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再生方法

文档序号:7963436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象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从负胶片及照片等读取图像而形成的静止图像信息和从摄影装置、录像装置或监视装置等输出的静止图像信息的静止图像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现在的静止图像的记录方式,通常是利用使用照片用胶卷的摄影装置对被拍摄体进行摄影,将利用该胶卷形成的负胶片送到照相馆进行显影和印像从而获得记录被拍摄体的静止图像的照片的方式。
但是,如果上述照片的数量增多,保存照片的相册的册数也增多,不仅保存空间有困难,而且管理也非常麻烦。因此,现在希望开发一种能够方便地保存和管理记录在上述照片等上的静止图像的机器。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能够方便地保存和管理记录在照片及书籍等上的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系统的通信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图像再生方法、记录媒体和管理方法。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涉及将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具有输入上述图像数据的输入装置、根据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形成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的压缩装置、将由上述压缩装置压缩过的压缩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记录媒体上的记录装置和控制上述压缩装置及上述记录装置以使记录到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压缩图像数据的数据长度成为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
即,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将静止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进行电处理。作为上述输入装置,可以举出读取记录在照片及书籍等上的图像的扫描装置、再生并输入记录在录像带上的静止图像的录像装置和再生并输入记录在光盘上的静止图像的光盘再生装置等。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形成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具体地说,就是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输入的图像数据形成用于将例如印刷机用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各静止图像进行一览显示(索引)等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这样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例如3种分辨率的静止图像数据是利用上述压缩装置进行压缩的,但是,这时控制装置控制该压缩装置以使该图像数据的数据长度成为指定记录单位。并且,上述记录装置将由上述压缩装置压缩为指定记录单位的压缩图像数据记录到例如可改写的光磁盘及磁带等记录媒体上。
这样,由于可以将上述照片等保存到一个记录媒体上,所以,不需要占用保存空间,从而可以提高保存性。另外,由于可以将静止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进行电处理,所以,可以方便地进行保存、消除和编辑等。此外,由于可以将1张静止图像形成多个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将它们分别记录到记录媒体上进行保存,所以,可以根据例如监视器显示及印刷机显示等的显示用途而显示最佳的分辨率的静止图像。
其次,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是在用于将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记录方法中,在上述记录媒体的可改写的区域形成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子目录。并且,在上述目录中,记录用于进行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表示记录在该子目录中的多个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记录进行在该子目录中记录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分别表示在子目录中记录的所有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
即,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将第1管理文件和第1索引文件等的管理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起记录到记录媒体上。这样,便可利用由目录和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结构管理上述图像数据,从而可以提高管理性。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具有由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目录(PIC MD)和子目录(图像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在各子目录中设置第2管理文件,所以,可以将图像文件按每个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大量张数的图像。
另外,用于将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作为1个索引记录到记录媒体上,所以,通过读出索引文件便可高速读出多张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盘的存取次数。
另外,由于设有记录各子目录的低分辨率图像的数据的第1索引图像文件(综合索引文件)和记录目录中的所有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图像索引文件),所以,可以按层次显示大量张数的图像数据。
其次,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在将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记录方法中,使用具有记录按分辨率记录根据1个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与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的第1区域和记录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记录状况的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的记录媒体。并且,根据上述管理文件和上述管理信息表的各数据将上述图像文件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这样,便可进行根据记录媒体的记录状况的记录,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而且还可以使该记录的图像数据容易管理。
其次,本发明的图像再生方法在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生的图像再生方法中,使用具有记录按分辨率记录根据原图像形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与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的第1区域和记录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记录状况的管理信息表的与第1区域不同的第2区域的记录媒体。并且,根据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管理文件的数据指定上述图像文件,根据记录在上述第2区域内的管理信息表的数据再生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文件。
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各分辨率的多个图像文件分别由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管理文件和记录在上述第2区域内的管理信息表进行管理。因此,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所希望的图像,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用于记录再生记录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访问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访问次数。
另外,由于记录媒体分为记录包括图像文件和管理文件的数据文件的第1区域(文件扩展区域)和记录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所以,容易检索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数据文件。
另外,由于用于指定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全部记录在管理文件内,通过编辑操作等改变图像文件的对应状况和图像的显示顺序时,也不必读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本身,只改变管理文件的信息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减少访问次数,同时在短时间内便可进行信息的更新。另外,在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中的管理数据中,不包含一切图像数据那样的高容量的数据,只是管理数据,所以,适合在存储器中进行缓冲。因此,如果将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在存储器中暂时进行缓冲,就不必为了检索各图像文件而对光盘进行访问。
其次,本发明的图像再生方法在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生的图像再生方法中,在上述记录媒体的可改写区域内形成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子目录,在上述目录中记录进行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所有的子目录的管理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表示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上述子目录中记录的多个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另外,在上述子目录中记录进行记录在该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分别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并且,根据记录在上述第1管理文件内的数据和记录在第1索引文件内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指定子目录,根据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文件内的数据和记录在第2索引文件内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再生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文件。
这样,通过利用目录和子目录管理和再生图像数据,便可在用户利用上述索引文件确认指定的图像数据的基础上当场进行再生,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为了记录再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访问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访问次数。
另外,记录媒体分为记录包括图像文件及管理文件的数据文件的第1区域(文件扩展区域)和记录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所以,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数据文件容易检索。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具有由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目录(PIC MD)和子目录(图像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对各子目录设置第2管理文件,可以将图像文件按每个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大量张数的图像。
另外,由于将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作为一个索引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所以,通过读出索引文件,便可高速读出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同时可以减少对盘的访问次数。
另外,由于设有记录各子目录的低分辨率图像的数据的第1索引图像文件(综合索引文件)和记录目录中的所有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图像索引文件),所以,可以按层次显示大量张数的图像数据。
其次,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在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中,具有管理在上述记录媒体上设置的不可改写区域和可改写区域的第1管理信息。另外,还具有设置在由上述第1管理信息管理的可改写区域内的记录按分辨率记录由一个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和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的第1区域。并且,还具有设置在由上述第1管理信息管理的上述第1区域以外的上述可改写区域内的记录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相对位置的第2管理信息的第2区域。
这样,便可正确地管理按各分辨率记录的图像数据。因此,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区域,而且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为了记录再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访问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访问次数。
另外,由于记录媒体分为记录包括图像文件及管理文件的数据文件的第1区域(文件扩展区域)和记录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所以,容易检索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数据文件。
其次,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在用于记录再生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中,具有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的层次目录结构。并且,在上述目录中设置进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所有的子目录的管理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表示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记录的图像文件内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文件的第1索引文件。另外,在上述子目录中,设置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分别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文件的第2索引文件。
这样,便可很容易地管理记录在该记录媒体上的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具有由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目录(PIC MD)和子目录(图像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按各子目录设置第2管理文件,可以对图像文件按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大量张数的图像。
另外,由于将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作为一个索引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所以,通过读出索引文件便可高速读出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盘的存取次数。
其次,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在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中,设有按分辨率记录由一个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和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上述管理文件与上述图像文件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相对位置的管理信息表。并且,采用根据上述管理文件的管理数据从具有上述多个分辨率的图像文件中指定所希望的图像文件、根据上述管理信息表的管理数据指定利用上述管理文件指定的图像文件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这样,便可很容易地管理记录在该记录媒体上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为了记录再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存取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存取次数。
另外,由于用于指定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全部记录在管理文件内,所以,即使通过编辑操作等改变图像文件的对应状况和图像的显示顺序,也不必读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本身,只改变管理文件的信息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减少存取次数,同时在短时间内便可进行信息的更新。另外,在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内的管理数据中,不包含一切图像数据那样的高容量的数据,只是管理数据,适合于在存储器中进行缓冲。因此,如果将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在存储器中暂时进行缓冲,就不必为了检索各图像文件而对光盘进行存取。
其次,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在记录媒体上管理图像数据的管理方法中,利用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第1管理信息管理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可改写区域和不可改写区域。另外,在设置在上述可改写区域内的第1区域内,利用记录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状况的管理文件管理按分辨率记录由一个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并且,在上述第1区域以外的上述可改写区域即第2区域内,利用记录在上述第2区域内的第2管理信息按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第2区域内的记录状况,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上述图像文件和上述管理文件在第1区域内的记录状况。
这样,便可有效地利用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区域。另外,可以很容易地管理记录在该记录区域内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为了记录再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访问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存取次数。
另外,由于记录媒体分为记录包括图像文件及管理文件的数据文件的第1区域(文件扩展区域)和记录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所以,容易检索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数据文件。
另外,由于用于指定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全部记录在管理文件内,所以,即使通过编辑操作等改变图像文件的对应状况和图像的显示顺序,也不必读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本身,只改变管理文件的信息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减少存取次数,同时在短时间内便可进行信息的更新。另外,在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内的管理数据中,不包含一切图像数据那样的高容量的数据,只是管理数据,适合于在存储器中进行缓冲。因此,如果将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在存储器中暂时进行缓冲,就不必为了检索各图像文件而对光盘进行存取。
其次,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在记录媒体上管理图像数据的管理方法中,使用由目录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子目录的层次目录结构构成的记录媒体。并且,在上述目录中,设置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表示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中记录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文件的第1索引文件。另外,在上述子目录中设置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记录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分别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文件的第2索引文件。
这样,由于可以利用层次目录结构管理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各图像数据,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当场再生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具有由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目录(PIC MD)和子目录(图像目录)构成的测试目录结构,按各子目录设置第2管理文件,可以将图像文件按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大量张数的图像。
另外,由于将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作为一个索引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所以,通过读出索引文件便可高速读出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盘的存取次数。
其次,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在记录媒体上管理图像数据的管理方法中,将按分辨率记录由一个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图像文件、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和按上述记录媒体的指定记录单位管理上述管理文件与上述图像文件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相对位置的管理信息表记录到上述记录媒体上。并且,根据上述管理文件的管理数据从具有上述多个分辨率的图像文件中指定所希望的图像文件,根据上述管理信息表的管理数据指定由上述管理文件指定的图像文件在上述记录媒体内的位置。
这样,由于可以正确地管理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位置,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该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另外,由于可以正确地管理上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位置,所以,可以当场再生由用户指定的图像数据。
另外,由于为了记录再生记录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所需要的管理数据集中在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数据U-TOC)中,所以,通过只访问该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便可高速进行盘上的图像文件的检索,另外,还可以减少用于检索的存取次数。
另外,由于用于指定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全部记录在管理文件内,所以,即使通过编辑操作等改变图像文件的对应状况和图像的显示顺序,也不必读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本身,只改变管理文件的信息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减少存取次数,同时在短时间内便可进行信息的更新。另外,在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内的管理数据中,不包含一切图像数据那样的高容量的数据,只是管理数据,适合于在存储器中进行缓冲。因此,如果将管理文件和管理信息表在存储器中暂时进行缓冲,就不必为了检索各图像文件而对光盘进行存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图像再生方法、记录媒体和管理方法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框图。
图2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扫描部的框图。
图3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印刷部的框图。
图4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图像处理块的框图。
图5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间抽、压缩/扩展块的框图。
图6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存储部的框图。
图7是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图像输入部的框图。
图8是表示设置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操作部的外观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1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2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通过上述第2记录动作在光盘上形成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的模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3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记录到上述光盘上的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数据U-TOC内形成的管理块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卷描述符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卷空白位图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分配块的结构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管理表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记录在管理表内的各数据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目录用目录记录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文件用目录记录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扩充记录块的扇区结构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在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用于管理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层次目录结构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管理块的DRB和ERB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管理块的ERB的结构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格式表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图像参量表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综合信息管理文件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图。
图30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印刷数据管理文件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图像数据文件的图。
图32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综合索引文件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图像索引文件的图。
图34是用于说明上述层次目录结构中的印刷数据文件的图。
图35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前半部的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36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后半部的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37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38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再生动作的流程图。
图39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1索引显示的显示形态的图。
图40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2索引显示的显示形态的图。
图41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3索引显示的显示形态的图。
图42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4索引显示的显示形态的图。
图43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1相册检索动作的图。
图44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2相册检索动作的图。
图45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检索动作的图。
图46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图像数据的编辑动作的图。
图47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综合索引文件的前半部的形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48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综合索引文件的后半部的形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49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印刷动作的流程图。
图50是用于说明上述印刷动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51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间抽、压缩/扩展处理块的第2形态的框图。
图52是用于说明上述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间抽、压缩/扩展处理块的第2形态的框图。
