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39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RRU与BBU为2台设备,需同时使用,BBU为基带处理单元,RRU为射频拉远单元,两者之间使用光纤连接,实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这种组网形式施工复杂,对附属建筑、电力、光缆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如受自然灾害影响基础设施受损后这种组网形式很难快速修复,造成局部通信中断,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及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新的一体化基站,集成RRU、BBU功能,而且体积更小,使用场景不仅满足传统的挂墙、抱杆安装,而且可以单人携带、快速安装,满足应急通信使用需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包括基站整机和用于背负基站整机的背负支架32,基站整机包括机箱13和顶部散热组件1、功放单元组件2、电源单元组件3、基带单元组件4、面板单元组件5,顶部散热组件1、功放单元组件2、电源单元组件3、基带单元组件4、面板单元组件5分别装配到机箱13上,装配时采用导电橡胶圈16密封并固定;顶部散热组件1包括顶部散热片6、导热块7,导热块7底面刷导热硅脂11,顶面贴导热衬垫8,顶部散热片6和导热块7连接固定;功放单元组件2用于实现传统组网模式中RRU的基本功能,包括功放散热片9、功放模块10,功放散热片9和功放模块10连接固定;电源单元组件3包括电源散热片12、电源模块14和透气阀15,电源模块14底面刷导热硅脂11,电源散热片12和电源模块14连接固定,透气阀15装入电源散热片12对应孔中;基带单元组件4用于实现传统组网模式中BBU的基本功能,包括底板17、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19、第一基带盘20、第二基带盘21和第三基带盘22,其中底板17上贴导热衬垫8,第一基带盘20安装在底板17上,底板17安装在机箱13上,第一支架18安装在底板17上,第二支架19安装在第一支架18上,组成两层结构,用于安装第二基带盘21和第三基带盘22;面板单元组件5包括前面板23、把手24、N型射频连接器25、RJ45型连接器26、BNC型连接器27、开关28、发光二极管29、第一航空插座30和第二航空插座31,把手24装入前面板23对应凹槽,N型射频连接器25、BNC型连接器27、发光二极管29、开关28、RJ45型连接器26、第一航空插座30、第二航空插座31分别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并锁紧;背负支架32顶部设有弹簧快速锁紧器38,基站整机和背负支架32通过弹簧快速锁紧器38固定。而且,所述透气阀15为气压平衡器。而且,所述导电橡胶圈16为电磁屏蔽及防水密封材料。而且,所述的顶部散热片6、导热块7、功放散热片9、电源散热片12、底板17、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19、前面板23均为铝合金结构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防护等级的特点,同时满足《GJB441-1988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快速安装的要求。可方便的由单人携带或直升机空投至事件现场,快速开通多媒体集群调度服务。广泛应用于火灾、地震灾害、应急出警等需要在现场快速搭建应急指挥平台的场景,第一时间反馈现场视频信息,大幅缩短信息传递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机部件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顶部散热组件1装配示意图,其中图2a为正视图,图2b为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放单元组件2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单元组件3装配示意图,其中图4a为后视图,图4b为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带单元组件4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板单元组件5装配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机与背负支架32装配示意图,其中图7a为整体图,图7b为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主要有顶部散热组件1、功放单元组件2、电源单元组件3、基带单元组件4、面板单元组件5共5个部件。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采用螺纹连接,具体来说使用的结构件有:顶部散热片6、导热块7、导热衬垫8、功放散热片9、功放模块10、导热硅脂11、电源散热片12、机箱13、电源模块14、透气阀15、导电橡胶圈16、底板17、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19、第一基带盘20、第二基带盘21、第三基带盘22、前面板23、把手24、N型射频连接器25、RJ45型连接器26、BNC型连接器27、开关28、发光二极管29、第一航空插座30、第二航空插座31、背负支架32、内六角螺钉33、第一三组合螺钉34、第二三组合螺钉35、第三三组合螺钉36、第四三组合螺钉37、弹簧快速锁紧器38。基带单元组件4、电源单元组件3、功放单元组件2、面板单元组件5、顶部散热组件1均与机箱13装配,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各单元组件与机箱13使用导电橡胶圈16密封。参见图1,机箱13内部放置基带单元组件4,机箱13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功放单元组件2,顶部设置顶部散热组件1,前方设置面板单元组件5,后方设置电源单元组件3,具体实施时,在需要背负时,可以将安装好的基站整机装配到背负支架32中,供应急携带。背负支架32上设有弹簧快速锁紧器38,以便快速方便地将安装好的基站整机固定到背负支架32中。参见图2a和图2b,顶部散热组件1包括顶部散热片6、导热块7,导热块7在顶部散热片6上方,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固定。顶部散热组件1的作用是把第三基带盘22产生的热量导出至机箱13外,通过与外界空气自然对流实现热交换,从而把第三基带盘22控制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三基带盘22产生的热量先由导热块7传导至顶部散热片6,再经顶部散热片6辐射至空气中。参见图3,功放单元组件2包括功放散热片9、功放模块10,由第二三组合螺钉35固定。