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907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子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采用该显示屏组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占领了手机市场绝大份额,显示屏作为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人机交互工具,性能的优劣与美观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如图1至3所示,传统的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处显示屏接线连接至控制电路。由于传统的显示屏为刚性结构,用于接线的非显示区域会占用一定的显示屏空间,即使将接线绕设在显示屏的后方,非显示区域仍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使得传统的显示屏设计中平屏幕的周围出现黑色的边框。

随着用户对智能手机外观及使用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显示屏中的边框做的越来越窄,甚至无边框。但是,由于非显示区域的存在使得显示区域的屏占比无法实现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其显示区域占用的面积即为显示组件的总面积,减少不显示图像的区域,提高屏占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可以实现终端的全屏显示,实现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为柔性OLED屏,所述非显示区域通过翻折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背面。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屏幕组件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使用者的第二表面,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显示区域上的第二表面与所述非显示区域上的第一表面相互贴合。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区域为矩形结构,相邻的两条边之间形成有圆弧倒角。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非显示区域通过FPC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FPC上设置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非显示区域共同翻折至所述显示区域的背面。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显示屏增强元件。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或,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作为所述的显示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盖板玻璃,所述盖板玻璃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正面并与所述显示区域紧密贴合,所述盖板玻璃的外部轮廓与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轮廓相对应。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采用如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设置在显示区域的背面能够使得显示区域的显示面轮廓即为显示屏的轮廓,没有其余结构占用显示空间,能够实现显示屏整个表面均显示图像;采用该显示组件的手机可以实现手机正面的全屏显示,消灭传统手机正面的黑边,极大的提高屏占比,实现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提升产品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组件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组件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展开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折叠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折叠状态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8位图7中II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以及壳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以及壳体分解状态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中:

100、显示区域;200、非显示区域;

图4-10中:

1、显示区域;2、非显示区域;3、FPC;4、集成电路;5、增强元件;6、第一侧边;7、第二侧边;8、第三侧边;9、第四侧边;10、显示连接边;11、盖板玻璃;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4至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显示区域1以及非显示区域2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2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1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非显示区域为一体结构,将非显示区域2设置在显示区域1的背面,使得整个显示轮廓对应的均为显示区域1,在使用该显示组件的终端中减小屏幕周围的为显示区域1边框宽度,能够保证终端具有更大的屏占比。

实施例二:

如图4至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显示区域1以及非显示区域2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2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1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1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为一体结构,将非显示区域2设置在显示区域1的背面,使得整个显示轮廓对应的均为显示区域1,在使用该显示组件的终端中减小屏幕周围的为显示区域1边框宽度,能够保证终端具有更大的屏占比。

具体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柔性OLED屏,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翻折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D)。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不同类型的发光原理。柔性OLED(FOLED)显示屏就是利用OLED技术在柔性塑料或者金属薄膜上制作显示器件,其基本结构为“柔性衬底/ITO阳极/有机功能层,金属阴极”,发光机理与普通玻璃衬底的OLED相似。柔性OLED屏具有可弯折且可任意切割的特性,因此,采用柔性OLED能够实现将非显示区域2翻折至显示区域1的背面。

实施例三:

如图4至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显示区域1以及非显示区域2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2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1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1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为一体结构,将非显示区域2设置在显示区域1的背面,使得整个显示轮廓对应的均为显示区域1,在使用该显示组件的终端中减小屏幕周围的为显示区域1边框宽度,能够保证终端具有更大的屏占比。所述显示屏为柔性OLED屏,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翻折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屏幕组件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使用者的第二表面,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显示区域1上的第二表面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上的第一表面相互贴合。

所述翻折为将所述非显示区域2与所述显示区域1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实现贴合,即所述非显示区域2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主体部分大部分相互平行。

实施例四:

如图4至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显示区域1以及非显示区域2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2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1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所述显示屏为柔性OLED屏,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翻折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相邻的两条边之间形成有圆弧倒角。

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可根据使用该显示组件的终端结构发生变化,当应用于矩形终端中时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当应用于圆形、三角形、五边形或其他边数的终端中时显示区域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以矩形终端为例,所述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同时为了配合终端的显示面轮廓,本实施例中在矩形的四个顶点处设置圆弧倒角结构。

优选的,为了提高显示组件在终端中安装的可操作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FPC3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FPC3上设置有集成电路4(IC)用以实现显示组件特定的电器功能。

FPC3又称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在显示组件中采用FPC3连接显示屏与控制电路可以提高显示组件的显示面轮廓可变形性能,使得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不同而控制FPC3变化,有效的利用安装空间,减小终端的厚度以及体积。

实施例五:

如图4至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由呈一体结构的显示区域1以及非显示区域2组成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区域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域2用于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区域1显示图像的表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表面为背面,所述非显示区域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重叠,以使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作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轮廓。具体的,所述显示屏为柔性OLED屏,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翻折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屏幕组件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使用者的第二表面,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显示区域1上的第二表面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上的第一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翻折为将所述非显示区域2与所述显示区域1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实现贴合,即所述非显示区域2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主体部分大部分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相邻的两条边之间形成有圆弧倒角。

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可根据使用该显示组件的终端结构发生变化,当应用于矩形终端中时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当应用于圆形、三角形、五边形或其他边数的终端中时显示区域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以矩形终端为例,所述显示区域1为矩形结构,同时为了配合终端的显示面轮廓,本实施例中在矩形的四个顶点处设置圆弧倒角结构。

为了提高显示组件在终端中安装的可操作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域2通过FPC3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FPC3上设置有集成电路4,所述集成电路4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共同翻折至所述显示区域1的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1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显示屏增强元件5。

通过设置增强元件5能够防止在翻折的过程中所述显示区域1由于翻折产生的应力造成不必要的变形,而影响后续的安装以及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所述增强元件5为贴附于所述显示屏上的补强条,所述补强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显示区域1与所述非显示区域2之间的交界线方向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5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中,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显示区域1具有第一侧边6、第二侧边7、第三侧边8以及第四侧边9,所述非显示区域2具有显示连接侧边10,所述第一侧边6与所述显示连接侧边10连接,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6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中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5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增强元件5还可以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2中,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还包括盖板玻璃11,所述盖板玻璃11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正面并与所述显示区域1紧密贴合,所述盖板玻璃11的显示面轮廓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相对应。

实施例六:

如图9、10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组件,该移动终端具有显示面轮廓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显示面轮廓对应的壳体12,所述显示屏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2中,显示区域1的周部与壳体12的内框相接处。采用该显示组件的手机可以实现手机正面的全屏显示,消灭传统手机正面的黑边,极大的提高屏占比,实现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提升产品表现力。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此外,以上多处所述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等表示不同的实施例,当然也可以将其全部或部分结合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