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19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组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电声转换设备,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之间的转换。随着电子产品的逐渐发展,扬声器技术也逐渐改善,适应电子产品对性能、结构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是一种常用扬声器配置形式。为了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在模组的腔体中设置吸音材料的技术手段。吸音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模组的F0,并且使得中频频响曲线更为平滑。

目前在扬声器模组中普遍使用的吸音材料是吸音棉,随着对扬声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吸音棉的吸音效果已经不能满足后续的扬声器模组性能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始采用沸石颗粒等多孔材料作为吸音材料填充到扬声器模组中。但是,这种颗粒型材料不易放置、填充,现有的吸音材料设置方式不适合这种新型吸音材料。

所以,有必要对沸石颗粒等颗粒型吸音材料的填充、设置方式进行改进,使其有效的发挥吸音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在扬声器模组中封装吸音材料的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

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具有内腔;

吸音组件,所述吸音组件包括透声壳体和支撑片,所述透声壳体包围限定吸音料填充区,所述透声壳体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支撑片设置在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处;

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模组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吸音组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粘接固定在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封闭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为支撑垫环,所述支撑片与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与所述支撑片位置相对的模组外壳封闭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透声壳体在所述开口处具有向吸音料填充区外侧或内侧横向弯曲延伸的凸缘,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透声壳体为金属网壳。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模组还包括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腔中,所述扬声器单体在所述内腔中划分出后声腔,所述吸音组件位于所述后声腔中,所述吸音料填充区中填充有吸音材料颗粒。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为PET片、金属片、石墨片、PC片或PEN片。

可选地,所述吸音料填充区为长方体区域,所述支撑片呈矩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不与透声壳体接触的一侧表面粘接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所述吸音组件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固定条件,提高对吸音材料的封装可靠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侧面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扬声器模组,该模组可以通过吸音区侧壁和封装件对吸音材料颗粒进行有效、可靠的封装,使吸音材料颗粒能够发挥良好的吸音效果。

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说明。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封装件,其中,模组外壳具有可以容纳扬声器、吸音材料等器件的内腔。如图1所示,所述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1的内腔11中,所述吸音组件包括了透声壳体21和支撑片22。所述透声壳体21一方面用于包围限定吸音料填充区,另一方面,透声壳体21允许空气、声波从中穿过,透声壳体21外侧的声波可以通过透声壳体21传入透声壳体21内部。所述透声壳体21的一侧具有开口,开口处用于向透声壳体21内填充吸音料。

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片22固定设置在所述透声壳体21的开口处,其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透声壳体21固定连接。支撑片22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模组外壳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将吸音组件整体固定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支撑片22用于为吸音组件整体提供固定、支撑的作用,也可以能够防止吸音料从中漏出。透声壳体21不直接与模组外壳1的内表面接触,而是通过支撑片22固定在所述模组外壳1中。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音组件能够可靠的固定在模组中,结构稳定性好,而且透声壳体21的开口直接被支撑片或模组外壳1的内壁封住,不易出现吸音料漏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述透声壳体21具有较大的透声区域,能够使声波顺畅的传入吸音料填充区中,使吸音料有效发挥吸音作用。

为了使支撑片能够牢固的安装在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处,可选地,支撑片可以通过粘接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透声壳体的开口处。如图2所示,所述透声壳体21的开口与所述支撑片22之间涂覆有粘接胶层23,所述粘接胶层23需保证支撑片22不会与透声壳体21脱离,或者粘接胶层23可以为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支撑片可以封闭所述透声壳体的开口,以提高吸音料填充区的封闭可靠性,防止其中的吸音料漏出。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片22为完整的片材,其覆盖在透声壳体21的开口处,能够将开口完全封闭。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支撑片22的面积较大,其与模组外壳1的接触面相对更大,固定连接的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支撑片的材料进行具体限制,在保证支撑片具有良好的刚性并能够提供可靠的固定、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材料制成所述支撑片。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片可以为PET片、金属片、石墨片、PC片或PEN片等。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模组的声学性能要求或者为了提供更大的吸音料填充区,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片22可以为支撑垫环,只保留用于与透声壳体21固定连接的区域。当所述支撑垫环设置在所述透声壳体21上时,其与透声壳体21的开口边缘固定连接,而开口中间的区域则是镂空的。这种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大吸音料填充区的体积。吸音组件通过支撑垫环与模组外壳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后,模组外壳1的内壁能够对透声壳体21的开口起到封闭作用,防止透声壳体21中的吸音料漏出。

特别地,为了防止透声壳体21与支撑片22脱开,提高两者的连接可靠性,如图2、3所示,所述透声壳体21的开口处可以具有凸缘211。所述凸缘211从透声壳体21的侧壁处向吸音料填充区外侧横向弯曲延伸,从而增加开口处透声壳体21的表面积。这样,透声壳体21用于与支撑片22连接的表面积增大,能够提高两者的连接可靠性。例如,在采用粘接固定的实施方式中,更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涂覆更多的粘接剂,使粘接更牢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所述凸缘只能向吸音料填充区的外侧延伸,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缘也可以向吸音料填充区内侧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所述透声壳体既需要具有一定刚性,又需要能够允许声波、空气从中穿过,为了满足性能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声壳体优选为金属网壳。金属网壳由细密的金属丝编织形成,或者可以由具有均匀的细密孔洞的金属材料制成。为了防止透声壳体内部的吸音料漏出,金属网壳的孔洞不能过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声壳体还可以由金属框架和透声网布组合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的,如图1所示,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有扬声器单体3,所述扬声器单体3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1的内腔11中。所述扬声器单体3将模组外壳1的内腔11划分出后声腔区域,所述后声腔与扬声器单体3的背面连通。优选地,所述吸音组件位于所述后声腔中,吸音料在后声腔中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吸音料填充区中可以填充有吸音材料颗粒4,这种由多孔沸石材料制成的吸音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吸音材料,具有更好的吸音性能和相应灵敏度,能够满足更高的声学性能要求。在模组的装配过程中,先在透声壳体21中填充这种吸音材料颗粒4,而后再将支撑片22固定在透声壳体21的开口处。而后,将支撑片22的另一侧表面与模组外壳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实现对吸音组件整体的封装和固定,防止吸音材料颗粒4漏出和吸音组件脱落。声音通过所述透声壳体21传到吸音材料颗粒4上。

可选地,所述透声壳体21可以根据模组外壳1的结构形状,以及对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要求,包围形成相适配的吸音料填充区,用于放置吸音料。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声壳体21可以在内腔11中包围形成长方体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支撑片22则呈矩形结构,以适应透声壳体21包围的区域形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声壳体还可以包围形成圆柱体的区域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区域,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

另外,对于所述支撑片与模组外壳的固定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进行具体限制,在保证牢固连接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适合的方式。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片不与透声壳体接触的一侧表面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表面上。支撑片与模组外壳的内表面之间涂覆有粘接剂或直接粘贴双面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片不与透声壳体接触的一侧表面还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表面上。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