实施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图像再生方法、记录媒体和管理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图像再生方法、记录媒体和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
1.(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结构)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具有从胶卷及照片等进行图像的读取的扫描部1、将与由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取入或记录的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进行印刷的印刷部2和根据由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取入的图像数据形成印刷用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索引显示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块3。取入录像装置及摄影装置等其它影像机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部8和显示与通过该图像处理块3的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的监视装置9分别与上述图像处理块3连接。
另外,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还具有对取入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内的图像数据进行间抽、压缩/扩展处理的间抽及压缩扩展块4、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向作为记录媒体设置在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的光盘(光磁盘)进行记录并进行再生的存储部5和进行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全体的控制的系统控制器6。后面将要说明,在上述系统控制器6中设置当将图像数据变换为再生顺序记录到上述光盘上时暂时存储从该光盘读出的图像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a。另外,用于指定上述图像数据的取入、记录、再生和印刷等的操作部10与该系统控制器6连接。
并且,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由分别通过总线7将上述扫描部1、印刷部2、图像处理块3、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存储部5和系统控制器6连接而构成。
1-1(扫描部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扫描部1包括读取记录在正胶片及照片等上的静止图像的CCD图像传感器1a、将从该CCD图像传感器1a作为模拟信号而供给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变换从而形成图像数据的A/D变换器1b、对该A/D变换器1b的图像数据进行暗影修正及色掩蔽修正等修正处理的修正部1c和与上述总线7连接的接口1d。
1-2(打印部的结构)如图3所示,上述打印部2包括与上述总线7连接的接口2a、将供给的图像数据进行适合于打印的数据变换处理的数据变换电路2b和将与上述数据变换电路2b的图像数据对应的静止图像打印到打印用纸2d上的热敏打印头2c。
1-3(图像处理块的结构)上述图像处理块3具有含暂时存储取入到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的图像数据的主存储器11a及暂时存储通过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而取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1b的帧存储器11和对存储在上述主存储器11a内的图像数据进行放大处理及缩小处理等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电路12。另外,还具有控制上述帧存储器11的存储器控制器13、控制上述图像处理电路12的图像处理动作的图像处理控制器14和与上述总线7连接的接口15。
上述帧存储器11由读写红色(R)的图像数据的R用帧存储器、读写绿色(G)的图像数据的G用帧存储器和读写蓝色(B)的图像数据的B用帧存储器构成。
上述各色用帧存储器在逻辑上构成为例如将具有长×宽×深度为1024像素×1024像素×4位共计4M位的存储区域的4个DRAM(动态RAM)沿深度方向积层2段,共计为8个DRAM,从而具有2048×2048×8位的存储区域。另外,上述帧存储器11在逻辑上将具有上述2048×2048×8位的存储区域的各色用的帧存储器分别沿深度方向例如按RGB的顺序积层而构成。因此,上述帧存储器11具有2048×2048×24位的存储区域。
1-4(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的结构)如图5所示,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具有与上述总线连接的接口4a、暂时存储通过上述接口4a供给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缓冲器4b、通过将上述缓冲器4b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间抽处理为1/4从而形成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1/4间抽电路4c和暂时存储上述1/4间抽电路4c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存储器4d。另外,还具有通过将从上述存储器4d读出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间抽处理为1/60从而形成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1/60间抽电路4e和分别选择并输出上述缓冲器4b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上述1/4间抽电路4c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上述1/60间抽电路4e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选择器4f。另外,还具有将由上述选择器4f选择的各图像数据分割为适合于压缩处理的指定像素单位的块的光栅块变换电路4g、对利用上述光栅块变换电路4g块化的图像数据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压缩扩展电路4h和控制该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的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动作的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
1-5(存储部的结构)如图6所示,上述存储部5由与上述总线连接的接口5a、对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8-14调制处理的EFM电路5b、将上述EFM电路5b的图像数据向光盘20进行记录及再生的盘记录再生部5c和控制该存储部5全体的动作的存储部控制器5d构成。
1-6(图像输入部的结构)如图7所示,上述图像输入部8由混合图像信号用的输入端子8a、按Y(亮度)/C(色度)分离的格式供给的图像信号用的输入端子8b、按RGB的格式供给的图像信号用的输入端子8c、对通过上述各输入端子8a~8c供给的各格式的图像信号进行变换为适合于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图像尺寸的处理的图像处理部8d和将从上述图像处理部8d作为模拟信号供给的各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数据从而形成各图像数据的A/D变换器8e构成。
1-7(操作部的结构)上述操作部10具有图8所示的外观,在其正面的面板上具有盘插入口30和由液晶显示板形成的显示部26。另外,上述操作部10具有用于接通存储部5的主电源的电源键31、指定取出通过上述盘插入口30插入的上述光盘20的排出键32和用于进行盘内的像册选择的像册键33。
另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显示盘名及像册名等的盘键34、用于指定显示图像名及关键字和记录时日等的图像键35、用于指定显示当前的日期及时间等的时钟键36和用于指定按记录顺序自动地再生指定的像册的图像或按指定顺序自动地再生指定的各像册的图像的自动动作的自动动作键37。
另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在1画面上显示构成所选择的像册的例如25张图像的第1索引显示的第1索引键38a、用于指定在1画面上中显示各像册的最初的图像的第2索引显示的第2索引键38b、用于指定在1画面上显示从各像册的最初开始的数张图像的第3索引显示的第3索引键38c和用于指定在1画面上显示每隔指定张数再生的各像册的图像的第4索引显示的第4索引键38d。
另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只逐张显示各像册的开头的图像进行所希望的像册的检索的第1像册检索显示的第1像册检索键56、用于指定逐张显示从各像册开头开始的数张图像进行所希望的像册的检索的第2像册检索显示的第2像册检索键57、用于指定再生当前图像的前一个图像的倒退键39、用于指定再生当前图像的后一个图像的前进键40、用于指定再生图像的再生键41和用于指定停止记录再生的停止键42。
另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上述自动动作暂时停止的暂时停止键43、用于指定记录图像的记录指定键44、记录时点亮的REC指示器45、编辑时等点亮的编辑指示器46和将所希望的图像移动到该像册内的所希望的位置或其他像册的所希望的位置时使用的移动键47。
另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消去记录的图像的抹像键48、使用上述移动键47将所希望的图像移动到该像册内或其他像册内时指定该所希望的图像使用的输入键49、数字输入或文字输入时使用的数字键50和用于指定消去利用上述数字键50输入的数字或文字等的清除键51。
由于以上各键31~51是使用频度高的键,所以,全部是以在上述正面面板上露出的状态设置的。
此外,上述操作部10还具有用于指定检索所希望的图像的检索键52、用于指定记录图像名等的记录键53、用于指定输入的文字等的上下左右键54和用于指定记录由上述上下左右键54指定的文字等的EXEC键55。
由于这些各键52~55用于像册名及图像名的记录时等特殊的用途,所以,一般由正面盖所遮盖,用户根据需要将上述正面盖打开后使用。
2.(记录动作的概要)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第1记录动作。
首先,将所希望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存储部5的光盘20上时,用户操作上述操作部10,指定图像数据的取入位置(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同时,在上述存储部5内设定取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出地点。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将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控制为动作状态。
2-1(扫描部的动作说明)上述扫描部1可以读取反射原稿及透射原稿两方面的图像。具体地说,就是上述扫描部1可以读取例如作为上述反射原稿的E尺寸的照片、L尺寸的照片和A6尺寸的照片,另外,作为上述透射原稿,可以读取35mm的勃朗宁尺寸的负胶片。另外,上述扫描部1还可以作为上述反射原稿读取将上述35mm的勃朗宁尺寸的负胶片按原尺寸印刷的原稿。
将上述胶卷及照片等置于原稿读取台上时,上述扫描部1使图2所示的CCD线传感器1a扫描该原稿进行读取。上述CCD线传感器1a形成与上述读取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并将其供给A/D变换器1b。上述A/D变换器1b通过使从上述CCD线传感器1a供给的图像信号数字化,形成图像数据,并将其供给修正系统1c。上述修正系统1c在例如从上述35mm胶卷读取图像时将该图像数据修正为长×宽的尺寸为1200像素×1700像素的尺寸的图像数据并输出。
另外,当读取的原稿为勃朗宁尺寸的胶卷、E尺寸的照片、L尺寸的照片及A6尺寸的照片时,上述扫描部1分别修正为1298像素×975~1875像素、1050像素×1450像素、1120像素×1575像素、1325像素×1825像素尺寸的图像数据并输出。
2-2(图像输入部的动作说明)如图7所示,上述图像输入部8可以输入例如录像装置等的混合图像信号、按Y(亮度)/C(色度)分离的格式供给的图像信号和按RGB的格式供给的图像信号的3种格式的图像信号,这些图像信号分别通过输入端子8a~8c供给图像处理系统8d。
上述图像处理系统8d使上述各格式的图像信号的像素成为正方格子的像素,同时,使图像尺寸成为480像素×640像素,并将其供给A/D变换器8e。上述A/D变换器8e通过使上述图像信号数字化,形成与上述各格式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输出端子8f将其输出。
2-3(图像处理块的动作说明)利用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形成的图像数据是例如长×宽为1024像素×1536像素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通过上述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块3的输入端子18供给帧存储器11内的图像存储器11b。
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对该图像存储器11b进行写入控制和读出控制,以使当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图像存储器11b时暂时存储该数据,同时,读出该存储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该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顺序通过数据线17、接口15、总线7和数据线16传送给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同时,传送给主存储器11a。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对该主存储器11a进行写入控制,以使之暂时存储传送给该主存储器11a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其次,当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存储到上述主存储器11a内时,图像处理控制器14就控制图像处理电路12和存储器控制器13,使之将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变换为例如480像素×640像素的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样,利用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的读出控制便从主存储器11a读出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供给图像处理电路12。并且,利用上述图像处理电路12将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变换为中分辨率图像数据,顺序通过数据线16、接口15、总线7和数据线17供给图像存储器11b。当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图像存储器11b时,存储器控制器13就对该图像存储器11b进行写入控制,以使之暂时存储该数据,同时,对该图像存储器11b进行读出控制,以使之读出该数据。这样,便读出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存储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并通过输出端子19供给图1所示的监视装置9。
供给该监视装置9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由D/A变换器模拟化后,形成中分辨率的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信号。这样,利用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便显示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
上述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控制器14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10指定了利用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的放大处理及缩小处理等的图像处理时,就控制图像处理电路12对从上述主存储器11a读出的图像数据进行上述指定的图像处理。由该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了指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这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便显示进行了上述指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另外,图像处理控制器14还将表示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的图像处理的数据(图像加工信息)通过上述接口15和总线7供给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
2-4(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的动作说明)其次,用户根据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的图像确认该图像是否为所希望的图像,当该图像是所希望的图像时,就操作图8所示的操作部10的记录指定键44,指定记录上述监视装置9显示的图像。
当对上述记录指定键44进行接通操作时,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6便检测该操作,当有表示进行了该记录的指定的数据和上述图像加工信息时,就通过总线7和图5所示的接口4a将其供给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的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
当有上述图像加工信息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暂时存储该信息,同时控制接口4a进行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取入。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通过上述接口4a取入到该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内时,暂时存储到缓冲器4b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存储到上述缓冲器4b内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对该缓冲器4b进行读出控制,使之将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例如按每线供给1/4间抽电路4c和选择器4f。
上述1/4间抽电路4c通过对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像素进行间抽处理,使之成为1/4,便形成480像素×640像素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并将其供给存储器4d。当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存储器4d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控制该存储器4d,使之暂时存储并读出该数据。从该存储器4d读出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供给1/60间抽电路4e和选择器4f。
上述1/60间抽电路4e通过对从上述存储器4d读出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像素进行间抽处理,使之成为1/60,便形成60像素×80像素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索引用图像数据),并将其供给选择器4f。
上述选择器4f利用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进行切换控制。即,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该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以使例如将供给上述选择器4f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顺序进行选择并输出。上述选择器4f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光栅块变换电路4g。
光栅块变换电路4g将上述各图像数据分割为压缩编码的处理单位即例如8像素×8像素的处理块单位,并将其供给压缩扩展电路4h。
这里,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在光栅变换电路4g中虽然应分割为8像素×8像素的处理块单位,但是,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是60像素×80像素的图像尺寸。因此,当想将该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分割为8像素×8像素的处理块单位时,由于纵向的像素不能用8像素分割完,所以,不能将该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分割为8像素×8像素的处理块单位。这样,当供给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时,上述光栅块变换电路4g便通过在该图像数据的上段或下段附加上4像素×80像素的空数据而使上述60像素×80像素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成为64像素×80像素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并且,这样由于纵向的像素可以用8像素分割完,所以,将上述64像素×80像素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分割为8处理块×10处理块,供给压缩扩展电路4h。另外,上述空数据在进行索引显示时被除去,涉及该空数据的图像(例如黑图像及白图像)不附加到索引图像上进行显示。
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由离散余弦变换电路(DCT电路)、量化电路和固定长度编码电路构成,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首先供给上述DCT电路。
上述DCT电路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变换到频率轴上,进行形成DCT系数的正交变换处理,将进行过该正交变换处理的各个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分别供给量化电路。
上述量化电路使用例如由上述系统控制器6设定的适当的量化系数对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将其供给上述固定长度编码电路。
上述固定长度编码电路对使用上述适当的量化系数进行了量化处理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DCT系数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将该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结果反馈给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根据上述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结果形成对该图像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合适的量化系数,并将其供给上述量化电路。上述量化电路使用上述第2次设定的最合适的量化系数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量化处理,并将其供给上述固定长度编码电路。这样,在上述固定长度编码电路中,便可将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固定为指定的数据长度。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这种压缩编码处理,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被固定长度编码处理为1记录单位即1簇的2倍的2簇的数据长度,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被固定长度编码处理为8簇的数据长度,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被固定长度编码处理为1/15簇的数据长度。这样,经过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分别通过接口4a和总线7供给图6所示的存储部5。另外,当如上述那样对供给的图像数据附加上图像加工信息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将该图像加工信息与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一起供给上述存储部5。
2-5(存储部的动作说明)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分别供给图6所示的接口5a。存储部控制器5d在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供给上述接口5a时控制接口5a分别将它们取入该存储部5内。通过接口5a取入到该存储部5内的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分别供给EFM电路5b。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供给上述EFM电路5b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该EFM电路5b,使之对上述进行了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进行所谓的EFM处理(8-14调制处理)。经过该EFM处理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分别供给盘记录再生部5c。当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供给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便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该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分别记录到光盘20上。这样,光盘20便记录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图像加工信息。
具体地说,就是上述光盘20是例如直径64mm的光磁盘,可以对各分辨率记录200张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上述200张图像的图像数据以50张图像的图像数据为1个像册共计分为4个像册进行管理。因此,用户进行该图像数据的记录时,使用操作部10选择记录该图像数据的像册。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取入顺序记录到由上述用户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选择的像册内。
这时,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用于在1画面上显示多个记录在像册内的图像的索引用进行记录,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用于显示记录在像册内的所希望的1个图像的监视器显示用进行记录,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用于印刷相关的图像的印刷用进行记录。
3.(第1记录动作的说明)以上是记录动作的概要,下面,分为从第1记录动作到第3记录动作的3个记录动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首先,是第1记录动作,该动作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那样。
该图9所示的流程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用户指定了图像数据的记录时开始,并进入S1。
在上述S1,上述图5所示的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先选择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进入S2。
在上述S2,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该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使用的量化系数等,并进入S3。
在上述S3,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通过对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固定长度编码处理,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以使之将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固定长度编码处理为8簇的数据长度,然后进入S4。
在上述S4,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设定进行记录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区域尺寸(1024像素×1536像素的共计8簇),然后进入S5。
在上述S5,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形成请求检索只记录上述8簇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的检索数据,并将其供给上述存储部5的存储部控制器5d。当供给上述检索数据时,存储部控制器5d便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检索上述8簇的空区域。并且,当存在上述8簇的空区域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就将表示存在该空区域的数据供给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当不存在该8簇的空区域时,就将表示不存在该空区域的数据供给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然后进入S6。
在上述S6,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根据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的表示有无空区域的数据判断在上述光盘20上是否有8簇的空区域,当判定没有时就此结束该图9所示的程序,当判定有时就进入S7。当未检测到上述空区域而就此结束图9所示的程序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就将表示没有空区域的数据供给系统控制器6,由该系统控制器6控制操作部10的显示部26,使之显示例如“没有能够记录数据的空区域”等信息。这样,用户便可采取将当前插入的光盘更换为新的光盘等适当的对应措施。
在上述S7,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将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与上述图像加工信息一起供给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并且,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到光盘20上,然后进入S8。
在上述S8,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判断是否全部记录了上述高分辨率、中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3种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此结束,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9。
这时,由于只完成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所以,在上述S8就判定为尚未全部记录,并进入S9。在上述S9,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接着便对上述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选择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S2。
以后,在上述S2由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计算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2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3根据该计算出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4~S7检测空区域,将上述2簇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到该空区域内。
这时,只是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结束。因此,在上述S8判定尚未全部记录,并返回到上述S9。
在上述S9,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接着便对上述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选择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S2。
