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86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侧表面和后表面;

壳体,所述壳体被附接到所述主体并且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后表面的至少部分;

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形成在面对所述壳体的所述侧表面中;

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形成在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侧表面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中;和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被设置在由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形成的滑动开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杆固定地与所述滑动开口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滑动开口设置有内部螺旋槽,并且所述滑动杆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槽的螺距对应的螺纹,并且

其中,当所述滑动杆旋转时,通过旋转力使所述滑动杆插入所述滑动开口中或从所述滑动开口抽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滑动杆设置有在所述滑动杆的纵向方向中形成的锯齿,以与小齿轮啮合,

其中当所述小齿轮旋转时,所述滑动杆通过旋转力从所述滑动开口可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杆具有设置在所述滑动开口的外侧的一端,并且在所述滑动杆的处于所述滑动开口的外侧的端的部分中形成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相对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槽被形成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设置有钩槽,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从所述内表面突出的钩,所述钩可附接到所述钩槽,并且

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表面设置有所述滑动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三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三侧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第二侧表面以及所述主体的预定部分相邻,

其中,第三滑动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使得所述滑动开口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杆包括沿所述主体的第四侧表面延伸的弯曲部分,所述第四侧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覆盖所述主体的第四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第四侧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壳体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包括设置在内表面处的天线图案以接触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连接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杆包括POM(聚氧亚甲基)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金属材料。

14.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相对侧;

壳体,所述壳体可附接到所述本体并且覆盖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和所述后表面;

钩槽,所述钩槽被形成在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中;

钩,所述钩从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被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钩槽;

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被形成在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侧表面中;

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中;和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被设置在由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形成的滑动开口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开口固定地接合。

16.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右侧表面、左侧表面、顶侧表面和底侧表面;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附接到所述本体并且覆盖所述本体的所述右侧表面和所述左侧表面;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附接到所述本体并且覆盖所述本体的所述顶侧表面;

钩槽,所述钩槽被形成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右侧表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中的一个中;

钩,所述钩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与所述钩槽可释放地附接;

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被形成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右侧表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中的另一个中;

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表面中;和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被设置在由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形成的滑动开口中,

其中,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开口固定地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第三滑动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处,使得所述滑动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部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