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静电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435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图4所示,风扇单元I用于气流的抽取,作为总执行单元。其具体包括壳体11、叶轮12和马达13 ;壳体11包括进风部111及与进风部111连接的出风部112,在进风部111与出风部112内均设有风道;叶轮12设置于进风部111上且与马达13连接,马达13在控制单元4的作用下驱动叶轮12旋转,使叶轮12处气压较外界低,导致周围空气发生流动形成气流,并将气流依次经进风部111、出风部112送至送风室2。
[0037]进一步的,出风部112的形状为喇叭状,利于气流流动;且出风部112的扩张端与送风室2连接,其设置成圆口形状以方便组装,且保证气流不会从接缝处泄露,出风部112的收缩端与进风部111连接。此外,进风部111的形状为圆环状,叶轮12同轴设置于进风部111的内侧。而且,进风部111与出风部112通过固定部件113连接。固定部件113可优选为螺丝,对应的,在进风部111与出风部112上均配有标准的螺丝孔,以便于组装和固定。
[0038]本实施例控制单元4作为系统的“大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单元4包括操作面板41及用于容纳风扇单元I的外罩42,外罩42的形状为圆筒状,套设在风扇单元I上。操作面板41设置于外罩42的外表面且与马达13通讯连接,用于对马达13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操作面板41上面设置有5个按钮,分别是“SET”键、“MODE”键、“UP”键、“DOWN”键以及“开关”键。“SET”键实现参数的设置,不同参数的切换,以及参数的写入;“M0DE”键实现风扇单元I设置控制或者电离单元3设置控制,及节能模式的进入和唤醒;“UP”键实现参数的增加;“D0WN”键实现参数的减小;绿色的“开关”键实现控制部件以及系统的电源是否接通。此外,控制单元4还配置有LCD显示区,可以实时的显示当前的参数设置,以便于操作人员查阅和参考。当“MODE”健快速按下两次时,会进入节能模式,LCD背光源关闭;需要唤醒LCD时,仅需要快速按下两次“MODE”键即可,操作简单,作业人员容易上手。
[0039]此外,在外罩42上还设有多个与叶轮12相对设置的进风口 43,多个进风口 43呈蜂窝状密集分布,其正对着叶轮12叶面。在外罩42的底部和侧面预留有用于固定风扇单元I的螺丝孔,以便于风扇单元I的安装与固定。而且,由于风扇单元I与马达13为一体式,当有颗粒物吸入其内部后容易发生轴承部损坏。因此,通过在外罩42内且位于叶轮12与进风口 43之间设有过滤装置,以有效隔离颗粒物的进入,从而实现对马达13进行保护。当然,该过滤装置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过滤网等。
[0040]本实施例中电离单元3包括分别通过尖端放电的正离子发生部及负离子发生部,其中,正离子发生部与负离子发生部均连接有电场产生单元,利用电场产生单元产生的高压电场在尖端进行放电,从而将经过尖端的空气进行电离,得到正、负离子。
[0041]为了达到较好地去除静电效果,正离子发生部与负离子发生部分别沿送风室2内环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对应的,出风口 5也开设于送风室2的环状边缘。电离单元3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尖端进行维护,需要将尖端吸附的颗粒物进行清除,以保证良好的离子发生效果。
[0042]综上所述,本发明去除静电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TFT-LCD行业中两个难以根治的问题(静电与灰尘问题),具有诸多有益的技术效果,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
[0043]一、高效的静电消除能力
[0044]TFT-1XD基板在工艺流程中,由于摩擦、搬送、接触、剥离、高温、低温、真空压合等诸因素,在玻璃基板上会积累大量静电。这些静电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偶然的外界条件下,极易发生静电放电而使TFT-LCD上蚀刻的电路发生静电击穿,从而给产品良率带来相当大的影响。有些潜伏性不良可能会流入到客户端,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工厂在行业内的信誉带来不好影响。
[0045]该去除静电装置采用了应用于航天设计中的喷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设计理念,实现单倍风量到15倍风量的巨大提升,从而可产生更多的去静电离子,以实现有效消除玻璃基板附着静电离子。
[0046]二、有效的灰尘清除能力
[0047]TFT-1XD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工程人员时刻都在与灰尘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虽然部分不良可以通过修复进行解决,但一般修复后的产品也会进行降级处理,无论是降级处理品还是报废品,都给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IlOInch产品,在高世代产线下,玻璃利用率较低,一张8代线TFT-1XD基板仅产出一张IlOinch产品,如果该产品上那怕是只有I个灰尘颗粒不良,其也将直接报废,这也是为什么大尺寸产品良品率低的根本原因。因此,有效的灰尘清除能力对于TFT-LCD行业而言,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当今TFT-LCD行业中,为有效的隔离灰尘对产品的影响,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在超净间中进行。而维持超净间的高洁净度是需要花费相当高昂的费用。