以后,在上述S2由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计算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3根据该计算出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4~S7检测空区域,将上述1/15簇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到该空区域内。
这时,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就全部结束。因此,在上述S8就判定已全部记录,从而记录即告结束。
这样,通过根据从上述帧存储器3读出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形成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相同图像的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在再生时便可选择图像数据的输出机器或与用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生。
即,作为向上述光盘20记录的图像数据如果只记录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在监视装置上显示图像时,由于在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中像素数太多,所以,进行适当的间抽处理后供给监视装置。但是,通过预先记录上述3种图像数据,便可直接读出监视器用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所以,可以缩短显示到监视装置的时间。
另外,由于可以直接读出所需要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所以,不必根据机器进行间抽处理等,从而可以省略该间抽处理用的电路等。
另外,由于根据上述帧存储器3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形成上述2种图像数据,所以,不仅可以比分别供给上述3种图像数据时缩短取入图像数据的时间,而且只要控制对上述帧存储器3读出1次就可以了,所以,可以缩短该帧存储器3的约束时间。
此外,由于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后进行记录,所以,不仅可以实现记录、读出时间固定化和图像记录张数固定化,而且处理的数据尺寸也固定化,所以,可以使文件管理系统的结构简化。
这里,当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适当的空区域内时,该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便混乱地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上述存储部5的规格是,例如最小记录单位为1簇(64K字节)、数据记录速度为150K字节时,则每1簇的记录时间为64K/150K≈0.43sec,最大查找时间为0.5sec,最大查找时间大于每1簇的记录时间。因此,当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混乱地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时,要进行多次查找后才能记录再生所希望的图像数据,所以,记录再生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外,如果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混乱地记录,当进行图像数据的删除、编辑等作业时,由于在盘上发生与各分辨率对应的数据尺寸的空区域,所以,空区域的检索便有困难。
4.(第2记录动作的说明)因此,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向光盘20上记录时,对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分别分割指定的记录区域进行记录,这就是第2记录动作。
即,该第2记录动作如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那样,该流程图在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用户指定了图像数据的记录时开始,并进入S12。上述光盘20的全部记录区域例如成为2200簇。因此,上述存储部5的存储部控制器5d在上述S12如图11所示的那样,将光盘20的记录区域从内周一侧到外周一侧分割为14簇是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IA、200簇是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MA和1800簇是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PA三部分,识别各记录区域IA、MA、PA后,进入S13。以后,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就根据识别的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1A、MA、PA可以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
在上述S13,通过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选择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进入S14。
在上述S14,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该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使用的量化系数等,然后进入S15。
在上述S15,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通过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固定长度编码处理,控制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将该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固定长度编码为8簇的数据长度,并进入S16。
在上述S16,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设定上述8簇的数据长度,然后进入S17。
在上述S17,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对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设定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PA,然后进入S18。
在上述S18,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检测上述光盘20的空区域,然后进入S19。
在上述S19,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判断上述8簇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是否可以全部记录到在上述S18检测的空区域内,当判定不能时就使该程序结束,当判定可以时就进入S20。当未检测到上述空区域、使图10所示的程序就此结束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将表示没有空区域的数据供给系统控制器6,由该系统控制器6控制操作部10的显示部26,使之显示例如“没有可以记录数据的空区域”等信息。这样,用户便可采取将当前插入的光盘更换为新的光盘等适当的措施。
其次,在上述S20,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上述盘记录是否部5c,使之将上述8簇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在上述S18、S19检测的光盘20上的空区域,然后进入S21。
在上述S21,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判断是否全部记录了上述高分辨率、中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3种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此结束,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22。
这时,由于只完成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所以,在上述S21就判定为尚未全部记录,并进入S22。
在上述S22,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上述选择器进行切换控制,使之接着选择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S14。
以后,在上述S14计算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2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15根据该计算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16~S20设定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MA,检测该空区域,并将上述2簇的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该空区域内。
这时,就完成了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因此,在上述S21仍然判定为尚未全部记录,并返回到S22。
在上述S22,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上述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接着选择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上述S14。
以后,在上述S14计算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15根据该计算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16~S20设定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IA,检测该空区域,并将上述1/15簇的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该空区域内。
这时,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就全部完成。因此,在上述S21就判定为已全部记录,从而记录即告结束。
这样,通过根据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将光盘20上的记录区域分割为记录区域IA、MA、PA三部分,并将经过上述固定长度编码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该各记录区域IA、MA、PA内,在记录再生时只要查找该分辨率的记录区域进行记录再生就可以了,所以,可以缩短记录再生时间。
另外,即使进行图像数据的消除、编辑等作业而在盘上发生与各分辨率对应的数据尺寸的空区域,由于将相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该空区域内,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检索空区域,从而对缩短记录时间有贡献。
其次,即使这样分割为各分辨率的记录区域进行图像数据的记录,如果在该记录区域内不是按再生顺序记录的,当需要1张1张连续自动地读出记录的图像的自动动作时以及连续地读出进而使该自动动作高速化的随意读取时等那样的图像时,查找仍然需要时间。
5.(第3记录动作的说明)因此,就要将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再生顺序连续地记录到上述光盘20的分割的各记录区域内,这就是第3记录动作。
即,该第3记录动作如图12的流程图所示。该图12所示的流程图在上述存储部5的存储部控制器5d检测到用户指定了图像数据的记录时开始,并进入S32。
在上述S32,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如图11所示的那样将光盘20的记录区域从内周一侧到外周一侧分割为14簇是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IA、200簇是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MA、1800簇是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PA三部分,识别各记录区域IA、MA、PA后进入S33。
在上述S33,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选择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进入S34。
在上述S34,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该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使用的量化系数等,然后进入S35。
在上述S35,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通过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将该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固定长度编码为8簇的数据长度,然后进入S36。
在上述S36,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对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设定上述8簇的数据尺寸,然后进入S37。
在上述S37,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对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设定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PA,然后进入S38。
在上述S38,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根据上述设定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检测上述光盘20上的8簇连续的空区域,然后进入S39。
在上述S39,当已将现在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由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检测的空区域内时,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判断该记录的图像数据是否按再生顺序记录的,当判定不是按再生顺序记录时,就进入S42,当判定是按再生顺序记录时,就进入S40。
在上述S42,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暂时读出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PA内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传送给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6内的RAM6a。并且,上述系统控制器6将传送给该RAM6a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再生顺序,然后再次将其传送给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然后进入S40。
在上述S40,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图像数据按再生顺序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然后进入S41。
在上述S41,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判断是否已全部记录了上述高分辨率、中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3种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此结束,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43。
这时,由于只完成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所以,在上述S43就判定为尚未全部记录,并进入S43。
在上述S43,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上述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接着选择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S34。
以后,在上述S34计算用于将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固定长度编码为2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35根据该计算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36~S40,设定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MA,并将上述2簇的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再生顺序连续地记录到该记录区域MA的空区域内。
这时,就完成了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因此,在上述S41就判定仍然未全部记录,并返回到S43。
在上述S43,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上述选择器4f进行切换控制,使之接着选择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S34。
以后,在上述S34计算用于将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量化系数等,在S35根据该计算的量化系数等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形成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在上述S36~S40,设定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和记录区域IA,并将上述1/15簇的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再生顺序连续地记录到该记录区域IA的空区域内。
这时,就全部完成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因此,在上述S41就判定为已全部记录,从而该第3记录动作即告结束。
这样,通过将成为固定数据长度的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按再生顺序记录到上述分割的各记录区域内,在上述自动动作时和随意读取时便可不必查找而连续地读出图像数据,所以,可以使该自动动作及随意读取很容易,从而可以实现高速化。
另外,在上述S39,当不能按再生顺序连续地进行记录时就进入S42,将数据的排列顺序变换后再进行记录,但是,当不能按再生顺序连续地进行记录时也可以先记录到空区域内,当记录结束后再在内部变换排列顺序。这时,可以比变换排列顺序后再进行记录时缩短从用户角度看的记录时间。
6.(光盘的格式的说明)下面,说明记录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光盘20的格式。
在说明格式之前,先说明与格式关联的单位。
簇盘的记录再生单位。1簇由32扇区的主数据区域和4扇区的子数据区域等构成。
逻辑块在1扇区内实际记录数据的区域。用2048字节表示。32扇区用32逻辑块表示。
逻辑簇在簇内作为数据记录区域实际使用的单位(与主数据区域相同的区域)。因此,逻辑簇尺寸为32扇区。
分配块表示和逻辑簇相同的数据单位,将1个逻辑簇尺寸作为1个分配块表示。因此,在盘上簇数和分配块数一致。盘上的文件的位置全部用该分配块序号指定。
部分在盘上物理连续地记录一连串数据的道部分。
卷包括记录包含图像数据在内的一般数据的全部零件的单位。6-1(簇结构)对于上述光盘20,是以“簇”作为1单位进行记录(和再生)的。1簇相当于2~3圈磁道。该簇在时间上连续地形成1个道即数据道。上述1簇由4扇区的子数据区域和32扇区的主数据区域构成。1扇区是2352字节。地址按每1扇区进行记录。
另外,在各扇区内实际记录数据的是2048字节的区域,其它字节用于同步方式及地址等的标题和错误修正代码等。
4扇区的子数据区域用于子数据及耦合区域等,TOC数据、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等的记录在32扇区的主数据区域进行。
6-2(道结构)其次,如图13(a)所示,上述光盘20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利用凹凸斑点记录数据的凹点区域和作为光磁区域设置纹道的MO区域。上述凹点区域是记录在光盘20上记录的管理信息即P-TOC(预设的主表内容)的再生专用管理区域,反复记录后面所述的P-TOC扇区。
与最内周一侧的凹点区域连接的到盘最外周的读出区域是MO区域,从与凹点区域连接的位置到读出区域之前是可以记录的可记录区域。进而,在该可记录区域中,开头的区域是记录再生管理区域,作为声音数据等的记录再生管理用的TOC即U-TOC的记录及试验光学读写头的激光功率的校准区域使用。
上述U-TOC在记录再生管理区域内向指定的位置连续地记录3簇,U-TOC记录到记录再生管理区域内的哪个簇地址,利用P-TOC表示。
实际记录声音数据及图像数据的可记录用户区域是接在记录再生管理区域之后的区域。在该可记录用户区域中,例如以M1、M2、M3所示的那样,记录具有包含图像数据等的声音数据的声音数据道,另外,以FL1、FL2、FL3所示的那样,记录数据文件。
用于数据文件管理的数据U-TOC记录在作为数据文件的部位的最内周一侧的部位。在本例中,数据U-TOC记录在数据文件FL1之前的位置。
另外,在可记录用户区域中,不记录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部分为自由区域。即,是未记录区域,今后作为可以记录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区域管理。
具体地说,就是例如如图13(a)所示的那样,对于记录过的盘,由U-TOC如图13(b)所示的那样进行管理。即,对于作为M1、M2、M3的声音数据道,管理其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另外,对于自由区域,也进行同样的管理。
对于记录具有图像数据等的数据文件FL1、FL2、FL3和数据U-TOC的部位,归纳为1个数据道利用U-TOC进行管理。所谓EB,就是在由U-TOC管理的数据道内,表示实际不记录数据文件的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13(b)和(c)所示,数据U-TOC配置在由U-TOC作为数据道管理的区域的开头。该数据U-TOC按簇单位管理数据道内的各数据文件FL1、FL2、FL3和未记录块EB的记录位置。
因此,在该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使用的记录媒体利用P-TOC管理盘上的记录区域的位置,在可记录区域内,U-TOC管理数据道区域的位置。并且,在该数据道内,在最开头记录的数据U-TOC按簇单位管理在数据道内记录的具有图像数据的数据文件FL1、FL2、FL3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道结构的说明中,说明了在盘上记录声音数据道M1、M2、M3的情况,但是,在该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由于不必记录声音数据,所以,将整个可记录用户区域作为数据道使用。
6-3(数据道)在上述U-TOC中,只管理作为数据道的部分,关于数据道内的各个数据文件的管理,由数据U-TOC进行。
图14是数据道的结构例。如图14(a)所示,在数据道内,数据U-TOC记录在物理的开头位置。即,数据U-TOC记录在数据道内最接近盘内周一侧的位置。数据道分为多个部分时,数据U-TOC设置在位于盘最内周一侧的部分的开头。
如图14(b)所示,该数据U-TOC由1簇的引导区域和16簇的卷管理区域构成。另外,紧接数据U-TOC的区域是文件扩展区域。如图14(a)所示,包括实际的图像数据的数据文件FL1~FL3等记录在该文件扩展区域内。另外,进而还可以将数据文件记录到未记录块EB内。
如图14(c)所示,卷管理区域由0~511的共计512个管理块构成。1个管理块的数据区域为2048字节。并且,该管理块的数据是用于实际的数据文件的记录/再生的管理信息。
各管理块附加着0~511的块序号。并且,块序号0的管理块作为卷描述符VD使用。另外,块序号1的管理块作为卷空白位标记VSD使用,块序号2和块序号3的管理块作为管理表使用。
该块序号0~3的管理块的使用形态按以上所述规定。块序号4以后的管理块根据文件扩展区域的使用形态等作为目录记录块DRB和扩展记录块ERB使用。
该管理区域的各管理块由1逻辑块(1扇区)的尺寸构成。在该管理区域内记录再生数据时,该逻辑块(管理块)为记录再生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管理区域内的管理单位。
另一方面,当将图像数据记录到文件扩展区域内时,由1逻辑簇(32扇区)的区域构成的分配块为记录再生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文件扩展区域内的管理单位。
6-4(卷描述符)(第1管理块)上述卷管理区域内的开头的管理块作为卷描述符VD使用。该卷描述符VD进行盘上的数据道(卷)的基本的管理。
图15是卷描述符VD的扇区结构。在该扇区内,接近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内记录各种管理信息。
首先,从数据区域的第2字节到第6字节,作为表示是卷描述符的扇区的ID,例如用ASCII代码记录称为「PICMD」的代码,接近该代码记录该系统的版本号ID。
接着,记录逻辑块尺寸、逻辑簇尺寸、分配块尺寸。所谓逻辑块,就相当于数据道的扇区内实际的数据区域,数据道的扇区将2352字节中的2048字节设定为数据区域。因此,作为逻辑块尺寸,记录字节长度即「2048」。
另外,该逻辑块是管理区域内用于进行记录/再生的最小记录单位。
另外,逻辑簇尺寸表示逻辑簇的逻辑块数。所谓逻辑簇,就是实际记录管理信息和数据的簇。并且,1簇为36扇区,其中,32扇区(32逻辑块)用于数据记录,所以,作为逻辑簇尺寸,表示为「32」。
作为分配块尺寸,表示分配块的逻辑块数。所谓分配块,就是表示与逻辑簇相同的数据单位,是数据块的实际记录管理信息和数据文件的部位。
例如,作为图14(b)所示的卷管理区域和文件扩展区域的逻辑簇的32扇区的区域为1个分配块。另外,该分配块是文件扩展区域内的记录再生的最小单位。
接着,记录分配块总数。这是卷内的分配块总数。在声音、图像数据混合存在的混合盘的情况下,还包含凹点区域的分配块数。另外,作为可以记录的分配块总数,记录可记录区域的分配块数。在前置主盘的情况下,该分配块数为0。
另外,作为未记录分配块数,在卷内的可以记录的分配块中,记录尚未进行记录的分配块的数。此外,作为已记录分配块数,在卷内的可以记录的分配块中,记录已进行了记录的分配块的数。另外,作为缺陷分配块数,记录有伤痕等缺陷的分配块的数。其次,还记录卷内的目录的数和卷内的数据文件的数。
其次,记录ID最大值。对于目录或数据文件,按生成的顺序附加上ID序号,这就是其最大值。接着,记录卷属性。
这里,记录卷管理区域是否按密勒方式记录的或是否为不可见文件或是否为写入保护或是否必须备份等。
其次,作为卷管理区域的长度,记录其字节长度。另外,作为卷管理区域在盘上的位置,记录卷管理区域的最初的分配块序号。接着,和该卷描述符一样,对于使用卷管理区域内的管理块形成的其它管理块即卷空白位标记VSB、管理表MT、扩展记录块ERB和目录记录块DRB,分别记录最初的分配块的位置和该分配块数。即,利用作为该最初的目录记录块DRB而记录的分配块序号,可以检索最初的目录的位置。
接着,记录目录的字节长度和目录内的子目录数。此外,在图15中示出了各种ID等,在以后的数据区域内记录各种ID和字符集代码等。
即,记录引导系统ID、卷ID及其字符集代码、出版者ID及其字符集代码、数据准备ID及其字符集代码和应用ID及其字符集代码。另外,还记录卷的形成时日、卷的更新时日、满了时日和有效时日。并且,数据区域的1024~2047字节为系统扩展区域。
另外,紧接数据区域,设置4字节的EDC区域和276字节的ECC区域。在ECC区域记录172字节的P奇偶性和104字节的Q奇偶性。
6-5(卷空白位标记)(第2管理块)卷管理区域的块序号1的管理块作为卷空白位标记VSB使用。该卷空白位标记VSB按数据道的全部分配块单位表示文件扩展区域的记录状况。
图16是卷空白位标记VSB的扇区结构。在该扇区中,紧接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中,对每1个分配块各分配2位表示其类型。另外,该卷空白位标记VSB的扇区也紧接数据区域设置EDC区域和ECC区域。图17(a)表示数据区域的内容。对于数据道的分配块,附加上从序号0开始顺序上升的分配块序号,卷空白位标记VSB的数据区域的最初的字节的位7,6分配给序号0的分配块AL0,以后各分配2位给分配块AL1、AL2……。因此,在卷空白位标记VSB的数据区域内,可以记录分配块AL0~AL8191的信息。该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使用的盘具有2200簇,实际上在AL0~AL2000的分配块内记录信息。
如图17(b)所示,上述2位的信息对于未记录分配块为“00”,对于已记录分配考察团为“01”,对于缺陷分配块为“10”,对于未定义的分配块为“11”。另外,在数据区域内,对于其余的部分即不存在对应的分配块的位为“11”。
6-6(管理表)卷管理区域的块序号2和块序号3的管理块作为管理表MT使用。
该管理表MT表示卷管理区域的各管理块的使用形态。图18是管理表MT的扇区结构。在该扇区中,紧接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中,对每1个管理块各分配4字节,进行各管理块的管理。
即,利用从管理块0入口到管理块511入口表示卷管理区域的512个管理块的使用内容。另外,紧接数据区域,设置EDC区域和ECC区域。
从管理块0入口到管理块511入口的各4字节的数据内容示于图19。如上所述,最初的管理块(管理块0)作为卷描述符使用。这时,在管理块0入口,管理块0就表示是卷描述符,所以,如图19(a)所示的那样,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80h”。
另外,如上所述,第2管理块(管理块1)作为卷空白位标记使用。这时,在管理块1入口,管理块1就表示是卷描述符,所以,如图19(b)所示的那样,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90h”。另外,在第1、第2字节,记录未记录分配块数。
在与作为管理表的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c)所示,在第1、第2字节记录下一个管理表的位置,在第3字节记录未使用的管理块数。并且,为了表示该管理块是管理表,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A0h”。
在与作为扩展记录块的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d)所示,在第1、第2字节记录下一个扩展记录块的位置,在第3字节记录未使用的扩展记录块数。并且,为了表示该管理块是扩展记录块,在第4字节作为扩展类型记录“B0h”。
目录记录块在使用1个管理块记录的目录记录单元中完成目录,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在1个目录中包含的目录记录单元记录在多个管理块即多个目录记录块中。
当某一管理块作为单独目录记录块时,在与该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e)所示,在0~29字节记录目录ID,最后2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00h”。
另外,当某一管理块为多个目录记录块的最初的目录记录块时,在与该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f)所示,在第1、第2字节记录下一个目录记录块的位置,在第3字节记录目录ID的高位字节。并且,为了表示该管理块是第1目录记录块,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D0h”。
当某一块为多个目录记录块的中间的(即不是第1或最后)目录记录块时,在与该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g)所示,在第1、第2字节记录下一个目录记录块的位置。并且,为了表示该管理块是中间的目录记录块,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E0h”。
当某一管理块为多个目录记录块的最后的目录记录块时,在与该管理块对应的入口,如图19(h)所示,在第1、第2、第3字节记录目录ID的低位字节。并且,为了表示该管理块是最后的目录记录块,在第4字节作为入口类型记录“F0h”。
6-7(目录记录块)(第3管理块)卷管理区域的块序号3以后的管理块作为目录记录块DRB使用。在该目录记录块DRB中,记录1个或多个目录记录单元。作为目录记录单元,有用于构成目录的目录用目录记录单元和与某一数据文件对应地用于指定其位置等的文件用目录记录单元,在该目录记录块中,与在目录中形成的文件和子目录对应地混合地记录文件用目录记录单元和目录用目录记录单元。
图20是记录用于构成目录的目录用目录记录单元的目录记录块的扇区结构。在该扇区中,紧接着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中可以记录1个或多个目录记录单元。
作为目录记录单元的1个单元,首先表示目录记录长度。由于目录记录单元的1个单元的长度是可变长度,所以,利用该目录记录长度表示该目录记录单元的字节长度。接着,记录目录的属性。以此表示该目录记录单元是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或该目录记录单元包含的目录是不可见目录还是系统目录等各种属性。即,表示数据文件的位置是否使用后面所述的扩展记录块进行表示。
接着,记录字符集代码和短名字ID。字符集代码表示短名字ID的字符种类。短名字ID是用11字节记录的ID。在该11字节的短名字ID中,用11字符以内的ASCII代码记录目录名。
接着,记录目录形成时日、目录更新时日,作为状态更新时日,记录该目录记录单元的更新时日。此外,表示出目录ID序号和目录长度。
接着,记录“DRB的索引”和“DRB的序号”。DRB的索引利用管理序号0~511的某一值表示指定的子目录的内容记述的最初的目录记录块DRB在卷管理区域内的位置。另外,DRB的序号是用管理块数表示用于表示该指定的目录的目录记录块的数。
接着,记录长名字ID的长度,记录该长度的长名字ID。即,长名字ID是可变长度。此外,有时也不记录长名字ID,这时,长名字ID的长度就取为“00h”。另外,当长名字ID的长度只是偶数字节时,为了填满其余的字节,作为填充字符,记录“00h”。紧接长名字ID的字节,作为系统扩展区域使用。
与目录对应的目录记录单元的1单元这样构成,便可在2048字节的数据区域内设置多个这样的目录记录单元。
另外,紧接数据区域,设置EDC区域和ECC区域。
其次,图21是记录与某一数据文件对应的文件用目录记录单元的目录记录块DRB的扇区结构。
在该扇区中,紧接着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中分别可以记录与数据文件对应的1个或多个目录记录单元。
作为目录记录单元的1个单元,和图20的目录记录单元一样,首先表示目录记录长度,接着记录属性。利用该属性表示该目录记录单元与目录不对应或对应的数据文件是不可见文件还是系统文件以及该数据文件位置是否由扩展记录单元指定等各种属性。
