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区覆盖检测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1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越区覆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1、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移动测量报告,所述移动测量报告包含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标识;

步骤102、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组包含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之间两两连线的距离S1、S2和S3

若存在S1、S2和S3中至少一个大于预设距离门限时,则计算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之间两两连线的夹角;

若存在第一夹角小于预设夹角门限时,则该第一夹角顶角所对应的基站为越区覆盖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时刻;

相应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时刻,确定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第一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所述第二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三基站的时间差;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则执行步骤102-步骤1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中每个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

相应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 均小于预设质量门限时,则执行步骤102-步骤103;或,

若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时,则执行步骤102-步骤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时刻以及每个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

相应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1、根据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时刻,确定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第一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所述第二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三基站的时间差;

S2、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则执行步骤S3和/或S4;

S3、若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均小于预设质量门限时,则执行步骤102-步骤103;或,

S4、若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时,则执行步骤102-步骤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时,计算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

根据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包括:

根据公式R=η*μ+κ*δ+λ*ψ计算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其中,R为越区指数;η,κ,λ为常数;μ为越区影响指数,即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影响的移动设备的数量与频次的集合;δ为邻区健康指数,即为所述与待测区域相邻的小区的完整度;ψ为网络覆盖指数,即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越区覆盖时的网络覆盖、质量及发射功率的加权。

8.一种越区覆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移动测量报告,所述移动测量报告包含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组包含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及确定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之间两两连线的距离S1、S2和S3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的所述S1、S2和S3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大于预设距离门限;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确定所述S1、S2和S3中存在至少一个大于预设距离门限时,计算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之间两两连线的夹角;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夹角小于预设夹角门限;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确定存在第一夹角小于预设夹角门限时,将所述第一夹角顶角所对应的基站确定为越区覆盖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时刻,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时刻,确定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第一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所述第二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三基站的时间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测量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以及将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差 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时,执行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中每个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均小于预设质量门限,以及将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获取单元或第三判断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均小于预设质量门限时,则执行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将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时,则执行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的至少三个基站的时刻以及每个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依次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时刻,确定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第一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所述移动设备从所述第二基站移动至所述第三基站的时间差;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以及将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第五判断单元;

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均小于预设时间门限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均小于预设质量门 限,以及将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第六判断单元;

所述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均小于预设质量门限时,判断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的信号质量参数时,则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的中第一基站组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组中每个基站的坐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和选取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组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基站时,计算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

所述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R=η*μ+κ*δ+λ*ψ计算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的越区指数;其中,R为越区指数;η,κ,λ为常数;μ为越区影响指数,即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影响的移动设备的数量与频次的集合;δ为邻区健康指数,即为所述与待测区域相邻的小区的完整度;ψ为网络覆盖指数,即所述越区覆盖的基站越区覆盖时的网络覆盖、质量及发射功率的加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