[0048]该去除静电装置可以实现大面积、大送风量的有效灰尘清除能力。通过采取该设计方案可实现单倍风量到15倍风量的巨大提升,有效节约电能,并充分利用流体自身的康达效应和粘滞力作用,不必以消耗电能来实现增大送风量。
[0049]三、快速充分的玻璃基板冷却能力
[0050]TFT-1XD玻璃基板在工艺过程中,工艺条件相当复杂繁琐:有的是在高温高压中进行;有的是在低温低湿中进行;有的是在常温中进行。这些工艺在进行之前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如:封框胶热固化完成之后,为使液晶均匀分布排列,需要再进行老化处理,在这两个工艺进程之间,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再者,玻璃基板在封框胶热固化完成后,有时需要进行对位精度测试,为保证测量精度,也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可见,上述工艺过程中,受限于冷却暂存装置的层数及工艺稼动等要求,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冷却要求。采取现有技术缩短冷却时间时,需要加大风机的功率,这样无疑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损耗。
[0051]该去除静电装置具有风量倍增效果,以较小的电能损耗而获得较大的冷却风量,实现快速有效的冷却玻璃基板,降低工艺时间,同时也不需要过多层数的冷却暂存装置,也不需要更大的放置设备空间,从而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生产成本。
[0052]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单元、送风室、电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风扇单元与送风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风扇单元将气流输送至送风室内;所述送风室为环状腔体,在送风室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电离单元的出风口 ;所述电离单元设置在送风室的内环侧壁上,用于产生带电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风扇单元分布于送风室的外环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包括壳体、叶轮和马达;所述壳体包括进风部及与所述进风部连接的出风部,所述叶轮设置于进风部上且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马达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驱动所述叶轮旋转以产生气流,并将产生的气流依次经进风部、出风部送至送风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的形状为喇叭状,且出风部的扩张端与送风室连接,收缩端与进风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叶轮同轴设置于进风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与出风部通过固定部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操作面板及用于容纳所述风扇单元的外罩;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外罩表面且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外罩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叶轮相对设置的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罩内且位于所述叶轮与进风口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单元包括分别通过尖端放电的正离子发生部及负离子发生部,所述正离子发生部与负离子发生部分别沿所述送风室内环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室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延伸面和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一端向所述送风室的腔体内部弯曲,所述延伸面位于所述圆弧面外侧,在延伸面与圆弧面之间形成出风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静电装置。该去除静电装置包括风扇单元、送风室、电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风扇单元与送风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风扇单元将气流输送至送风室内;所述送风室为环状腔体,在送风室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电离单元的出风口;所述电离单元设置在送风室的内环侧壁上,用于产生带电离子。该去除静电装置能够提高气流的工作效率,实现高效的静电去除效果,在相同功率的前提下,可将送风量大大提升,达到显著的去静电效果;而且,由于强大的送风量,该去除静电装置还具有高效的玻璃基板冷却效果和灰尘去除效果,大大提升了TFT-LCD的产品良率,具有相当广泛的使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IPC分类】H05F1-02, H05F3-06
【公开号】CN104661420
【申请号】CN201510098523
【发明人】冯红专, 王健, 李 杰, 张欢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