接着,和图20的目录记录单元一样,记录字符集代码、记录文件名的短名字ID、目录形成时日、目录更新时日和状态更新时日。在短名字ID中,用11字符以内的ASCII代码记录数据文件名。
接着,记录表示数据文件的ID序号和数据文件长度的数据。接着,记录“扩展开始位置”和“块的序号”。该扩展开始位置利用分配块序号表示记录在文件扩展区域内的文件的位置。块的序号表示从由扩展开始位置指定的开始位置使用的分配块数。
接着,记录“ERB”的索引和“ERB的序号”。该ERB的索引利用0~511的管理块序号表示包含用于表示分散记录的数据文件的各分散位置的数据的扩展记录块在卷管理区域内的位置。ERB的序号用管理块数表示用于表示该分散记录的数据文件的扩展记录块的数。
然后,记录可变长度的长名字ID的长度,记录该长度的长名字ID。不记录长名字ID时,长名字ID的长度记录为“00h”。另外,当长名字ID的长度只是偶数字节时,为了填满其余的字节,作为填充字符,记录“00h”。紧接着长名字ID的字节,作为系统扩展区域使用。
与数据文件对应的目录记录单元的1单元这样构成,便可在2048字节的数据区域内设置多个这样的目录记录单元。另外,紧接数据区域,设置EDC区域和ECC区域。
将图像文件等数据文件向盘上记录时,有以下两种情况,与其对应地数据文件的位置的指定方法不同。
第1种情况是在盘上可以确保记录的图像文件的数据部分连续的空区域的情况,这时,物理连续的区域作为1个文件进行记录。即,记录为由连续的分配块构成1个文件。通常,在这样物理连续的区域内进行记录。这时,利用作为该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中的扩展开始位置而记录的分配块序号表示数据文件的位置。
第2种情况是在盘上不能确保记录的图像文件的数据部分连续的空区域的情况,这时,将1个文件分散地记录到盘上的分散的区域内。即,记录为由多个分离的分配块构成1个文件。这时,利用作为包含在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内的ERB的索引而记录的管理块序号表示扩展块在管理区域内的位置,根据包含在该扩展记录块内的数据指定各分散区域的位置。关于该扩展记录块,后面再介绍。另外,在第1种情况下,不记录索引ERB的数据,在第2种情况下,不记录扩展开始位置。
6-8(扩展记录块)卷管理区域的块序号4以后的管理块可以作为扩展记录块ERB使用。如上所述,该扩展记录块在将1个数据文件记录到由分离的分配块指定的分散区域内的情况下使用,用于表示该各分散区域的分配块位置的数据记录大该扩展记录块内。
在该扩展记录块内,最多记录64个扩展记录单元(ER单元)。由索引用ER单元和描述符用ER单元构成。索引用ER单元作为ERB中的多个ER单元的最开头的单元进行记录,管理第1个以后的ER单元的使用状况。第2个以后的ER单元作为描述符用ER单元使用,利用包含在该单元内的数据表示各分散区域的分配块的位置。
图22是扩展记录块DRB的扇区结构。在该扇区中,紧接着记录同步方式和地址的标题,在作为数据区域的2048字节中可以记录64个扩展记录单元。1个扩展记录单元由32字节构成。
在图22中,数据区域的最初的32字节的扩展记录单元示出了作为索引用扩展记录单元使用的例子。
在该索引用扩展记录单元中,开始记录索引ID。该索引ID取为“FFFF”,表示该扩展记录单元作为索引用扩展记录单元使用。
接着,记录最大层次。利用索引用扩展记录单元构成扩展记录的树形结构,利用最大层次表示从该扩展记录单元指定的子树形层次。如果索引用扩展记录单元指定了包括扩展描述符的扩展记录单元时,即对于最下层的情况,最大层次取为“0000h”。
并且,此后最多可以记录7个逻辑分支和ER索引。ER索引是表示在可以记录到该扩展记录块中的64个ER单元中是哪个单元的数据,在该ER索引中记录从0~63的某个ER单元序号。逻辑分支记录表示由ER索引所示的ER单元是用于构成数据文件的第几个ER单元的数据。
在图22中,接着,第2个以后的ER单元作为描述符用ER单元使用。该描述符用ER单元记录最多8个扩展开始位置和分配块数。在扩展开始位置记录表示1个分散区域的位置的分配块序号,分配块序号数记录表示该分散区域具有的分配块的时钟的数据。因此,利用1个扩展开始位置和1个分配块数指定1个分散区域。于是,由于在1个描述符用DR单元中可以记录8个扩展开始位置和分配块数,所以,利用1个描述符用DR单元可以指定最多8个分散区域。
另外,当指定8个以上的分散区域时,可以重新将第3个ER单元作为描述符用ER单元使用,利用索引用ER单元作为紧接记录最第2个ER单元内的描述符用ER的描述符用ER单元,连接重新记录大第3个ER单元内的描述符用ER单元。
下面,说明利用ERB指定记录在多个分散区域内的数据文件的位置。
首先,利用记录到DRB的文件用DR单元中的ERB的索引指定ERB在管理块区域内的位置。接着,由于在ERB的最初的ER单元的开头记录“FFFF”的数据,所以,可以判定该最初的ER单元为索引用ER单元。其次,为了检索构成数据文件的最初的ER单元,可以检索逻辑分支的数据成为“0000”的地方。因此,对该索引用ER单元求与逻辑分支的“0000”对应的ER索引的数据。利用记录在由该ER索引的数据表示的描述符用ER单元内的8个扩展开始位置和分配块数分别指定8个分散区域。因此,利用管理区域内的数据便可掌握分散在盘上的文件的位置,读出文件时不必检索盘,所以,可以进行高速再生。
7.(文件和文件的层次结构的说明)在该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使用的文件有管理文件、图像文件、索引图像文件和声音数据文件等。
管理文件的文件名的扩展名为“PMF”,当检测到该扩展名为PMF时,就识别出该文件是管理文件。管理文件有综合信息管理文件(OVF_INF。PMF)、图像数据管理文件(PIC_INF.PMF)、印刷数据管理文件(PRT_INF.PMF)和再生控制管理文件(PMS_INF.PMF)等。后面再进行各管理文件的具体说明。
其次,图像文件的文件名的扩展名为“PMP”,当检测到该扩展名为PMP时,就识别出该文件是图像文件。图像文件有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记录中分辨率图像数据SD面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由宽高比为4∶3、具有640像素×480像素的图像数据的PSNnnnn.PMP文件和宽高比为16∶9、具有848像素×480像素的图像数据的PSWnnnn.PMP文件构成。高分辨率图像文件由宽高比为3∶2、具有1536像素×1024像素的图像数据的PHPnnnn.PMP文件和宽高比为16∶9、具有192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数据的PHWnnnn.PMP文件构成。另外,作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的1个,作为记录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HD的文件,有宽高比为3∶2、具有3072像素×像素的图像数据的PUPnnnn.PMP文件。
另外,扩展名为PMP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根据图像的种类决定开头的3个字符(例如PHP等),根据按图像文件的作成顺序附加的图像序号决定后面的5个字符(nnnn)。
其次,在该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如图23所示,当记录图像数据时,光盘具有图像记录用的目录D1(PIC_MD)作为设在其下级的子目录由第0图像目录D2(PIC00000)和第1图像目录D3(PIC00001)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根据按该图像目录的目录作成顺序附加的目录序号决定后面的5个字符。
如图23所示,记录到该光盘20上的各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图像数据的目录,设置子目录(PIC_MD),在其中进行文件管理。另外,多个文件进而由子目录进行管理。
即,若示出一和例子,就是在上述目录D1中设置用于进行全体信息的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文件f1(OV_INF.PMF)、用于进行全体索引文件的管理的综合索引文件f2(OV_IDX.PMX)和各相册的各图像目录D1~D4(PIC0000~PIC0002)。另外,在上述子目录(PIC_MD)中,设置用于管理印刷的色度和印刷尺寸以及转动等的印刷信息的印刷目录(PRINT)、用于管理监视器显示的图像的标题等的放映的放映目录(TERO.PMO)、各图像的序号及附加在各图像上的关键字检索目录(KW_DTBS.PMO)、用于管理图像的记录时日等的计时标记目录(TS_DTBS.PMO)和用于管理只再生指定的图像的程序再生的再生控制目录(PMSEQ)。
在本例中,作为上述图像目录,分别设置从目录序号为“0”的图像目录(PIC0000)到目录序号为2的图像目录(PIC0002)。
在上述图像目录(PIC0000)中,记录用于管理由目录序号“00000”指定的多个图像文件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f3(PIC_INF.PMF)和集中了该图像目录D2的索引图像的图像索引文件f4(PIDX000.PMX)。
在由该目录序号00000指定的图像目录D2(PIC0000)中,记录根据由图像序号00000指定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f5(PSN00000.PMP)和高分辨率图像文件f6(PHP00000.PMP)。另外,记录根据由图像序号00001指定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f7(PNS00001.PMP)和超高分辨率图像文件f9(PUP00001.PMP)。另外,还记录根据由图像序号00002指定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f10(PSN00002.PMP)和根据由图像序号00003指定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f11(PSN00003.PMP)。
其次,在由目录序号“0001”指定的图像目录(PIC000001)中,记录上述图像数据管理文件(PIC_INF.PMF)和管理各图像的索引图像的2个索引文件(PIDX000.PMX,PIDX001.PMX)。由上述2个图像索引文件管理与记录在该图像目录(PIC00001)中的图像文件对应的索引图像,在形式上这两个索引文件连接起来使用。
其次,在上述印刷目录(PRINT)中,记录用于管理多个印刷数据文件的印刷数据管理文件(PRT_INF.PMF)和由该印刷数据管理文件管理的印刷数据文件(PRT000.PMO~PRTnnn.PMO)。
其次,在再生控制目录(PMSEQ)中,记录用于管理记录在该再生控制目录(PMSEQ)中的再生控制数据文件的再生控制管理文件(PMS_INF.PMF)和用于控制图像顺序的多个再生控制数据文件(PMS000.PMO~PMSnnn.PMO)。
其次,如在上述图14(c)中说明的那样,上述管理块附加0~511的块序号,从块序号0开始顺序为卷描述符VD、卷空白位标记VSB、管理表MT、管理表MT、目录记录块DRB、目录记录块DRB、扩展记录块ERB、目录记录块DRB、扩展记录块ERB...。
用于表示目录D1(PIC_MD)的目录记录块DRB利用上述卷描述符VD的数据可以判定是管理块的第4块。在图24中,在记录在该管理块的第4块中的目录记录块DRB中,紧接标题设置用于表示上述图23所示的综合信息管理文件f1和综合索引文件f2的记录位置的2个文件用DR单元。
具体地说,就是在记录在第1单元内的文件用DR单元中,利用作为“扩展开始位置”记录的分配块序号表示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f1的分配块位置。另外,在记录在第2单元内的文件用DR单元中,利用作为“扩展开始位置”记录的分配块序号表示上述综合信息索引文件f2的分配块位置。对于该文件用DR单元的“ERB的索引”,由于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f1和综合索引文件f2在光盘20上记录在连续的分配块内,所以,不记录该ERB的索引。
其次,在这两个文件用DR单元之后即第3和第4单元中,设置用于表示由目录序号“00000”表示的图像目录D2和由目录序号“00001”表示的图像目录D3的记录位置的2个目录用DR单元。
具体地说,就是在该目录用DR单元中,利用作为“DRB的索引”记录的0~511的管理块序号表示与图像目录D2对应的DRB在管理块内的相对位置。在本例中,对于第3单元的目录用DR单元的“DRB的索引”的数据,作为表示上述图像目录D2的DRB在管理块内的块位置记录“005”。同样,对于第4单元的目录用DR单元的“DRB的索引”的数据,作为表示上述图像索引D3的DRB在管理块内的块位置记录“007”。
如上所述,管理块的第5块的DRB利用管理块的第4块的DRB的第3单元即目录用DR单元指定该块位置。
该第5块的DRB是记录关于图像目录D2的数据的块。在该DRB中,紧接标题设置8个文件用DR单元。
设置在第1~7单元内的7个文件用DR单元中,分别记录用于表示图像数据管理文件f3、图像索引文件f4、第1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5、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6、第2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7、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9和第3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10的记录位置的数据。另外,和上述文件用DR单元一样,在各文件用DR单元中,利用作为“扩展开始位置”记录的分配块序号分别表示上述图像数据管理文件f3、图像索引文件f4、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5、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6、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7的记录位置。
在设置在第7单元内的文件用DR单元中,记录用于表示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9的记录位置的数据。该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例如按18簇的数据长度进行记录。如果在上述光盘20上不存在18簇连续的空区域时,该文件就分散到不连续的分配块内进行记录。
这样,当将1个文件分散开进行记录时,不用上述文件用DR单元的扩展开始位置的数据直接指定上述文件的各分散区域,而是在DRB与指定的图像文件f9之间设置ERB,利用该ERB的数据指定图像文件的各分散区域的位置。
如图22所示,上述ERB紧接标题设置4个扩展记录单元(ER单元)。该ER单元最多可以设置64个。
第1个ER单元作为索引用ER单元使用,第2个和第3个ER单元作为目录用ER单元使用。在上述索引用ER单元中,记录关于第2个以后的ER单元的索引数据。另外,在上述索引用ER单元中,记录使用ER索引和逻辑分支的ER单元的数。ER索引是表示在64个ER单元中存在哪个ER单元的数据,用0~63的ER单元序号表示。逻辑分支是用ER索引表示的ER单元是表示用于构成1个文件的第几个ER单元的数据的数据。
在上述描述符用ER单元中,可以分别记录8个扩展开始位置和扩展块数。上述扩展开始位置是用于表示分散区域的开始位置的数据,用分配块序号表示。另外,扩展块数是用于表示分散区域的数据长度的数据,用分配块时钟表示。因此,利用1个描述符用ER单元便可根据扩展开始位置和扩展块数的数据指定8个分散区域。
即,如图25所示,在最初的ER单元的开头,记录表示是索引用的ER单元的“FFFFh”的数据。其次,为了检索构成上述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文件f9的数据的最初的ER单元,可以检索逻辑分支的数据为“0000”的地方。由于在索引用ER单元中作为与逻辑分支的“0000”对应的ER索引的数据记录“2”,所以,可以检测出第2个ER单元就是构成上述文件f9的数据的最初的ER单元。
其次,若参照第2个ER单元(目录用ER单元),可知上述文件f9的第1分割区域的开始位置按分配块序号就是“0152”,第1分割区域的数据长度按分配块数就是“0002”。同样,在该描述符用ER单元中,按顺序记录关于第2分割区域~第8分割区域的数据。
其次,作为紧接第2个ER单元即目录用ER单元的数据,检索索引用索引的逻辑分支“0000”的下一个数据即“0001”。由于逻辑分支为“0001”的ER索引的数据记录为“3”,所以,作为与第2个ER单元连续的数据,表示存在第3个ER单元。其次,若参照第3个ER单元(描述符用ER单元),则记录分别表示第9个分散区域和第10个分散区域的开始位置的分配块序号和表示数据长度的分配块数。
这样,利用ERB的描述符用ER单元便可表示分散为10个的分散区域的各个分配块位置。因此,即使将1个文件分散开进行记录时,在具有ERB的管理块内,也可以掌握各个分散区域的位置。因此,即使将分散的各区域连续起来作为1个文件从光盘20上进行再生时,也不必在盘上分别检索该盘上的各分散区域,从而可以进行高速存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将图像文件在盘上分散开进行记录的例子,举了记录超高分辨率图像文件的例子,这在盘上的未记录区域减少、不能确保18簇连续的区域时,便可进行这种分散记录。另外,同样,当不能确保连续的8簇区域时,对于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也可以进行分散记录。在通常的记录中,超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高分辨率图像文件记录到连续的区域中。
8.(文件的结构)其次,上述各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数据本体的开始地址由标题规定。数据本体例如从4的倍数的地址开始,2字节以上的数据,高位字节优先。另外,数据尺寸除以进行过规定长度编码的各图像数据,取4的倍数(包括将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光栅块变换时附加的00h的空数据),字符串由空数据(00h)终止。另外,在标题和数据本体之间也可以设置空区域。
8-1(标题的结构)上述标题由多个表构成,其中,在后面说明的表示该文件是什么文件的“格式表”配置在开头,以下按任意的顺序配置上述图像加工信息等任意的表。另外,各表例如从4倍数的地址开始,表和下一个表的间隔小于256字节。另外,在表与下一个表之间也可以存在空数据。
具体地说,就是上述表的种类包括格式表(10h)、名称表(11h)、命令表(12h)、盘ID表(14h)、图像参量表(20h)、记录信息表(21h)、色管理参量表(22h)、任意表(90h)等(括号内是各表的识别符号(ID))。
8-2(格式表)如图26所示,上述格式表由表ID(1字节)、次表指针(1字节)、格式版本(2字节)、文件形式(1字节)、文件形式版本(1字节)、总表数(1字节)、空区域(预约1字节)、数据开始地址(4字节)、数据尺寸(4字节)、空区域(预约4字节)构成,它们全部按二进制(B)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
另外,作为上述用1字节记录的“文件形式”,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以“00h”记录,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以“01h”记录,打印数据管理文件以“03h”记录,再生控制管理文件以“05h”记录,图像数据文件以“10h”记录,综合索引文件以“11h”记录,图像索引文件以“12h”记录。另外,打印数据文件以“30h”记录,放映数据文件以“32h”记录,关键字检索数据文件以“33h”记录,再生控制数据文件以“35h”记录。
8-3(图像参量表)图像参量表记录在用于记录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数据的各图像文件的标题内,关于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本源的原图像数据的信息,作为参量进行记录。
在本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根据从扫描器等取入的原图像数据作成,作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进行记录。但是,由于原图像本身完全没有记录在盘上,所以,没有留下原图像数据。但是,根据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标题内的图像参量表的数据,可以根据各信息掌握作为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本源的原图像是以什么样的状态记录的以及是怎样加工作成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因此,为了留下关于原图像数据的信息,将这些图像参量表的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起记录到图像文件的标题内,不进行改写。
其次,如图27所示,在上述图像参量表中,记录1字节的表ID、1字节的次表指针、2字节的图像尺寸(横尺寸)、2字节的图像尺寸(纵尺寸)、1字节的图像结构要素、1字节的纵横识别、1字节的宽度ID、1字节的该图像数据的压缩率、1字节的著作权及编辑权信息和1字节的输入机器识别信息。另外,还记录3字节的空区域(预约)和表示1字节的上述空数据的有无的信息等。
上述“图像尺寸”是表示图像的像素数的尺寸的信息,另外,上述“图像结构要素”在亮度(Y)、色差(Cr)、色差(Cb)为4∶2∶0时,记录“00h”,为4∶2∶0的正交的情况时记录“01h”,为4∶2∶2时记录“10h”,为4∶2∶2的正交的情况时记录“20h”。所谓“正交”,就是表示开头的Y数据与C数据一致。
另外,上述“纵横识别”,是用于显示图像的转动信息(逆时针转动),通常的横显示的情况记录“00h”,相对该横显示转动90度的纵显示的情况记录“01h”,相对该横显示转动180度的横显示的情况记录“02h”,相对该横显示转动270度的纵显示的情况记录“03h”。另外,“FFh”现在未定义。
这些信息都再生,以便可以显示。因此,通过将该图像参量表显示在监视装置9上,用户便可简单地识别该图像的参量。
8-4(综合信息管理文件(第1管理文件))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是用于综合地管理记录在目录(PICMD)内的所有的数据文件的管理文件。
如图28(a)所示,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如上所述,分别记录格式表(10h)、名称表(11h)、命令表(12h)、盘ID表(14h)和任意表(90h)。
在上述数据本体中,记录2字节的总图像张数、2字节的次图像目录序号、2字节的图像目录总数、1字节的表示有无再生控制目录的信息、1字节的再生控制文件数、1字节的打印数据文件数和1字节的表示有无放映数据文件的信息。另外,还记录1字节的表示有无检索信息文件的信息、1字节的自动起动文件序号、2字节的最后的存取图像目录序号、2字节的最后的存取图像序号、8字节的通行字、6字节的画外音国语信息、2字节的空区域(预约)和N个48字节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N为图像目录数)。这些信息都按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
上述“总图像张数”是表示宽高比为3∶4的通常分辨率(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总图像张数的信息,“次图像目录序号”是将图像目录的最后序号加上1的信息,“图像目录总数”是表示图像目录的数(N)的信息。另外,“有无放映数据的文件数”在不存在时记录“00h”,存在时记录“01h”。
如上所述,由48字节构成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与记录综合索引文件的索引图像对应地进行记录。在该综合索引文件中,按图像目录顺序记录用户从各图像目录包含的索引图像中选择的1个索引图像。因此,在该综合索引文件中,便从各图像目录中取出1个索引图像,所以,记录和图像目录相同数量(N)的索引图像。
另外,1个图像目录信息单元与记录在该综合索引文件内,的1个索引图像对应,并且,与记录在第m个该综合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作为第m个单元进行记录。
即,该图像目录信息单元按照和综合索引文件的索引图像的记录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记录,并且记录相同的数量。
如图28(b)所示,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分别由2字节的目录序号、2字节的索引图像序号、2字节的目录内图像张数、1字节的索引图像个别信息、1字节的字符识别代码、36字节的目录名称和4字节的空区域构成。在上述“目录名称”以外,都按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该“目录名称”用ASCII代码(A)进行记录。另外,当该“目录名称”用例如ISO代码或JIS代码等ASCII代码以外的代码进行记录时,其数据形式为“C”。
在上述目录序号中,记录用于表示包含与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文件的图像目录的目录序号,在上述索引图像序号中,记录用于表示与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文件的序号的图像序号。因此,当用户指定了综合索引文件的第m个索引图像时,就参照从开头到第m个图像目录信息单元。接着,根据记录在参照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内的目录序号的数据,便可判断指定的图像索引包含在哪个图像目录中。
另外,在上述索引图像个别信息中,记录在监视器上显示索引图像时的转动信息等,显示索引图像时,根据该数据进行显示。
8-6(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一定在各图像目录中设置1个,记录用于进行存储在该目录中的各图像的管理的数据。
其次,如图29(a)所示,上述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如上所述,分别记录格式表(10h)、名称表(11h)、命令表(12h)、盘ID表(14h)和任意表(90h)。
另外,在上述数据本体中,记录1字节的链路ID、3字节的空区域(预约)、1字节的图像索引文件数、1字节的次图像索引文件数、4×256字节的索引文件信息、NG个16字节的图像信息单元(图像张数)。这些信息都用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
上述“图像张数”是表示图像目录中的总图像张数(N)的信息。另外,“索引文件信息”按照显示顺序排列,与实际存在的索引文件数无关地准备例如256个入口。
如上所述,由16字节构成的图像信息单元与记录在后面所述的图像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对应地进行记录。
在该图像索引文件中,按照显示顺序记录用于表示包含在该图像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因此,在该图像索引文件中,记录和图像目录中的总图像张数N相同数量的N个索引图像。
另外,1个图像信息单元与记录在该图像索引文件内的1个索引图像对应,并且,与记录在该图像索引文件内的第m个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信息单元作为第m个单元进行记录。
即,该图像信息单元按照和图像索引文件的索引图像的记录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记录,并且记录相同的数量。
如图29(b)所示,在上述“图像信息单元”中,分别记录2字节的目录序号、2字节的图像序号、1字节的图像种类信息、1字节的图像个别信息、1字节的链路数、1字节的画外音信息、2字节的关键字检索数据序号、2字节的定时打印检索数据序号、2字节的放映序号和2字节的空区域(预约)。这些信息分别都按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
在上述目录序号中,记录用于表示包含与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文件的图像目录的目录序号,在上述图像序号中,记录用于表示与索引图像对应的图像文件的序号的图像序号。因此,当用户指定了某一图像索引文件的第m个索引图像时,就参照从开头到第m个图像信息单元。接着,就根据记录在参照的图像信息单元内的目录序号的数据判断指定的图像索引包含在哪个图像目录中,根据图像序号判断是该图像目录中的第几个图像文件。
另外,在上述图像种类信息中,记录表示用于表示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PSN”和表示高分辨率图像文件的“PHP”等图像种类的数据,当利用索引图像指定了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和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时,根据该图像种类信息就指定了文件名(开头的3字符)。
8-7(打印数据管理文件)如图30所示,上述打印数据管理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分别记录格式表(10h)、名称表(11h)、命令表(12h)和任意表(90h)。
在上述数据本体中,分别记录1字节的次打印数据文件序号、1字节的打印数据文件总数、2字节的空区域(预约)和4×N(数)字节的打印数据文件管理信息。
作为上述“次打印数据文件序号”,记录将最后的打印数据文件的序号加上1的值,作为“打印数据文件总数”,记录该打印数据文件的总数,作为“打印数据文件管理信息”,记录打印数据文件的数。
如图30(b)所示,在上述“打印数据文件管理信息”中,分别记录1字节的打印数据文件序号、1字节的打印执行ID和2字节的空区域(预约)。上述打印数据文件序号是表示打印数据文件的序号的信息。另外,作为上述“打印执行ID”,不进行打印时记录“00h”,进行打印时记录“01h”。
8-8(图像数据文件)如图31所示,上述图像数据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分别记录格式表、图像参量表、分割管理表、名称表、命令表、著作权信息表、记录时日表、色管理信息表、出版信息表、照相机信息表、扫描器信息表、实验室信息表和任意表。上述“格式表”和“图像参量表”在构成系统时是必须的记录事项,此外,都是任意的事项。
记录在这些各表中的数据是表示加工原图像数据生成高分辨率数据或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时的条件的数据。因此,在通常的记录再生中,记录在这些表中的数据不进行置换。
上述数据本体记录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中分辨率图像数据。
8-9(综合索引文件)在该综合索引文件中,按照在监视器上显示的顺序记录用户从包含在各图像目录中的多个索引图像中选择的1个索引图像。因此,在该综合索引文件中记录和各图像目录相同数量的图像。
上述综合索引文件是索引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集合,不设置该文件本身的标题。索引图像数根据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作为“目录总数”进行记录。另外,各索引按照和管理文件的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排列。
具体地说,就是如图32(a)所示的那样,上述综合索引文件分别只由4096字节的索引图像数据0~N的数据本体构成。如图32(b)所示,上述各索引图像数据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记录格式表。另外,在该标题中,接着格式表还设置空区域,可以记录用户的任意的信息。上述数据本体记录索引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另外,在该数据本体中,接着上述索引图像数据还设置空区域。
8-10(图像索引文件)在该图像索引文件中,按显示顺序记录用于表示包含在该图像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索引图像。因此,在该图像索引文件中,记录和图像目录中的总图像张数相同数量的N个索引图像。
其次,上述图像索引文件是索引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集合,如图33(a)所示,是该文件本身没有标题,而代之以各索引图像数据具有标题的结构。索引图像数在上述综合信息管理文件中作为目录总数进行记录。另外,各索引按照和管理文件的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排列。
具体地说,就是如图33(b)所示的那样,上述各索引图像数据由具有格式表及空区域的标题和具有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及空区域的数据本体构成。上述标题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总量例如为4096字节。另外,上述标题包括空区域固定为256字节。
8-11(打印数据文件)如图34(a)所示,上述打印数据文件由标题和数据本体构成。在上述标题中,分别记录格式表、名称表、命令表和任意表。另外,在上述数据本体中,分别记录2字节的打印总数、2字节的空区域(预约)和40×N(数)字节的打印信息。
上述“打印总数”是表示进行打印的图像的总数的信息,“打印信息”是表示40字节×打印的总数的信息。这些信息分别都按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
如图34(b)所示,上述“打印信息”记录2字节的图像目录序号、2字节的图像序号、1字节的图像种类和2字节的打印张数等。另外,作为上述“打印张数”,记录同一图像的打印张数。
9.(记录动作)
下面,根据上述层次目录结构和各文件结构说明记录动作。该记录动作如图35和图36的各流程图所示,首先,在图35所示的流程图中,用户通过操作接通图8所示的电源键31,存储部5便成为备用状态。并且,该流程便开始,并进入S51。
在上述S51,用户将光盘20插入图8所示的盘插入口30内后,进入S52。这样,通过上述盘插入口30插入的光盘20便装入到存储部5内,成为可以记录图像数据的状态。
在上述S52,图6所示的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入图13(a)所示的光盘20上的P-TOC和U-TOC。并且,将该读入的P-TOC和U-TOC的各数据传送给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6。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该传送来的P-TOC和U-TOC的各数据,确认是否存在数据U-TOC,同时确认该U-TOC的记录位置。具体地说,就是不能由上述U-TOC管理形成数据文件的区域。因此,当存在上述数据文件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判定在数据文件的开头存在U-TOC,并进入S53。
在上述S53,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入图13(a)所示的光盘20上的数据U-TOC。并且,将数据U-TOC的数据传送给上述系统控制器6的RAM6a。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将上述传送来的数据U-TOC的数据暂时存储到RAM6a内并读出而掌握各目录和各文件的位置,并进入S54。另外,关于文件的存储位置的检索,在后面的“检索时的动作说明”项中详细说明。
其次,在上述S54,上述系统控制器6根据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的数据,通过判断是否存在目录(PIC_MD)和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判断上述光盘20是否已格式化为图像数据的记录用的状态。并且,当判定未格式化时,就将该光盘20格式化为图像数据的记录用的状态,一旦该程序结束,就成为备用状态,直至再度进行记录指定,当判定已格式化时,就进入S55。
在上述S55,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读出所有的管理文件,同时将该读出的所有的管理文件暂时存储到RAM6a内,并进入S56。
在S56,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监视装置9进行显示,使之显示选择从现在开始记录的图像的记录方式的画面。具体地说,就是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用于记录1024像素×1536像素的高分辨率的图像的HD记录方式的选择画面和用于记录2048像素×3072像素的超高分辨率的图像的UD记录方式的选择画面。
