿轮轴641配合,卡接座65与齿轮轴641之间通过连接杆653固定连接。翻转杆66下部设有翻转缓冲板661。翻转底板61下部设有与翻转缓冲板661对应的翻转缓冲元件662。翻转杆66的下端设置下料气缸安装板671,下料气缸安装板671上固定安装下料气缸67,下料气缸67的输出端设置下料抓取板68。下料抓取板68包括安装部681和抓取部682。安装部681设置在下料气缸67的输出端,抓取部682水平连接在安装部681的顶端,且抓取部682的端部向上延伸。抓取部682上还设有挡块6821。

翻转下料装置6动作时,下料气缸67推动下料抓取板68向下移动,下料抓取板68伸到凹槽15内,抓取部682伸到基板的矩形镂空内,挡块6821将基板定位在抓取部682上,然后翻转气缸62驱动翻转滑板631向下移动,从而翻转齿条633向下移动,翻转齿轮64旋转,翻转杆66向上翻转,基板在抓取部682的作用下立起来,然后将产品从抓取部682上取出。

翻转下料装置6解决了组装完成的产品厚度较薄,不便于采用抓取的方式下料,而采用吸取的方式,能量消耗大,抓取效率低的问题,翻转下料装置6的优点是采用气缸作为动力,能量消耗小;针对产品的形状,采用下料抓取板68伸进基板的矩形镂空内,然后旋转翻转杆66,使产品立起来,便于下料;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实现翻转杆66的翻转,提高翻转的精确性。

如图1所示,一种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方法,使用上述微晶远红外加热器组装生产设备,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s1:基板上料并定位;

s2:微晶加热膜上料到基板上;

s3:在基板和微晶加热膜连接处贴胶带;

s4:产品下料。

本发明解决了微晶远红外加热器在组装时,组装效率低,贴合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优点是基板上料装置2和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设置在粘贴平台1的两侧,便于提高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的上料效率;基板上料装置2自动将基板上料到粘贴平台1上,粘贴平台1对基板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微晶加热膜的粘贴;微晶加热膜吸取上料装置4将微晶加热膜储料装置3中的微晶加热膜吸起来并放到粘贴平台1的基板上,贴胶装置5用胶带将基板和微晶加热膜粘贴在一起,最后翻转下料装置6将水平放置的产品翻转为立式后出料。基板定位准确,粘贴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