功放单元组件2作用是实现基带单元组件4输出的信号射频信号放大,同时不恶化入口灵敏度及动态范围,保证整个系统的覆盖距离,实现传统组网模式中RRU的基本功能。其中功放模块10作用是实现信号放大,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功放散热片9,通过与外界空气自然对流实现散热。参见图4a和图4b,电源单元组件3包括电源散热片12、电源模块14和透气阀15,电源散热片12、电源模块14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固定。电源单元组件3作用是电压及电流的转换,给基带单元组件4、功放单元组件2供电。其中电源模块14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源散热片12,通过与外界空气自然对流实现散热。参见图5,基带单元组件4包括底板17、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19、第一基带盘20、第二基带盘21和第三基带盘22,可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第三三组合螺钉36、第四三组合螺钉(37)固定。基带单元组件4作用是实现基带处理功能,如编码、复用、调制和扩频等,同时完成信令处理、本地和远程操作维护,以及系统的工作状态监控和告警信号上报功能。基带单元组件4实现了传统组网模式中BBU的基本功能。其中第一基带盘20安装在底板17上,底板17安装在机箱13上,第一基带盘20产生的热量先传导至底板17,再经底板17传导至机箱13,通过与外界空气自然对流实现散热,第一基带盘20作用是实现基带处理和射频切换控制。第一支架18安装在底板17上,第二支架19安装在第一支架18上,组成两层结构,用于安装第二基带盘21和第三基带盘22,第二基带盘(21)作用是实现第一基带盘20、第三基带盘(22)和外部调度台之间的数据交换,第三基带盘(22)作用是运行核心网及调度软件。参见图6,面板单元组件5包括前面板23、把手24、N型射频连接器25、RJ45型连接器26、BNC型连接器27、开关28、发光二极管29、第一航空插座30和第二航空插座31,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自带六角螺母固定。参见图7a和图7b,整机与背负支架32通过弹簧快速锁紧器38固定。所述的导热衬垫8、导热硅脂11为导热材料。所述的导电橡胶圈16为电磁屏蔽及防水密封材料。所述的透气阀15为气压平衡器。所述的N型射频连接器25为射频信号接口。所述的RJ45型连接器26为数字信号接口。所述的BNC型连接器27为GPS天线接口。所述的第一航空插座30、第二航空插座31为供电接口。其中第一航空插座30为交流电源输入接口,接入交流电压220V。第二航空插座(31)为直流电源输入接口,接入直流电压24V。所述的第一三组合螺钉(34)规格为GB9074.8-M4X10,第二三组合螺钉(35)规格为GB9074.8-M3X12,第三三组合螺钉(36)规格为GB9074.8-M3X8,第四三组合螺钉(37)规格为GB9074.8-M2.5X8。所述的顶部散热片6、导热块7、功放散热片9、电源散热片12、底板17、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19、前面板23均为铝合金结构件。所述的内六角螺钉33、第一三组合螺钉34、第二三组合螺钉35、第三三组合螺钉36、第四三组合螺钉37均为国标规格,用常规工具即可安装。为便于实施参考起见,提供装配方法如下:1)整机部件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基带单元组件4底面贴导热衬垫8,然后装入机箱13中,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第二步:电源单元组件3与机箱13装配,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第三步:功放单元组件2与机箱13装配,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第四步:面板单元组件5与机箱13装配,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第五步:顶部散热组件1与机箱13装配,使用内六角螺钉33固定。注:为保证整机防水密封效果,装配后应检查各单元组件与机箱13缝隙是否均匀一致,使导电橡胶圈16充分压缩。2)顶部散热组件1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导电橡胶圈16装入顶部散热片6对应凹槽中。第二步:导热块7底面刷导热硅脂11,顶面贴导热衬垫8,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与顶部散热片6完成装配。3)功放单元组件2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导电橡胶圈16、导热衬垫8装入功放散热片9对应凹槽中。第二步:功放模块10由第二三组合螺钉35与功放散热片9完成装配。4)电源单元组件3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导电橡胶圈16装入电源散热片12对应凹槽中。第二步:电源模块14底面刷导热硅脂11,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与电源散热片12完成装配。第三步:透气阀15装入电源散热片12对应孔中。5)基带单元组件4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导热衬垫8贴在底板17对应凸台上,第一基带盘20由第四三组合螺钉37与底板17完成装配。第二步:第一支架18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与底板17完成装配。第三步:第二基带盘21由第三三组合螺钉36装入第一支架18。第四步:第二支架19由第三三组合螺钉36装在第一支架18顶部。第五步:第三基带盘22由第三三组合螺钉36装在第二支架19顶部。6)面板单元组件5装配实施过程:第一步:把手24由第一三组合螺钉34装入前面板23对应凹槽中。第二步:N型射频连接器25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第三步:BNC型连接器27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第四步:发光二极管29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第五步:开关28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第六步:RJ45型连接器26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第七步:第一航空插座30、第二航空插座31装入前面板23对应孔中,通过自带六角螺母锁紧。注:为保证面板防水密封效果,连接器自带六角螺母必须锁紧,使其O型密封圈充分压缩。7)整机与背负支架32装配实施过程:松开背负支架32顶部的弹簧快速锁紧器38,将整机接口向上,推入背负支架32中,使整机与背负支架32贴合,然后旋紧弹簧快速锁紧器38即完成安装。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