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97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尤指可达到免手持以及不需电
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功效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按一般现有携带式电子器物(如手机)的免持置放架,通常可至少分为两种,其 一系单纯的置放架,仅提供携带式电子器物放置固定,当使用时于携带式电子器物上外接 喇叭、耳机...等输出/输入装置,以达免持接听的使用;其二系为置放架上已设有连接座、 电源线、喇叭、耳机...等输出/输入装置,当使用时将携带式电子器物直接结合于该置放 架上,而不需另接许多接口设备,而达到免持扩音的接听使用。 然而,单纯的置放架于使用时必须搭配许多接口设备,而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另 外,结合源线与输出/输入功能的置放架,不但结构较为复杂,且通常都需要设置相关的电 路进行匹配,而导致有价位较高与易于损坏的缺点。 因此,如何实用新型出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以使其达到免手持以及不 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公开之处。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
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电子器物的
置放结构改良,以期可达到免手持以及不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借着将携带式电
子器物结合于架体的限位区中,致使携带式电子器物的收音麦克风与放音喇叭分别对应收
音及放音管道,进而达到免手持以及不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包含至少具有一限位区
的架体;一设于架体上的收音管道,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端面的进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
一侧的出音孔、及一连通进、出音孔的通道部;以及一设于架体上的放音管道,其包括有一
设于架体端面的出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另侧的进音孔、及一连通出、进音孔的通道部。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可使携带式电子器物结合于
架体的限位区中,且使其收音麦克风与放音喇叭分别对应收音及放音管道,而达到免手持
以及不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携带式电子器物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架体l限位区11支撑单元12电连接座13电源接头14收音管道2进音孔21出音孔22通道部23放音管道3出音孔31进音孔32通道部33携带式电子器物4收音麦克风41放音喇叭42扩孔a孔道部b
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l,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至少包含一架体1、一收音管道2以及一放音管道3所构成。[0035] 上述所提的架体1至少具有一限位区ll,且该架体1上更可进一步活动结合有支撑单元12。 该收音管道2系设于架体1上,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1端面一侧的进音孔21 、 一设于限位区ll底面一侧的出音孔22、及一连通进、出音孔21、22的通道部23,其中该进音孔21系大于出音孔22,且该通道部23往出音孔22呈渐縮状。 该放音管道3设于架体1上,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1端面另侧的出音孔31、一设于限位区11底面另侧的进音孔32、及一连通出、进音孔31、32的通道部33,其中该出音孔31大于进音孔32,且该通道部33往进音孔32呈渐縮状。 请参阅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携带式电子器物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于运用时,可将架体l配合支撑单元12设置于汽车内部、脚踏车架上、或桌面上...等相关的位置处(图未示),并将所需的携带式电子器物4(如iphone)结合于限位区11中,且使该携带式电子器物4的收音麦克风41与放音喇叭42分别对应收音管道2的出音孔22以及放音管道3的进音孔32,而利用该架体1与支撑单元12达到免手持的功能;当使用者以该携带式电子器物4进行免 持接听电话时,使用者的声音由进音孔21进入,并透过通道部23往出音孔22处输出至收 音麦克风41进行收音,如此,可利用收音管道2收集使用者的声音后再传输至收音麦克风 41,而让携带式电子器物4将使用者的声音清楚传至收话端; 而当使用者欲利用携带式电子器物4进行音乐的播放时,该音乐进入放音管道3 的进音孔32,并透过通道部33而往出音孔31输出,借以利用放音管道3作为扩音,使得可 不需作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效用。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 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亦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系在于,该 架体1的限位区11底面中央处系设有一电连接座13,且该电连接座13系连接有一电源接 头14,可使携带式电子器物(本图未视)结合于限位区11时,除以该携带式电子器物的收 音麦克风与放音喇叭分别对应出音孔22及进音孔32的外,更可以其底部的连接器与该电 连接座13对接,让携带式电子器物以收音管道2与放音管道3进行声音的输入及输出,并 同时以电源接头14检索外部电力提供携带式电子器物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 一及第二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亦可为本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 于,可将该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的进音孔21与出音孔31相互连通形成一扩孔a,而该信道 部23与信道部33则相互连通形成一孔道部b ;如此,同样可达到所需扩音的效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进步性和产业上的可利用 性。以新颖性和进步性而言,本实用新型系借着将携带式电子器物结合于架体的限位区中, 致使携带式电子器物的收音麦克风与放音喇叭分别对应收音及放音管道,进而达到免手持 以及不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效用;就产业上的可利用性而言,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衍 生的产品,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 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 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当以下文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架体,其至少具有一限位区;一收音管道,设于架体上,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端面的进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的出音孔、及一连通进、出音孔的通道部;以及一放音管道,设于架体上,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端面的出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的进音孔、及一连通出、进音孔的通道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架体上更可进一步 活动结合有支撑单元。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区底面中央处 设有一 电连接座,且该电连接座系连接有一 电源接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收音管道的进音孔 大于出音孔,且该通道部往出音孔呈渐縮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放音管道的出音孔 大于进音孔,且该通道部往进音孔呈渐縮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放音管道及收音管 道的该通道部可合而为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其包含具有一限位区的架体;一设于架体上的收音管道,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端面的进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一侧的出音孔、及一连通进、出音孔的通道部;以及一设于架体上的放音管道,其包括有一设于架体端面的出音孔、一设于限位区底面另侧的进音孔、及一连通出、进音孔的通道部。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器物的置放结构改良,可使携带式电子器物结合于架体的限位区中,且使其收音麦克风与放音喇叭分别对应收音及放音管道,而达到免手持以及不需电路设计即可完成扩音的功效。
文档编号H04M1/02GK201533325SQ2009202202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耕源 申请人:刘耕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