另外,如上所述,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按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进行记录,但是,也可以设置按1簇的固定数据长度记录该中分辨率的图像的记录方式,按照用户的意思选择上述2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编码和1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编码。这样,当选择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记录方式时,便可记录分辨率高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另外,当选择1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记录方式时,虽然分辨率多少差一些,但是,可以增加可记录的张数。
其次,在S57,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已选择了某个记录方式,当判定尚未选择时,就反复进行该S57,直至进行了上述选择,当判定已选择时,就进入S58。
在S58,系统控制器6根据存储在RAM6a内的综合管理文件中的已记录的总图像张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总张数)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中的图像张数及图像信息的图像种类信息,计算由用户指定的HD记录方式或UD记录方式的可能记录的图像的张数。
具体地说,就是在上述光盘20上,只将2簇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8簇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组合,可以记录约200张图像,只将2簇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18簇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组合,可以记录约100张图像。因此,如果从整个光盘20的可记录容量减去已记录的容量,便可分别算出选择HD记录方式时的可记录张数和选择UD记录方式时的可记录张数。
其次,在S59,系统控制器6从RAM6a中读出综合管理文件中的图像目录信息电源,并控制将目录名称、目录序号和目录内的图像张数等数据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进行显示,然后进入S60。
在上述S60,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有用户指定记录该图像数据的目录,当判定没有指定时,就进入S62,当判定有指定时,就进入图36所示的S71。
在上述S62,由于用户没有指定目录,所以,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指定了形成现存的目录以外的新的目录,当判定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上述S60和该S62,直至指定了形成该新的目录,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63。
在S63,由于指定了形成新的目录,所以,系统控制器6根据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判断现存的目录的个数,并给新的目录附加上目录序号,同时在该目录中形成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和图像索引文件,然后进入图36所示的S71。
其次,在图36所示的S71,系统控制器6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记录在指定的目录的索引文件内的所有的图像数据,同时将该索引文件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图4所示的主存储器11a,然后进入S72。另外,不将与标题一起经过固定长度编码而记录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译码处理,直接从上述索引文件中读出传送给上述主存储器11a。另外,当在索引文件中未记录图像数据时,就不向上述主存储器读出图像数据。
在S72,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指定记录开始,当判定尚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72,直至指定该记录开始,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73。
在S73,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从现在开始记录的图像是否索引图像,当判定不是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74,当判定是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83。
在S83,就表示从现在开始记录的图像是索引图像的数据供给图5所示的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当供给了上述数据时,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对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索引图像用的固定长度计数,并进入S84。
在S84,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通过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对间抽处理为1/4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形成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索引图像,并进入S85。
在S85,系统控制器6控制存储器控制器13,使之将附加了标题的共计4096字节的索引图像记录到存储在图4所示的主存储器11a内的索引文件中,并进入S86。
在S86,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将全部索引图像记录在上述主存储器11a内,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上述S73,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87。
在S87,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已成为“00”(表示可以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88。
在S88,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对上述光盘20上的检测出的空区域进行存取,并进入S89。
在S89,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将具有上述索引图像的索引文件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的空区域内,然后进入S80。
这里,当将上述索引图像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后向光盘20上记录时,在将该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索引图像记录到光盘20上之前,通过暂时按顺序记录到主存储器11a内,在该主存储器11a内根据全部索引图像形成1个索引文件,然后,记录到光盘20上的物理连续的区域内。
即,如上所述,1个索引图像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数据长度。因此,为了将该1/15簇的数据长度的图像数据记录到光盘20上,必须对该1/15簇的图像数据附加上14/15簇的空数据,使之成为1簇的数据长度。因此,由于每形成上述1/15簇的图像数据就要记录到盘上,所以,上述空数据的记录区域便多于索引用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区域,从而不能有效利用盘上的记录区域。
但是,在本说明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将上述索引用的图像数据暂时在主存储器11a内作为索引文件合成,在取入全部索引图像后将该合成的索引文件记录到盘上。即,例如当记录具有25个索引图像的索引文件时,将15个索引图像(15个×1/15簇)记录到1簇的区域,将其余的10个索引图像(10个×1/15簇)和5/15簇的空数据记录到下一个1簇的区域。这样,便可减少记录在盘上的空数据的数据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该盘上的记录区域。
另外,在本说明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是在从上述扫描部1等取入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后记录到盘上的一系列流程中形成的,其次,图像文件是在此后的一系列流程中形成的。在索引文件的记录中,采用这一系列的流程时,就按顺序记录高分辨率、中分辨率等各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因此,有时不能确保应记录到先记录的索引图像的后级区域的索引图像的区域,这时,必须将索引文件在盘上分散开进行记录,从而索引文件的读出会发生延迟现象。
但是,在本说明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由于通过将多个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索引图像暂时记录到主存储器11a内,在该主存储器11a内形成包括所有的索引图像的1个文件并将该索引文件记录到盘上的物理连续的区域内,所以,可以使记录到盘上的索引文件一定是连续的文件。因此,从光盘20上读出索引文件时,根据上述连续记录的事实,可以连续地进行再生,从而可以高速地读出。
下面,说明向该索引文件内追加新的索引图像的情况,这时,如上所述,在记录之前,先将索引文件的数据读出到主存储器11a内。记录时将附加在最后记录的索引图像之后的空数据删除后,再将新的索引图像记录到最后记录的索引图像之后的区域内(没有空数据时,不必进行删除)。
另一方面,在上述S73判定为否定结果时,就进入S74,在S74,系统控制器6检测用于记录中分辨率的图像或高分辨率的图像的光盘20上的空区域,并进入S75。
具体地说,就是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已成为“00”(表示可以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上述空区域。
在S75,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从在上述S74检索的空区域中检测最佳的空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存取。
这里,作为最佳的记录位置,是在相同的目录下顺序记录的已记录的文件(最后记录的文件)之后的区域,并且应记录的图像(数簇)的区域最好是物理连续的区域。
但是,当记录像高分辨率图像数据(8簇)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18簇)那样的大的数据时,光盘20的未记录区域比较少时,在相同目录的最后记录文件之后的区域中有时不能确保物理连续的区域。这时,便形成极好的记录块ERB,利用该ERB将不连续的多个分散区域连接,记录1个文件。
其次,在S76,上述系统控制器6对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设定与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固定长度计数,并进入S77。
在S77,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形成8簇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18簇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然后进入S78。
在S78,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固定长度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检测的光盘20上的最佳的区域内,然后进入S79。
在S79,系统控制器6与上述图像数据的记录控制一起顺序决定指定的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数据和与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对应的文件名,然后进入S80。
具体地说,就是例如将从负胶片读取的第1~第6图像按HD记录方式记录到图像目录PIC00001中时,就成为以下情况。
即,在记录之前,由于根据RAM6a内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数据可以判定按HD记录方式记录的图像是0个,所以,第1个图像的高分辨率(HD)成为PHP00000.PMP,同时,中分辨率(SD)成为PSN00000.PMP。因此,当全部记录完上述6张图像时,作为高分辨率便形成PHP00000.PMP~PHP00005。PMP的文件,作为中分辨率便形成PSN00000.PMP~PSN00005.PMP的文件。
下面,说明记录这6张图像的索引图像的情况,这6张索引图像在格式化时已形成,全部图像按顺序记录到读入主存储器11a内的PIDX000.PMX中。因此,不形成新的索引文件。但是,当记录到1个索引文件中的索引图像的张数超过先前设定的索引图像张数(在本说明中,例如为25张)时,就重新形成PIDX001.PMX等第2个索引文件。
其次,在S80,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全部记录了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索引图像)、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等3种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S73,记录还未记录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完时,就进入S81。
在S81,系统控制器6检测是否已操作接通上述操作部10的排出键32,当未操作接通时,就反复进行该S81,当已操作接通时,就进入S82。
在S82,系统控制器6将记录在盘上的上述数据U-TOC、综合管理信息文件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关联数据更新为记录在RAM6a内的数据U-TOC、综合管理信息文件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各数据,图35和图36所示的记录动作的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具体地说,就是在上述数据U-TOC中,主要改写卷描述符(VD)、卷空白位标记(VSB)、管理表(MT)、目录记录块(DRB)和扩展记录块(ERB)等各数据。
即,在上述VD中,改写关于分配块的数据(可记录分配块等)、目录数(指定形成新的目录时)、文件数、关于DRB的数据(形成新的目录或文件时)、关于ERB的数据(新形成的文件记录到物理不连续的位置、利用ERB连接时)等。
另外,在上述VSB中,改写表示各分配块的属性的2位的代码等。
另外,在上述MT中,在新形成DRB和ERB时输入。但是,追加现存的DRB中的1目录记录单元时,不更新MT。
另外,在上述DRB中,新形成目录时,(目录用)目录记录单元追加1单元。同样,形成文件时,对于每1文件,(文件用)目录记录单元也追加1单元。
另外,在上述ERB中,利用上述DRB形成文件,该文件在物理不连续时形成。另外,在格式化时不形成。
其次,在上述综合管理信息文件中,主要改写总图像张数、次图像目录序号、图像目录总数和图像目录信息单元等数据。当形成目录时,上述图像目录信息单元形成1个图像目录信息单元的数据,形成或更新现存的目录中的文件时,更新索引图像序号、目录内图像张数和索引图像个别识别信息等。
其次,当形成目录时,上述图像数据管理文件重新形成该图像数据 文件。并且,主要更新图像张数、图像索引文件数、次图像索引文件序号、索引文件信息和图像信息单元等数据。
上述索引文件信息在重新形成索引文件时更新,索引数在追加索引文件中的索引数时更新。另外,由于图像信息与各索引图像对应地进行记录,所以,图像信息单元数只增加图像增加的张数。在通常的记录中,图像信息单元中的数据不更新,但是,当索引图像的顺序调换时,图像序号也进行调换更新。
10.(其他记录动作的说明)下面,参照图37的流程图说明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其他记录动作。图37的流程图通过在上述图35中说明的流程图的S35~S63的程序结束而开始,进入S91。并且,在该S91,系统控制器6读出记录在指定的目录的索引文件内的所有的图像数据,在S92,系统控制器6检测用户指定的记录开始,并进入S93。
图37所示的S91和S92是分别与在图36中说明的S71和S72对应的处理程序。
其次,在上述S93,系统控制器6判断记录的图像数据是高分辨率图像数据(HD或UD)还是中分辨率图像数据(SD)或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索引图像数据)。并且,当判定是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时,就进入S104,当判定是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时,就进入S94,当判定是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时,就进入S103。
在上述S93判定是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时进入的S104~S110与图36所示的S83~S89对应。
即,在上述S104,将表示从现在开始记录的图像是索引图像的数据供给图5所示的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当供给上述数据时,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对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索引图像用的固定长度计数,并进入S105。
在S105,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通过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对间抽处理为1/4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形成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索引图像,并进入S106。
在S106,系统控制器6控制存储器控制器13,使之将附加了标题的共计4096字节的索引图像记录到存储在图4所示的主存储器11a内的文件中,然后进入S107。
在S107,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将全部索引图像记录到上述主存储器11a内,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到上述S93,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108。
在S108,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索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成为“00”(表示可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109。
在S109,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对上述光盘20上的检测出的空区域进行存取,然后进入S110。
在S110,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将上述索引图像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的空区域内,然后进入S100。
其次,在上述S108,检测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用的空区域,在S94,检测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用的空区域,在S103,检测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用(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用)的空区域。如上所述,空区域的检测是通过检索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成为“00”(表示可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进行的,那时,指定与上述各分辨率的记录对应地检索的地址。
即,若说明记录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情况(S108),则在通常的用途中,按HD记录方式最多可以记录200张索引图像。选择HD记录方式时或选择UD记录方式时,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索引图像都是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所以,作为索引图像的区域,所需要的区域为200×1/15簇=13.33簇。但是,如果目录的数目增多,则还存在1个目录只记录1个或2个索引图像的目录。由于上述目录的最大数设定为20目录,所以,这时作为索引图像记录的容量也必须最大,至少需要32簇。因此,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索引图像记录时的空区域时通过从盘内周检索由与1~32簇对应的地址指定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这时,不检测其他空区域。
其次,若说明记录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情况(S94),则按HD记录方式最多可以记录200张,由于中分辨率(SD)的图像是按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记录的,所以,作为中分辨率的图像区域,需要2簇×200张=400簇。因此,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中分辨率的图像记录的空区域时通过从盘内周检索由与索引图像的区域(1~32簇)以后的400簇的区域即33~432簇对应的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95。
同样,按UD记录方式最多可以记录100张,由于中分辨率(SD)的图像是按2簇的固定数据长度记录的,所以,作为中分辨率的图像区域,需要2簇×100张=200簇。因此,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中分辨率的图像记录的空区域时通过从盘内周检索由与索引图像的区域(1~32簇)以后的200簇的区域即33~232簇对应的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95。
其次,若说明记录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情况(S103)时,则按HD记录方式最多可以记录200张图像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采用8簇的固定数据长度。因此,对于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需要8簇×200张=1600簇。据此,在上述S103,系统控制器6便通过从盘内周检索由与索引图像的区域(1~32簇)和中分辨率的图像的区域(33~432簇)以后的1600簇的区域即432~2032簇对应的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95。
同样,按UD记录方式最多可以记录100张,由于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采用18簇的固定数据长度,所以,作为超高分辨率的图像区域,需要18簇×100=1800簇的空区域。因此,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该超高分辨率的图像记录的空区域时通过从盘内周检索由与索引图像区域(1~32簇)和中分辨率图像区域(33~232簇)以后的1800簇的区域即233~2032簇对应的地址指定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然后进入S95。
其次,当这种空区域的检测结束时,在S95,系统控制器6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在检索的空区域中对最佳的区域进行存取,然后进入S96。作为直至的最佳的记录位置,可以分别与目录无关地进行空区域检索,将各数据按顺序记录到最初存在空区域的位置。因此,记录的数据是从各区域的开头顺序记录的。
其次,在S96,上述系统控制器6对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设定与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固定长度计数,然后进入S97。
在S97,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形成8簇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18簇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然后进入S98。
在S98,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固定长度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检测出的光盘20上的最佳的区域内,然后进入S99。
在S99,系统控制器6与上述图像数据的记录控制一起顺序决定指定的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数据和与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对应的文件名,然后进入S100。
在S100,上述系统控制器100判断是否已全部记录了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索引图像)、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这3种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尚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到S93,记录还未记录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101。
在S101,系统控制器6检测是否已操作接通了上述操作部10的排出键32,当尚未接通时就反复进行该S101,当已接通时就进入S102。
在S102,系统控制器6将记录在盘上的上述数据U-TOC、综合管理信息文件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关联数据更新为记录在RAM6a内的数据U-TOC、综合管理信息文件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各数据,图37所示的其他记录动作的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另外,S95~S102与上述图36所示的S75~S82对应。
在该其他记录动作中,利用存储在RAM6a内的VSB中的分配块的地址指定分别指定低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或超高分辨率)的检索区域。即,由于只对RAM6a的VSB读出数据,利用地址指定分割盘上的记录区域,所以,可以实现空区域检测的高速化。例如,还可以从物理上考虑在盘上决定各区域的记录位置进行记录。但是,这时由于在HD记录方式和UD记录方式中使用的区域量(中分辨率的区域和高分辨率的区域)不同,所以,必须预先考虑好最多需要的情况以确保区域。即,在中分辨率区域,必须确保HD记录方式时的400簇,在高分辨率区域,必须确保UD记录方式时的1800簇,不能有效地灵活使用记录区域。
另外,在本说明中,是从盘内周一侧作为索引用、中分辨率用和高分辨率用指定空区域检索用的地址,但是,与此相反,也可以从盘外周一侧作为索引用、中分辨率用和高分辨率用指定空区域检索用的地址,可以根据设计适当地变更。
11.(相册名等的记录)所谓相册,是将在目录之下形成的1个图像目录作为1个相册。在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当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记录结束时,就可以输入上述每个相册的相册名、各相册的每个图像的图像名、用于检索所希望的图像的关键字和盘名。
这时,用户操作接通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写入键53。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上述写入键53被操作接通时,就成为进行字符信息输入的写入模式。
然后,用户操作上下左右键54。每操作1次上述上下左右键54。上述系统控制器6便控制显示部26,使之顺序显示例如相册名、图像名、关键字和盘名的字符。用户看着上述显示部26上显示的字符,决定此后输入哪个信息,并操作接通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EXEC键55。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便识别从现在开始输入的信息。
其次,用户操作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数字键。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上述显示部26,使之显示与上述数字键的操作对应的字符。并且,当上述显示部26显示的相册名等是所希望的相册名等时,用户就再次操作接通上述EXEC键55。
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再次操作接通了上述EXEC键55时,就结束该写入模式,同时,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输入的相册名等字符信息作为所谓的ASCII代码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
具体地说,就是记录所希望的图像名时,用户操作接通上述写入键53,使上述系统控制器6成为写入模式,同时,操作接通上述上下左右键54,选择从现在开始进行输入的信息即“图像名”。并且,操作接通上述数字键50,输入该图像的图像名。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形成与上述输入的文字对应的ASCII代码,并将其供给盘记录再生部5c。这样,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就将与上述图像名对应的ASCII代码记录到光盘20上。
另外,作为上述图像名可以输入的字符数,例如为16字符,作为上述相册名可以输入的字符数为32字符,可以用字母、片假名、汉字等输入。即,1个画面可以输入432字符(16字符×25张的图像+相册名的32字符)。
12.(再生动作的说明)下面,说明再生记录在光盘20上的图像数据和字符数据(ASCII代码)并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时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动作。
这时,用户首先操作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相册键33。每操作1次上述相册键33,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检测1次,并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5c和显示部26,使之再生并显示该相册的相册名。将4个相册名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每操作接通1次上述相册键33,就按顺序在上述显示部26上显示4个相册名。
然后,用户从上述4个相册中选择了所希望的相册后就操作接通第1索引键38a。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上述第1索引键38a被操作接通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选择的相册的索引用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相册名、图像名等)。
1个相册由例如50张的图像数据构成,虽然在显示画面上一次可以显示该50张的图像,但是,每一张的显示区域必然变窄,有时用户难于选择所希望的图像。因此,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一次指定读出25张低分辨率用的图像数据。这样,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便首先从上述光盘20的内周一侧读出上述26张的低分辨率用的图像数据和相册名的ASCII代码和各图像名的ASCII代码,并通过EFM电路21将该图像数据供给图5所示的压缩扩展电路4h,同时,将该ASCII代码直接供给缓冲电路4b。
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低分辨率用的扩展处理,并通过光栅块变换电路4g和选择器4f将其供给上述缓冲电路4b。上述缓冲电路4b暂时存储上述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
这样,当将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存储到上述缓冲电路4b内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控制该缓冲电路4b,使之与上述图像数据一起高速读出并传送存储在该缓冲电路4b内的ASCII代码。这样,上述ASCII代码便与图像数据一起通过接口4a而不通过系统控制器6高速传送给图4所示的图像存储器11b。
上述图像存储器11b的存储区域,整体是纵×横为2048像素×2048像素,其中,1024像素×1536像素(纵×横)的存储区域是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图像数据区域),该图像数据区域以外的其余的区域16像素×32像素(512字节)的存储区域是上述ASCII代码的存储区域即命令区域。
当从上述缓冲电路4b高速传送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时,存储器控制器13控制将该图像数据写入上述图像存储器11b的图像数据区域,控制将该ASCII代码写入上述命令区域。
这样,当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写入上述图像存储器11b的各存储区域内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读出写入上述命令区域内的ASCII代码,并解释该ASCII代码。并且,控制将该解释的ASCII代码的字符作为图像数据写入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内。
具体地说,就是当从上述命令区域读出的ASCII代码为“41H”时,该ASCII代码表示字母“A”的字符,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控制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写入该“A”的字符显示在该图像之下。
