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873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电气设备除湿,特别是涉及具有实时监测环境的半导体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力系统开关柜内或电房的除湿普遍采用自动加热或空调冷凝的方式来进行。加热除湿主要是利用加热片对柜内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风机将热风在柜内进行循环,这种方式一般功率较大,空气中的水分在柜内短时间蒸发、干燥,一旦温度下降,又会凝结成凝露附在柜内电气元件的表面;运行检修工作中发现安装有加热除湿器的箱柜设备,其端子排、导线、箱体内壁都存在着严重的凝露及发霉现象,严重影响箱柜设备的安全运行。空调除湿主要是通过压缩空气的来达到除湿的效果,但是体积较大,不合适在狭小的电器柜里安装。同时,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耗能较大,这就增大了箱柜设备的运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除湿效率高,成本小,维护方便,并具有实时环境检测的半导体智能除湿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外壳体、散热器、半导体冷凝器、水槽、风扇、温湿度传感模块和PCB控制部件,所述散热器为一带散热翅片的金属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冷凝器设在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半导体冷凝器包括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冷凝片,在所述冷凝器下部正对设置有所述水槽的开口 ;所述风扇和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与所述PCB控制部件电连接,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腔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冷凝片为上大下小的尺寸比所述水槽的开口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阵列,所述风扇出风口正对所述冷凝片锯齿型尖端。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部件包括独立的主控PCB和显示PCB。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包括具有容纳及安装各元部件空腔的后壳体及配合的面罩前壳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显示屏和拨码开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码开关能进行自动除湿和手动设置除湿的工作方式切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至少包括湿度、温度、工作方式。
[0011]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通过上大下小的尺寸比所述水槽的开口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片配合半导体冷凝片,所述风扇出风口正对所述冷凝片锯齿型尖端,除湿效果高、投资少、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采用PID控制,具有精度高、自动除湿、手动设置除湿参数、低温加热除霜、环境温度实时监测功能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4]以上各图,I—前壳体;2—后壳体;3—散热器;4一半导体制冷片;5—冷凝片;6—水槽;7—主控PCB板;8—风扇;9—温湿度传感模块;10—指不PCB板;11—显不屏;
12—拨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的爆炸图和组装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可知,该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散热器3、半导体制冷片4、冷凝片5、水槽6、主控PCB板7、风扇8、温湿度传感模式9、指示PCB板10、显示屏11和拨码开关12。其中,后壳体2具有容置各元部件的大空腔,前壳体I为一面罩板,与后壳体2嵌合安装形成除湿装置的外轮廓。在前壳体I的面板上安装有指示PCB板10、显示屏11个拨码开关12。散热器3为一带散热翅片的金属散热组件;半导体冷凝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和冷凝片5,设置在散热器3的下部,并且冷凝器下部正对设置水槽6的开口 ;风扇8和温湿度传感模块9与PCB控制部件电连接,分别安装在相对两侧壁上。冷凝片5为上大下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阵列,其尺寸比水槽6的开口小,风扇8出风口正对冷凝片5的锯齿型尖端,这样冷凝水就能更容易落到水槽6中并通过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排出外面。温湿度传感模块9能监测环境的温湿度。该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具有自动除湿和手动设置除湿两种方式,可以通过拨码开关12进行切换。显示屏11能显示温度、湿度、工作方式等内容。
[0017]主控PCB采用PID控制算法,利用PIC单片机烧录器(MAPLAB IDE I⑶2)将预先调试好的固件程序植入制得。
[0018]从上面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除湿装置是采用新型半导体制冷技术配合PID控制算法而开发的,有别于传统的自动加热或空调冷凝除湿的方式,具有精度高、自动除湿、手动设置除湿参数、低温加热除霜、环境温度实时监测功能,且散热室与冷凝室隔离设计,锯齿型冷凝片的结构设计,使得除湿效率高。具有实用型投资少、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001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外壳体、散热器、半导体冷凝器、水槽、风扇、温湿度传感模块和PCB控制部件,所述散热器为一带散热翅片的金属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冷凝器设在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半导体冷凝器包括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冷凝片,在所述冷凝器下部正对设置有所述水槽的开口 ;所述风扇和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与所述PCB控制部件电连接,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腔的相对两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片为上大下小的尺寸比所述水槽的开口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阵列,所述风扇出风口正对所述冷凝片锯齿型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部件包括独立的主控PCB和显示PC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具有容纳及安装各元部件空腔的后壳体及配合的面罩前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显示屏和拨码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码开关能进行自动除湿和手动设置除湿的工作方式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至少包括湿度、温度、工作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智能除湿装置,包括外壳体、散热器、半导体冷凝器、水槽、风扇、温湿度传感模块和PCB控制部件,散热器为一带散热翅片的金属散热组件;半导体冷凝器设在散热器下部;半导体冷凝器包括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冷凝片,在冷凝器下部正对设置有所述水槽的开口;风扇和温湿度传感模块与PCB控制部件电连接,安装在相对两侧壁上,冷凝片为上大下小的尺寸比水槽的开口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阵列,风扇出风口正对冷凝片锯齿型尖端。主控PCB采用PID控制算法。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大下小的尺寸比水槽的开口小的锯齿型尖端向下的金属薄片冷凝片配合半导体冷凝片,风扇出风口正对冷凝片锯齿型尖端,除湿效果高、投资少、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PID控制,具有精度高、自动除湿、手动设置除湿参数、低温加热除霜、环境温度实时监测功能优点。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204408830
【申请号】CN201520053985
【发明人】谢思建, 宋朝伟, 谢春友, 谢恩穗
【申请人】珠海领航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