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6516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与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包括pcb本体、设置于pcb本体上的散热器和将散热器与pcb本体相互锁定的固定件,所述散热器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架高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pcb本体相抵接,该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器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实施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散热器与pcb本体隔开,避免直接接触,从而散热器底部走线,有效地增加了电路板的利用率,并防止散热器因抬高而无法支撑歪倒。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在上述pcb板上的散热器。
【专利说明】
一种pcb板与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与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的各式主板中,几乎都会使用散热器为其上的电子元件,比如中央处理器及芯片等,进行散热。通常,散热器包括散热部以及安装部,其中,安装部通常为铆钉等,具体是通过铆钉将电路板固定于散热板上,这样的方法会导致散热器直接紧贴在电路板上,导致散热器底下无法走线。若将散热器抬高,则需要加粗处理铆钉底部,可是加粗处理后,容易导致安装时出现歪倒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与散热器,能够将散热器与pcb本体隔开,避免直接接触,从而散热器底部走线,有效地增加了电路板的利用率,并防止散热器因抬高而无法支撑歪倒。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pcb板,包括pcb本体、设置于pcb本体上的散热器和将散热器与pcb本体相互锁定的固定件,所述散热器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架高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pcb本体相抵接,该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器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
[000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片;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围成半包围空间,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连接形成的封闭图形以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的中心为对称中心。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菱锥体、四方体、圆柱体、多面体中之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脚一体成型。
[0010]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底部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其底部的支撑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片;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围成半包围空间,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连接形成的封闭图形以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的中心为对称中心。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包括pcb本体、设置于pcb本体上的散热器和将散热器与pcb本体相互锁定的固定件;所述散热器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架高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pcb本体相抵接,该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器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因此,所述支撑脚能够起到将所述pcb本体和所述散热器隔离的作用,使得可以在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器对应处布置电路线,提高pcb板的利用率;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还能够支撑起所述散热器,避免所述散热器出现歪倒的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在上述的pcb板的散热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cb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l、pcb本体;2、散热器;3、固定件;21、支撑脚;22、底座;23、散热片;221、底板;222、侧板;223、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参见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cb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所述pcb板包括pcb本体1、设置于pcb本体I上的散热器2和将散热器2与pcb本体I相互锁定的固定件3;所述散热器2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I架高的支撑脚21,所述支撑脚21与pcb本体I相抵接,该pcb本体I与所述散热器2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图中未示)。
[0022]所述固定件3可以为但不限于铆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铆钉作为固定件。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底部设有四个所述的支撑脚21。
[0024]具体地,所述散热器2包括底座22和设置在所述底座22上的散热片23;所述支撑脚21设置在所述底座22的底部。
[0025]作为更优选地,所述底座22包括底板22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21两侧的两个侧板222,所述底板221和所述两个侧板222围成半包围空间,所述散热片23固定于所述底板221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所述支撑脚21设置在所述底板221的下表面。
[0026]为了连接电路板,所述底座22的支撑脚2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底座2与电路板的固定件3,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3为铆钉。所述铆钉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支撑脚21位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电路板之间,铆钉能稳定地将散热器和电路板连接,由于底座22上设置有支撑脚21,且支撑脚21位于底座2与电路板之间,所以散热器和电路板之间是隔开的,电路板下面可以安全的走电线路。
[0027]为了节省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2与支撑脚21为一体成型,通过在底座22底部直接冲压出支撑脚21,代替了传统铆钉底部加粗来抬高散热器,既防止散热器歪倒,还能节约成本,避免添加散热器的固定装置而浪费材料。
[0028]作为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21连接形成的封闭图形以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的中心为对称中心。这种对称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脚21更好地支撑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散热器2保持平衡,结构稳固,不易歪倒。
[0029]其中,所述支撑脚21为菱锥体、四方体、圆柱体、多面体中之一。
[0030]作为更优选地,所述底座22与所述支撑脚21—体成型,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减少零部件。
[0031]作为更优选地,所述侧板222上设有用于锁定电子元器件的螺孔223,通过所述螺孔223将电子元器件(图中未示)锁定在所述侧板222上,进而进行散热。
[0032]作为更优选地,所述底座22上的散热片23有多个;所述多个散热片23固定于所述底座22上且互相平行。相邻的散热片23之间形成风流通道,提高散热效率。
[0033]作为更优选地,所述散热片23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能够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003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包括pcb本体1、设置于pcb本体I上的散热器2和将散热器2与pcb本体I相互锁定的固定件3;所述散热器2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I架高的支撑脚21,所述支撑脚21与pcb本体I相抵接,该pcb本体I与所述散热器2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因此,所述支撑脚21能够起到将所述pcb本体I和所述散热器2隔离的作用,使得可以在pcb本体I与所述散热器2对应处布置电路线,提高pcb板的利用率;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21还能够支撑起所述散热器2,避免所述散热器2出现歪倒的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在上述的pcb板的散热器。
[003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pcb板,包括pcb本体、设置于pcb本体上的散热器和将散热器与pcb本体相互锁定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至少三个设置于其底部并使其相对于PCb本体架高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PCb本体相抵接,该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器对应处布置有电路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片;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围成半包围空间,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连接形成的封闭图形以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的中心为对称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菱锥体、四方体、圆柱体、多面体中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脚一体成型。7.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底部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其底部的支撑脚;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片;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围成半包围空间,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脚连接形成的封闭图形以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的中心为对称中心。
【文档编号】H05K1/02GK205510515SQ201521031267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发明人】杨永强, 廖武, 潘英彬
【申请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