这样,当将图像数据和表示ASCII代码的字符的图像数据(以后,将这两种图像数据简称为图像数据)向图像存储器11b内的写入结束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控制读出写入到该图像存储器11b内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通过D/A变换器成为模拟的图像信号,并供给监视装置9。
这样,便如图41所示的那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的显示画面上显示上述选择的相册的相册名,同时显示25张的索引用的图像和各图像的图像名。
另外,当用户想显示上述选择的相册的其余的25张图像时,就操作上述操作部10,指定该其余的25张图像的显示。这样,系统控制器6便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其余的25张低分辨率用的图像数据和该各图像数据的ASCII代码。这样,如上所述,便高速传送上述其余的25张低分辨率用的图像数据和ASCII代码,并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该其余的25张图像。
其次,当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作为索引用显示25张的图像时,用户便操作上述操作部10,从这些图像中选择所希望的图像。
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操作了上述操作部10并检测到指定了所希望的图像时就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从上述光盘20读出与该选择的图像对应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样,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便读出记录在光盘20上的显示用的具有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该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图像存储器11b。
当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图像存储器11b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便暂时存储并读出该图像数据,通过D/A变换器供给监视装置9。这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的显示画面上将用户选择的图像显示满整个画面。
这里,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便可不显示上述索引用的图像而选择所希望的图像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
即,当知道了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的相册和图像序号时,如上所述,用户就操作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数字键50,指定该相册,同时指定该图像序号。
如上所述,对于1个相册,由于可以记录50张的图像,所以,用户利用上述数字键50通过输入所希望的图像序号选择所希望的图像。并且,在选择上述所希望的图像序号后,操作再生键41。
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上述再生键41被操作接通时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上述指定的相册的图像序号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样,便从上述光盘20读出指定的图像序号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与该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另外,使用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检索键52也可以进行这种所希望的图像的选择。即,当操作接通了上述检索键52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成为检索模式。当成为上述检索模式时,每操作1次上下左右键54,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控制显示部26顺序显示图像名、关键字、记录日和记录时间的字符。当用户从上述图像7、关键字、记录日和记录时间中选择了输入的信息时,就使用上述数字键50输入进行检索的图像的图像名、关键字、记录日或记录时间,并操作接通EXEC键55。
这样,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上述EXEC键55被操作接通时就开始进行检索。并且,检索与上述图像名、关键字等对应的图像,并控制显示部26,使之显示该检索的图像的相册序号、相册名、图像名、图像序号等。另外,当对应的图像有多个时,就控制上述显示部26,使之显示多个次数、相册序号、相册名等。
其次,用户使用上述上下左右键54从在上述显示部26上详细的图像名等中选择所希望的图像,并操作接通上述再生键41。
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上述再生键41被操作接通时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选择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这样,便从上述光盘20上读出指定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进行显示。
其次,当不知道在盘内形成了什么样的相册而想从中再生所希望的图像时,用户就操作接通上述操作部10的第2索引键38b。
当向光盘20上记录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时,预先将记录在各相册的最开始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1个索引文件记录到光盘上。
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上述第2索引键38b被操作接通时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索引文件。这样,便从上述光盘20上再生记录在上述各相册的最开始的具有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如上所述,并通过图像存储器11b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这样,便可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只显示各相册(相册A~相册Y)的开头的图像(A1~Y1),从而用户便可检索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的相册。
其次,包括该开头的图像同时显示多张图像比这样只显示各相册的开头的图像更容易选择所希望的相册。因此,在上述操作部10上设置第3索引键38c。
同样,当向光盘20上记录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时,预先将记录在各相册的最开始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从该开头的图像到第5张的低分辨率的图像作为1个索引文件记录到光盘上。
当操作接通了上述第3索引键38c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已操作接通该键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索引文件。
这样,就由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从光盘20上再生记录在上述各相册的最开始的图像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从该开头的图像到第5张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通过图像存储器11b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这样,便可如图42所示的那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各相册(相册A~相册E)的从开头的图像到第5张的图像(A1~A5、B1~B5、C1~C5、D1~D5、E1~E5),从而用户便可简单地检索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的相册。
其次,有时不连续地显示各相册的图像而每隔指定张数进行显示更容易知道各相册的内容。所以,在上述操作部10上设置第4索引键38d。
同样,当向光盘20上记录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时,预先将记录在各相册的最开始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距离开头的图像10张处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记录在距离开头的图像20张处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1个索引文件记录到光盘上。
即,当操作接通上述第4索引键38d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已操作接通该索引键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再生上述索引文件。
这样,就从上述光盘20上再生每隔10张记录的各相册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通过图像存储器11b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这样,便可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各相册(相册A~相册E)的每隔10张再生的图像(A1、A11、A21、A31、A41、B1、B11、B21、B31、B41、C1、C11、C21、C31、C41、D1、D11、D21、D31、D41、E1、E11、E21、E31、E41),从而用户便可更简单地检索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的相册。
其次,由于将多个上述各相册的图像显示在1个画面上,有时难于看清并检索一张一张的图像。为此,在上述操作部10上设置第1相册检索键56。
即,当操作接通了上述第1相册检索键56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已操作接通了该检索键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连续地再生记录在各相册的开头的图像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这样,便由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从光盘20上再生记录在上述各相册的开头的各图像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传送给图像存储器11b。当上述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内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便立即读出该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这样,便可如图43所示的那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连续地显示记录在各相册(相册A~相册Z)的开头的图像(A1~Z1),从而用户便可高速地检索所希望的相册。
这样,从连续地显示的相册(图像)中选择所希望的相册时,当显示出所希望的图像时,用户便操作接通上述停止键42。当在该状态下操作接通了上述停止键42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识别为已指定了在操作接通该停止键42的时刻显示的图像所属的相册,以后,就根据该相册进行再生和或编辑等。
其次,由于只连续地显示上述各相册的开头的图像,所以,有时会不知道该相册的内容,从而难于检索所希望的相册。为此,在上述操作部10上设置第2相册检索键57。
即,当操作接通了上述第2相册检索键57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已操作接通该检索键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连续地再生记录在各相册的开头的图像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例如第3张之前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这样,便由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从光盘20上再生记录在上述各相册的开头的各图像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第3张之前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传送给图像存储器11b。当上述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内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就立即读出该图像数据并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这样,便可如图44所示的那样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连续地显示记录在各相册(相册A~相册Z)的开头到第3张的图像(A1~A3、B1~B3、C1~C3...),从而用户便可更高速地检索所希望的相册。
从这种连续地显示的相册(图像)中选择所希望的相册时,当显示出所希望的图像时,用户就操作接通上述停止键42。当在该状态下操作接通了上述停止键42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识别为已指定了在操作接通该停止键42的时刻显示的图像所属的相册,以后,就根据该相册进行再生和或编辑等。
这样,当在光盘20上预先记录索引用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操作接通了上述各索引键38a~38d时,通过读出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在1个画面上显示表示各相册的内容的多个图像,或在上述光盘20上预先记录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操作接通了上述各相册检索键56,57时,通过连续地读出并显示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便可高速地进行所希望的图像或所希望的相册的检索。
另外,由于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作为索引专用单独记录在上述光盘20上,所以,在进行索引显示时便可直接读出该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可以比将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间抽处理后重新形成索引用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而更高速地进行显示,从而可以缩短该索引显示的显示时间。并且,由于可以缩短上述索引显示的显示时间,所以,可以实现所希望的图像或所希望的相册的检索的高速化。
其次,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可以不显示上述索引用的图像而直接指定所希望的图像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进行显示。
即,当用户已知道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的相册和图像序号时,如上所述,操作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相册紧凑33、数字键50、倒退键39和前进键40,输入所希望的相册和所希望的图像序号。并且,在选择上述所希望的图像序号后,操作接通再生键41。
上述系统控制器6在检测到上述再生键41被操作接通时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上述指定的相册的图像序号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这样,就从上述光盘20上读出指定的图像序号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与该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另外,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还可以使用设置在上述操作部10上的检索键52进行所希望的图像的检索。
即,当操作接通上述检索键52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成为检索模式。当成为上述检索模式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控制显示部26每操作1次上下左右键54就显示图像名、关键字、记录日和记录时间的字符。用户从上述图像名、关键字、记录日和记录时间的字符中选择输入的信息时,就使用上述数字键50输入进行检索的图像的图像名、关键字、记录日和记录时间,并操作接通EXEC键55。
这样,当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测到上述EXEC键55被操作接通时就开始进行检索。并且,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检索与上述图像名、关键字等对应的图像,读出该检索的图像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通过该检索,检索到多个图像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该多个图像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这样,上述检索的图像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便供给上述图像存储器11b。当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存储器11b内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就读出该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监视装置9。
其次,用户看着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的图像,识别所希望的图像,使用上述数字键50输入该图像的相册序号和图像序号,并操作接通上述再生键41。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上述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并再生从上述指定的相册中指定的图像序号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这样,上述所希望的图像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便通过图像存储器11b供给监视装置9,在该监视装置9上显示出上述检索的所希望的图像。
13.(索引图像的再生和显示)下面,参照图38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上述索引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再生和显示动作。该图38所示的流程图,通过用户操作接通图8所示的电源键31使存储部5成为备用状态而开始。并且,进入S120。
在上述S120,用户将光盘20插入图8所示的盘插入口30内,然后进入S121。这样,通过上述盘插入口30插入的光盘20便装入到存储部5内,成为图像数据可以再生的状态。
在上述S121,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入记录在光盘20上的P-TOC和U-TOC,判断在该光盘20上是否存在P-TOC和U-TOC。并且,当不存在该各TOC时,就进入S139,控制显示部26使之显示出“盘错误”,当存在该各TOC时,就进入S122。
在上述S122,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入上述P-TOC和U-TOC,确认数据U-TOC的位置,并进入S123。由于不能用上述U-TOC管理形成数据文件的区域,所以,当存在数据文件时,就判定在其开头存在数据U-TOC。
在上述S123,系统控制器6将数据U-TOC的数据存储到RAM6a内,掌握各目录和文件的位置,并进入S124。
在S124,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上述光盘20是否已格式化为图像记录用的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根据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的数据判断是否存在PIC_MD的子目录、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图像目录(至少1个)、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和图像索引文件,判断光盘20是否已格式化为图像记录用的状态。并且,当判定未格式化为图像记录用的状态时,就进入S140,控制显示部26使之显示出“盘错误”,并就此结束,当判定已格式化为图像记录用的状态时,就进入S125。
在S125,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读出所有的管理文件(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各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打印控制数据管理文件、再生控制管理文件),同时,将该读出的所有的管理文件暂时存储到RAM6a内,并进入S126。
在S126,系统控制器6判断显示的图像是否已指定,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30,当判定未指定时,就进入S127。
在上述S127,系统控制器6就检索记录在光盘20上的综合索引文件,并进入S128。
特别是当未指定目录时,就必须使之显示在各目录中记录着什么样的图像数据,由用户指定所希望的图像。因此,在上述S128,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显示记录在光盘20上的综合索引文件,并进入S129。上述综合索引文件是按监视器的显示顺序记录和存储在各图像目录下的图像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数据中的任意1张索引图像相同的索引图像数据的文件。通过在监视器上显示该综合索引文件,用户便可指定所希望的索引图像。
其次,在S129,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上述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从上述监视器显示的索引图像中指定了所希望的索引图像,当判定尚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29,直至进行了该指定,当判定已指定了时,就进入S130。
在S130,系统控制器6检索记录指定的索引图像的图像目录,并进入S131。
即,记录在上述RAM6a内的综合信息管理文件中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48字节的数据)只记录与根据综合信息管理文件而显示的索引图像的数(=目录数)相同的数量,与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对应地顺序记录。例如,以指定根据综合信息管理文件而显示的第2个索引图像时为例进行说明,首先,与指定的第2个索引图像对应的48字节的图像目录信息从开头记录到第2个。在该第2个图像目录信息单元的目录序号,记录“00001”的数据,由该数据可知,记录该索引图像的目录是第2个PIC0001的目录。
其次,在上述S131,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索在上述S130检索的目录内的图像索引文件,并进入S132。
在S132,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上述监视装置9,使之显示检索的目录内的最初的图像索引文件(25张),并进入S133。
在S133,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上述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从上述监视装置9显示的索引图像中指定了所希望的图像,当判定尚未指定时,就进入S134,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36。
在上述S134,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已指定了显示下一个图像索引文件(其余的25张),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返回上述S133,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35。
在上述S135,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监视装置9,使之显示其余的25张的图像索引文件,并返回上述S133。
另一方面,在上述S133,当判定已指定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136,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索与指定的索引图像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并进入S137。
具体地说,就是上述系统控制器6从存储在上述RAM6a内的各目录的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中选择与存在显示的索引文件的目录对应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与记录在图像索引文件中的索引的数(N)相同数量的16字节的图像信息单元记录在选择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图像信息单元(16字节×N)内。另外,与显示的索引的顺序对应地顺序记录该图像信息单元。
例如,当根据该图像索引文件显示的索引图像利用第1个目录的索引文件从该索引文件中指定了第4个索引图像时,首先,由于显示的索引文件是第1个目录的索引文件所以,上述系统控制器6便参照RAM6a内的第1个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数据。并且,当用户指定了第4个索引图像时,就检索所参照的图像数据文件的第4个图像信息单元。对于该检索的图像信息单元中的数据,作为目录序号记录为“00000”的数据,作为图像信息,记录为“00003”的数据。因此,与指定的索引图像对应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就被判定目录“PIC00000”中的文件名为“PHP000003”,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被判定目录“PIC0000”中的文件名为“PSN00003”。
如上所述,当选择了索引图像并检索与其对应的高分辨率和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时,一定要根据图像管理文件的图像信息单元中的数据检索与其对应的图像文件。
即,通常(上述例子的情况),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与图像文件的图像序号一致,但是,例如,当通过后面所述的编辑等改变索引图像的位置时,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与图像文件的图像序号就会发生错乱。在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即使改变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利用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图像信息单元也可以使索引图像与高分辨率和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对应。详细情况,在后面的“图像的编辑”项中详细说明。
其次,在上述S137,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指定了监视器显示上述检索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38,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37。
在上述S138,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上述检索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的数据,接着,就控制监视装置9使之显示再生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同时,判断是否已指定了打印输出上述检索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并且,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38。另外,当判定已指定时,系统控制器6就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检索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并通过主存储器11a将其供给打印部2,至此,图38所示的索引图像的再生和显示的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在供给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的打印部2中,将作为RGB的各数据供给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变换为黄(Y)、品红(M)、青绿(C)的各数据,从Y数据开始顺序由热敏打印头将其打印到打印用纸上。
14.(文件和目录的检索)下面,参照使用上述图2 3等说明的文件的层次结构说明例如检索图像文件f5(PSN00000.PMP)的情况。该检索动作如图45的流程图所示。该图45所示的流程图通过将数据U-TOC的数据存储到上述RAM6a内并由用户指定所希望的目录和文件名而开始,并进入S141。
在上述S141,系统控制器6根据卷管理区域的卷描述符(VD)检索指定的目录的低位的最初的目录记录块(DRB)的块序号,并进入S142。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表示上述VD的最初的目录记录块的位置的数据,按块序号记录在管理块内的DRB的位置。在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如上所述,该最初的DRB的块序号为“4”。
其次,在S142,系统控制器6通过参照MT的管理块的入口,判断上述指定的DRB是单独的DRB还是连续的DRB,当判定是单独的DRB时,就进入S143,当判定不是单独的DRB时,就进入S147。
在上述S147,系统控制器6判断在上述DRB中是否存在具有目录的目录用DR单元,当判定不存在时,就进入S148,当判定存在时就进入S144。
在S148,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检测已连接的DRB,并返回S147。
另一方面,在S143,系统控制器6检索存在指定的目录的目录用DR单元,并进入S144。
在S144,判断上述指定的目录是否为最后的目录,当判定是最后的目录时,就进入S145,当判定不是最后的目录时,就返回S141。
在S145,上述系统控制器6检索存在指定的文件的目录用DR单元,并进入S146。
在S146,上述系统控制器6确认文件的位置,至此,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15.(图像的编辑)其次,如上所述,当图像的记录结束时,根据用户的选择便可进行索引图像的编辑。该图像的编辑是指例如将某一图像目录的图像数据移动到其他图像目录内的作业和在同一目录内进行索引图像的替换从而改变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的作业等。
下面,作为一个例子,参照图46的流程图说明将第1个目录的第5个显示的索引图像和与其对应的高分辨率及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移动到第2个目录的第10个的显示位置的例子。
图46所示的流程图在所希望的图像的记录结束并由用户操作接通编辑指定键而开始,并进入S151。
在S151,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移动源的目录(第1个)的索引文件,显示25张的索引图像,并进入S152(参见再生动作的项)。
在S152,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指定了移动源的目录内的移动的索引图像(是否指定了第1个目录的第5个显示的索引图像),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52,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53。
在S153,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指定了移动目的地的目录和移动位置(本例的情况就是将源图像移动到第2个目录的第10个的索引图像处),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53,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54。
在S154,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等,使之将移动源的目录的索引文件的全部索引图像和移动目的地的目录的索引文件的全部索引图像读出到主存储器11a内,并进入S155。
在S155,上述系统控制器6只将指定的索引图像(包括标题)从移动源(第1个目录)的索引文件中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第2个目录)的索引文件内,并进入S156。
即,如上所述,在上述图像索引文件中,各索引图像包括标题和数据本体,固定为4096字节。因此,在本例中,从文件的开头开始,4096×3字节以后的4096字节规定为第4个索引图像(包括标题)的数据,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在图像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的位置。同样,移动的索引图像(4096字节)的数据的移动目的地指定为移动目的地的目录(第2个)的索引文件的4096×9字节以后的区域,插入到该区域内(不是改写)。
