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方法_3

文档序号:955229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基准凹槽16a*。并且,如图9(b)所示,控制部39算出视野中心B与基准凹槽16a*的水平面内的中心C的偏移量(Λχ,Ay) (ST3:偏移量计算工序)。
[0068]并且,基于算出的偏移量(Δχ,Ay)进行元件吸附位置[A]的调整。S卩,带式供料器11使载带13向前方或后方移动A y (图9 (b)所示的情况下为前方),由此来校正Y方向上的元件吸附位置[A]的偏移。并且,控制部39向吸附嘴23教导在从视野中心B偏移了Αχ的位置处吸附元件12的情况。由此,吸附嘴23能够吸附元件12的水平面内的中心。
[0069]在(ST3)结束之后,继续进行用于决定载带13的传送间距的处理。以下,作为例子,说明收纳有元件12(登记元件)的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为“1mm”、收纳有替代元件的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为“2mm”的情况。首先,控制部39判定作为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的对象的载带13是否为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的对象(ST4:间距测定可否判定工序)。这里的判定基于元件12的尺寸进行。即,在该工序中,基于元件尺寸来判定是否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39除了元件12的尺寸之外,还可以基于载带13的种类、宽度进行判定。
[0070]判定是否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的理由如下。通常,在登记元件与替代元件之间存在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不同的可能性的元件12局限于尺寸为0603等特定的尺寸的元件12。因此,关于0603等特定的尺寸以外的元件12,大部分是在登记元件与替代元件之间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不变化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规定的尺寸以外的元件12,从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的测定对象中排除。这样,通过限定凹槽的形成间距的测定对象,能够省略多余的传送间距的决定作业而抑制生产性的下降。
[0071]在(ST4)中为“否”的情况下,即判定为载带13不是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的测定对象的情况下,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结束。另一方面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39基于由第一识别相机24取得的摄像数据来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ST5:间距测定工序)。即,该工序在间距测定可否判定工序(ST4)中判定为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的情况下执行。
[0072]接下来,判定控制部39测定到的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与元件数据47中的预先设定的载带13的传送间距(1mm)是否一致(ST6:第一间距判定工序)。图9 (b)示出凹槽16a的形成间距P1为1mm的基带16 (载带13)的摄像图像24a。
[0073]在(ST6)中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39结束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因此,载带13的传送间距仍为原样(仍为元件数据47中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1mm)) (ST7:传送间距维持工序)。
[0074]而且,在(ST6)中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39将载带13的传送间距变更为测定到的凹槽16a的形成间距(ST8:传送间距变更工序)。图9(c)示出凹槽16a的形成间距P2为2mm的基带16的摄像图像24a。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9将载带13的传送间距变更为2mm ο
[0075]S卩,在该工序中,在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将载带13的传送间距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变更为凹槽16a的形成间距。经由以上的工序,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结束。在开始安装基板的制造时,带式供料器11以变更后的传送间距(2mm)对载带13进行间歇传送。
[0076]接下来,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元件安装方法。首先,控制部39进行前述的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处理(ST11: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工序)。接着,带式供料器11以在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中决定了的规定的传送间距对载带13进行间歇传送(ST12:带传送工序)。即,在传送间距仍为原样的情况下(ST7),带式供料器11基于在元件数据47中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1mm)而对载带13进行间歇传送。而且,在传送间距成为变更后的情况下(ST8),带式供料器11基于变更后的传送间距(2_)而对载带13进行间歇传送。由此,将全部的凹槽16a内收纳的替代元件向元件吸附位置[A]供给。接着,安装头22利用吸附嘴23将供给到元件吸附位置[A]的替代元件吸附并取出(ST13:元件取出工序)。接着,安装头22向定位于安装作业位置的基板9安装替代元件(ST13:元件安装工序)。
[0077]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M2?M3具备元件供给装置,该元件供给装置通过将收纳有元件12的载带13基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向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凹槽16a进行间歇传送,由此将收纳于凹槽16a内的元件12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A],所述元件安装装置M2?M3具有将供给到元件吸附位置[A]的元件12取出而向基板9安装的功能。并且,基于由摄像单元取得的凹槽16a的摄像数据来测定凹槽16a的形成间距,在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将载带13的传送间距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变更为凹槽16a的形成间距,元件供给装置基于变更后的传送间距对载带13进行间歇传送。
[0078]由此,即使在预先设定的载带13的传送间距与在保持有替代元件的载带13上形成的凹槽16a的形成间距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由操作员进行的传送间距变更作业的负担。而且,能够防止因人为的失误而设定错误的传送间距这样的不良情况。此外,传送间距的决定使用为了元件吸附位置自动示教而取得的凹槽16a的摄像数据,因此能够省去仅为了传送间距的决定而拍摄凹槽16a的劳力和时间,从而防止生产性的下降。
[0079]【工业实用性】
[0080]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预先设定的载带的传送间距与在保持有替代元件的载带上形成的凹槽的形成间距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由操作员进行的传送间距变更作业的负担,在电子元件安装领域中有用。
【主权项】
1.一种元件安装装置,具备元件供给装置,该元件供给装置基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对于在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凹槽内收纳有元件的载带进行间歇传送,由此将收纳于所述凹槽的元件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将供给到所述元件吸附位置的元件取出并向基板安装,所述元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单元,拍摄所述凹槽;及 控制部,基于取得的摄像数据来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在测定到的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载带的传送间距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变更为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基于所述变更后的传送间距对所述载带进行间歇传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元件尺寸来判定是否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3.—种元件安装方法,是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安装方法,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基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对于在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凹槽内收纳有元件的载带进行间歇传送,由此将收纳于所述凹槽的元件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将供给到所述元件吸附位置的元件取出并向基板安装,所述元件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序: 摄像工序,拍摄所述凹槽; 间距测定工序,基于取得的摄像数据来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 间距判定工序,判定测定到的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是否一致; 传送间距变更工序,在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载带的传送间距从所述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变更为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及带传送工序,基于所述变更后的传送间距,对所述载带进行间歇传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元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基于元件尺寸来判定是否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的间距测定可否判定工序,在所述间距测定可否判定工序中判定为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的情况下,在所述间距测定工序中测定所述凹槽的形成间距。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方法,即使在预先设定的载带的传送间距与在保持有替代元件的载带上形成的凹槽的形成间距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由操作员进行的传送间距变更作业的负担而将替代元件向元件吸附位置供给。元件安装装置具备元件供给装置,该元件供给装置基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对于在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凹槽内收纳有元件的载带进行间歇传送。在安装基板的制造之前,首先,第一识别相机拍摄凹槽。接着,控制部基于摄像数据来测定凹槽的形成间距,在凹槽的形成间距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将载带的传送间距从预先设定的传送间距变更为凹槽的形成间距。接着,元件供给装置基于变更后的传送间距对载带进行间歇传送。
【IPC分类】H05K13/02, H05K13/04
【公开号】CN105307470
【申请号】CN201510445783
【发明人】森泰祐, 镰仓贤二, 加藤秀明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公告号】US2016002952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