其次,在S156,系统控制器6进行删除移动源的索引文件的上述被移动的索引图像、更新文件并追加移动目的地的索引文件的上述移动来的索引图像的编辑控制。并且,更新该移动目的地的文件,然后进入S157。
在上述S157,系统控制器6分别将编辑的移动源的索引文件和移动目的地的索引文件再次记录到盘上的相同的位置,并进入S158。另外,即使不是相同的位置,只要另外有可以确保区域的地方,该位置也可以。
在S158,系统控制器6将记录在移动源(第1个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内的多个图像信息单元(16字节)中的第5个记录的图像信息单元在RAM6a内不改变数据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第2个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内的第10个单元内,并进入S159。另外,对于记录在盘上的高分辨率和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文件,任何数据都不更新。
其次,在S159,系统控制器6通过判断是否操作接通了操作部10的排出键32,判断是否已指定了排出盘,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59,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60。
在S160,系统控制器6通过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RAM6a内的数据U-TOC、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和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并将其写入到盘上而更新各数据,至此,关于该图像的编辑动作的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当在高分辨率或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文件的开头具有记录用于使与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一致的数据的标题时,通过改写标题的数据就不必改变实际的图像数据的位置,但是,为了改写标题的数据,必须暂时读出图像文件的全部数据(包括图像数据),结果是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但是,在本编辑动作中,索引文件按照实际显示的顺序变换盘上的物理位置,但是,高分辨率和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在盘上的位置不作任何改变,替换读入到RAM6a内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中的图像信息单元的数据。并且,只利用这种各数据的替换,便可获得与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对应。因此,需要改写的只是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的替换和RAM6a内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改写。因此,可以使改写数据非常少,从而可以使改写作业高速化。
另外,由于改变索引图像在盘上的物理位置使索引文件与显示顺序成为相同的顺序,所以,可以实现索引文件的高速读出。
另外,在相同目录内的相同索引文件内改变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时,也可以进行相同的控制。例如,将相同索引文件中的第7个索引图像改变显示顺序为第2个显示时,先将索引文件的全部数据从盘上暂时读出到主存储器11a内,将第7个索引图像移动到第2个编辑文件后,再记录到盘上。另一方面,在RAM6a内,在图像数据管理文件内不改变数据,将第7个16字节的图像信息单元插入到第2个。即,在同一目录内改变索引图像的显示顺序时,也可以只改写索引文件和RAM6a内的图像信息单元,而不进行实际的图像数据的改写。
16.(综合索引文件的形成动作)当向光盘20上的记录结束时,系统控制器6就形成综合索引文件(OV INDX.PMX)。该综合索引文件由综合信息管理文件进行管理,将在各目录内记录着什么样的索引图像编辑为1个文件。
例如,在本例中,当形成5个具有25张索引图像的目录时,就取出各目录的开头的1张索引图像,分别按顺序进行编辑,形成由5张索引图像构成的综合索引文件。另外,如果目录的数设定得较少时,也可以从各目录中分别取出开头的5张索引图像形成综合索引文件。
该综合索引文件是在进行画面数据用的格式化时形成的。因此,在记录图像时已经形成了。
该综合索引文件的形成动作如图47的流程图所示。
在该图47所示的流程图中,在S161,系统控制器6将综合索引文件读出到主存储器11a内,并进入S162。
在S162,系统控制器6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记录在指定的目录的索引文件内的所有的图像数据,同时,控制其将该索引文件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图4所示的主存储器11a,然后进入S163。对于和标题一起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后记录的图像数据不进行扩展译码处理,直接从上述索引文件中读出传送给上述主存储器11a。另外,当图像数据未记录在索引文件中时,就不将图像数据读出到上述主存储器内。
在S163,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已指定了记录开始,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63,直至指定了该记录开始为止,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64。
在S164,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从现在开始要记录的图像是否索引图像,当判定不是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165,当判定是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172。
在S172,将表示从现在开始要记录的图像是索引图像的数据供给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当供给了上述数据时,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就对压缩扩展电路4h设定索引图像用的固定长度计数,并进入S173。
在S173,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通过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对间抽处理为1/4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形成固定长度编码为1/15簇的固定数据长度的索引图像,并进入S174。
在S174,系统控制器6根据存储在RAM6a内的综合信息管理文件的数据判断上述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索引图像是否为最初的索引图像,当判定不是最初的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181,当判定是最初的索引图像时,就进入S175。
在S181,系统控制器6将上述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索引图像记录到图像索引文件中,并进入S176。
在上述S175,上述系统控制器6将最初的索引图像记录到综合索引文件和图像索引文件中,并进入S176。
在S176,系统控制器6控制存储器控制器13,使之将附加了标题的共计4096字节的索引图像记录到存储在图4所示的主存储器11a内的文件中,并进入S177。
在S177,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将全部索引图像记录到上述主存储器11a内,当判定还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上述S164,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进入S178。
在S178,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索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成为“00”(表示可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检测空区域,并进入S179。
在S179,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对上述光盘20上的检测出的空区域进行存取,并进入S180。
在S180,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索引图像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的空区域内,并进入S171。
如上所述,当将上述索引图像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后向光盘20上记录时,在将该经过固定长度编码的索引图像向光盘20上记录之前,通过暂时按顺序记录到主存储器11a内,在该主存储器11a内由全部索引图像形成1个索引文件,然后,再记录到光盘20上的物理连续的区域内。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S164判定不是索引图像并进入S165时,在S165,系统控制器6检测用于记录中分辨率的图像或高分辨率的图像的光盘20上的空区域,并进入S166。
具体地说,就是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索存储在RAM6a内的数据U-TOC中的卷空白位标记VSB的分配块序号的2位的入口成为“00”(表示可使用的分配块的代码)而进行上述空区域的检测。
在S166,上述系统控制器6通过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如上所述的那样从在上述S165检索的空区域中检测出最佳的空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存取,然后进入S167。
其次,在S167,上述系统控制器6对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设定与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固定长度计数,并进入S168。
在S168,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控制压缩扩展电路4h,使之根据上述设定的固定长度计数形成8簇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18簇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并进入S169。
在S169,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上述固定长度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检测出的光盘20上的最佳的区域内,并进入S170。
在S170,如上所述,系统控制器6与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记录控制一起顺序决定与指定的目录的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数据及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对应的文件名,并进入S171。
在S171,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全部记录了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索引图像)、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这3种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还未全部记录时,就返回S164,记录还未记录完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当判定已全部记录时,就进入图48所示的S191。
这样,当应记录的图像记录完时,便可由用户进行综合索引图像的数据的替换。例如,对于与高分辨率、中分辨率及索引的各图像的文件同时形成的综合索引文件,由于预先设定记录各目录的最初的索引图像,所以,只记录各目录的第1个索引图像。但是,当用户希望时,可以将记录在综合管理文件内的第1个索引图像与其他索引图像替换。
该希望的索引图像的替换动作如图48的S191以后的程序所示。
即,在图48的S191,系统控制器6控制显示综合索引图像,并进入S192。
在S192,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已指定了希望的索引图像,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92,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93。
在S193,系统控制器6控制显示该索引文件,并进入S194。
在S194,系统控制器6通过检测操作部10,的操作状态,判断是否指定了上述显示的索引图像,当判定未指定时,就反复进行该S194,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195。
在S195,系统控制器6通过指定目录而指定进行替换的索引图像。即,系统控制器6将指定的索引图像的数据拷贝为综合管理文件的数据,同时,将综合信息管理文件的图像目录信息单元的目录序号和索引图像序号替换为指定的目录序号和索引图像序号,并进入S196。
在S196,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综合信息管理文件记录到光盘20上,并进入S197。
在S197,系统控制器6检测是否操作接通上述操作部10的排出键32,当判定还未操作接通时,就反复进行该S197,当判定已操作接通时,就进入S198。
在S198,系统控制器6将记录在盘上的上述数据U-TOC、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关联数据更新为记录在RAM6a内的数据U-TOC、综合信息管理文件、图像数据管理文件的各数据,至此,全部程序即告结束。
上述综合索引文件在进行数据记录时记录各目录的最初的1个索引文件,但是,当目录数比较少时,也可以记录各目录的最初的5张索引图像。
例如,以形成4个目录并记录其中的5张索引图像为例进行说明,如以下所示,图像目录信息的单元,与综合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图像数的5张×4目录=20张对应地形成20个单元。
目录序号 索引图像序号第1个图像目录信息 00 00第2个图像目录信息 00 01第3个图像目录信息 00 02第4个图像目录信息 00 03第5个图像目录信息 00 04第6个图像目录信息 01 00第7个图像目录信息 01 01第8个图像目录信息 01 02第9个图像目录信息 01 03第10个图像目录信息01 04第11个图像目录信息02 00另外,在本例中,是在记录完全部图像数据后形成综合索引文件,但是,也可以在形成目录并将图像记录到该目录下的索引文件内时同时记录到综合索引文件内。
17.(打印动作)下面,说明打印通过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或记录在上述光盘20上的图像时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动作。
首先,打印通过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时,用户操作上述操作部10,和上述一样,使通过该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显示在监视装置9上。并且,当上述监视装置9显示的图像是所希望的图像时,就操作上述操作部10,指定打印该图像。
通过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数据存储在上述主存储器11a内。因此,当指定了上述打印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就通过上述存储器控制器3控制该主存储器11a,使之读出存储在该主存储器11a内的图像数据。从上述主存储器11a读出的图像数据供给打印部2的数据变换电路2a。
上述数据变换电路2a对从上述主存储器11a读出的图像数据进行适合于打印的数据变换处理。即,当上述图像数据以R(红)、G(绿)、B(蓝)或Y、Cr、Cb的形式供给时,通过色坐标变换将其变换为Y(黄)、M(品红)、C(青绿)的形式,形成打印用的图像数据,并将其供给热敏打印头2c。
上述热敏打印头2c将与上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以大约300DPI打印到例如A6尺寸的打印用纸2d上。这样,便可打印与通过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另外,当指定了进行图像的放大处理或缩小处理及旋转处理等图像加工时,上述存储器控制器13就控制将从上述主存储器11a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图像处理电路12。当将上述图像数据传送给上述图像处理电路12时,图像处理控制器14就控制该图像处理电路12,使之进行上述指定的图像处理。这样,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了上述指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打印部2,便可打印进行了该放大处理或缩小处理等图像处理的图像。
其次,打印记录在上述光盘20上的图像时,用户通过上述操作使记录在光盘20上的索引用的图像显示在监视装置9上。并且,从这些索引用的图像中选择所希望的图像。这样,上述选择的图像便显示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
当在上述监视装置9上显示的图像是所希望的图像时,用户就操作上述操作部10指定打印该图像。这样,系统控制器6现在就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在监视装置9上显示的图像的打印用的图像数据(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或超高分辨率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在上述光盘20上记录着索引用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和打印用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这3种图像数据,同时还预先记录了关于该图像数据的打印的打印信息。因此,上述系统控制器6取入上述再生的打印信息,根据该打印信息控制设定上述打印部2的打印张数、色指定、图像尺寸和打印位置等,同时,将从上述光盘20上读出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供给打印部2。
这样,与从上述光盘20上读出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就按与上述打印数据对应的图像尺寸等指定的张数打印到上述打印用纸2d上。
该打印部2的打印动作和上述打印信息及图像数据的记录如图49和图50的流程图所示。
即,首先,图49所示的流程图通过操作接通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主电源而开始,并进入S200。
在上述S200,上述系统控制器6与上述存储部5的存储部控制器5d进行通信,判断光盘20是否已装入到该存储部5内,当判定还未装入时,就反复进行该S200,直至装入光盘20为止,当判定已装入时,就进入S201。
在上述S201,上述存储部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读出记录在上述光盘20上的打印信息,并将该读出的打印信息传送给上述系统控制器6,然后进入S202。
在上述S202,上述系统控制器6根据由上述存储部5读出的打印信息判断是否已指定了打印该图像,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进入图50所示的S211,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203。
在上述图50所示的S211,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是否已指定输入上述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的图像数据,当判定还未指定时,就返回图49所示的S200,反复进行上述S200~S202,当判定已指定时,就进入S213。
在上述S213,上述系统控制器6与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进行通信,判断是否为可以向上述光盘20记录的状态。并且,当判定不是可以记录的状态时,图49和图50所示的程序即告结束,当判定可以记录时,就进入S214。
在S214,上述存储部控制器5d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由上述扫描部1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或从上述图像输入部8供给的图像数据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并进入S215。
在上述S215,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盘记录再生部5c,使之将由用户指定的打印信息传送给存储部控制器5d,由该存储部控制器5d将上述图像数据与该打印信息记录到光盘20上,然后,返回上述图49所示的S202。并且,反复进行上述程序。
其次,在上述图49所示的S203,上述系统控制器6设定打印部2的打印条件(打印张数、色设定、打印用纸尺寸等),并进入S204。
在上述S204,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在由上述打印数据指定的打印指定中是否有指定所希望的色调等色指定,当判定有色指定时,就进入S209,当判定没有时就进入S205。
在S209,上述系统控制器6进行上述打印部2的色校正,以使之成为上述指定的色调等,并进入S205。
在上述S205,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在由上述打印数据指定的打印指定中是否有打印区域的指定,当判定有时就进入S210,当判定无时就进入S206。
在上述S210,上述系统控制器6改变上述打印部2的设定,以使之成为上述指定的打印区域,并进入S206。
在上述S206,上述系统控制器6控制打印部2,使之按上述设定的条件进行打印,并进入S207。
在上述S207,上述系统控制器6抹去上述设定的打印数据,并进入S208。
在上述S208,上述系统控制器6判断打印是否结束,当判定还未结束时,就返回上述S202,反复进行上述程序,当判定已结束时,便就此结束。
这样,通过将图像数据的打印信息与该图像数据一起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打印时在打印部2便可根据从上述光盘20读出的打印数据自动地设定各部分而进行打印。因此,不仅可以省略麻烦的打印指定,而且例如对于色调等还可以可靠但是进行所希望的色调等指定,从而可以防止打印错误。
另外,由于打印时可以根据打印部2的打印状态从上述光盘20读出图像数据供给该打印部2,从而上述光盘20便取代上述帧存储器11,所以,可以省略该帧存储器11,或者减轻该帧存储器11的存储容量。
进而,由于打印张数等打印数据记录在上述光盘20上,所以,打印时只将上述光盘20拿到有具有和上述打印部2相同结构的打印装置的场所,便可例如按所希望的色调及打印张数进行打印。因此,作为获得静止图像的打印的系统,可以提供新的系统。
18.(间抽及压缩扩展块的其他结构)其次,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块4是通过用1/4间抽电路4c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间抽处理,形成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进而用1/60间抽电路4e对其进行间抽处理而形成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但是,该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也可以采用图51所示的结构形成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
对于表示和上述图5所示的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相同动作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即,这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取代上述1/60间抽电路4e的具有将通过对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DCT处理形成的直流成分作为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第2存储器4j。
在进行记录时,该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用1/4间抽电路4c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间抽处理,形成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该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第1存储器4d。
如上所述,选择器4f利用间抽及压缩扩展控制器4i进行选择控制,按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顺序选择各图像数据并输出。因此,按上述顺序将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并记录到光盘20上。
这里,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对每个8像素×8像素的处理块进行DCT处理,所以,通过该DCT处理而形成的直流成分就和将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间抽处理为1/60的图像数据相同,即成为表示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因此,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上述DCT电路)就将对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DCT处理时形成的直流成分作为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第2存储器4j。如上所述,存储在该第2存储器4j内的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经选择器4f选择并由压缩扩展电路4h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后记录到光盘20上。
这样,通过将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的DCT电路中对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DCT处理时得到的直流成分作为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存储到第2存储器4j内,便可省略上述1/60间抽电路4e,从而通过减少零部件数和简化结构,便可实现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的低成本化。
另外,上述DCT处理的直流成分即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不太多。所以,可以利用上述帧存储器11的空区域进行代用。这样,还可以省略上述第2存储器4j,从而可以进一步低成本化。
其次,为了对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固定长度编码,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采用开始使用适当的量化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及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然后根据该固定长度编码处理的结果计算最佳的量化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及固定长度编码处理,分别使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成为固定的数据长度的二次扫描的方式,但是,若对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二次扫描,共计需要6次扫描,该压缩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记录时间增长。因此,最好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附加上图52所示的各电路,以缩短上述压缩时间。
另外,对于表示和上述图5所示的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相同动作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即,这时,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具有存储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量化时的量化系数的系数存储器62、根据上述系数存储器62存储的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量化系数预测并形成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量化系数的中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3和根据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量化系数预测并形成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量化系数的低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4。另外,上述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还具有切换上述中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3的中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和上述低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4的低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并输出的第2切换开关65和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量化系数供给上述系数存储器62同时将上述第2切换开关65的上述中分辨率用及低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内的量化电路的第1切换开关61。
在该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中,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分别供给选择器4f。上述选择器4f按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顺序选择上述各图像数据,并通过光栅块变换电路4g将其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
如上所述,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按二次扫描方式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固定长度编码处理,但是,这时,将在设置在该压缩扩展电路4h内的量化电路中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时使用的量化系数供给上述第1切换开关61的选择端子61a。
上述第1切换开关61由上述系统控制器6进行切换控制,这时,上述系统控制器6切换控制该第1切换开关61,使上述选择端子61a选择被选择端子61c。这样,便将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量化时使用的量化系数供给系数存储器62,暂时存储。
存储在上述系数存储器62内的上述量化系数供给中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3和低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4内的各分辨率可变电路63a,64a。
上述中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3的分辨率可变电路63a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量化时使用的量化系数从分辨率的角度改变为中分辨率用后供给压缩率可变电路63b。
上述压缩率可变电路63b将上述分辨率可变电路63a的量化系数从压缩率的角度改变为中分辨率用后将其供给第2切换开关65的被选择端子65b。
同样,上述低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4的分辨率可变电路64a将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量化时使用的量化系数从分辨率的角度改变为低分辨率用后供给压缩率可变电路64b。
上述压缩率可变电路64b将上述分辨率可变电路64a的量化系数从压缩率的角度改变为中分辨率用后将其供给第2切换开关65的被选择端子65c。
这样,便可将可以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一次固定长度编码的中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和低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供给上述第2切换开关的各被选择端子65b,65c。
上述第2切换开关65也由上述系统控制器6进行切换控制。上述系统控制器6切换控制上述第2切换开关65,在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时使上述选择端子65a选择被选择端子65b,另外,在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时使上述选择端子65a选择被选择端子65c。另外,上述系统控制器6还切换控制上述第1切换开关61,在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或上述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时,使上述选择端子61a选择被选择端子61b。
这样,在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时中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3的中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和在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时低分辨率用系数预测电路64的低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分别顺序通过上述第2,第1切换开关65,61供给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的量化电路。并且,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在上述量化电路中利用上述各分辨率用的量化系数进行量化,利用固定长度编码电路使之成为固定数据长度,并记录到上述光盘20上。
如上所述,上述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用的量化系数和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用的量化系数是根据对上述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量化时使用的量化系数计算的可以进行一次固定长度编码的量化系数。因此,可以将在上述压缩扩展电路4h中对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固定长度编码时进行的扫描数减少为对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2次、对中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1次、对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1次共计4次,从而可以缩短进行固定长度编码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在应用本发明的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中,根据从扫描部1或图像输入部8取入的图像数据分别形成60像素×80像素的索引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480像素×640像素的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1024像素×1536像素的打印用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但是,此外,也可以形成例如480像素×848像素的宽高比为9∶16的宽画面监视用的图像数据、1080像素×1920像素的宽高比为9∶16的宽画面打印用的图像数据或2048像素×3072像素的宽高比为3∶2的超高分辨率照片用的图像数据等,并将其对光盘20进行记录及再生。
另外,是将上述监视器显示用的480像素×640像素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固定长度压缩为2簇的数据长度,但是,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意思选择1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压缩或2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压缩。这样,当用户想获得分辨率高的显示图像时,就可以选择上述2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压缩,相反,当多少降低一些分辨率也可以时就可以选择上述1簇的数据长度的固定长度压缩。因此,可以增加用户的选择自由度,从而可以使该静止图像记录再生系统成为更理想的机器。这时,若使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压缩率为2簇,则与按上述8簇记录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簇合后在上述光盘20上就只能记录200张的图像数据,若使该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压缩率为1簇,则与按上述8簇记录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簇合后在上述光盘20上就可以记录约222张的图像数据,可以增加可记录的张数。
另外,对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是分别进行固定长度压缩的,但是,也可以采用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压缩率。这时,由于可以对各图像采用最佳的压缩率,所以,可以获得最佳的再生图像。
另外,在各说明中举出了具体的数值进行说明,例如假定上述帧存储器11具有2048×2048的存储区域,其中,1024×1536为图像存储区域,16×32为命令区域等,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只要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图像再生方法、记录媒体和管理方法可以方便地保存和管理记录在照片及书籍等上的静止图像。因此,可以实现取代先有的利用照片保存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系统的新的静止图像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图像数据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在最内周一侧、记录管理不可改写区域和可改写的区域的第1管理信息表的管理区域、设置在由上述第1管理信息表管理的可改写的区域内的记录按分辨率将从各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的多个图像文件及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的第1区域和设置在由形成在比上述第1区域更靠内周一侧的上述第1管理信息表管理的上述第1区域以外的上述可改写的区域内的记录按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单元管理包含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上述图像文件及管理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相对位置的第2管理信息表的第2区域构成的文件结构记录图像数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至少1个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文件由包含在上述目录中的第1管理文件和包含在上述子目录中的第2管理文件构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的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单元包含在上述第1管理文件中;用于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文件信息单元包含在上述第2管理文件中。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多个图像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是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图像数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1数据长度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1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2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2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分之一的第3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上述多个图像文件具有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中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从多个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记录在上述索引文件中。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索引文件由记录在上述目录中的第1索引文件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第2索引文件构成。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管理文件具有记录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单元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用于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文件信息单元的第2管理文件;上述索引文件具有记录用于表示记录在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和记录分别用于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上述第1管理文件和上述第1索引文件包含在上述目录中,上述第2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索引文件包含在上述子目录中。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索引文件记录在物理连续的区域内。
12.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1个画面,上述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按在上述画面上的显示顺序进行记录。
1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1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记录用于表示包含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子目录的序号的目录信息单元;上述第2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记录用于表示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序号的图像信息单元。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包括按照与上述记录单元不同的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第2区域的第1管理块和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第1区域的记录状况的第2管理块。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包括按照与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记录单元不同的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第2区域的第1管理块、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第1区域的记录状况的第2管理块和管理关于上述目录及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的数据的第3管理块。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第1管理块和第3管理块表示由上述目录和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
17.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管理块包括表示上述目录和上述子目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位置的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和表示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位置的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
18.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子目录的位置;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子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多个图像文件的位置。
19.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从多个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文件包括包含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的第1管理文件和包含用于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文件信息的第2管理文件;上述索引文件包括记录用于表示记录在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和记录分别用于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上述第1管理文件和上述第1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目录中,上述第2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管理文件的数据包含表示与记录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信息;具有根据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上述第1管理块和上述第3管理块的数据指定上述指定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只进行由上述管理文件管理的图像文件的记录/再生管理的数据管理结构。
2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上述管理文件和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再生的数据管理结构。
2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记录在上述管理文件内的数据指定图像文件和根据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指定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25.一种记录再生图像数据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圆盘状记录媒体文件管理结构具有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的层次目录结构;进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所有的子目录的管理的第1管理文件和包含用于表示记录在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设置在上述目录中;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管理文件和包含分别用于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设置在上述子目录中;上述第1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管理文件记录在形成在上述圆盘状记录媒体中的管理区域之内,上述第1索引文件和第二索引文件记录在形成在上述管理区域的更靠外周一侧的文件区域内。
26.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记录上述目录、子目录和上述各文件的文件区域和按所定的记录单元对上述文件区域进行管理的管理区域。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区域包含表示由记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上述目录和上述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的数据和表示记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上述各文件的位置的数据。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多个图像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是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图像数据。
29.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
30.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1数据长度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1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2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索引文件中包含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2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分之一的第3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31.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索引文件记录在物理连续的区域内。
32.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1个画面,上述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按在上述画面上的显示顺序进行记录。
33.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1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具有用于表示包含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子目录的序号的目录信息单元;上述第2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具有用于表示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序号的图像信息单元。
34.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区域具有由按照与上述记录单元不同的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管理区域的第1管理块、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文件区域的记录状况的第2管理块和管理关于记录在上述目录、上述子目录及上述管理区域内的各文件的数据的第3管理块构成的管理信息表。
35.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记录在上述管理信息表中的第1管理块和第3管理块表示由上述目录和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
36.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管理块包括表示上述目录和上述子目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和表示记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
37.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子目录的位置;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子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多个图像文件的位置。
38.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索引文件中包含从多个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39.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上述第2管理文件的数据指定与包含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根据包含在设置在上述管理区域内的上述管理信息表中的上述第1管理块和上述第3管理块的数据指定上述指定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40.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只进行由上述第1或第2管理文件管理的图像文件的记录/再生管理的数据管理结构。
41.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上述第1及第2管理文件和记录在上述管理区域的上述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再生的数据管理结构。
42.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记录文件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包含在上述第1及第2管理文件中的数据指定图像文件、根据包含在上述管理区域的上述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指定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43.一种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按分辨率将从各原图像数据生成的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的多个图像文件、管理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的各文件间的对应信息的管理文件、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管理文件和上述图像文件的相对位置的管理信息表和根据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中的数据从具有上述多个分辨率的图像文件中指定图像文件以及根据包含在上述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指定利用上述管理文件指定的图像文件的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44.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由记录上述图像文件及上述管理文件的文件区域和记录上述管理信息表的管理区域构成。
45.按权利要求44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文件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
46.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文件由记录在上述目录中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第2管理文件构成。
47.按权利要求46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管理文件中包含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单元;在上述第2管理文件中包含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文件信息单元。
48.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多个图像文件中的图像数据是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图像数据。
49.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
50.按权利要求49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固定长度编码为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1数据长度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1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倍的第2数据长度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固定长度编码为比上述第2数据长度短的上述记录单元的整数分之一的第3数据长度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
51.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上述多个图像文件具有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记录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记录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索引文件中记录从多个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52.按权利要求5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索引文件由记录在上述目录中的第1索引文件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第2索引文件构成。
53.按权利要求5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文件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管理文件具有包含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单元的第1管理文件和包含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文件信息单元的第2管理文件;上述索引文件具有包含用于表示记录在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和包含分别用于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上述第1管理文件和上述第1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目录中,上述第2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
54.按权利要求5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索引文件记录在物理连续的区域内。
55.按权利要求51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上述索引文件中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1个画面,上述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按在上述画面上的显示顺序进行记录。
56.按权利要求55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1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记录用于表示包含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子目录的序号的目录信息单元;上述第2管理文件与记录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记录顺序对应地记录用于表示与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的序号的图像信息单元。
57.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包括按照与上述记录单元不同的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管理区域的第1管理块和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第1区域的记录状况的第2管理块。
58.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文件区域具有由目录和在该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包括按照与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记录单元不同的管理块单位管理上述管理区域的第1管理块、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第1区域的记录状况的第2管理块和管理上述目录、上述子目录和关于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各文件的数据的第3管理块。
59.按权利要求5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第1管理块和第3管理块表示由上述目录和子目录构成的层次目录结构。
60.按权利要求5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管理块包括表示上述目录和上述子目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和表示记录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各文件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
61.按权利要求5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目录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上述子目录的位置;利用包含在表示上述子目录的第3管理块内的上述文件用的目录记录单元按上述记录单元管理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多个图像文件的位置。
62.按权利要求58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由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上述多个图像文件由包含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包含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和包含上述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索引文件构成;在上述高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中分辨率图像文件中包含从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1个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在上述索引文件中包含从多个上述原图像数据形成的多个低分辨率图像数据。
63.按权利要求62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文件包括记录用于进行在上述目录下形成的上述子目录的所有子目录的管理的目录信息单元的第1管理文件和记录进行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的管理的第2文件信息单元的第2管理文件;上述索引文件包括记录用于表示记录在在上述目录中形成的子目录中的图像文件内的至少1个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1索引文件和记录分别用于表示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的所有的图像文件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第2索引文件;上述第1管理文件和上述第1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目录中,上述第2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索引文件记录在上述子目录中。
64.按权利要求6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上述第2管理文件的数据指定与包含在上述第2索引文件中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根据包含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上述第1管理块和上述第3管理块的数据指定上述指定的高分辨率图像文件或中分辨率图像文件在上述文件区域内的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65.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只进行由上述管理文件管理的图像文件的记录/再生管理的数据管理结构。
66.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和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再生的数据管理结构。
67.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圆盘状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在第1区域内的图像文件具有根据包含在上述管理文件中的数据指定图像文件、根据记录在上述第2管理信息表中的数据指定位置的数据管理结构。
全文摘要
利用扫描部1例如从照片等读入图像,间抽及压缩扩展处理块4根据该图像数据形成打印用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监视器显示用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索引显示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并且,存储部5将上述各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记录到光盘上,按层次目录结构进行管理。这样,由于可以将多张照片记录在一张光盘上进行管理,所以,可以进行多张照片的整理等。
文档编号H04N1/21GK1393868SQ01141128
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1日
发明者小山升, 贝濑文彦, 本间弘英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